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掌握和运用反倾销理论,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国际经济中倾销与反倾销》评价 |
张二震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
2
|
劳动力比较优势、贸易利益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数据 |
梁俊伟
|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
3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
许坚
张二震
|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
2005 |
5
|
|
|
4
|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新 |
魏浩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
2003 |
9
|
|
|
5
|
经济发展与我国贸易模式的转变 |
陈飞翔
|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
1994 |
2
|
|
|
6
|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的比较研究 |
张二震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1
|
|
|
7
|
国际贸易比较成本理论定义的基本刻划 |
梁琦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
1998 |
0 |
|
|
8
|
第三利润源泉”及其对南京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
冯帆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3 |
0 |
|
|
9
|
对进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认识——兼谈调整我国现行外贸政策的思路 |
魏浩
张二震
|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13
|
|
|
10
|
资本积累、贸易规模与出口商品技术含量 |
熊俊
于津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
11
|
新型贸易壁垒的类型、特点与启示 |
魏浩
马野青
|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
12
|
QDII收益与风险:资产组合国际分散化的分析框架 |
黄瑞玲
黄忠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
13
|
国际分工新特点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新思路 |
张二震
安礼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6
|
|
|
14
|
贸易大国、贸易强国与转变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战略 |
魏浩
申广祝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
15
|
欧盟对中国FDI与中欧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
叶文佳
于津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16
|
中国与TPP国家关税减让的宏观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 |
谢建国
丁蕾
|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17
|
江苏对外贸易高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魏浩
申广祝
|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
18
|
科学发展观与南京现代服务业研究 |
戴枫
陈怡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5 |
4
|
|
|
19
|
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关系及其特点 |
冯帆
邓娟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2
|
|
|
20
|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
张昊光
姜秀兰
|
《现代管理科学》
|
200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