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37
1
作者 吴洁 邱勇 +2 位作者 张乐 孙燕芳 陈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92例,年龄10~19岁,Cobb角25°~134°,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s)的方法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型...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取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92例,年龄10~19岁,Cobb角25°~134°,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s)的方法分析雌激素受体基因型,同时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分别对其腰椎(L2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大转子、Wards三角)的骨密度进行测量。结果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型PvuⅡ多态性PP,Pp,pp型分别为19.6%,46.7%,33.7%,XbaⅠ多态性XX,Xx,xx型分别为22.8%,33.7%,43.5%;XX型的腰椎、股骨大转子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明显低于xx型(P<0.05),而PvuⅡ基因的各基因型与骨密度无关;联合分析PvuⅡ和XbaⅠ位点,PPXX基因型的腰椎、股骨大转子和Wards三角的骨密度明显低于Ppxx和ppxx型(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XbaⅠ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骨密度有关,PPXX基因型的骨密度较低,有助于较早发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低骨量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雌激素受体 基因型 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建立及痛行为学和骨损害的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马正良 夏小萍 +3 位作者 朱巍 业光衡 韩鹂 费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 目的:在小鼠骨癌痛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小鼠行为学和骨质损害的程度。方法:将2×105个NCTC2472小鼠纤维肉瘤细胞注射到C3H/HeJ小鼠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内制作骨癌痛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后1、3、5、7、10、14、21、28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和痛行为学表现:vonFrey细丝刺激足底测量机械缩足阈值和行走后足使用评分评价行走诱发患肢痛;分别于注射后7、14、21、28天进行X线检查评估股骨破坏程度;取股骨进行组织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和骨结构破坏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在注射后第28天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基础体重(P<0.05),注射后第7天模型组小鼠出现机械性痛觉超敏,第14天出现行走诱发患肢痛。第14天X线摄片显示有明显的骨破坏,第28天出现病理性骨折。组织学研究显示骨髓腔内肿瘤生长,向外侵蚀破坏骨皮质。结论:从疼痛行为学、放射学、组织学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小鼠骨癌痛模型复制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骨癌 癌痛 触诱发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的实验动物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钱丽萍 周乙华 +2 位作者 瞿叶清 翟青新 余飞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6-1029,共4页
骨性关节炎(OA)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研究OA的发病机制、疾病进程以及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OA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研究OA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马、羊、狗等。而构建关节炎模型的方法目前有很多种,由于... 骨性关节炎(OA)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通过构建动物模型研究OA的发病机制、疾病进程以及治疗方法是目前研究OA的主要方法。目前常用的研究OA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豚鼠、兔、马、羊、狗等。而构建关节炎模型的方法目前有很多种,由于实验动物和人的差异性,在动物模型上很难准确地模拟人类OA的发生发展进程。应当根据不同的研究需要以及观察指标来选择合适种属的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软骨 动物模型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NKL/OPG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低骨量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刘臻 邱勇 +4 位作者 孙强 吴洁 陈军浩 陈蕾蕾 马薇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474-479,485,共7页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RANKL及OPG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46例12-17岁志愿者分为2组,其中AIS组30例,年龄12-17岁,平均14.1岁。正常对照组16例,年龄12-17岁,平均14.7岁。AIS组Lenke1型14...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RANKL及OPG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量降低的关系。方法46例12-17岁志愿者分为2组,其中AIS组30例,年龄12-17岁,平均14.1岁。正常对照组16例,年龄12-17岁,平均14.7岁。AIS组Lenke1型14例,2型2例,3型6例,5型8例。2组均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量仪测量BMD,测量部位包括非优势侧股骨近端及腰椎。分别从2组志愿者髂前上棘处骨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体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MSCs,扩增至P3代行表型鉴定,RT-PCR法检测2组MSCs中RANKL及OPG的 mRNA表达强度。结果AIS组腰椎(L2-L4)及股骨近端的BM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IS组RANKL的 mRNA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而OPG的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RANKL及OPG在MSCs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骨量降低的分子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KL OPG 脊柱侧凸 青少年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X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强 邱勇 +4 位作者 刘臻 吴洁 陈军浩 陈蕾蕾 马薇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5-219,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SOX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两组,AIS组20例,同年龄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并传... 目的:探讨SOX9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两组,AIS组20例,同年龄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2代行表型鉴定,分别采用RT-PCR法、Westernblotting法及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MSCs中SOX9的表达情况。结果:不论是核酸水平还是蛋白水平,AIS组患者的SOX9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转录因子SOX9在MSCs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X9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ⅠA/ⅠB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异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强 邱勇 +4 位作者 刘臻 吴洁 陈军浩 陈蕾蕾 马薇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10-813,T0001,共5页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BMPR-ⅠA/ⅠB表达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2组:AIS组20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10例。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BMPR-ⅠA/ⅠB表达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可能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2组:AIS组20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10例。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行表型鉴定,采用RT-PCR法、Western-blotting法、免疫荧光法检测2组MSCs中BMPR-ⅠA/ⅠB的表达情况。结果:BMPR-ⅠA/ⅠB不论是核酸水平还是蛋白水平的表达,在AIS组均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BMPs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膜表面分子BMPR-ⅠA/ⅠB在MSCs水平表达的异常可能与AIS发病的分子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R-IA/IB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中神经营养素3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嵘 邱勇 +3 位作者 芮碧宇 顾香芳 夏才伟 朱泽章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椎旁肌组织中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在核酸水平(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9例IS患者,年龄12~19岁,平均14.3岁,Cobb角42°~80°(平均54°)。手术中取顶椎(T7~T10)凸侧...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椎旁肌组织中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在核酸水平(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9例IS患者,年龄12~19岁,平均14.3岁,Cobb角42°~80°(平均54°)。手术中取顶椎(T7~T10)凸侧、凹侧椎旁肌肉组织,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NT-3 mRNA表达水平。取4例相同年龄段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切口头端非病变部位椎旁肌肉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对照组椎旁肌中NT-3的mRNA表达阳性率50%,相对表达量为0.0237±0.0158,IS组患者椎旁肌中表达阳性率63.16%,相对表达量为0.1213±0.0939,较对照组表达量增加(P=0.051)。9例Cobb角>50°的IS患者表达阳性率为44.44%,相对表达量0.0431±0.0359,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10例Cobb角≤50°的IS患者中表达阳性率为80%,相对表达量为0.1604±0.0895,与对照组和Cobb角>50°的IS患者比较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正常椎旁肌组织中NT-3在核酸水平微量表达,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组织中NT-3 mRNA表达增加,尤其在小角度IS患者中增加明显,提示IS患者中存在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椎旁肌 神经营养素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脊椎骨中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吴亮 邱勇 李雷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检测人脊椎骨中是否存在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脊椎松质骨,抽提总RNA。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MT1、MT2mRNA的表达。结果:人脊椎骨总RNA以MT1和MT2两种受体引物进行... 目的:检测人脊椎骨中是否存在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取手术切除的人脊椎松质骨,抽提总RNA。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褪黑素受体MT1、MT2mRNA的表达。结果:人脊椎骨总RNA以MT1和MT2两种受体引物进行的RT-PCR产物电泳呈阳性条带,其基因片段长度与MT1和MT2受体引物之间的核酸长度相当。结论:人脊椎骨中存在MT1、MT2两种褪黑素受体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受体 脊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2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强 邱勇 +5 位作者 刘臻 陈军浩 王斌 俞杨 陈蕾蕾 马薇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616-619,i0001,共5页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的机制。方法:40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2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 目的:从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水平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发病的机制。方法:40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20例,先天性脊柱侧凸(CS)患者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时行表型鉴定,采用RT-PCR法检测3组MSCs中核心结合因子!1(Runx2)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分离所得单个核细胞传至P3代经流式细胞仪鉴定表型与MSCs表面标记相符。AIS组Runx2的mRNA表达强度与CS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C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转录因子Runx2在MSCs水平表达强度的异常可能与AIS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结合因子Α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强 邱勇 +4 位作者 刘臻 吴洁 陈军浩 陈蕾蕾 马薇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Smad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两组:AIS组20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骨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 目的:探讨Smad1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患者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中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30例12~18岁志愿者分为两组:AIS组20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10例。分别从髂前上棘处骨穿刺抽取10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2代行表型鉴定,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蛋白印记法检测两组患者MSCs中Smad1的表达情况。结果:AIS组与对照组Smad1mRNA水平的平均表达率分别为4.48±0.58和1.03±0.22,蛋白水平的平均表达率分别为2.62±0.55和0.84±0.22。不论是核酸水平还是蛋白水平AIS组Smad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Smad1在AIS患者MSCs中表达强度异常,可能与AIS发病的分子机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l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髓间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型肝炎病毒垂直传播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乙华 向宽辉 庄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第10期27-31,共5页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母亲能否母乳喂养其子女是重要的临床问题。本文总结了在使用乙型肝炎免疫预防前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的HBV垂直传播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感染HBV的母亲乳汁中存在病毒,但2种喂养...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母亲能否母乳喂养其子女是重要的临床问题。本文总结了在使用乙型肝炎免疫预防前后,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婴儿的HBV垂直传播率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尽管感染HBV的母亲乳汁中存在病毒,但2种喂养方式的垂直传播率相似,证明母乳喂养不增加垂直传播风险。结合母乳喂养对婴儿和母亲的各种益处,应鼓励感染HBV的母亲母乳喂养其子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垂直传播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体外筛选体系的建立
12
作者 孙雪梅 陈军浩 李雷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54-558,共5页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肿瘤蛋白是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应用人BCR-ABL基因转染的细胞株FD-rv 210与其祖代细胞FDC-P1细胞组成的配对细胞株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建立了一个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体系,用于检测BCR-ABL...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肿瘤蛋白是慢性髓性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应用人BCR-ABL基因转染的细胞株FD-rv 210与其祖代细胞FDC-P1细胞组成的配对细胞株和不同的培养条件,建立了一个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体外筛选体系,用于检测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选择性.发现两种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 957和AG 490,对BCR-ABL阳性细胞和阴性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相似;培养体系中有无祖代细胞增殖所需的细胞因子,对其增殖抑制作用无影响;AG 957短时作用于细胞即发生不可逆的增殖抑制现象.与已知的选择性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TI 571特性明显不同,提示这两种抑制剂作用呈非选择性.所建立的体外培养体系及不同的培养条件的组合,可用于筛选各种选择性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体外筛选体系 基因表达 慢性髓性白血病 发病机理 化疗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淋巴细胞-NT3基因工程细胞的建立及鉴定
13
作者 麻晓峰 陈杰 +2 位作者 徐琳 顾香芳 高下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94-396,399,I0002,共5页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 目的建立能够存活较长时间并稳定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人淋巴细胞株,为后续的动物和人体耳蜗内基因转染实验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人全血中通过Ficoll液提取人淋巴细胞,并在其完全血清培养基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使其良好生长。通过RT-PCR得到人胎肝组织的NT3cDNA,以T4DNA连接酶和真核表达载体pIRES-DsRed2相连接。以阳离子脂质体作为载体,将pIRES-DsRed2-NT3转染人淋巴细胞,进行RT-PCR及Western Blot分析鉴定。结果建立了一种能使体外培养淋巴细胞成活时间延长的新方法,成功转染NT3基因至淋巴细胞中,并能继续存活相对较长时间,Western Blot证明细胞上清液中有NT3,构建了稳定表达NT3的人基因工程淋巴细胞。结论构建重组质粒pIRES-DsRed2-NT3,利用淋巴细胞作为中介宿主,进而表达、分泌NT3,为进一步NT3基因转染致聋动物耳蜗实验奠定了基础,并有可能为人体基因转染治疗耳聋找到很好的中介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基因克隆 淋巴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蛋白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14
作者 陈晖 邱勇 +2 位作者 陈蕾蕾 李雷 周祀桥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20-224,i0001,共6页
目的: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在后路手术时取髂骨及髂骨生长板,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别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 目的: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方法:6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在后路手术时取髂骨及髂骨生长板,分离、培养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分别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存在Ⅱ型神经纤维瘤蛋白表达,该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浆,所表达蛋白为三磷酸鸟苷酶活化蛋白(GAP)活性较弱的Ⅱ型异构体。结论: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中存在神经纤维瘤蛋白表达,但该蛋白是否通过对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影响导致骨骼系统异常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蛋白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先天性脊柱侧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t3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 欧阳建 +2 位作者 温艳婷 周锦勇 耿东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1期1226-1228,共3页
关键词 FLT3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