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古代关于物的哲学 |
林德宏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2
|
宗教与哲学的分合及其未来关系之走向 |
李承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3
|
现代科学何以能普遍化?——科学实践哲学的思考 |
蔡仲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4
|
哲学的教育与“不可教”的哲学 |
陈亚军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
|
|
5
|
老子哲学与毛泽东的矛盾辩证法 |
林源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6
|
潜探学理,深绎史脉——纪念孙叔平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
赖永海
李开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7
|
思想价值与学术价值的双丰收--评陈荣富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李承贵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8
|
科学、宗教与科学危机——过程哲学视野中的融合 |
蔡仲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9
|
问题史的考古与激活:哲学研究范式创新之源 |
刘怀玉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0 |
|
10
|
义理研究的推进与时代课题的关切--近年中国哲学研究述评 |
李承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11
|
唯物认知范式理解中国哲学之反省 |
李承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2
|
消费意识形态:符码操控中的真实之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解读 |
张一兵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91
|
|
13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杨明
郭广银
李克海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14
|
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 |
洪修平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4
|
|
15
|
虚假存在与景观时间——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 |
张一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
16
|
拟像、拟真与内爆的布尔乔亚世界——鲍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研究 |
张一兵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9
|
|
17
|
“决断”还是“任意”(抑或其它)?——从中世纪的liberum arbitrium看康德Willkür概念的汉译 |
张荣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8
|
论政治文明中的民主概念和原则 |
顾肃
|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
|
|
19
|
意识形态:永存的想象之境——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评析 |
张一兵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5
|
|
20
|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 |
刘林元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