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热点领域谈研究生培养 被引量:3
1
作者 谭长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09-1013,共5页
当代的国际竞争最主要的是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一竞争必须依赖"高级人才",而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高级人才"最主要的后备和来源。笔者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就本专业... 当代的国际竞争最主要的是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的竞争,这一竞争必须依赖"高级人才",而研究生(包括硕士生和博士生)是"高级人才"最主要的后备和来源。笔者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就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和未来设想,并依据本专业部分研究领域的进展状况和趋势的了解,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目前值得推荐的部分研究方向,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特点与现状、培养方式等方面提出部分值得重点研究与探索的方向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研究领域 研究生导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切除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银 俞晨杰 高下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切除术...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成人上颌窦后鼻孔息肉(ACP)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22年5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2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行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切除术,其中10例保留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引流口结构,12例联合经中鼻道上颌窦口扩大。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2量表(SNOT-22)、鼻内镜检查及鼻窦CT检查结果。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VAS、SNOT-22症状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术后12个月VAS、SNOT-22症状评分较术后1个月明显降低(P<0.001)。随访12个月后,内镜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鼻泪管损伤、鼻腔粘连等并发症。10例保留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引流口结构的患者与12例联合经中鼻道上颌窦口扩大患者术前及术后12个月复查CT显示,上颌窦腔内壁光滑,无炎症或息肉潴留,恢复好,均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可安全有效地清除ACP,术后并发症少,随访期内无复发,并且保留中鼻道上颌窦自然引流口结构能够获得与联合切除钩突并开放扩大上颌窦口同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息肉 鼻内镜 泪前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涎腺迷芽瘤的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
3
作者 邢宇轩 高松 +2 位作者 钱晓云 高下 黎奥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究中耳涎腺迷芽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中耳涎腺迷芽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及预后疗效,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宽频声导抗在1000~2000 Hz频率... 目的探究中耳涎腺迷芽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诊的中耳涎腺迷芽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手术及预后疗效,总结其诊疗经验。结果宽频声导抗在1000~2000 Hz频率段能量吸收率较正常值低,纯音听阈示传导性聋;颞骨薄层CT及术中探查示听骨链听骨链及面神经的解剖异常,患者术后第1天出现暂时性面瘫,1周后面瘫较前好转,术后1年随访患者自觉听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无眩晕、面瘫等不适症状。结论颞骨薄层CT、宽频声导抗等辅助检查手段对中耳涎腺迷芽瘤具有较好提示意义,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案,建议有条件情况下均应进行术中面神经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芽瘤 中耳 涎腺 宽频声导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
4
作者 卫亚楠 邢宇轩 +1 位作者 俞晨杰 程诚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鼻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10例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行... 目的 探讨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HBF)在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3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鼻内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的10例T1、T2期复发性鼻咽癌患者。其中8例行HBF修复,1例行阔筋膜修复,1例未行修复。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肿瘤后运用HBF或阔筋膜瓣修复创面。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完成手术并实现肿瘤完整切除。8例行HBF修复者黏膜瓣成活,鼻咽部愈合理想,无创面感染坏死,无干痂,无嗅觉减退,发生鼻中隔小穿孔1例。所有患者无瘤生存。8例HBF患者术后NRS、SNOT-22评分较术前下降。结论 HBF可有效修复鼻咽部肿瘤术后创面,保护颅底重要结构并减少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鼻咽癌 带血管蒂鼻中隔黏膜瓣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和MRI对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5
作者 魏先梅 麻晓峰 +2 位作者 窦鑫 俞晨杰 陈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81-484,共4页
目的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早期诊断困难,有一定的误诊率。文中旨在分析和总结原发鼻腔鼻窦ENKTCL的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对原发鼻腔鼻窦ENKTC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鼓楼... 目的原发鼻腔鼻窦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CL)早期诊断困难,有一定的误诊率。文中旨在分析和总结原发鼻腔鼻窦ENKTCL的CT和MRI表现,探讨CT和MRI对原发鼻腔鼻窦ENKTCL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京鼓楼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3例原发鼻腔鼻窦ENKTCL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别行CT平扫、增强及MRI平扫、增强,分析CT表现和MRI表现。结果 13例患者CT平扫示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影,肿瘤内密度尚均匀,骨窗可显示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鼻腔中线及鼻窦区域软组织肿块伴骨质破坏,骨质破坏多表现为骨质浸润性吸收,病变软组织范围明显大于骨质破坏范围。10例患者CT增强后肿瘤呈轻至中度不均匀强化。10例患者MRI平扫肿瘤显示T1WI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强化后呈轻度到中度不均匀强化。10例患者伴阻塞性鼻窦炎,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边缘强化。结论原发于鼻腔鼻窦ENKTCL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体征,常规行CT和MRI检查能够较准确的描述病变的部位及侵犯范围,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及评估疾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鼻腔 鼻窦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对感音神经性聋的预防与治疗应用展望
6
作者 范晗琪 黎奥 +6 位作者 徐继峰 李思雨 张圆 杨霞 刘丁丁 钱晓云 高下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0,共7页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作为一种常见的感觉障碍,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手段尚未明确,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组学是一种分析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的技术,能够定量研究代谢物的变化,有助于...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作为一种常见的感觉障碍,其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手段尚未明确,寻找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代谢组学是一种分析样本中小分子代谢物的技术,能够定量研究代谢物的变化,有助于阐明各种感音神经性聋疾病机制,辅助诊断和治疗差异。我们围绕SNHL的代谢组学研究进行综述,总结了检测样本来源、分析技术、发现的代谢物变化及其意义,整理出精氨酸、蛋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色氨酸、泛酸、酰基肉碱、鞘氨醇及乙酰神经氨酸等代谢产物的集中变化,发现众多氧化应激相关代谢产物的水平在损伤前后发生改变,并通过差异代谢物的通路富集,推测SNHL与氧化应激网络及神经传导保护密切相关。代谢组学这项新兴检测分析技术的应用,有望为感音神经性聋的精准治疗提供崭新靶点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代谢组学 氧化应激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反应遥测用于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术后康复效果预估和编程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杨烨 陈杰 +3 位作者 钱晓云 曹永晖 戴艳红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 )阈值变化规律与行为T值、C值的相关性,以及NRT波形引出与否对于判断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预估作用。方法收集159例资料完整的人工耳蜗植...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 ,NRT )阈值变化规律与行为T值、C值的相关性,以及NRT波形引出与否对于判断学龄前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效果的预估作用。方法收集159例资料完整的人工耳蜗植入患儿(2岁8个月~5岁9个月)开机时、开机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1、6、11、16、22号五个电极的NRT阈值,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电极在不同时期 NRT阈值的变化;使用pearson相关和回归分析,比较开机后1年时上述电极的行为 T值、C值与开机时相应电极NRT阈值的相关性;使用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 ,MAIS)评估159例患儿康复效果,并对所有患儿进行声场测试获得平均助听听阈,依据术中、术后是否引出NRT波形进行分组,使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儿康复效果。结果1、6、11、16、22号各电极四个时间点的 NRT阈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机时NRT阈值与术后1年时的行为T值、C值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P<0.005),但相关性较弱;术中、术后均未引出NRT波形组的MAIS得分及平均助听听阈均较其他三组(术中、术后均引出组,术中部分引出、术后均引出组,术中未引出、术后均引出组)差(P<0.01),而其他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电极NRT阈值自开机时至术后1年基本保持稳定,NRT阈值与行为T值、C值之间具有弱的正相关性,但准确性不及行为法所测值,仍需尽早过渡为行为法;术后NRT波形引出与否对康复效果的预估具有重要意义,而术中NRT波形引出与否对预估康复效果的参考价值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神经反应遥测 儿童 调机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对庆大霉素耳中毒小鼠耳蜗NT-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群真 宋永玲 +2 位作者 徐琳 朱光洁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中毒小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及耳蜗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 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6耳)。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GM+...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中毒小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反应阈及耳蜗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 factor 3,NT-3)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昆明小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6耳)。空白对照组正常喂养,GM+中药组(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分为高、中、低三个浓度组)及GM+生理盐水组每天腹腔注射GM100 mg/kg,连续15天,腹腔注射GM第一天起GM+中药各组分别灌服高、中、低浓度中药复方汤剂,GM+生理盐水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连续20天,灌胃结束后测试ABR反应阈,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耳蜗组织中NT-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M+生理盐水组及GM+低浓度中药组ABR波Ⅲ反应阈显著升高(P<0.01),耳蜗NT-3蛋白含量下降(P<0.01);GM+高、中浓度中药组ABR波Ⅲ反应阈升高,耳蜗NT-3蛋白含量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中浓度补肾活血通窍中药复方可显著减轻GM所致的小鼠耳蜗NT-3含量降低和ABR反应阈升高的程度(P<0.01),从而有效减轻GM对小鼠的耳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复方 小鼠 耳蜗 神经营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路径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及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马登滨 李嘉怡 +3 位作者 陆玲 陈杰 钱晓云 高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61-1864,共4页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253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按临床路径进行诊治,该临床路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科的... 目的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对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入院诊治的253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为临床路径组(按临床路径进行诊治,该临床路径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科的诊疗经验制订),并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路径实施前入院诊治的234例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为非临床路径组,两组患者均实施了人工耳蜗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植入体周围血肿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路径组较非临床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缩短(7.5 d vs. 6.7 d,P <0.000 1),住院费用减少(12 373元vs. 11 738元,P <0.000 1),术后植入体周围血肿发生率降低。结论临床路径管理进行诊治能够提高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安全性,能够有效降低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确保人工耳蜗手术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临床路径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功能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秀玲 佘万东 +3 位作者 赵青 陈金湘 张淑仪 戴艳红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豚鼠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情况及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改变情况,初步探讨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新鲜豚鼠颞骨标本,采用直径1.1mm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左耳鼓膜前下方和/或右耳鼓膜后下方并旋转... 目的通过观察豚鼠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情况及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改变情况,初步探讨鼓膜穿孔对中耳传音机制的影响。方法采用6只新鲜豚鼠颞骨标本,采用直径1.1mm的静脉留置针穿刺左耳鼓膜前下方和/或右耳鼓膜后下方并旋转一周造孔;于鼓膜造孔前后给予强度为90dBSPL、0.5~8kHz共14个频率的声刺激,利用激光多普勒振动仪检测系统测量完整鼓膜不同位点的振动速度及不同位置鼓膜穿孔前后锤骨柄不同位点的振动速度。完整鼓膜上六个测量位点分别为锤骨柄上的脐部、锤骨中部、短突及鼓膜紧张部上锤骨柄内侧、外侧、下部的三个点。结果完整鼓膜所测六个位点中位于脐部下方的位点振动速度最大。鼓膜穿孔前后脐部振动的频率响应曲线的形状基本相似,1.5kHz以下频率范围内振动损失较明显,1.5kHz以上频率范围内振动损失减轻甚至增加。鼓膜后下方穿孔后0.5kHz频率处脐部振动损失最大,损失值为7dB。1.5kHz以下频率范围内鼓膜后下方穿孔引起的脐部振动损失比前下方穿孔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所测频率范围内锤骨短突与鼓膜脐部振动速度之比的均值均为0.5,鼓膜穿孔对这一比值未造成明显影响,不同部位鼓膜穿孔的影响也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鼓膜穿孔对鼓膜振动所造成的损失有频率依赖性,频率越低损失越严重。不同位置的鼓膜小穿孔对其传音功能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振动仪 鼓膜 穿孔 中耳 传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4,5型在中耳腔液体平衡中作用机制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倩 刘长健 +5 位作者 王建群 高下 孙建和 胡吟燕 郭维 李兴启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6,共7页
观察水通道蛋白1、4、5(AQP-1,4,5)在正常豚鼠中耳腔粘膜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AQP-1,4,5在豚鼠中耳液体转运和水平衡中的作用机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正常豚鼠中耳腔粘... 观察水通道蛋白1、4、5(AQP-1,4,5)在正常豚鼠中耳腔粘膜的表达和分布情况,探讨AQP-1,4,5在豚鼠中耳液体转运和水平衡中的作用机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正常豚鼠中耳腔粘膜AQP1、4、5的表达和分布情况.AQP-1,4,5的mRNA在正常豚鼠中耳腔粘膜内有确定表达,AQP-1,4的蛋白质在正常豚鼠中耳粘膜内有确定表达,AQP-1的细胞定位发现:AQP-1在所有的中耳腔内被覆的扁平上皮,立方上皮,粘膜下层的毛细血管内皮和此层的纤维母细胞的胞浆中均有分布.AQP-1可能通过上述分布,在调节纤周粘液系统的厚度、粘膜下毛细血管与周围组织的水分交换、纤维母细胞层保持渗透压差的活动过程中与离子通道介导的离子流运动一起来积极参与中耳腔的水转运.由于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存在,也初步揭示了AQP-4和AQP-5在中耳腔粘膜组织中可能存在.AQP-1,4,5共同参与了中耳腔的液体平衡过程,参与了保持中耳腔正常情况下的无液体积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SOM) 水通道蛋白(AQPs) 中耳 水转运 水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峰 高下 +3 位作者 覃道芬 戴艳红 陈杰 俞晨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451-45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7年5月,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4例和外伤性(包括医源性)脑脊液鼻漏28例,依据缺损部位位于额隐窝、筛顶及筛板、蝶窦顶或侧壁,在鼻内镜下采用不同方式显露漏口,...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2007年5月,对自发性脑脊液鼻漏14例和外伤性(包括医源性)脑脊液鼻漏28例,依据缺损部位位于额隐窝、筛顶及筛板、蝶窦顶或侧壁,在鼻内镜下采用不同方式显露漏口,修补材料包括鼻腔黏膜、颞肌肌筋膜、脂肪,修补物放置方法采用多层内置、外置或"浴缸塞"法。结果1次手术成功34例,首次成功率81.0%,2次成功4例,3次成功4例。首次修补成功率漏口≥10mm者(53.8%,7/13)明显低于漏口<10mm者(93.1%,27/29)(χ2=6.606,P=0.010)。术后并发症2例,1例为颅内感染,1例为脑积水,均治愈出院。4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14个月),无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式,但并发症的预防和控制不容忽视。漏口大小对手术效果有影响,较大漏口(≥10mm)宜结合使用自体脂肪组织进行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后聋人工耳蜗植入的参数变化规律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烨 高下 +2 位作者 陈杰 钱晓云 曹永晖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55-458,共4页
目的回顾语后聋病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一年内的程序图参数设置,研究其中主要参数T值和C值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语后聋病人制定复诊计划。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接受植入手术的语后聋病人共16例(17耳),康复时间均达一年以上,选取他们程序图... 目的回顾语后聋病人在人工耳蜗植入术后一年内的程序图参数设置,研究其中主要参数T值和C值的变化规律,更好地为语后聋病人制定复诊计划。方法收集我科近年来接受植入手术的语后聋病人共16例(17耳),康复时间均达一年以上,选取他们程序图中高频区1号电极、中频区11号电极以及低频区22号电极为研究对象,选择分别代表着开机、首次程序调整、程序完善和长期随访的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术后半年左右以及术后1年四个典型时间段,记录四次复诊时各电极T值、C值,使用单因方差分析检验,对每次复诊时T值的变化以及C值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电极的T值自术后第1月复诊时既保持相对稳定值,四次复诊的T值在相互间两两比较中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每次复诊时同一电极C值的比较中,首次复诊分别与后三次复诊的C值在两两比较中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后三次复诊之间的C值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个月时的C值明显低于后三次。结论术后第1个月和第2个月时的复诊在整个康复周期中意义重大,第1个月复诊目的主要在于获得准确的T值,使病人重新感受到声音,而第2个月复诊即可测得准确地C值,从而制定出病人主观感觉适合且相当稳定程序图,为后续的听觉言语康复打下基础,程序图的调试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每个时期病人的特点制定每次复诊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后聋 人工耳蜗 编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53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杰 高下 +1 位作者 戴艳红 陈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694-696,共3页
目的总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月施行53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对6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人工耳蜗植入采用先彻底清除病变再植入人工耳蜗;其余的人工耳蜗植入采用乳突切开充分暴露面神经隐窝而非彻底轮廓化乳突。结... 目的总结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经验。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1月施行53例人工耳蜗植入术,对6例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人工耳蜗植入采用先彻底清除病变再植入人工耳蜗;其余的人工耳蜗植入采用乳突切开充分暴露面神经隐窝而非彻底轮廓化乳突。结果 53例人工耳蜗植入均一次成功,术中神经反应遥测(neural response telemetry,NRT)正常,术后植入电极X线摄片正常。53例术后随访2个月~5年,平均2.8年,纯音听力水平52~33dB SPL,平均42.4dB SPL,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成功依赖于手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手术过程的程序化和细致操作,以及良好的器械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感音神经性耳聋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大霉素导致耳毒性中毒的自噬现象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丁丁 刘永泽 +4 位作者 麻晓峰 陆玲 周函 钱晓云 高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0-264,共5页
目的庆大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其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它的耳毒性逐渐明显。本实验在体外用新生C57BL/6J小鼠的耳蜗基底膜构建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观察自噬的发生。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应用庆大霉... 目的庆大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其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它的耳毒性逐渐明显。本实验在体外用新生C57BL/6J小鼠的耳蜗基底膜构建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观察自噬的发生。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应用庆大霉素之后,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结构,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变化。结果在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模型中,观察到了自噬现象的发生。结论自噬参与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提示我们干预自噬可以影响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豚鼠模型鼓室黏膜上皮和血清中TGF-β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林古 丁小琼 +2 位作者 崔昕燕 张秀玲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豚鼠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B组(实验组)50只,以肺炎链球菌鼓室注射制造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再分为注入后1、3、7、14、30天组,每... 目的探讨TGF-β在分泌性中耳炎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方法 100只豚鼠分为两组,A组(对照组)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不作任何处理;B组(实验组)50只,以肺炎链球菌鼓室注射制造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再分为注入后1、3、7、14、30天组,每组10只。对照A组随同B组各组分别用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其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TGF-β2的含量。结果 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1表达在第1、3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第7天表达明显,之后逐渐增强,第30天达高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4、30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B组豚鼠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TGF-β2表达在第1天之后逐渐增强,第14天达高峰后开始降低,各时间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1、TGF-β2在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模型不同时期鼓室黏膜上皮及血清中有不同表达,说明这两种因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与转归中有着不同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TGF—β1 TGF—β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I-质粒纳米粒子对体外培养新生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转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永泽 周函 +6 位作者 钱晓云 朱光洁 罗熠 李奇峰 陈杰 马登滨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5,共6页
目的观察以25kDa线性聚乙稀亚胺(linear plyethylenimine,L-PEI)和分枝PEI(branched PEI,B-PEI)作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GFP-C1的载体,转染体外培养新生C57BL/6J小鼠基底膜的效果。方法25kDa线性或分枝PEI与质粒在5%葡萄糖溶液或PB... 目的观察以25kDa线性聚乙稀亚胺(linear plyethylenimine,L-PEI)和分枝PEI(branched PEI,B-PEI)作为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pEGFP-C1的载体,转染体外培养新生C57BL/6J小鼠基底膜的效果。方法25kDa线性或分枝PEI与质粒在5%葡萄糖溶液或PBS溶液中形成纳米粒子后,行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表征;按相同方法制备纳米粒子,行凝胶阻滞实验并在培养的293T细胞中行MTT毒性测试,选择毒性较小的PEI类型作为质粒载体在293T细胞检测其转染效果;以最适条件用其转染体外培养新生C57BL/6J小鼠耳蜗基底膜并行荧光镜观察。结果在相同条件下,B-PEI转染能力略强于L-PEI,但L-PEI毒性明显低于B-PEI;在PBS中制备的L-PEI-pDNA纳米粒子的毒性小于在葡萄糖溶液中制备的该粒子毒性;L-PEI-pDNA纳米粒子在适宜浓度范围可以转染体外培养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的螺旋缘纤维细胞、螺旋神经元、支持细胞,但转染效率不高。结论 L-PEI可作为转染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细胞的非病毒载体,但需要进一步优化获得更好的转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载体 线性 分枝聚乙稀亚胺 基因转染 耳蜗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蝶窦径路垂体腺瘤切除术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峰 倪红斌 +3 位作者 刘志坚 俞晨杰 梁维邦 高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691-69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8年9月,22例垂体腺瘤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嗅裂暴露蝶窦前壁,打开并扩大蝶窦开口,再行鞍底开窗,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后用刮匙及取瘤钳逐块切除肿瘤。结果完全切除肿...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2002年9月~2008年9月,22例垂体腺瘤在鼻内镜下经扩大的嗅裂暴露蝶窦前壁,打开并扩大蝶窦开口,再行鞍底开窗,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后用刮匙及取瘤钳逐块切除肿瘤。结果完全切除肿瘤19例(86.4%),次全切除(>90%切除)3例(13.6%)。术中2例出现轻度脑脊液鼻漏,同期修补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例出现尿崩,经保守治疗1周内痊愈。22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1.6月,术后头痛、闭经泌乳和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复发1例,复发率4.5%(1/22),再次手术后未再复发。结论鼻内镜下经鼻腔蝶窦径路具有良好的术野,该方法切除垂体腺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鼻内镜 蝶窦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治疗颅底疾病112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峰 高下 +3 位作者 覃道芬 戴艳红 陈杰 俞晨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径路治疗颅底疾病的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2例颅底疾病行鼻内镜径路手术,其中脑脊液鼻漏39例,垂体瘤4例,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3例,蝶筛囊肿9例,蝶窦炎伴息肉2例,真菌性蝶窦炎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鼻咽... 目的探讨鼻内镜径路治疗颅底疾病的价值。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2例颅底疾病行鼻内镜径路手术,其中脑脊液鼻漏39例,垂体瘤4例,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3例,蝶筛囊肿9例,蝶窦炎伴息肉2例,真菌性蝶窦炎12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6例,骨化纤维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2例,脊索瘤7例,颅咽管瘤2例,鳞癌10例,未分化癌1例,乳头状瘤癌变2例。结果全组均在鼻内镜下处理,其中20例病变为次全切除,包括鳞癌8例、未分化癌1例、脊索瘤7例、颅咽管瘤2例、骨纤维异常增殖2例。脑脊液鼻漏1次手术成功31例(79.5%),2次成功4例,3次成功4例,最终成功率100%。1例脑膜脑膨出术后2个月复发并伴脑脊液漏,内镜下再次手术成功。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11个月复发,改行鼻侧切开术。1例真菌性蝶窦炎术后4个月复发行再次内镜手术。1例脑脊液鼻漏术后颅内感染。结论鼻内镜径路可以处理多种颅底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式,但仍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特别是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内镜 耳鼻喉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DsRed2-NT3转染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预防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杰 高下 麻晓峰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将含有目的基因NT3的重组腺病毒Ad-DsRed2-NT3转染新生小鼠的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观察其在预防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小鼠的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1d后,用含有目的基因NT3的重组腺病毒Ad-DsRed2-NT3转染新生小鼠的... 目的将含有目的基因NT3的重组腺病毒Ad-DsRed2-NT3转染新生小鼠的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观察其在预防庆大霉素的耳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小鼠的耳蜗基底膜离体培养1d后,用含有目的基因NT3的重组腺病毒Ad-DsRed2-NT3转染新生小鼠的离体耳蜗基底膜培养组织,转染成功1d后用终浓度为3mM的庆大霉素对离体耳蜗基底膜造模,造模3d后,行离体耳蜗基底膜的神经微丝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耳蜗基底膜神经微丝的密度,以观测NT3对离体耳蜗基底膜上的螺旋神经的保护作用。结果新生小鼠的离体耳蜗基底膜生长良好,重组腺病毒Ad-DsRed2-NT3能对其有效转染,庆大霉素造模后3d各组耳蜗基底膜神经微丝的密度(每100μm距离内的螺旋神经微丝数)分别为(±s):造模组16.67±1.63、Ad-DsRed2组16.17±2.31、Ad-DsRed2-NT3组40.33±1.63、空白组为43.17±0.75,其中,造模组与空白组、Ad-DsRed2-NT3组与造模组、Ad-DsRed2-NT3组与Ad-DsRed2组之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终浓度为3mM的庆大霉素对小鼠离体耳蜗基底膜上的螺旋神经有明显的损害作用,而NT3基因的过表达对这种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3 腺病毒 螺旋神经 庆大霉素 基因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