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 被引量:243
1
作者 冯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从国际、国内实验室发展情况阐述了实验室的重要性 ,实验室可比喻为现代化大学的心脏。讨论了建设好实验室的关键、实验教学改革、实验队伍及对实验室的希望。
关键词 实验室 实验室水平 实验教学改革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撑蒙脱石的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吴平霄 张惠芬 +2 位作者 郭九皋 王辅亚 刘小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5-100,共6页
制备了柱撑蒙脱石,并运用^(27)Al核磁共振谱等技术对柱化溶液中的Al的状态进行了研究,运用X射线定向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对往化粘土中Keggi结构的作用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溶液在... 制备了柱撑蒙脱石,并运用^(27)Al核磁共振谱等技术对柱化溶液中的Al的状态进行了研究,运用X射线定向衍射技术、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及原子力显微镜等技术对往化粘土中Keggi结构的作用及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l3溶液在[OH-]/[Al^(3+)]=2.4时水解生成的Kegin离子最多.柱撑蒙脱石层间距在自然状态下为2.53um,300℃灼烧后层间距稳定在1.83um,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撑蒙脱石 结构 稳定性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热处理产物的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平霄 张惠芬 +1 位作者 郭九皋 胡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在热处理温度为 1 2 6℃— 1 48℃时 ,主要脱出吸附水...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热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差热和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 ,蒙脱石在热处理温度为 1 2 6℃— 1 48℃时 ,主要脱出吸附水和层间水 ,这一脱水过程是可逆的。当热处理温度达到 659℃时 ,蒙脱石八面体片中的羟基开始脱失 ,但层状结构仍然保持 ,这种羟基的脱失过程对应着八面体片中 Al 向 Al 的转变。当温度达到 90 0℃时 ,蒙脱石的层状结构完全被破坏 ,并有新的矿物相 μ-堇青石产生。当温度为 1 2 0 0℃时 ,则出现方英石及莫来石相。当热处理温度达到 1 350℃时 ,方英石及莫来石的含量略有减少 ,并出现较多的含铁堇青石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热处理 魔角旋转 核磁共振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酸处理产物的微结构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平霄 张惠芬 +2 位作者 郭九皋 刘小勇 胡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09-914,共6页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20%时...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电子顺磁共振谱、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20%时,蒙脱石的Q3Si结构有部分转变为畸变的Q3Si结构和Q4Si结构,而Al的结构状态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这与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酸处理 粘土矿物 活性白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_xFe_(3-x)O_4-α-Fe_2O_3纳米多晶材料中的隧道磁电阻效应与微结构(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健民 朱信华 +5 位作者 杨科 刘治国 都有为 邢定钰 李齐 冯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在具有纳米绝缘层的多晶锌铁氧体体系中 ,当晶界为α Fe2 O3纳米量级的绝缘层时 ,则构成 (ZnxFe3 xO4) α Fe2 O3非均匀体 ,电子显微分析证实了这种微结构。该体系在 0 5T磁场、4 2K温度下 ,磁电阻效应可达 1 2 80 %,30 0K下为 1 58%
关键词 ZnxFe3-xO4-α-Fe2O3 纳米多晶材料 隧道磁电阻效应 锌铁酸盐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 被引量:20
6
作者 冯端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共2页
提出对实验室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的观点。联系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的情况,提出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并进一步论述了实验室对培养科学工作者的作用。文章对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提出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 提出对实验室的重要性再强调也不过分的观点。联系国外一些著名实验室的情况,提出如何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并进一步论述了实验室对培养科学工作者的作用。文章对实验室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讨论,提出要采取措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要注意实验仪器设备的配套,使仪器发挥更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实验课 实验仪器 国外俄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氧体纳米晶声化学制备和微结构HRTEM研究
7
作者 朱健民 黄石松 +1 位作者 周舜华 马国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9-45,共7页
应用声化学方法,分别以FeCl2 尿素、ZnCl2 FeCl2 尿素、FeCl2 FeCl3 尿素水溶液作为前期反应物获得Fe3O4、ZnxFe3-xO4、α Fe2O3纳米晶,结合XRD、TEM、SAED、HRTEM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研究。对纳米晶声化学形成机理和微结构演化过程进... 应用声化学方法,分别以FeCl2 尿素、ZnCl2 FeCl2 尿素、FeCl2 FeCl3 尿素水溶液作为前期反应物获得Fe3O4、ZnxFe3-xO4、α Fe2O3纳米晶,结合XRD、TEM、SAED、HRTEM表征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研究。对纳米晶声化学形成机理和微结构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铁氧体的微结构与磁、电性能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HRTEM ZNCL2 纳米晶 声化学 Α-FE2O3 制备 微结构 反应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掺杂对六角YMn_(0.8)Fe_(0.2)O_(3)微结构和磁性质的调控
8
作者 张爱梅 潘茜茜 +2 位作者 张大山 朱佳佳 吴小山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96-2103,共8页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六角Y1-xHoxMn_(0.8)Fe_(0.2)O_(3)多晶样品,研究Ho^(3+)掺杂对YMn_(0.8)Fe_(0.2)O_(3)微结构以及磁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拉曼测量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单相六角结构,当Ho^(3+)掺杂浓度低于0.15时,晶格... 本文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六角Y1-xHoxMn_(0.8)Fe_(0.2)O_(3)多晶样品,研究Ho^(3+)掺杂对YMn_(0.8)Fe_(0.2)O_(3)微结构以及磁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和拉曼测量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为单相六角结构,当Ho^(3+)掺杂浓度低于0.15时,晶格常数a、c,晶胞体积及Mn—O键长均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A位稀土原子位移差以及拉曼声子模式的变化表明随着Ho^(3+)掺杂比例增加,A位稀土原子相对于平面的偏移减小,MnO5双锥体倾斜角减小,B位Mn^(3+)的三聚作用被削弱,Mn^(3+)—O2-—Mn^(3+)间超交换作用减弱,反铁磁(AFM)序被抑制,反铁磁转变温度下降。磁性测量显示低温下Y_(0.9)Ho_(0.1)Mn_(0.8)Fe_(0.2)O_(3)的磁化强度显著增强,弱铁磁(WFM)序增加,归因于Ho^(3+)加入后系统磁阻挫行为的降低及Ho^(3+)—O^(2-)—Mn^(3+)间自旋交换作用产生的铁磁序。这为进一步探索室温多铁性材料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角YMnO_(3) 结构畸变 MnO_(5)双锥体 三聚作用 超交换作用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碳化硅刹车材料的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徐芳 张立同 +4 位作者 孟祥康 陈延峰 徐永东 范尚武 张羿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采用反应熔体渗透法(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制备了碳/碳化硅(C/SiC)刹车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组成,并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不同尺度观察了刹车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反应生成的SiC是面心立方的β-... 采用反应熔体渗透法(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制备了碳/碳化硅(C/SiC)刹车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材料组成,并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从不同尺度观察了刹车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发现,反应生成的SiC是面心立方的β-SiC,主要分布在胎网层、针刺纤维附近以及无纬布层的纤维束间;残余的单质Si分布在SiC的颗粒间.SiC在SiC-Si界面上,以大约5~15μm的粗大颗粒存在;而在SiC-C界面上,以粒径100nm左右的细小颗粒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碳化硅 刹车材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锌纳米棒微结构光电极的制备 被引量:1
10
作者 管杰 王湘艳 +4 位作者 田志鹏 张继远 于涛 于振涛 邹志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36-2039,共4页
通过两步法,即首先热分解醋酸锌制备氧化锌晶种层,在晶种的诱导下,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在氟掺杂的SnO2导电玻璃(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基底导电面上成功制备出高取向性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光电极。系统研究了前驱液浓度、溶液pH值... 通过两步法,即首先热分解醋酸锌制备氧化锌晶种层,在晶种的诱导下,再采用低温水热法在氟掺杂的SnO2导电玻璃(fluorine-doped tin oxide,FTO)基底导电面上成功制备出高取向性的氧化锌纳米棒阵列光电极。系统研究了前驱液浓度、溶液pH值、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光电极微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变化范围内,随着前驱液浓度和溶液pH值的增大,纳米棒的直径增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棒的长度增长。将氧化锌纳米棒阵列薄膜制作成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solar cell,DSSC)的光电极,并对电池的I-V特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棒 水溶液法 光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晶体的微结构调控热输运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耿志明 狄琛 +6 位作者 方轲 詹若男 袁紫媛 颜学俊 芦红 卢明辉 陈延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69-1582,共14页
随着电子工业与能源科学的快速发展,热管理成为微电子、热逻辑器件和热电技术等多个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半导体产业为例,传统芯片散热技术难以满足功率密度日益增大的芯片散热需求,已经成为限制芯片集成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此,热... 随着电子工业与能源科学的快速发展,热管理成为微电子、热逻辑器件和热电技术等多个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以半导体产业为例,传统芯片散热技术难以满足功率密度日益增大的芯片散热需求,已经成为限制芯片集成度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此,热输运的研究重点从宏观尺度延伸至微观尺度,并要求人们对热输运机制有更深入理解。本文从热声子的扩散输运、弹道输运等微观机制出发,探讨了材料微结构与热输运之间的关系。实验和理论表明,晶体中各种微结构对热输运过程有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薄膜体系中的点缺陷与量子点、超晶格、异质结构界面等对热输运的调控作用,并对其中的热输运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尽管各种复杂的器件结构对高效的热管理构成了挑战,但人工微结构也为热输运调控提供了新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微结构 热输运机制 热输运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渐变周期的一维光子带隙结构全能反射器 被引量:20
12
作者 汤亮 袁长胜 +1 位作者 陈延峰 祝世宁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3-576,共4页
采用转移矩阵法设计了一种具有连续渐变周期的一维光子带隙结构全能反射器 ,它在一般材料选取情况下 (如TiO2 /SiO2 ) ,在可见光区能达到几十甚至几百纳米量级的带隙宽度全向反射 研究表明 ,其带隙宽度随着周期数和渐变周期的大小改变... 采用转移矩阵法设计了一种具有连续渐变周期的一维光子带隙结构全能反射器 ,它在一般材料选取情况下 (如TiO2 /SiO2 ) ,在可见光区能达到几十甚至几百纳米量级的带隙宽度全向反射 研究表明 ,其带隙宽度随着周期数和渐变周期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当周期数不断增大时 ,带隙宽度不断增大 ;当渐变周期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增大时 ,带隙宽度同样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带隙 渐变周期 全能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_n(n≤12)团簇的结构及成键性质 被引量:14
13
作者 宋燕 陈宏善 +1 位作者 张材荣 王广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35-739,共5页
利用遗传算法和Gastreich提出的经验势函数研究了(BN)n(n≤12)团簇的可能稳定结构,并对能量较低的异构体在HF/6-31G(d)水平进行优化,得到了(BN)n(n≤12)团簇的线状、蒲扇形、单环、双环、三环和笼状结构,讨论了各种结构的特征及相对稳定... 利用遗传算法和Gastreich提出的经验势函数研究了(BN)n(n≤12)团簇的可能稳定结构,并对能量较低的异构体在HF/6-31G(d)水平进行优化,得到了(BN)n(n≤12)团簇的线状、蒲扇形、单环、双环、三环和笼状结构,讨论了各种结构的特征及相对稳定性.分析了BN团簇中原子的成键性质,在单环结构中,N原子以sp2杂化成键,B原子以sp杂化成键,而在节点处B原子以sp2杂化成键.(BN)6是唯一没有张力的单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n团簇 遗传算法 HF从头计算 BN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微纳结构ZnO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光电转换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湘艳 王治强 +4 位作者 田汉民 张继远 于涛 于振涛 邹志刚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93-1897,共5页
以醋酸锌为锌源,二甘醇为溶剂,通过一种改进的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分级微纳结构的ZnO空心球。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术(SEM),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显示此ZnO材料的初级结构为纳米颗粒,次级结构为该纳米颗粒构筑的微米级多分散小球... 以醋酸锌为锌源,二甘醇为溶剂,通过一种改进的溶剂热法制备出具有分级微纳结构的ZnO空心球。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术(SEM),N2吸附脱附等表征结果显示此ZnO材料的初级结构为纳米颗粒,次级结构为该纳米颗粒构筑的微米级多分散小球。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实验表明,小球内部为中空结构。这种新颖的复合结构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领域,有两大优势:其初级结构提供了大的比表面以吸附更多染料分子,同时其次级结构和孔结构可以起到光散射中心的作用,提高光的利用率,从而最终提高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分级结构 空心球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团簇Cu_(13-n)Ag_n(n≤13)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材荣 陈宏善 +1 位作者 丁晓彬 王广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3-487,共5页
在混合团簇基态结构优化的遗传算法方案中增加了交换算子,结合Gupta紧束缚模型势研究了Cu13-nAgn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选择合适的交换和杂交概率,可有效地提高优化效率,优化结果表明,Cu13和Ag13是全对称的二十面体,n=1~10的混合团簇能... 在混合团簇基态结构优化的遗传算法方案中增加了交换算子,结合Gupta紧束缚模型势研究了Cu13-nAgn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选择合适的交换和杂交概率,可有效地提高优化效率,优化结果表明,Cu13和Ag13是全对称的二十面体,n=1~10的混合团簇能形成稳定结构,其构型是在二十面体基础上发生畸变,Cu原子趋于处在团簇中心,随着Ag原子数目的增加,原子间的平均距离单调增加,团簇的结合能单调减小,Cu2Ag11和CuAg12只存在亚稳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13-nAgn团簇 遗传算法 GUPTA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石酸处理产物的表面结构变化 被引量:10
16
作者 吴平霄 张惠芬 +1 位作者 郭九 胡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99-404,共6页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 ,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 2 0 %时 ,蒙脱石硅氧四... 本文对广东和平蒙脱石及其酸处理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红外吸收光谱分析、原子力显微镜及魔角旋转核磁共振等研究。结果表明 ,酸处理浓度对蒙脱石的表面结构有很大的影响。当酸处理浓度达到 2 0 %时 ,蒙脱石硅氧四面体中的 Q3 Si环境发生结构重组 ,有部分转变为畸变的 Q3 Si环境和 Q4 Si环境 ,而 Al的结构状态则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与原子力显微镜的观察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酸处理 结构重组 原子力显微镜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聚态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端 金国钧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21,共21页
本文首先根据物质世界的层次化来说明凝聚态物理学在当今物理学中所处的地位 ,并阐述了复杂与简单的辨证关系 ,来说明为何这一学科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 ;进而对这一学科的范围进行了讨论 ,强调了位形空间和动量空间中都存在多种类型的凝... 本文首先根据物质世界的层次化来说明凝聚态物理学在当今物理学中所处的地位 ,并阐述了复杂与简单的辨证关系 ,来说明为何这一学科至今仍然富有生命力 ;进而对这一学科的范围进行了讨论 ,强调了位形空间和动量空间中都存在多种类型的凝聚现象 ,而相应的凝聚体构成了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 ;还探讨了处理凝聚态理论问题的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方法有效领域的界限与分野 ;最终对此学科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 ,并追溯和剖折了其概念体系的演变 ,从而揭示了分别对应于固体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两种范式 ,用以帮助学习、理解和研究当今的凝聚态物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世界 概念体系 固体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60)、C_(70)晶体的结构、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化转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业宁 黄以能 顾民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0-285,共16页
自从W.Kratschmer等 ̄[1]用石墨电弧法制备出克量级的C_(60)的方法问世以来,人们对C_(60)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就C_(60)、C_(70)晶体的结构、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化转变的实... 自从W.Kratschmer等 ̄[1]用石墨电弧法制备出克量级的C_(60)的方法问世以来,人们对C_(60)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仅就C_(60)、C_(70)晶体的结构、有序-无序相变和玻璃化转变的实验和理论工作做一扼要的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60 碳70 晶体结构 相变 玻璃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_n,Pt_n(n=2~20)团簇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材荣 陈宏善 王广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4期235-239,共5页
用遗传算法结合Gupta紧束缚模型势研究了Rhn,Ptn(n =2~ 2 0 )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当n≤ 13时 ,两种团簇具有相似的几何结构 ,都从密堆积结构向二十面体结构演化 ;当n >13时 ,铑团簇的基态结构倾向于有序结构 ,而铂团簇的基态结构... 用遗传算法结合Gupta紧束缚模型势研究了Rhn,Ptn(n =2~ 2 0 )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当n≤ 13时 ,两种团簇具有相似的几何结构 ,都从密堆积结构向二十面体结构演化 ;当n >13时 ,铑团簇的基态结构倾向于有序结构 ,而铂团簇的基态结构则倾向于无序结构。Rhn,Ptn(n =2~ 2 0 )团簇中每个原子的平均束缚能和配位数随团簇尺寸的增加而增大。能量的二阶差分给出Rhn,Ptn(n =2~ 2 0 )团簇的幻数是 4 ,6 ,13,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n Ptn(n=2~20)团簇 遗传算法Gupta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团簇的稳定结构和幻数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广厚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2-92,共41页
原子团簇介于原子分子和宏观凝聚物质之间 ,一般产生于非平衡条件 ,其结构和性质随所含原子数目而变化。当含有某些特定原子数时 ,团簇特别稳定 ,这就是“幻数”。本文重点讨论几种典型团簇的幻数及其演变规律 ,说明“幻数”
关键词 原子团族 稳定性 幻数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