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工智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坤荣 丁露 赵倩 《社会科学辑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7-145,F0003,239,共11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提高要素利用率促进效率升级,释放要素投入的增长潜力;在中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夯实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宏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加快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激活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需要指出,人工智能在赋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存在阶段性的风险与挑战。一方面,由于存在“索洛悖论”,人工智能并未显著带动生产率的提升;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加剧就业总量压力与就业结构矛盾,产生安全风险与治理不足的问题,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外部性。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我国需要统筹好发展与治理的关系,既要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从而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又要完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安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经济发展 生产率提升 人工智能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产泡沫、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与“双支柱”调控
2
作者 刘晓曦 葛扬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2-117,共16页
市场条件下资产泡沫的形成不可避免,其对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存在复杂的影响机制。我国现实经验以及模型脉冲分析表明,一方面资产泡沫过度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企业创新,并且一旦破裂会引发经济深度衰退,但是另一方面资产泡沫能够提高... 市场条件下资产泡沫的形成不可避免,其对企业创新与经济发展存在复杂的影响机制。我国现实经验以及模型脉冲分析表明,一方面资产泡沫过度膨胀会扭曲资源配置抑制企业创新,并且一旦破裂会引发经济深度衰退,但是另一方面资产泡沫能够提高企业融资能力,适度的泡沫可以很好地“润滑”经济,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资源投入与经济运行水平。而对于“双支柱”调控政策,复杂经济形势下紧缩的宏观审慎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反常膨胀,而收紧货币政策虽然能够控制资产泡沫但是也会降低企业创新投入以及社会总体福利,现阶段我国更适合实施“双宽松”的政策组合,保持适度的泡沫活跃经济。本文可以为拓展资产泡沫相关研究以及完善优化“双支柱”调控框架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泡沫 创新资源配置 “双支柱”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人工智能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理论逻辑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灵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0-107,共8页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征,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路径。我国目前已具备的数据生态优势有助于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跨模态生成,应用驱动与需求拉动的结合有... 新一代人工智能具备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特征,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路径。我国目前已具备的数据生态优势有助于促进优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跨模态生成,应用驱动与需求拉动的结合有助于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并且赋能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然而,文化偏见和伦理挑战、高质量文化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文化产品营销升级阻力重重、文化产业链附加值偏低、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应加快构建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的良好创新生态,包括科技伦理的匡正、供需链的重塑、营销链的优化、价值链的升级和创新链的强化等,从而形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人工智能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心理契约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研究——基于组织认同中介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枫 李成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6,共6页
高校教师感知的组织支持与给予高校组织类似回报的情感体验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心理契约决定下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这一过程的实现机理为:积极心理契约的形成强化了高校教师的"组织成员"角色,形成&qu... 高校教师感知的组织支持与给予高校组织类似回报的情感体验关系在实践中表现为心理契约决定下的高校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从社会交换理论来看,这一过程的实现机理为:积极心理契约的形成强化了高校教师的"组织成员"角色,形成"用组织的身份来定义自己"的观念,进而产生具有"角色外"特征的组织公民行为,即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在组织认同的中介作用下促生了其组织公民行为。基于来自9所大学的570份样本的检验结果证实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组织认同、组织公民行为三者间关系的客观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心理契约 组织认同 组织公民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5
作者 范从来 杨继军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7-83,238,共7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道路。"新四化"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进程,它们既是发展的手段,也是发展的目标;它们既有各自的独立性,亦有相互勾连、协调发展的意蕴。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的对立,弥合了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分割,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路径。要真正实现"四化同步",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有效推进城镇化,积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打破城乡分割,引导资源在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自由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绩效评价与反思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林海 彭纪生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2-55,共4页
198 5年 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目标为调整不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以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 ,即科技与经济的... 198 5年 3月《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标志着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改革目标为调整不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 ,以实现“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 ,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1 0多年过去了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在评析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绩效的基础上 ,对存在的问题在多层面给出自己的思考 ,以期为探讨进一步的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科技体制改革 绩效评价 科技竞争力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 科技需求 科技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武汉城市圈地缘经济关系的测度 被引量:8
7
作者 曾光 罗建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7-99,共3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缘经济关系的内涵,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欧氏距离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个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体系,进而对武汉城市圈1+8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并根据实证测度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缘经济关系的内涵,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欧氏距离的分析方法,设计了一个地缘经济关系测度体系,进而对武汉城市圈1+8城市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定量测度,并根据实证测度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实证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整体上地缘经济关系互补性强于竞争性,但个体上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不同城市要根据各自地缘关系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促使武汉城市圈更加协调、健康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关系 欧氏距离 武汉城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结构性失衡下振兴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基于要素市场改革的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叶玲 李心合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106,共6页
当前,我国以金融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逐利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内部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衡。在重大结构性失衡背景下,要重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动能,必... 当前,我国以金融和房地产为代表的虚拟经济投资回报率大大高于以工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逐利资本脱实向虚,实体经济内部以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出现重大结构性失衡。在重大结构性失衡背景下,要重塑实体经济发展的新环境和新动能,必须对要素市场进行改革与创新。关键是要从规范土地要素的供给、降低资本要素的融资成本、优化劳动力要素的激励机制和促进技术要素的成果转化等方面着手,全面深化要素市场改革,激发实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完善实体经济的要素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要素市场 结构性失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变革情境下领导者再社会化的障碍及化解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少微 杨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87,共7页
组织社会化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但目前的实证分析主要基于新员工样本,对领导者的再社会化问题仍缺乏深刻认识。在组织变革情境下,领导者可能面临严峻的再社会化问题,其再社会化结果不仅决定领导者自身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组织环境,还... 组织社会化是管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但目前的实证分析主要基于新员工样本,对领导者的再社会化问题仍缺乏深刻认识。在组织变革情境下,领导者可能面临严峻的再社会化问题,其再社会化结果不仅决定领导者自身能否顺利适应新的组织环境,还关系组织的生死存亡。基于长期跟踪调研和扎根理论的研究结果显示,角色模糊和角色蜕变是组织变革情境下领导者再社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分别采用澄清策略和探索策略予以化解,而这两种策略又会给组织变革带来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变革 领导者 再社会化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宁线软件产业带集群演化规律及根植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义杰 张震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77,共5页
江苏沿沪宁线形成了一个东起苏州周庄、西至南京浦口,总长约300公里的软件产业密集带,集聚了5个国家级软件园区、14个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呈现出"一城三地五园一带"的发展格局。本文分析认为,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形成受"原... 江苏沿沪宁线形成了一个东起苏州周庄、西至南京浦口,总长约300公里的软件产业密集带,集聚了5个国家级软件园区、14个省级软件产业基地,呈现出"一城三地五园一带"的发展格局。本文分析认为,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形成受"原发型"集群和"嵌入型"集群两种机制的叠加作用,软件带最初在高速公路的出口及交叉处形成软件产业点状聚集并向周边地区梯度扩展,逐渐形成软件产业经济带。根植性是产业带社会网络的一个根本特征,沪宁线软件产业带的根植性主要表现在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政策环境。为增强带的"粘力"和吸引力,政府应建设好公平服务平台,健全创新网络;同时鼓励带内的园区突出特色、分工配套、差异发展,主动融入到全球价值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产业密集带 形成机理 “原发型”集群 “嵌入型”集群 根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资产短缺与约束型资产替代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淦 管弋铭 范从来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31,共8页
资产短缺假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存在的流动性过剩和非货币资产价格高涨。但是由于未考虑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状态这一现实情况,该假说所提出的资产泡沫形成机制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现实。研究表明,在金融资产短缺条件下... 资产短缺假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存在的流动性过剩和非货币资产价格高涨。但是由于未考虑中国金融市场长期处于利率管制状态这一现实情况,该假说所提出的资产泡沫形成机制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现实。研究表明,在金融资产短缺条件下,约束型资产替代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资产短缺通过约束型资产替代引起货币涌向替代类资产,导致高储蓄存款和高房价长期并存。结论表明,一方面,资产泡沫、高房价以及高储蓄等问题要从金融市场的发展着手,通过增加优质金融资产的供给来解决;另一方面,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利率机制和约束型资产替代机制将会共同发生作用,金融资产泡沫产生的概率增大,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的同时,必须注意防范金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资产短缺 约束型资产替代 高房价 高储蓄存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主流媒体源点的变迁与重构——基于“场域—惯习”的视角 被引量:9
12
作者 卜宇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办好区域性主流媒体,首先要搞清楚媒体的源点是什么?媒体的源点,也就是媒体运作的出发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性主流媒体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新闻场结构及其行动者惯习的形成和变迁,而新闻场结构和行动者惯... 办好区域性主流媒体,首先要搞清楚媒体的源点是什么?媒体的源点,也就是媒体运作的出发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区域性主流媒体有不同的生态环境。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新闻场结构及其行动者惯习的形成和变迁,而新闻场结构和行动者惯习是影响媒体源点确立的重要因素。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受特定新闻场结构和行动者惯习的影响,我国区域性主流媒体在媒体运作出发点上发生偏差,这样的偏差造成一些区域性主流媒体的媒体特性大为弱化。因此,对我国区域性主流媒体来说,就有一个源点逐渐调整和重新确立的问题。区域性主流媒体要强化"受众意识",考虑如何让受众接受,满足受众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传播的有效性,增强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履行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的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源点 受众需求 传播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规模、并购经验与银行绩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淦 葛扬 赵永清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4,共3页
并购是商业银行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外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并不一定会带来银行绩效的提高。在当前中国银行业并购活动方兴未艾的情形下,检验并购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银行规模和并购经验的角... 并购是商业银行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外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并不一定会带来银行绩效的提高。在当前中国银行业并购活动方兴未艾的情形下,检验并购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银行规模和并购经验的角度出发,可以对并购和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认识。结果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并购能够提高银行绩效,且主并购银行规模越小,绩效提高的越显著,这主要是源于小银行的短期经验更加丰富。因此,在利率自由化和金融脱媒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应该更积极的开展并购活动,同时注意吸收短期经验,充分发挥学习效应,实现自身的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购经验 银行绩效 曼奎斯特指数 银行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新宇 刘傲琼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132,共17页
使用2006年至2015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将样本银行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提出了银行总体多元化成本效率、多元化利润效率和特定产品多元化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使用随机前沿法进行估... 使用2006年至2015年我国45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将样本银行分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三类,提出了银行总体多元化成本效率、多元化利润效率和特定产品多元化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使用随机前沿法进行估算,从多元化成本效率、多元化利润效率和多元化水平对两种效率的影响三个角度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利润效率为正;多元化成本效率为正且相对稳定,银行进行多元化比专业化经营更加节省成本,存在范围经济;各类银行和各项收入的多元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三类银行多元化水平与多元化效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规模门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多元化经营 效率 门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利用外资中竞争跨国公司诱导技术转移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华桂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68-71,共4页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确立的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两个 :一是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二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但通过利用外资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确立的利用外资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两个 :一是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 ,二是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 ,利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不足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但通过利用外资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政策目标尚远远没有达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的背景下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何在利用外资中诱导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就成为检验我国外资政策绩效的重要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资利用 技术创新 跨国公司 技术转移 市场竞争 优惠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的消费者行为建模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浩 王永贵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58-159,共2页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是研究复杂性现象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尤其对人类行为为主导的复杂系统,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无疑给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文章首先介绍了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的基本思路与特点,以及在模拟消费者行为方... 基于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是研究复杂性现象的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尤其对人类行为为主导的复杂系统,而消费者行为的复杂性无疑给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文章首先介绍了Agent的建模仿真方法的基本思路与特点,以及在模拟消费者行为方面的优势;然后综述了基于A-gent的消费者行为模型构建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对该建模仿真方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行为 AGENT 访真建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功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彭纪生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2,113,共4页
在知识经济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之际,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功能已为人们深刻理解,但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远不限于此。本文从自然科学史的角度,着重在人类主体性意识觉醒、认识图式变革和道德观念演变三个层面上探讨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
关键词 科技进步 主体性意识 认识图式 道德观念 科学技术 发展 人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工、交易与服务型企业:基于演化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罗时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内容提要分工和交易带来了服务的独立化及服务型企业的产生。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种类和频率的不断增加,服务业逐步发展并出现分化,从而引致了服务型企业型态的变迁,服务型企业的内涵也因此而发生演化。服务型企... 内容提要分工和交易带来了服务的独立化及服务型企业的产生。随着分工的演进、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交易种类和频率的不断增加,服务业逐步发展并出现分化,从而引致了服务型企业型态的变迁,服务型企业的内涵也因此而发生演化。服务型企业型态的变迁和内涵的演化对其战略选择和发展路径具有深刻影响,须根据其所处的分工领域和交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战略和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交易 服务型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TO框架下的出口创汇农产品的经营体制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荣荣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9-93,共5页
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在现行分散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下,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关键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 我国加入WTO后,如何在现行分散的农业经营管理体制下,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大力发展出口农产品,关键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大力推进出口农产品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O 农产品 经营体制 对外贸易 市场竞争力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商业新业态的隐性功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程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3-108,共6页
以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零售新业态的迅速崛起,大大推进了中国城市商业消费的变革。从消费者行为学、系统功能理论等视角来看,这些新业态在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同时,还以潜在的“隐性功能”,有... 以大卖场、连锁超市、便利店等为代表的现代商业零售新业态的迅速崛起,大大推进了中国城市商业消费的变革。从消费者行为学、系统功能理论等视角来看,这些新业态在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的同时,还以潜在的“隐性功能”,有效地延伸了城市社区的公共服务功能,打造了“社会交换”的新时空,并潜在地培育了市民的“新消费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新业态 社会交换 新消费伦理 社区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