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量化数据库:“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之关键
被引量:
25
1
作者
梁晨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近几年来,大数据研究和"数字人文"逐渐走进了中国史学界,各种主题的史料数据库建设和"数字人文"研究开始出现,一场新的学术潮流仿佛正在形成。但对这一多学科综合的新事物,很多学者对其认识和运用还很有限,存在盲...
近几年来,大数据研究和"数字人文"逐渐走进了中国史学界,各种主题的史料数据库建设和"数字人文"研究开始出现,一场新的学术潮流仿佛正在形成。但对这一多学科综合的新事物,很多学者对其认识和运用还很有限,存在盲区与误区。实际上,"数字人文"虽然包含着丰富的新研究手段与方法,但历史研究和历史资料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并非所有"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都能很好地适用于史学研究。从研究角度看,作为"数字人文"的重要组成,量化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能有效地实现对大规模、连续性史料的分析,促进多种史料或史料库的相互链接,利于开展群体性、长时段和合作化的历史研究,在帮助史学家探知更多新史实的同时,实现史学理论的演进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是"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的重点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数据库
数字人文
大数据
史学方法
史学范式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及其清史叙述范式转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民族革命史观是清史名家萧一山的主要史学特色,这种特色是逐步形成的。他的早期代表作《清代通史》仍为典型的传统史学体例,并无明确线索和范式,但可以从中看出萧一山的民族主义观念。随着其学术思想的成熟和与当局关系的逐步走近,民族...
民族革命史观是清史名家萧一山的主要史学特色,这种特色是逐步形成的。他的早期代表作《清代通史》仍为典型的传统史学体例,并无明确线索和范式,但可以从中看出萧一山的民族主义观念。随着其学术思想的成熟和与当局关系的逐步走近,民族革命的观念在他的文章中逐步明晰,最终于抗战期间成书的《清史大纲》中完整呈现。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接受、时局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等,是促成其民族革命史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民族革命史观的影响下,他的后期作品和修正再版的著作中的叙述用语、叙述范式等均发生了重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一山
民族革命史观
《清史大纲》
《清代通史》
叙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同路到殊途:护法运动前后的冯自由与孙中山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海懿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护法运动前夕,冯自由响应孙中山关于重开国会、恢复约法的呼吁,积极投身国会议员选举并当选为参议员,随后以国会议员身份南下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冯孙之间延续了既往的革命合作关系。护法运动几经挫折后,孙中山认识到依托旧军阀...
护法运动前夕,冯自由响应孙中山关于重开国会、恢复约法的呼吁,积极投身国会议员选举并当选为参议员,随后以国会议员身份南下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冯孙之间延续了既往的革命合作关系。护法运动几经挫折后,孙中山认识到依托旧军阀、旧国会不能实现革命目标,遂投身于国民革命。而冯自由却仍拘泥于旧法统,冀望通过议会政治来实现民主共和。理念上的歧异最终导致两人在国共合作之后的决裂。梳理护法运动前后冯自由与孙中山关系变化的过程,不仅能够探究孙中山革命思想转变过程中革命盟友的分合裂变情形,而且可以通过对孙中山与其周围重要人物关系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推动孙中山研究的纵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中山
冯自由
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国共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量化数据库:“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之关键
被引量:
25
1
作者
梁晨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出处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文摘
近几年来,大数据研究和"数字人文"逐渐走进了中国史学界,各种主题的史料数据库建设和"数字人文"研究开始出现,一场新的学术潮流仿佛正在形成。但对这一多学科综合的新事物,很多学者对其认识和运用还很有限,存在盲区与误区。实际上,"数字人文"虽然包含着丰富的新研究手段与方法,但历史研究和历史资料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并非所有"数字人文"研究方法都能很好地适用于史学研究。从研究角度看,作为"数字人文"的重要组成,量化数据库的建设与研究能有效地实现对大规模、连续性史料的分析,促进多种史料或史料库的相互链接,利于开展群体性、长时段和合作化的历史研究,在帮助史学家探知更多新史实的同时,实现史学理论的演进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是"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的重点所在。
关键词
量化数据库
数字人文
大数据
史学方法
史学范式
历史研究
分类号
K06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及其清史叙述范式转变
被引量:
1
2
作者
何鑫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1-200,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抗战时期的文化与教育研究”(17JJD770007)。
文摘
民族革命史观是清史名家萧一山的主要史学特色,这种特色是逐步形成的。他的早期代表作《清代通史》仍为典型的传统史学体例,并无明确线索和范式,但可以从中看出萧一山的民族主义观念。随着其学术思想的成熟和与当局关系的逐步走近,民族革命的观念在他的文章中逐步明晰,最终于抗战期间成书的《清史大纲》中完整呈现。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接受、时局的变化和个人经历等,是促成其民族革命史观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民族革命史观的影响下,他的后期作品和修正再版的著作中的叙述用语、叙述范式等均发生了重大转变。
关键词
萧一山
民族革命史观
《清史大纲》
《清代通史》
叙述范式
Keywords
Xiao Yishan
national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viewpoints
Outline of Qing History
General History of the Qing Dynasty
narrative paradigm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同路到殊途:护法运动前后的冯自由与孙中山
被引量:
1
3
作者
陈海懿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文摘
护法运动前夕,冯自由响应孙中山关于重开国会、恢复约法的呼吁,积极投身国会议员选举并当选为参议员,随后以国会议员身份南下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冯孙之间延续了既往的革命合作关系。护法运动几经挫折后,孙中山认识到依托旧军阀、旧国会不能实现革命目标,遂投身于国民革命。而冯自由却仍拘泥于旧法统,冀望通过议会政治来实现民主共和。理念上的歧异最终导致两人在国共合作之后的决裂。梳理护法运动前后冯自由与孙中山关系变化的过程,不仅能够探究孙中山革命思想转变过程中革命盟友的分合裂变情形,而且可以通过对孙中山与其周围重要人物关系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推动孙中山研究的纵深化。
关键词
孙中山
冯自由
护法运动
临时约法
国共合作
分类号
K258.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量化数据库:“数字人文”推动历史研究之关键
梁晨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萧一山民族革命史观的形成及其清史叙述范式转变
何鑫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同路到殊途:护法运动前后的冯自由与孙中山
陈海懿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