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性NK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和应用进展
1
作者 罗欣怡(综述) 刘宝瑞(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31-537,共7页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NK细胞也存在类似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免疫记忆,相较于原始NK细胞,记忆性NK细胞的寿命更长,抗肿瘤作用也更加显著。现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和... 近年来,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固有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的NK细胞也存在类似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免疫记忆,相较于原始NK细胞,记忆性NK细胞的寿命更长,抗肿瘤作用也更加显著。现已有多项临床试验和临床前试验证明记忆性NK细胞抗肿瘤治疗有效。本文详述记忆性NK细胞提出的相关研究及存在问题,阐述记忆性NK细胞杀伤机制,并介绍其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涵盖CIML-NK细胞过继免疫疗法、CAR-N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单克隆抗体治疗、CAR样NK细胞技术等,并列举各疗法的临床试验情况。记忆性NK细胞优势独特,虽目前尚未完全应用于临床,但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前景广阔,未来通过对记忆性NK细胞优化扩增、降低成本等方面的深入探索,有望在临床中实现更好的肿瘤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性NK细胞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肿瘤医学之实践: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思雯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9-774,共6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拓宽精准肿瘤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免疫微环境是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在肿瘤进展和动员抗肿瘤免疫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性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拓宽精准肿瘤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免疫微环境是影响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其在肿瘤进展和动员抗肿瘤免疫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针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免疫性放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和免疫细胞治疗等手段已在临床研究中取得了很多成果,但其临床疗效仍有待提高。本文在介绍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临床应用的角度阐述针对目前靶向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治疗手段可行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肿瘤医学 肿瘤免疫微环境 肿瘤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皮素靶向药物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机遇与挑战
3
作者 王颖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1-848,共8页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治疗模式。间皮素是一种细胞表面膜蛋白,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上。间皮素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及血液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在少数正常组织的间皮细胞中呈低表达,是一个有潜力的肿瘤免...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且发展前景广阔的治疗模式。间皮素是一种细胞表面膜蛋白,通过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锚定在细胞膜上。间皮素在多种恶性实体肿瘤及血液恶性肿瘤中呈高表达,在少数正常组织的间皮细胞中呈低表达,是一个有潜力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间皮素的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溶性间皮素已成为多种肿瘤的诊断性生物标志物。应用抗体药物偶联物和CAR-T细胞治疗等免疫治疗策略,针对间皮素阳性实体瘤进行转化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进展。本文对间皮素的结构、体内分布、生物学功能、肿瘤细胞内信号传导机制及其作用、基于核素的靶向成像与治疗策略、抗体偶联药物和CAR-T细胞的治疗策略,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阐述,为进一步探索以间皮素为靶点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皮素 肿瘤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TIM3基因敲除T淋巴细胞的制备及其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康馨 赵阳 +3 位作者 苏舒 邵洁 魏嘉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74-380,共7页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敲除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探讨敲除TIM3基因后能否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电转染法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共转染EBV阳... 目的: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敲除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探讨敲除TIM3基因后能否增强T细胞免疫功能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电转染法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共转染EBV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电转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并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外培养过程中观察基因敲除后T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验证TIM3基因敲除效率以及细胞表型的变化。用肿瘤抗原肽活化T细胞检测TIM3基因敲除后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及体外杀伤胃癌AGS-EBV细胞的能力。结果:电转染法能够有效地将hTIM3 sgRNA/Cas9双质粒敲除体系转入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其转染效率平均达(41.5±3.6)%,基因敲除效率波动在40.0%~50.0%(均P<0.01);经抗原活化后的基因敲除组T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免疫表型未见明显变化,表面活化分子中仅见HLA-DR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TIM3基因敲除T细胞分泌TNF-α、IFN-γ的水平显著增高(P<0.01或P<0.05),体外杀伤胃癌AGS-EBV细胞的能力也明显增强(均P<0.05)。结论: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及质粒电转染技术制备人外周血TIM3基因敲除T淋巴细胞的方法简易可行,在体外的扩增活化中保持TIM3基因水平下调并具有更高的免疫应答水平以及更强的抗肿瘤作用。这一新技术的研发为基因工程化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液素3(TIM3)基因 T淋巴细胞 细胞治疗 抗肿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抗肿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晓彤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55-761,共7页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06年首个临床试验成功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杀伤性、安全性、持久性这三方面仍面临着...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 cell receptor-engineered T cells,TCR-T)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从2006年首个临床试验成功至今已经取得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成果,但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在杀伤性、安全性、持久性这三方面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改善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TCR-T的趋化、浸润与活化将是提高其杀伤肿瘤作用的关键;新抗原具有高度的肿瘤特异性与免疫原性,是保障治疗安全有效和实现个体化肿瘤免疫治疗的基础;另外,回输低分化的T细胞亚群是产生持久免疫应答的可靠方法。本文将结合当前的研究进展,从以上三个角度阐述TCR-T抗肿瘤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受体工程化T细胞(TCR-T) 靶抗原 肿瘤微环境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疫苗:肿瘤免疫治疗的新思路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军梦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13-220,共8页
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最受瞩目的领域。关于如何实现最理想抗肿瘤免疫效果,可采用"被动"免疫疗法如过继性细胞疗法、基因工程T细胞等直接攻击肿瘤细胞,也可采用"主动"免疫疗法如细胞因子... 肿瘤免疫治疗的新策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肿瘤治疗最受瞩目的领域。关于如何实现最理想抗肿瘤免疫效果,可采用"被动"免疫疗法如过继性细胞疗法、基因工程T细胞等直接攻击肿瘤细胞,也可采用"主动"免疫疗法如细胞因子、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调节并激活免疫系统。原位疫苗以局部瘤内注射的方式,将"主动"和"被动"免疫科学地结合起来,在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深度调节和触发机体免疫系统,形成免疫启动-免疫效应-肿瘤细胞死亡-抗原释放导致免疫再启动-免疫再效应的反复循环,最大限度地发挥抗肿瘤免疫效果。本文就原位疫苗的具体策略、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的进展,以及原位疫苗的优势、存在问题和应对策略等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疫苗 肿瘤 免疫治疗 免疫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淋巴细胞归巢:实体肿瘤过继性细胞治疗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3
7
作者 谭思怡 孟凡岩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其中以T淋巴细胞(T细胞)为主体的过继细胞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成为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T细胞归巢主要包括滚动、黏附、外渗和趋化等一系列过程。然而,在实体瘤中存在物理屏障、趋化因...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其中以T淋巴细胞(T细胞)为主体的过继细胞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成为最具潜力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T细胞归巢主要包括滚动、黏附、外渗和趋化等一系列过程。然而,在实体瘤中存在物理屏障、趋化因子不匹配、血管异常、免疫抑制微环境等因素限制了过继性细胞治疗的疗效。通过改善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受体、嵌插靶向肽、改进给药方式以及采用联合放疗、免疫检查点阻断剂、肿瘤疫苗、双特异性抗体等治疗方法,可进一步改善T细胞的归巢能力。本文主要对T细胞归巢过程、T细胞靶向肿瘤部位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治疗策略做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T淋巴细胞归巢 趋化因子 过继性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制化抗癌利器:新抗原疫苗的临床探索与未来展望
8
作者 褚雁鸿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51-1060,共10页
免疫疗法正引领抗肿瘤治疗领域迈向新时代,其中新抗原疫苗作为免疫治疗的先锋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其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成果迭出,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聚焦于新抗原疫苗领域的最新进展,详细介绍备受瞩目的长肽疫苗与mRN... 免疫疗法正引领抗肿瘤治疗领域迈向新时代,其中新抗原疫苗作为免疫治疗的先锋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其基础研究与临床试验,成果迭出,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聚焦于新抗原疫苗领域的最新进展,详细介绍备受瞩目的长肽疫苗与mRNA疫苗两大亮点。肽疫苗因生产高效、易规模化而受关注,虽存在降解快等限制,但纳米载体等技术可帮助其扬长避短,目前长肽疫苗在黑色素瘤、脑胶质瘤等多种实体瘤患者中均显示出不错的疗效,纳米化的短肽疫苗也在胃癌辅助治疗中展露优势。mRNA疫苗因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应用广泛受到关注,其安全性及编码多种抗原的优势使其成为肿瘤疫苗热点,如编码多个KRAS突变的RNA疫苗在胰腺癌中展现出良好效果。且多项研究表明新抗原疫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或过继性细胞治疗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文章深入剖析当前新抗原疫苗在临床转化阶段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并讨论可能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新抗原疫苗未来的发展方向启迪新思维,开辟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抗原 疫苗 合成长肽 MRNA 肿瘤免疫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多线治疗后进展的铂耐药性卵巢癌1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殷姿 邓丽萍 +4 位作者 周凡 卢慧 包金枫 朱丽晶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是卵巢癌进展的必经阶段,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亟需新的治疗药物。本文报道1例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PROC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靶向间皮素(MSLN)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RC88治疗后,肝转移...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是卵巢癌进展的必经阶段,患者预后普遍较差。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佳,亟需新的治疗药物。本文报道1例经多线治疗后进展的PROC患者,在临床试验中接受靶向间皮素(MSLN)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RC88治疗后,肝转移灶和肝门部淋巴结明显缩小,骨转移灶范围减小,达到部分缓解。通过总结该患者的病史资料、影像学表现、基因检测、治疗方案、治疗效果等病例资料,并对PROC的治疗方法进行文献回顾,探讨RC88治疗作为新药在PROC的应用前景。靶向MSLN的RC88在PROC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能够显著减轻肿瘤负荷,为晚期PROC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耐药性卵巢癌(PROC) 抗体偶联药物(ADC) RC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治疗实体瘤:聚焦双特异性抗体武装T/NK细胞
10
作者 陈天然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99-905,共7页
过继细胞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持续革新,其中双特异性抗体武装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NK细胞)技术通过抗体靶向并桥接免疫细胞,赋予其精准靶向杀伤能力的同时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兼具制备标准化程度高、安全性可控及临床转化周期短等核... 过继细胞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持续革新,其中双特异性抗体武装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NK细胞)技术通过抗体靶向并桥接免疫细胞,赋予其精准靶向杀伤能力的同时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兼具制备标准化程度高、安全性可控及临床转化周期短等核心优势,在实体瘤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均呈现出突破性临床潜力。本文系统评述嵌合抗原受体基因修饰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AR-T/NK细胞)、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和细胞因子诱导的记忆样NK细胞(CIML NK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双特异性抗体武装T/NK细胞技术的作用机制、优势、临床进展及前沿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过继细胞治疗 免疫治疗 双特异性抗体 T细胞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文琼 殷霞丽 +5 位作者 谢丽 禹立霞 钱晓萍 赖仁胜 魏嘉 刘宝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1-1484,共4页
目的: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质转录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增殖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TAT3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胃癌生物学... 目的: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质转录因子,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增殖和凋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STAT3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运用SYBR GREEN PCR熔解曲线法检测93例胃癌患者的STAT3SNP。结果:随机抽取18例胃癌患者以基因测序检测STAT3SNP,结果与SYBR GREEN PCR熔解曲线法完全相同。含有G等位基因的CG+GG基因型相对于CC基因型,脉管侵犯以及神经侵犯差异性显著(P<0.001)。结论:SYBR GREEN PCR熔解曲线法可以作为检测STAT3SNP方法之一。STAT3SNP与胃癌的某些生物学行为相关,该位点为G等位基因提示肿瘤脉管侵犯、神经侵犯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T3 SNP PCR 胃癌:肿瘤生物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靶向治疗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泽天 杨觅 +2 位作者 禹立霞 钱晓萍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0期1026-1029,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靶向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BGC-823胃腺癌动物模型48只,随机分为紫杉醇热疗和非热疗组、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单纯热疗组和等渗盐水组,每组... 目的:探讨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靶向治疗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建立裸鼠BGC-823胃腺癌动物模型48只,随机分为紫杉醇热疗和非热疗组、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温敏纳米胶束热疗和非热疗组、单纯热疗组和等渗盐水组,每组6只,采用尾静脉给药方式,并43℃恒温对热疗组肿瘤部位进行热导向化疗,动态观察并测定肿瘤的生长。结果: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热疗组对人胃癌的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肿瘤体积和瘤重抑瘤率分别为83.9%和81.3%,显著高于紫杉醇温敏纳米胶束非热疗组(43.6%和39.5%)和紫杉醇注射液组(49.6%和54.2%)(P<0.05),而且对正常组织的毒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温敏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肿瘤抑制效果,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温敏纳米胶束 紫杉醇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酸与草酸铂间的相互作用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3
作者 邹征云 禹立霞 +2 位作者 陈军浩 王婷婷 刘宝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01-806,共6页
目的:探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体外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和人高分化胃癌细胞株MKN-28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GA、Oxa单药及联合作用于指数增殖期BGC-823细胞和MKN-28细胞的效应... 目的:探讨藤黄酸(gambogic acid,GA)联合奥沙利铂(Oxaliplatin,Oxa)体外对人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和人高分化胃癌细胞株MKN-28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GA、Oxa单药及联合作用于指数增殖期BGC-823细胞和MKN-28细胞的效应;应用中效原理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单药及联合用药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曲线,确定联合用药时的效应(Fa)-合用指数(CI)的关系,判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A联合Oxa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T-qPCR Taqman探针方法检测GA对Oxa疗效相关基因ERCC1、BRCA1 mRNA表达的影响,推断GA与Oxa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GA联合Oxa作用于指数增殖期BGC-823细胞,当Fa=0.10,CI≈1,两药合用效应相加;当Fa>0.10,CI<1,两药合用产生协同效应,凋亡细胞比例明显增加;当Fa<0.10,两药合用产生拮抗效应;GA联合Oxa作用于指数增殖期MKN-28细胞,当Fa=0.50,CI≈1,两药合用效应相加;当Fa>0.50,CI<1,两药合用产生协同效应;当Fa<0.50,两药合用产生拮抗效应;GA联合Oxa作用于BGC-823细胞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效应。GA作用后BGC-823细胞的ERCC1及BRCA1 mRNA明显下调。结论:影响药物疗效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是GA与Oxa联合应用产生协同效应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 藤黄酸 奥沙利铂 合用指数 胃肠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LMP2A肽诱导的特异性CTL对EBV阳性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娟 苏舒 +4 位作者 孟凡岩 邵洁 徐秋萍 邹征云 刘宝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8-943,共6页
目的:探讨HLA限制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表位肽EBV-潜伏膜蛋白2A(EBV-latent membrane protein2A,EBV-LMP2A)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EBV阳性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选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中心HL... 目的:探讨HLA限制性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表位肽EBV-潜伏膜蛋白2A(EBV-latent membrane protein2A,EBV-LMP2A)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EBV阳性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选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中心HLA-A2阳性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人胃腺癌细胞株(AGS)和人EBV阳性胃腺癌细胞株(AGSEBV),通过改良的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用HLA-A2限制性的EBV-LMP2A抗原肽从人PBMC中诱导扩增出特异性CTL,采用四聚体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肽诱导产生的特异性CTL的含量,通过FITC-PI标记流式术检测EBV-CTL对EBV阳性和EBV阴性的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经改良的细胞培养技术和抗原肽双重刺激后EBV-LMP2A抗原肽可以诱导产生出高比例的抗原特异性CTL[EBV-LMP2A-356特异性T细胞占CD8+T细胞的(47.1±5.2)%];EBV-CTL对EBV阳性胃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较EBV阴性的胃癌细胞明显增强[(45.1±9.3)%vs(19.4±2.5)%,P<0.05]。结论:通过改良的细胞培养技术使用EBV-LMP2A抗原肽能诱导产生高比例的EBV特异性CTL,其对EBV阳性胃癌细胞有较强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潜伏膜蛋白2A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EB病毒阳性胃癌 细胞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方向、新理念、新挑战:实体瘤内免疫治疗技术的前世今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想 刘宝瑞 李茹恬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63-870,共8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许多实体瘤患者的预后。但并非所有实体瘤患者都能产生持久的反应,且其疗效也受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限制。目前,实体瘤内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局部免疫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介绍... 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许多实体瘤患者的预后。但并非所有实体瘤患者都能产生持久的反应,且其疗效也受到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限制。目前,实体瘤内免疫治疗作为一种局部免疫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介绍当前实体瘤的免疫治疗研究现状,分析了实体瘤内免疫治疗这一新兴治疗手段在减少药物的系统性暴露及其不良反应、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克服肿瘤异质性等方面的显著优势,然后就目前可用于实体瘤内免疫治疗的药物及其应用进展进行了简要地归纳,最后从疗效评价、具体实施等方面总结了实体瘤内免疫治疗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以期达到对实体瘤内免疫治疗理念的推广和普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瘤 免疫治疗 瘤内注射 免疫佐剂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抗PD-1和抗VEGF治疗晚期胃癌伴心力衰竭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仲丽晴 朱静 +2 位作者 刘芹 魏嘉 刘宝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15-916,共2页
患者男性,68岁。2021年9月因“胸闷气喘1个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CT示:双侧胸腔积液,贲门部胃壁增厚。双侧胸水涂片检查见癌细胞(图1A)。完善胃镜示:距离门齿40 cm处贲门见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胃体小弯侧、胃... 患者男性,68岁。2021年9月因“胸闷气喘1个月”就诊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CT示:双侧胸腔积液,贲门部胃壁增厚。双侧胸水涂片检查见癌细胞(图1A)。完善胃镜示:距离门齿40 cm处贲门见不规则隆起,表面糜烂、坏死;胃体小弯侧、胃角、胃窦大弯侧见多处不规则溃疡,伴瘢痕形成。胃镜病理示:贲门、胃角及胃窦低分化腺癌,部分印戒细胞癌(图1B)。免疫组织化学示:癌细胞表达Her2(2+),FISH未见扩增,PD-L1(肿瘤细胞-,间质免疫细胞-),MLH1(+),MSH2(+),MSH6(+),PMS2(+)。原位杂交:EBER(-)。全身骨ECT示:全身多发的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胸腔灌注治疗 纳武单抗 贝伐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黑色素瘤致以胆红素升高为特征的严重免疫相关性肝炎一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路桥 沙慧子 邹征云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21-1024,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转移、死亡率高的肿瘤。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的发展,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得到了较大提升。然而,在ICI治疗期间或之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恶性程度高、早期易转移、死亡率高的肿瘤。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疗法的发展,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得到了较大提升。然而,在ICI治疗期间或之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尤其是在ICI联合治疗时。免疫相关性肝炎是其常见不良反应,但大多数肝炎病例为轻中度,严重免疫相关性肝炎的发病率低。报告一例58岁ⅢC期肢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3个周期双重免疫治疗后出现了严重免疫相关性肝炎,血检结果提示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增高,经过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后,患者的TBIL明显改善,ALT也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双重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难治性肝炎 类固醇激素 吗替麦考酚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胰腺癌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后完全缓解——案例分享及文献复习
18
作者 崔鹤清 孔炜伟 +6 位作者 孔文韬 黎琪 同帆 沙慧子 钱晓萍 刘宝瑞 杜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45-348,共4页
回顾1例难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在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结束2个月后出现腹腔转移,后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联合腹膜后淋巴结区域局部放疗,治疗期间病情再次进展,腹腔一病灶再次增大,遂予该腹腔转移病灶原位... 回顾1例难治性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该患者在胰腺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结束2个月后出现腹腔转移,后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联合腹膜后淋巴结区域局部放疗,治疗期间病情再次进展,腹腔一病灶再次增大,遂予该腹腔转移病灶原位疫苗模式治疗。局部大剂量分割免疫增敏放疗+OK432瘤内注射+抗PD-1单抗静脉治疗后,血清CA125持续下降至正常范围。治疗1周期后,转移病灶穿刺病理显示大面积坏死;治疗3周期后,复查CT显示腹腔转移病灶消失,客观疗效评价达CR;无进展生存时间已达16个月。该治疗模式为晚期难治性胰腺癌及其他难治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难治性 原位疫苗 放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贾存慧 禹立霞 +3 位作者 魏嘉 邹征云 钱晓萍 刘宝瑞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460-466,共7页
目的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 ransferase,MGMT)是修复烷化剂对DNA损伤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p53蛋白是p53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其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 目的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methylt ransferase,MGMT)是修复烷化剂对DNA损伤的关键酶,同时也是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耐药的主要因素之一。p53蛋白是p53抑癌基因的蛋白产物,其基因突变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文中探讨了MGMT蛋白在进展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以及MGMT蛋白与p53蛋白在进展期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8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MGMT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联合分析MGMT蛋白表达和临床检测指标p53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进展期胃癌组织中MGMT蛋白的阳性率为76.58%(121/158)。MGMT蛋白表达情况与患者的肿瘤部位及大小、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神经是否侵犯、脉管是否存在癌栓均无相关性(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MGMT与p53的表达呈负相关:r=-0.2534,P=0.0023。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MGMT(相对危险度:1.339,P=0.1363)和p53(相对危险度:1.174,P=0.4082)不能作为生存时间的独立预测指标。MGMT(+)、p53(-)组的总生存期显著长于MGMT(+)、p5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MGMT低表达组的总生存期要显著高于p53(+)、MGMT高表达组(P<0.05)。结论 MGMT蛋白的表达缺失及p53蛋白的表达增强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发展过程,联合分析MGMT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MGMT蛋白低表达相较高表达时的总生存期略长可能存在其他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MT蛋白 P53蛋白 进展期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