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储存柜对消化内镜管腔干燥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依莹 生媛 +1 位作者 徐桂芳 李雯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89-394,共6页
目的探究智能内镜储存柜和标准内镜储存柜在干燥消化内镜管腔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充气的时间,将240条内镜分为30 s、40 s、50 s充气组,每组80条,充气结束后30 s、40 s、50 s充气组各排除已干燥内镜13、30、41条,将每... 目的探究智能内镜储存柜和标准内镜储存柜在干燥消化内镜管腔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压力气枪对活检管腔充气的时间,将240条内镜分为30 s、40 s、50 s充气组,每组80条,充气结束后30 s、40 s、50 s充气组各排除已干燥内镜13、30、41条,将每组中干燥不合格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放入智能内镜储存柜,对照组放入标准内镜储能柜,放置1、2、3、6、24 h采用水分测试法检测管腔是否含有残余液滴。结果30 s、40 s、50 s充气组内镜管腔干燥的合格率分别为16.25%、37.50%、51.25%,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气组内镜在放入储存柜1、2、3、6 h后,智能柜与标准柜内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处理后的内镜放入智能柜中1 h即可达到所有内镜管腔干燥。30 s、4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0 s充气组内镜放置24 h时,智能柜和标准柜管腔干燥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柜有利于内镜管腔的快速干燥,降低微生物生长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存柜 消化内镜 管腔 干燥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终末漂洗水的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涵 生媛 +4 位作者 李雯 吴兆荣 田恬 蔡薇 蔡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0-756,共7页
目的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探究内镜中心终末漂洗水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方法监测江苏省某院内镜中心内镜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细菌菌落数。对内镜室2个终末漂洗水采样端口排放0、1、3、5、7 min后分别取水... 目的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探究内镜中心终末漂洗水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消毒频率。方法监测江苏省某院内镜中心内镜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及其管路细菌菌落数。对内镜室2个终末漂洗水采样端口排放0、1、3、5、7 min后分别取水样(各100 mL,连续监测35 d,每时间组各70份标本)进行微生物检测,探究最佳排放时间。根据确定的最佳晨间排放时间,探究纯化水管路消毒的最佳频率。管路消毒后每日从2个采样口采样2份,连续监测5周,共70份标本。结果终末漂洗水不同晨间排放时间点采样监测,0、1、3、5、7 min组的菌落中位数分别为745.00(373.00,1452.50)、150.00(96.75,235.75)、44.00(38.00,48.00)、12.00(5.00,18.00)、6.00(4.00,9.00)CFU/100 mL。除5 min组与7 mi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1、3、5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而7 min组的中位数<10 CFU/100 mL,达到合格范围,确定排放时间为7 min。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消毒后1、2、3、4、5周)采样,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平均值分别为(4.21±0.86)、(4.43±0.71)、(6.00±0.56)、(6.43±0.45)、(13.57±1.03)CFU/100 mL,细菌菌落数合格率分别为100%、100%、100%、100%、28.57%。纯化水管路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终末漂洗水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纯化水管路消毒后1、2、3、4周与5周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纯化水管路最佳消毒频率为每4周一次。结论残留在末端管路内的终末漂洗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建议晨间排放7 min后再开始用水工作,每隔4周对纯化水管路进行消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 终末漂洗 微生物 消毒 晨间排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石雪平 李雯 +2 位作者 周晓亮 蔡薇 葛靖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8期119-122,共4页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 目的分析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sophageal varices ligation,EVL)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预后及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7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为中度或重度食管静脉曲张,HVPG>20 mm Hg且不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均行EVL治疗,评价EVL的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EVL对HVPG的影响及HVPG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97例患者中64例无静脉残留,根治率为65.98%,25例曲张血管明显缩短变小,血疱征或红色征消失,有效率为25.77%,3例无明显变化,5例术后2~4周内出现呕血,无效率为8.25%。9例患者近期出现出血,后经调查为患者术后过早下床活动、过早进食硬质食物导致,及时进行制酸、扩容、降低门静脉压力处理后出血得到控制。21例患者术后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术后发热及食管狭窄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65%;患者并发症程度均较轻,除发热患者进行退热处理外,其余患者均未进行特殊处理,患者临床症状自行改善。术后2~4周,出血复发患者HVPG为16~21 mm Hg,89例(96.74%)未出血患者HVPG为7.88~14.21 mm Hg,此外3例(3.26%)未出血患者HVPG分别为16.05、16.14、16.38 mm Hg。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HVPG是患者术后早期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OR=1.82)。结论 EVL有助于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HVPG,且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高。高水平HVPG是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出血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检测HVPG对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肝静脉压力梯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程建平 史婷奇 +4 位作者 陆瑶 陈雁 陆巍 丁丽蓉 吕晓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8-961,共4页
通过建立和应用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将护理记录信息项结构化、建立录入信息决策知识库、嵌入提醒与自动生成护理任务功能,保障了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的规范性、... 通过建立和应用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将护理记录信息项结构化、建立录入信息决策知识库、嵌入提醒与自动生成护理任务功能,保障了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的规范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提高了临床电子护理文书质量,同时也可有效地指导护士的临床决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文书 电子护理文书 临床决策支持 质量控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