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VX2肝癌模型接种方法的改进及螺旋CT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冰 丁义涛 +6 位作者 王冬梅 邱君澜 张炜炜 韩建波 孔文韬 袁蕾 仇毓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35-138,I0003,共5页
目的:改进经典的兔VX2肝癌模型瘤组织接种法,比较改良的瘤组织接种法与经典方法的差异。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典的瘤组织块接种法(A组)及改良的瘤组织注射接种法(B组)。于接种后第8、15、22、29d进行螺旋CT扫描... 目的:改进经典的兔VX2肝癌模型瘤组织接种法,比较改良的瘤组织接种法与经典方法的差异。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典的瘤组织块接种法(A组)及改良的瘤组织注射接种法(B组)。于接种后第8、15、22、29d进行螺旋CT扫描,观察CT表现、计算肿瘤大小,最后予病理确认。结果:A组和B组的接种时间分别为(9.47±2.85)min和(5.85±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组的成功率分别为53.3%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2组肿瘤生长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结论:改良的瘤组织块接种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优于经典的瘤组织块直接接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肝癌模型 VX2 螺旋CT 瘤组织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激光微切割与cDNA芯片技术筛选胃癌进展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晓琦 李强 +10 位作者 孙喜太 吴凌云 温泉 张丽华 仇毓东 邹晓平 徐肇敏 陈隆典 于成功 张敏跃 丁义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11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结合激光微切割(LMD)和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从中进一步确定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采用LMD技术,从17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获取高纯度的正常胃黏膜细胞及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 目的:结合激光微切割(LMD)和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基因,从中进一步确定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采用LMD技术,从17例胃癌患者手术标本中获取高纯度的正常胃黏膜细胞及原发灶和相应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肿瘤细胞。用基因芯片比较其中2例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半定量RT-PCR方法验证芯片结果;并在另15份标本中,进一步确定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发现49个基因的表达在胃癌原发灶肿瘤细胞中比淋巴结转移灶明显上调,37个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与芯片结果相符。同时,筛选出4个在胃癌发生和转移过程中都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3个基因(OPCML,RNASE1和YES1)的表达规律与肿瘤抑制基因相似,即正常黏膜中表达最高,肿瘤原发灶次之,淋巴结转移灶表达最低;而另一个基因(AKC1)的表达规律则与癌基因相似。结论:采用LMD和基因芯片技术,成功筛选出胃癌进展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胃癌发生和转移的机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微切割 基因芯片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外基质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志勇 吴俊华 +2 位作者 王玉蓉 余德才 丁义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 目的:研究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以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通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鸢尾黄素对肝星状细胞的Ⅰ型胶原、α-肌动球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抑制剂(TIMP-1)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鸢尾黄素能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中Ⅰ型胶原及活化标志α-SMA mRNA的表达,增强肝星状细胞中MMP-13 mRNA的表达,降低TIMP-1 mRNA的表达。结论:鸢尾黄素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同时又能减少肝星状细胞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增加胞外基质的降解,因而具有潜在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黄素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