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市某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清 陈雁 +3 位作者 夏冬云 陈璐 彭宇竹 霍孝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96-1399,共4页
目的:研发“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方法: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采用量性数据和访谈结果相结合对21名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士就平... 目的:研发“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方法: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采用量性数据和访谈结果相结合对21名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士就平台使用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21名患者通过患者端注册平均时间为(3.21±0.78)min,9名预约“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患者对服务满意度评价为100%。通过访谈用户体验,患者与护士对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专业性与设计感、流程的可操作性等均感到满意。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基于政策导向与患者需求,以服务安全为核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易用性,为“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运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主体 互联网+护理服务 信息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郭苗苗 靖杰 袁玲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0-103,共4页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对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促进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培养及远程护理实践。方法2024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识测评工具对南京市18所医院的307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对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促进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培养及远程护理实践。方法2024年5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识测评工具对南京市18所医院的307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03份,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总分为177.50±5.76。伦理化专业化合法实践、护理照护与管理、专业化发展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2.28±2.07、96.97±4.28、48.25±2.9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级别、是否接受过培训以及职称、职务是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肿瘤护士远程护理能力重要性认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多因素的影响。医院管理者和护理教育者应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其远程护理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护士 远程护理 健康评估 远程治疗 认知测评 护理管理 数智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构建与实施 被引量:53
3
作者 许玲 陈雁 +1 位作者 王清 夏冬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共5页
目的延伸医院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初步构建医院-家庭、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家庭3种护理服务模式,研发相应信息平台,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结果实施4个月,为83例患者提供... 目的延伸医院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成立“互联网+护理服务”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初步构建医院-家庭、医院-社区、医院-社区-家庭3种护理服务模式,研发相应信息平台,建立运行保障机制。结果实施4个月,为83例患者提供124例次护理服务,未发生护理相关不良事件;患者满意度评分4.41±0.69;参与护理服务的31名护士对该模式的10个评价条目肯定率为64.5%~100%。结论以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护士多点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护理服务 信息化平台 线上服务 线下服务 医院 社区 家庭 专科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运行 被引量:54
4
作者 王清 陈雁 +3 位作者 夏冬云 陈璐 彭宇竹 霍孝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3-56,共4页
目的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并运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研发小组,依托院内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 目的构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并运行,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参考。方法成立跨部门、多学科的研发小组,依托院内信息化建设集成平台,以互联网为载体,以O2O模式为实施路径,基于J2EE平台,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端Java技术开发。21例患者端用户和4名护理人员使用平台,通过量性与质性数据评价平台运行效果。结果21例患者注册平均时间为(3.21±0.78)min,服务满意度为100%。半结构式访谈患者及护理人员的使用体验,对信息平台操作的便捷性、界面的专业性与设计感、流程的可操作性等感到满意。结论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的“互联网+护理服务”信息平台的构建基于政策导向与患者需求,以服务安全为核心,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与易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性医院 主体 互联网+护理服务 信息平台 线上/线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脑卒中出院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傅荣 沈小芳 陈湘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在三级医院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68例(观察组)及2011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模式在三级医院脑卒中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68例(观察组)及2011年5-8月出院的脑卒中患者173例(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居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0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30d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与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居家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实现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继续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护理 出院前准备 出院后延伸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6家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倩 陈雁 +4 位作者 马倩 刘媛媛 王晴 朱迪 胡晨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61-1666,共6页
目的:对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制的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调查问卷,对江苏省26家取得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资质的负责人进行调... 目的:对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进行调研,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护理员培训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自制的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运行现状调查问卷,对江苏省26家取得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资质的负责人进行调查。结果:取得培训资质的组织单位有医疗机构(69.2%)、职业院校(11.5%)、护理学会(15.4%)和社会机构(3.8%),不同组织单位在资源管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分级培训管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江苏省医疗护理员培训基地整体开展情况较好,但是分层培训管理、师资认证机制完善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未来应进一步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持续监管各个培训环节,以及时提供培训后续支持、提高医疗护理员培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护理员 规范化培训 培训基地 培训质量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管理系统构建与应用
7
作者 郭苗苗 许丹丹 +1 位作者 严婷婷 袁玲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构建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管理系统并验证其在筛查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构建筛查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进行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患者,按照系统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73例。观...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构建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管理系统并验证其在筛查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基于数据挖掘构建筛查管理系统,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进行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的患者,按照系统应用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73例。观察组采用系统进行筛查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筛查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明确诊断和入院治疗时间,以及对乳腺癌机会性筛查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明确诊断、入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对乳腺癌机会性筛查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基于数据挖掘的乳腺癌机会性筛查管理系统进行筛查管理,可缩短患者筛查至首次入院治疗的时间,促进患者早诊早治,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机会性筛查 数据挖掘 个案管理 随访管理 患者满意度 数智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运行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7
8
作者 陈璐 吕琳 +3 位作者 季翠玲 常青 傅巧美 陈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9-983,共5页
目的:建立并评价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运行模式。方法:通过建立亚专科护理组织架构、落实建设保障方案、实施亚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进行临床护理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开展亚专科护理特色技术、拓展专业辐射领域等,促进神经外科护理亚专科建... 目的:建立并评价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运行模式。方法:通过建立亚专科护理组织架构、落实建设保障方案、实施亚专科护理人员培训、进行临床护理标准的精细化管理、开展亚专科护理特色技术、拓展专业辐射领域等,促进神经外科护理亚专科建设。结果:实施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运行模式后,亚专科护理组成员临床工作综合能力得到提升(P<0.001);获批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数、发表论文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数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P<0.001);学历及专科资质成长显著。结论:开展神经外科亚专科护理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工作综合能力,提升专科护理水平;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内涵;培养专科人才,拓宽护士职业发展道路,增强专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亚专科 护理管理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45
9
作者 陈雁 夏冬云 +1 位作者 吴玲 陈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3-1017,共5页
目的 :构建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并分析其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契合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方向,通过组建结构优化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分工合理的多学科诊疗人员职责,建立明确的创面诊疗规范路径及诊疗范围,运行科... 目的 :构建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并分析其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契合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方向,通过组建结构优化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分工合理的多学科诊疗人员职责,建立明确的创面诊疗规范路径及诊疗范围,运行科学化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流程,形成以伤口护理门诊为主导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结果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成熟运行后,2017年与2016年相比,疑难慢性创面全院医疗会诊量增加39.59%,其治愈率提升(P<0.05);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提高(P<0.05);伤口护理门诊护士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获得护理新技术奖项数量明显增加;伤口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论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实践,提高了创面治疗水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交流,有助于创新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模式,推进护理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多学科诊疗 伤口护理门诊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崔梦娇 黄萍 +3 位作者 夏莹 梅天舒 方方 陈璐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剖面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1名急危重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替代决策... 目的探究急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潜在剖面类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71名急危重症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感家属量表、替代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对代理决策者的疾病不确定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急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分为低不确定感组(16.61%)、中不确定感组(61.99%)、高不确定感组(21.40%)3个潜在剖面。决策自我效能、决策者与患者关系、患者自理能力是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急危重症患者代理决策者疾病不确定感存在群体差异性,可为制订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决策者 疾病不确定感 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8
11
作者 程建平 史婷奇 +4 位作者 陆瑶 陈雁 陆巍 丁丽蓉 吕晓凡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58-961,共4页
通过建立和应用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将护理记录信息项结构化、建立录入信息决策知识库、嵌入提醒与自动生成护理任务功能,保障了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的规范性、... 通过建立和应用基于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录入系统,将护理记录信息项结构化、建立录入信息决策知识库、嵌入提醒与自动生成护理任务功能,保障了电子护理文书录入的规范性、完整性和连续性,提高了临床电子护理文书质量,同时也可有效地指导护士的临床决策,从而减少护理差错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文书 电子护理文书 临床决策支持 质量控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璐 王芳 +2 位作者 汪芳 吕琳 狄恒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80例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IAD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方... 目的探讨失禁相关性皮炎(IAD)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方案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时间将80例入住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IAD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方案,包括开展IAD风险预警评估,建立IAD护理风险报告制度,落实IAD分级预防措施,准确鉴别和判定IAD,实施IAD分级动态管理。结果观察组IA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IAD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IAD风险评估与分级护理方案有助于降低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IAD发生率,缩短皮炎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患者 神经外科 失禁相关性皮炎 风险评估 分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展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与成效 被引量:40
13
作者 陈雁 陆巍 +1 位作者 陈璐 陶亭亭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0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 :评价开展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严格选拔专科护理门诊的护理专家并对其加强培训、建立专科护理门诊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明确专科护理门诊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对专科护理门诊的运作进行质量控制等,促进专... 目的 :评价开展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效果。方法 :通过严格选拔专科护理门诊的护理专家并对其加强培训、建立专科护理门诊技术操作规范和标准流程、明确专科护理门诊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对专科护理门诊的运作进行质量控制等,促进专科护理门诊的发展。结果 :专科护理门诊年均接诊量、护理会诊量逐年增加;同事、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科护理门诊专家授课次数和论文发表量逐步提高。结论 :开展专科护理门诊,有利于解决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疑难护理问题,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同时符合护理人员职业发展的需求,体现了专科护理人员的价值,推动护理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护理门诊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清 袁玲 +1 位作者 陈正香 陈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成效。方法以神经内科作为试点科室代表(下称试点科室),以呼吸内科作为非试点科室代表(下称非试点科室)。试点科室成立科室层面的亚专科建设小组,以临床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为核心,通过发展...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实践成效。方法以神经内科作为试点科室代表(下称试点科室),以呼吸内科作为非试点科室代表(下称非试点科室)。试点科室成立科室层面的亚专科建设小组,以临床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为核心,通过发展专科特色护理与核心技术不断丰富业务内涵,促进专科护理领域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结果试点科室护理专科建设综合评价得分率等级、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显著优于非试点科室(P<0.05,P<0.01)。结论临床科室亚专科护理建设在丰富专科护理内涵、促进人才培养、营造健康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较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专科建设 亚专科 医护一体化 人才培养 就医体验 护士执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循证护理能力与组织支持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杨莉 方金林 +2 位作者 叶红芳 李媛 孙倩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4-57,共4页
目的调查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组织支持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8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 目的调查护士创新行为现状,并分析护士循证护理能力、组织支持感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方法2020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38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循证护理能力量表、组织支持感量表和创新行为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创新行为总分为(33.15±6.07)分,循证护理能力总分为(51.72±21.93)分,组织支持感总分为(46.59±8.66)分。循证护理能力及其各维度均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305~0.525,均P<0.01);组织支持感及其各其维度均与创新行为呈正相关(r=0.261~0.400,均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证据检索和评价、情景评估及应用以及情感支持可解释护士创新行为32%的变异。结论循证护理能力及组织支持对护士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针对护士自我循证能力结合可行的组织支持制订相应的护士创新培养方案,以提高其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循证护理能力 组织支持感 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芳 陈璐 +2 位作者 沈雁蓉 吕燕 何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46-47,54,共3页
总结9例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警惕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先兆,紧急处置不同类型的远隔部位出血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目标血压管理,做好硬膜下引流管的护... 总结9例面肌痉挛行微血管减压术并发远隔部位出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警惕远隔部位出血的高危人群,早期识别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先兆,紧急处置不同类型的远隔部位出血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的目标血压管理,做好硬膜下引流管的护理,落实个性化心理护理。本组患者经过积极处理,神经功能逐渐恢复,均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微血管减压 远隔部位 出血 高血压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排班满意度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璐 陈湘玉 八卷直一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护士排班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鼓楼医院11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排班满意情况调查表及积蓄性疲软症状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护士对排班满意度的因... 目的分析护士排班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鼓楼医院113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护士一般情况调查表、排班满意情况调查表及积蓄性疲软症状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护士对排班满意度的因素。结果护士对排班情况非常满意235名,占20.65%;满意488名,占51.67%;一般271名,占23.81%;不满意32名,占2.81%;非常不满意12名,占1.05%。在1138名护士中,疲劳发生率为80.14%,其中有慢性症状者最多,为739名,占64.94%。影响护士排班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护士疲劳度、护士人数是否充足、排班能否做到护士能力搭配、排班能否做到护士性格搭配、排班能否满足护士的个人意愿、各护士班次的轮换是否公平、各护士法定节假日休假次数是否公平等(均P<0.05)。结论护士排班需根据患者需要、互补增值、公平公正、稳定机动、弹性、人性化的原则,建立信息化电子排班系统,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从而提高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排班 满意度 原则 疲劳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培训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27
18
作者 马莉 王清 陈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2期1635-1639,共5页
目的 :评价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胜任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新任护士长培训方案,对我院2015年竞聘上岗的31位新任护士长进行为期18个月的系统培训。结果 :培训结束后新任护士长理论... 目的 :评价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在新任护士长胜任力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以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新任护士长培训方案,对我院2015年竞聘上岗的31位新任护士长进行为期18个月的系统培训。结果 :培训结束后新任护士长理论考核的合格率为100.00%,两轮技能考核合格率分别为100.00%、93.55%;31位新任护士长与63位历任护士长的绩效考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位新任护士长综合考评均分为(92.93±2.16)分,合格率为100.00%,6名(19.35%)新任护士长被评为优秀;访谈结果显示新任护士长普遍认为培训课程设置合理,系统课程培训有益于提高管理意识,促进角色转变。结论 :以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理论框架构建的新任护士长培训方案有助于促进新任护士长角色转换,提高护理管理意识、管理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新任护士长 培训 岗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8
19
作者 傅荣 陈湘玉 沈小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居家护理模式,对168例脑卒中患者(实验组)按居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3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 目的 :探讨针对脑卒中患者的居家护理模式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方法 :设计居家护理模式,对168例脑卒中患者(实验组)按居家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并与实施常规护理的173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0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30d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与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居家护理模式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实现了脑卒中患者护理的专业性、持续性和延伸性,保证了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能够得到专业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居家护理 出院前准备 出院后延伸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0
20
作者 刘晶晶 陈正香 +2 位作者 曾雪梅 傅巧美 陈雁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81-1085,共5页
目的 :构建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借鉴国内外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法,确定了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结果 :最终确定了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轴线... 目的 :构建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借鉴国内外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法,确定了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结果 :最终确定了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轴线翻身合格率、足下垂/关节僵硬发生率等共13项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 :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科学地监测脊柱专科护理质量,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实现基于数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和专科护理内涵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护理 质量指标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