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流动的道德与绝对的责任——鲍曼和赫勒论现代道德重建的可能性 |
张笑夷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2
|
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在构造及现代意义 |
曾维加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3
|
回到哲学基本问题本身 |
高云涌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4
|
当代西方心灵哲学中的心理内容研究 |
宋荣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普特南论自然种类词:当代逻辑哲学视域下的本质主义研究 |
张力锋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6
|
辩证法理论的形态跃迁:从康德到马克思——一种基于关系逻辑视角的哲学史考察 |
高云涌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7
|
论公正 |
冯建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3
|
|
8
|
社群主义的教育公正观 |
冯建军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9
|
争议下的墨家尚同之说:“民约”还是“专制”? |
胡晓明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0
|
从共和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新解 |
朱学平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1
|
马克思主义人化自然观的思想内涵及其绿色发展意蕴 |
刘希刚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12
|
“悖理”“悖境”与“悖情”:道德悖论的情境理论解读 |
王艳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3
|
基于软环境视角的生态技术创新分析 |
薛桂波
|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
|
|
14
|
本体论的消弭与重建 |
仲霞
杨春时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5
|
论模态逻辑的合法性——对蒯因式模态词解读的批判考察 |
张力锋
|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6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何以可能-论考茨基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建构及其意义 |
陈爱萍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17
|
罗尔斯公共理性的“完善性”问题 |
夏庆波
|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8
|
儒学的艰难历程——从荀子到董仲舒 |
强中华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9
|
马克思自然观视角下的低碳社会建设 |
薛桂波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2
|
|
20
|
先秦儒墨法和谐伦理思想析论 |
王艳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