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患者具身感受理论的几点看法
1
作者 蒋美玲 王帅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0-73,共4页
过度重视患者感受可能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医疗资源浪费、效率下降以及医护人员心理负担加重。从患者具身感受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在临床治疗、卫生经济学和医护心理健康中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在临床治疗方面,强调患者感受在治疗各阶段的... 过度重视患者感受可能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医疗资源浪费、效率下降以及医护人员心理负担加重。从患者具身感受的概念出发,探讨其在临床治疗、卫生经济学和医护心理健康中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在临床治疗方面,强调患者感受在治疗各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警示过度关注可能造成的问题。对医护人员而言,医患共情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和工作效率下降。为实现平衡,提出优化诊疗流程、加强医患沟通、科学评价患者满意度等策略。具身感受虽然关键,但需要在科学治疗与人文关怀间找到平衡点,以提升医疗质量,达成更优的医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具身感受 医学人文关怀 医护心理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24例 被引量:49
2
作者 苏磊 桑剑锋 +1 位作者 姚永忠 王雪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6-617,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超声检查均发现... 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资料。结果:24例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原发性甲亢,超声检查均发现有结节(3~13mm),所有病例均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乳头状癌87.5%(21/24),滤泡状癌12.5%(3/24),微小癌87.5%(21/24),双叶癌45.8%(11/24)。术后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及永久性低钙的并发症。91.7%(22/24)病例获随访(5个月~6年),均无甲亢及甲状腺癌复发的表现。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治疗原发性甲亢合并甲状腺癌是安全可靠的,兼顾了原发性甲亢及甲状腺癌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未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癌 甲状腺全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MR成像参数与TNM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严陈晨 陈刚 +4 位作者 何健 陈万 潘霞 李茗 周正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3-756,共4页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成像参数与术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32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MR扫描,其中IVIM序列采用12 b值(0-1 200 s/mm2),所有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并进...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MR成像参数与术后TNM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32例直肠癌患者,行术前MR扫描,其中IVIM序列采用12 b值(0-1 200 s/mm2),所有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并进行术后病理分期,分析直肠癌术前IVIM参数(标准ADC、D、f、D*值)在不同T分期、N分期及TNM总分期中的差异及其与分期的相关性。结果:直肠癌术前IVIM各参数标准ADC、D、f、D*值在术后各T分期、N分期及TNM总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与分期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直肠癌术前IVIM各参数在不同TNM分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TNM分期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潘一明 谢敏 +2 位作者 包善华 黄旭 陆金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184-1186,共3页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措施和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胰体尾占位6例,胰腺假性囊肿4... 目的探讨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诊疗措施和随访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胰体尾占位6例,胰腺假性囊肿4例,慢性胰腺炎4例。均有呕血或(和)黑便史,其中4例有失血性休克表现。所有患者均无肝硬化、腹水及肝功能异常等表现。胃镜和超声胃镜提示14例患者均有胃底静脉曲张,2例同时合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8例患者有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14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9例患者获得随访,曲张静脉明显改善或消失,随访5月~8年均无出血复发。结论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无肝硬化和肝功能正常以及胰腺疾病病史是诊断胰源性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基本要点。该疾病可通过脾切除术或联合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治愈,应同时重视对胰腺原发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胃肠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吸引器与抗反流引流袋在胃癌患者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5
作者 白春花 陈莉 傅巧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器与抗反流引流袋在胃癌患者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通外科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的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除留置胃管外...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器与抗反流引流袋在胃癌患者胃肠减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12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普通外科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的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后除留置胃管外均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根据外接引流不同分为外接负压吸引器组和抗反流引流袋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腹胀或其他腹部不适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患者满意率等。结果和胃管外接负压吸引器组相比,外接抗反流引流袋组术后腹部不适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的发生率较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平均住院日相对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接抗反流引流袋组的患者满意率高于外接负压吸引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毕Ⅱ式)患者,术后采用胃管外接抗反流引流袋能显著减少患者腹部不适,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管外接负压吸引器 引流袋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氢表雄酮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郝群 梁元姣 +2 位作者 张承 李大金 汪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1-576,共6页
目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是成人体内最为丰富的来源于肾上腺的甾体激素,文中探讨DHEA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目的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是成人体内最为丰富的来源于肾上腺的甾体激素,文中探讨DHEA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作为靶细胞,在内皮细胞培养基中加入ox-LDL或在试验体系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HEA,测定人单核细胞系U937与HUVEC的黏附,检测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单个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MCP-1)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及E-选择素的表达。将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作用于U937细胞,应用RT-PCR检测U937细胞CCR2、LFA-1以及VLA-4 mRNA的表达。结果 DHEA可明显抑制单核U937细胞与内皮细胞之间的相互黏附,明显促进内皮细胞NO合成,抑制MCP-1分泌,降低内皮细胞表面ICAM-1、VCAM-1的表达,且经DHEA作用后的内皮细胞条件培养基可明显抑制单核U937细胞CCR2、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LFA)-1以及非常晚期抗原(very late antigen,VLA)-4 mRNA的表达。结论 DHEA可通过抑制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下调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对单核细胞的趋化及相互黏附,据此认为DHEA可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表雄酮 内皮细胞 趋化因子 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脱氢表雄酮改善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郝群 汪灏 +1 位作者 梁元姣 吴元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81-485,I0004,共6页
目的:比较雌激素与普拉睾酮(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切除(OVX)的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五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高脂饮食组、OVX+高脂饮食组、OVX+高脂饮食+苯甲酸雌二醇(E2)组和OVX+... 目的:比较雌激素与普拉睾酮(脱氢表雄酮,DHEA)对卵巢切除(OVX)的去势雌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将30只3月龄新西兰雌兔随机分为五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高脂饮食组、OVX+高脂饮食组、OVX+高脂饮食+苯甲酸雌二醇(E2)组和OVX+高脂饮食+DHEA组。喂养12周末采血,分别测定血脂以及血清一氧化氮(NO)、E2水平;取主动脉及子宫行组织形态学观察以及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行病理学检查,利用图像分析仪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面积比和内膜中膜厚度比、面积比。结果:①12周末对照组兔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其他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外的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OVX+高脂饮食+苯甲酸E2组与OVX+高脂饮食组相比三酰甘油(TG)差异显著(P<0.05)。③OVX+高脂饮食+苯甲酸E2组与OVX+高脂饮食+DHEA组的血清NO水平与OVX+高脂饮食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OVX+高脂饮食+苯甲酸E2组和OVX+高脂饮食+DHEA组的血清E2水平与OVX+高脂饮食组相比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⑤OVX+高脂饮食+苯甲酸E2组和OVX+高脂饮食+DHEA组的主动脉硬化斑块面积与动脉内膜比值,内膜中膜厚度比、面积比显著低于OVX+高脂饮食组(P(0.01)。⑥OVX+高脂饮食+苯甲酸E2组子宫内膜增生明显,而OVX+高脂饮食+DHEA组无此现象。结论:雌激素和DHEA均可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的病理改变,可预防和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去势 雌二醇 普拉睾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许萍 马戎 +4 位作者 常小霞 吴洁 翟青新 沈小志 刘宝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等体积脂肪,分为去卵巢(OVX)组、17α-炔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A组)、中剂量ω-3 PUFA(B组)和大剂量ω-3 PU...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SD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等体积脂肪,分为去卵巢(OVX)组、17α-炔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A组)、中剂量ω-3 PUFA(B组)和大剂量ω-3 PUFA(C组),并设假手术(Sham)组为对照。用药90 d后,分离大鼠股骨,用分析天平测骨量,三点弯曲实验法测最大载荷、最大挠度、弹性载荷、弹性挠度和弹性能量吸收。结果:大鼠去卵巢后股骨结构力学特性指标与Sham组比均显著下降,各用药组与OVX组相比均有显著上升。结论:ω-3PUFA能改善去卵巢大鼠骨的生物力学性能,降低其发生骨折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卵巢大鼠 骨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卵巢大鼠骨钙素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许萍 马戎 +4 位作者 常小霞 吴洁 翟青新 沈小志 刘宝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雌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大剂量ω-3 PUFA组和假手术(...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对去卵巢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雌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大剂量ω-3 PUFA组和假手术(Sham)组。用药90 d后,采血测定血清BGP和IL-6。结果:OVX组大鼠血清BGP有升高趋势,IL-6显著升高。E2组和ω-3 PUFA小、中、大剂量组BGP均有显著下降,IL-6均有下降趋势。结论:ω-3 PUFA能降低去卵巢大鼠血清BGP水平,从而改善骨质的高转换状态,减少绝经后的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卵巢大鼠 骨钙素 白细胞介素-6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乳糜性腹水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浩 孙喜太 席时富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PN支持和腹腔镜治疗乳糜性腹水的作用。方法:对1例乳糜性腹水的病人,先后应用单纯PN支持4周和PN支持+腹腔镜治疗1周,通过腹腔引流观察腹水引流量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体质量和一般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在单纯PN支持的过程中,... 目的:观察PN支持和腹腔镜治疗乳糜性腹水的作用。方法:对1例乳糜性腹水的病人,先后应用单纯PN支持4周和PN支持+腹腔镜治疗1周,通过腹腔引流观察腹水引流量的变化,同时观察病人体质量和一般营养状况的变化。结果:在单纯PN支持的过程中,腹水的流出量逐天减少。恢复饮食后,腹水量又逐渐增多,体质量有所增加,血清ALB水平无明显变化。经PN支持+腹腔镜治疗1周后,腹水量明显减少。恢复饮食后,腹水量亦无明显增多,体质量有明显增加;血清ALB水平有明显升高。结论:应用PN支持和腹腔镜治疗乳糜性腹水,不仅能明显减少腹水量,而且还能较好地维持机体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性腹水 肠外营养 腹腔镜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免疫功能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群 汪灏 +1 位作者 梁元姣 吴元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以PBS溶液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其凋亡的发生率、免疫表型的表达,...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对树突细胞(DC)免疫表型、细胞因子分泌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以PBS溶液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其凋亡的发生率、免疫表型的表达,应用酶标记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DC白细胞介素-12(IL-12)的分泌情况。结果: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培养上清液作用于DC后,可诱导DC发生凋亡,DC的CD80、CD83及人类白细胞(位点)DR抗原(HLA-DR)等表型明显下调,IL-12分泌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IL-12分泌随SKOV3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更加明显。结论: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可明显抑制DC的免疫功能,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卵巢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学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萍 马戎 +4 位作者 常小霞 吴洁 翟青新 沈小志 刘宝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17α-炔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和大剂量ω-3 PUFA组以及假手术(Sham)组。于用药90 d后,...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对去卵巢大鼠骨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OVX)组、17α-炔雌醇(E2)组、小剂量ω-3 PUFA组、中剂量-ω3 PUFA组和大剂量ω-3 PUFA组以及假手术(Sham)组。于用药90 d后,分离大鼠股骨,进行大体测量;分离大鼠胫骨,经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骨小梁的变化。结果:E2组和小剂量ω-3 PUFA组大鼠股骨中段直径增粗较明显,与OVX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大鼠去卵巢后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稀疏、网状结构缺如,各-ω3 PUFA组骨小梁数量均增加,骨小梁之间的连接亦增多,尤以E2组和小剂量-ω3 PUFA组骨小梁数量增多明显。结论:ω-3 PUFA对去卵巢大鼠的骨形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卵巢大鼠 形态学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鱼油脂肪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炎症反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曹亚娟 谢敏 +2 位作者 潘一明 包善华 许碧云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通过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早期静脉应用鱼油脂肪乳剂(FO)对实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n=6)、鱼油治疗组(FOG,n=18)、大豆油(SOG,n... 目的:通过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和肝肾功能的变化,观察早期静脉应用鱼油脂肪乳剂(FO)对实验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G,n=6)、鱼油治疗组(FOG,n=18)、大豆油(SOG,n=18)组和等渗盐水组(NSG,n=18)。建立大鼠SAP模型。建模120 min后,对FOG组、SOG组和NSG组进行相应干预。检测大鼠血清淀粉酶(AMS)、ALT、AST、尿素氮(BUN)、肌苷(Cr)、IL-1β和IL-10的水平,测定胰腺组织NF-κB的活性,胰腺组织行病理学评分,并比较各检测指标在不同组的差异。结果:①SAP大鼠血清AMS明显升高(正常值3倍以上),胰腺病理评分增高(2分及以上);FOG组6 h血清AMS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FOG组2、6 h平均病理评分低于SOG组和NSG组(P<0.01)。②与NG组比,SAP大鼠血清ALT、AST、BUN、Cr值明显升高(P<0.01);FOG组血清ALT、BUN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③SAP大鼠胰腺组织NF-κB明显活化,FOG组胰腺组织活化NF-κB的A值低于SOG组和NSG组(P<0.05)。结论:①FO能降低SAP大鼠IL-1β的表达,增加IL-10的表达,有助于减轻SAP的过度炎症反应。②FO可能通过调节NF-κB的活性,影响IL-1β和IL-10的表达。③早期静脉应用FO能有效地减轻SAP的胰腺损伤,改善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脂肪乳剂 重症急性胰腺炎 核因子-ΚB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潘一明 黄旭 +2 位作者 曹亚娟 包善华 谢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接受联合断流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D)及平均流速(V),计算流量(Q)。术中留...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关系。方法:36例接受联合断流术的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前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门静脉和脾静脉直径(D)及平均流速(V),计算流量(Q)。术中留取食管壁组织,并通过胃网膜右静脉属支穿刺测量自由门静脉压力。对食管壁组织行VEGF免疫组化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食管壁组织VEGF的表达情况:0分(-)3例,1~4分(+)10例,5~8分(++)18例,9~12分(+++)5例,阳性表达率为91.7%,高表达比率为63.9%。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门静脉内径(Dp)和流量(Qp)、脾静脉内径(Ds)和流量(Qs)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的门静脉流速(Vp)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但两组间脾静脉流速(Vs)差异不明显(P>0.05)。食管壁组织VEGF高表达组的自由门静脉压力明显低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食管壁组织中VEGF呈高表达,VEGF的高表达与门脉和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门静脉压力有关。VEGF所介导的血管新生是内脏高动力循环形成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戎 许萍 +4 位作者 常小霞 吴洁 翟青新 沈小志 刘宝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血脂的影响。方法:60只3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腹腔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等体积脂肪,分为去卵巢组(OVX组)、17α-炔雌醇组(E2组)、ω-3 PUFA小剂量组(A组)、ω-3 PUFA...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 PUFA)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血脂的影响。方法:60只3月龄未交配的雌性SD大鼠,腹腔手术切除双侧卵巢或等体积脂肪,分为去卵巢组(OVX组)、17α-炔雌醇组(E2组)、ω-3 PUFA小剂量组(A组)、ω-3 PUFA中剂量组(B组)、ω-3 PUFA大剂量组(C组),假手术组(Sham组)为对照。用药90 d。采血测定血清TC、TG、HDL-C、LDL-C,并对各组血脂测定值进行比较。结果:OVX组TC、LDL-C明显高于Sham组(P<0.05,P<0.01),TG、HDL-C、HDL-C/TC无显著性差异;E2组TC高于Sham组(P<0.05),HDL-C、LDL-C、HDL-C/TC均低于OVX组(P<0.05);实验药物组(A、B、C组)大鼠HDL-C/TC显著高于E2组(P<0.01)。结论:对去卵巢大鼠用ω-3 PUFA治疗骨质疏松,对血脂的影响明显优于炔雌醇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去卵巢大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脂肪乳对肠外营养大鼠小肠黏膜紧密连接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萌 汪灏 +1 位作者 袁献温 管文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剂(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肠外营养(PN)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形态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正常喂食),PN(禁食5d行PN支持)组,小剂量鱼油治疗(1 ml/kg鱼油静... 目的:探讨鱼油脂肪乳剂(富含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肠外营养(PN)大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TJ)形态和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正常喂食),PN(禁食5d行PN支持)组,小剂量鱼油治疗(1 ml/kg鱼油静脉注射+PN)组和大剂量鱼油治疗(2 ml/kg鱼油静脉注射+PN)组。观察大鼠术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TJ形态,以及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的表达分布。结果:PN组大鼠治疗5 d后肠上皮细胞TJ结构部分缺失、间隙增宽;大剂量鱼油治疗组TJ形态基本完整,小剂量鱼油治疗组TJ部分缺失。各组occludin蛋白总量无明显差异。提取脂筏组分,发现与对照组比,三个实验组脂筏区域中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但大剂量鱼油治疗组较PN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长期PN可导致TJ结构的缺失,脂筏区域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减少。大剂量鱼油脂肪乳剂可维持occludin蛋白在脂筏区域的表达,保护小肠黏膜细胞TJ的结构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紧密连接 肠外营养 脂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营养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浩 吴国豪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4年第6期353-355,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及营养支持途径对大鼠肠道缺血 再灌注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 再灌注组、对照组及缺血 再灌注后各营养支持组。实验结束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检测。 结果 :缺血 再灌注后肠黏膜...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物质及营养支持途径对大鼠肠道缺血 再灌注时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缺血 再灌注组、对照组及缺血 再灌注后各营养支持组。实验结束行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的检测。 结果 :缺血 再灌注后肠黏膜发生明显损伤 ,普通肠外营养 (PN)组D 乳酸、血浆内毒素水平、细菌移位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普通肠内营养 (EN)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谷氨酰胺肠外营养 (G PN)组 (P <0 .0 5 ) ,EN和免疫肠内营养 (IEN)组细菌移位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①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方面优于肠外营养。②谷氨酰胺对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显著作用 ,但无法取代肠内营养的作用。③免疫增强型营养与普通肠内营养相比 ,对细菌移位的防治效果并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缺血-再灌注 细菌移位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免疫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病人的营养支持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萌 汪灏 管文贤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40-342,346,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在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腹腔联合器官切除的28例病人随机分为PN+EN组和TPN组,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在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的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将腹腔联合器官切除的28例病人随机分为PN+EN组和TPN组,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N+EN组病人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PN+EN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TPN组。结论:腹腔联合器官切除术后行EEN安全可靠,可减少术后感染并发症,同时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器官切除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相关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施晓雷 马虎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2-696,共5页
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最有效方法,但由于器官短缺,仅有少数患者能及时接受移植。干细胞相关技术(包括干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因具有解毒、合成、代谢、分泌等功能,为这一问... 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较差,严重危害人民健康。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最有效方法,但由于器官短缺,仅有少数患者能及时接受移植。干细胞相关技术(包括干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等)因具有解毒、合成、代谢、分泌等功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此项目在干细胞移植和生物人工肝2个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开创了肝衰竭治疗的新领域,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中主要从3方面进行阐述:干细胞移植治疗肝功能衰竭的机制探讨和临床转化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猪肝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和基于共培养细胞的生物人工肝临床转化研究;人源化肝样诱导细胞的建立和基于人源化种子细胞的生物人工肝的临床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干细胞移植 生物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肠源性感染在慢性危重症中的地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颂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2-74,共3页
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改变了疾病的治疗模式,促进了现代医学的发展,但也“创造”了新的疾病表现形式。慢性危重症,简称慢重症(CCI)就是这一新的疾病表现形式。此类病人以长期依赖机械通气、血液滤过等生命支持手段为典型表现,
关键词 肠道菌群易位 慢性危重症 线粒体 持续炎性反应与免疫抑制分解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