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抗HCMV-IgG抗体亲合力指数鉴别原发感染和再激活感染 被引量:6
1
作者 吴少亘 胡娅莉 +1 位作者 张姝 周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7-219,共3页
目的通过抗体亲合力指数(AI)鉴别人巨细胞病毒(HCMV)原发感染和再次或再激活感染。方法ELISA测定50例患者血浆(包括8例为系列标本)抗HCMV-IgM和抗HCMV-IgG,温育法测定血浆抗HCMV-IgG抗体AI,同时提取白细胞DNA用巢式PCR检测HCMV DNA。结... 目的通过抗体亲合力指数(AI)鉴别人巨细胞病毒(HCMV)原发感染和再次或再激活感染。方法ELISA测定50例患者血浆(包括8例为系列标本)抗HCMV-IgM和抗HCMV-IgG,温育法测定血浆抗HCMV-IgG抗体AI,同时提取白细胞DNA用巢式PCR检测HCMV DNA。结果高浓度抗HCMV-IgG影响温育法检测AI;4例抗HCMV-IgM强阳性标本中3例AI<30%;DNA和抗HCMV-IgM均阴性组17例标本中15例(88.2%)抗HCMV-IgG为中等或高亲合力;根据8例患者抗HCMV-IgG AI的动态变化,其中2例诊断为原发感染。结论温育法测定血浆抗HCMV-IgG AI能够鉴别HCMV原发感染和再次或再激活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抗体亲合力指数 原发感染 再感染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X线和CT表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后荣 陈明 +2 位作者 张古田 严晓敏 张英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提高X线胸片和CT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的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肾移植后CMV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肾移植后CMV肺炎 8例X线胸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 ,3例胸片正常 ;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 目的 :提高X线胸片和CT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的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肾移植后CMV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肾移植后CMV肺炎 8例X线胸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 ,3例胸片正常 ;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磨玻璃影最为常见 ,并与其它影像学表现合并存在 ,主要与实变影和多发性小结节样影合并存在 ;磨玻璃影在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两侧肺分布。 10例患者有多发性小结节样影 ;8例患者有多发实变影 ;5例并发有少量胸腔积液和小叶间隔增厚。结论 :肾移植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CT表现 患者 X线胸片 巨细胞病毒肺炎 CMV 多发性 并存 并发 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浓度对血液中离子钙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家 肖建伟 顾光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56-357,共2页
目的 探讨蛋白质浓度对血液离子钙测定的影响。方法 测定 10 0例正常体检血清中TCa、Ca2 +、TP、Alb的浓度 ;测定加入不同量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血清中的离子钙 ,探讨不同浓度蛋白质对血液离子钙的影响。结果 Ca2 +与Alb之间的相关系... 目的 探讨蛋白质浓度对血液离子钙测定的影响。方法 测定 10 0例正常体检血清中TCa、Ca2 +、TP、Alb的浓度 ;测定加入不同量牛血清白蛋白的混合血清中的离子钙 ,探讨不同浓度蛋白质对血液离子钙的影响。结果 Ca2 +与Alb之间的相关系数r=- 0 .2 19;Ca2 +与TP之间的相关系数r =- 0 .2 42 ;Ca2 +/TCa比值与Alb之间的相关系数r =- 0 .613 (P <0 .0 1) ;同一标本中白蛋白与Ca2 +的相关系数为r=- 0 .95 44 (P <0 .0 1)。结论 Ca2 +与TCa和Alb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Ca2 +/TCa比值与Alb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同一标本中蛋白质浓度与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浓度 血液 离子钙 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蓉梅 郭苗苗 +1 位作者 孔懿 袁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3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9月便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行PICC置管并在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 目的探讨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5-9月便利选择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肿瘤中心行PICC置管并在门诊进行导管维护的肿瘤患者60例,按置管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消毒,观察组采用2%葡萄糖酸氯己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比较两组患者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情况、PICC维护时间及耗材成本。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4周,均未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PICC维护耗材成本,观察组为1.45元/(例·次),对照组为0.74元/(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贴膜下皮肤细菌学培养结果及PICC导管维护时间观察组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应用于PICC维护,安全性高,效果好,且省时方便,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2%葡萄糖酸氯己定 聚维酮碘 乙醇 消毒液 导管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和抗HBs抗体同时阳性患者病毒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勇 周锦勇 +4 位作者 潘金顺 毕永春 李雷 张乐 周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分析HBsAg和抗HBs抗体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病毒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计13 080例HBsAg阳性病例中,HBsAg与抗HBs抗体同时阳性476例,分析资料完整的113例患者(研究组)HBV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定量、抗HBc IgM抗体及ALT结果,... 目的分析HBsAg和抗HBs抗体同时阳性的HBV感染者病毒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总计13 080例HBsAg阳性病例中,HBsAg与抗HBs抗体同时阳性476例,分析资料完整的113例患者(研究组)HBV血清标志物(HBVM)和HBVDNA定量、抗HBc IgM抗体及ALT结果,并与76例普通HBV感染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男女性别比及HBeAg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HBsA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抗HBc IgM抗体阳性率为30.9%,抗HBc IgM抗体阳性患者的血清HBsAg与HBV DNA水平、HBeAg阳性率及ALT水平均显著高于抗HBc IgM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 HBsAg与抗HBs抗体同时阳性感染者HBsAg水平显著低于普通感染者,提示患者体内的抗HBs抗体可能仍起到一定作用;约30%患者可能处于HBV急性发作状态,应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SAG 抗HBs抗体 病毒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ODN2216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_H1/T_H2细胞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军浩 吴超 +2 位作者 欧阳建 刘勇 顾光煜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2-193,196,共3页
目的观察CpG-ODN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极化作用,以及培养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与CpG-ODN2216共培养24h,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H1/TH2... 目的观察CpG-ODN2216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极化作用,以及培养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取健康献血员外周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C,与CpG-ODN2216共培养24h,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中TH1/TH2淋巴细胞的改变,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2、IL-4和IL-10的释放水平。结果CpG-ODN2216能刺激淋巴细胞向TH1、Tc1转化,对TH2无明显的刺激作用。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1),IL-2、IL-4和IL-10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pG-ODN2216可以促进外周血淋巴细胞向TH1、Tc1极化,并诱导PBMC产生高水平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介导TH1型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ODN TH1/TH2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肝治疗不良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9
7
作者 崔爱红 郑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1-281,共1页
关键词 人工肝治疗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病毒载量血清HBV DNA定量方法的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雷 冯振华 +3 位作者 许碧云 顾光煜 张葵 周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高于检测上限时,能否直接延伸标准曲线,用于HBV DNA定量分析。方法以上海申友生物公司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为例,选择HBV DNA>3×107IU/mL的血清标本30例。每例血清在3个不同时间点提取DNA,或将血清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提取DNA,或将未稀释血清提取的DNA以10、100和1 000倍稀释后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检测结果以10为底数进行对数转换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对数转换,3个不同时间点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356(F=2.66,P<0.01);36.7%(11/30)的标本最大差值<0.5,60.0%(18/30)介于0.5~1.0,3.3%(1/30)达1.01;血清稀释后定量检测HBV DNA,96.7%(29/30)的标本最大差值为0.02~0.45,均<0.5,3.3%(1/30)为0.53,介于0.5~1.0;组内相关系数为0.960(F=72.57,P<0.01)。稀释DNA定量检测HBVDNA,最大差值为0.02~0.44,均<0.5;组内相关系数达0.973(F=107.66,P<0.01)。3组均数经方差分析,F=1.6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43.3%(13/30)的标本的最大差值为0.15~0.48,均<0.5;56.7%(17/30)为0.5~0.85,均介于0.5~1.0。结论定量检测HBV DNA水平超过检测上限时,直接延伸标准曲线可获得较准确的HBV DNA定量结果;但若需准确定量,最好用原倍血清提取DNA经100倍稀释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高病毒载量 HBV DNA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熊亚莉 徐庆庆 唐健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3-967,共5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异性抗体阳性是确诊标准之一,但其随病程的变化情况尚不清楚。文中旨在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的动态变化特点,并分析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3月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收治的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59例患者。动态留取血样,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SARS-CoV-2核酸,比较特异性抗体与核酸检测对于诊断的敏感性,观察不同病程时段(第2-4周、第5-6周、第7-9周)IgM、IgG抗体的滴度变化以及转阴时间,并分析影响IgM抗体转阴的相关因素。结果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对于诊断的敏感性为96.61%,核酸的敏感性为84.74%,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59例患者病程仅第5-6周IgM抗体滴度[29.72(11.39,56.62)U/mL]较第7-9周[13.8(6.89,27.76)U/mL]明显升高(P=0.02),第5-6周IgG抗体滴度[158.80(95.40,208.76)U/mL]较第7-9周[88.35(75.70,104.29)U/mL]亦明显升高(P=0.01)。37例(62.7%)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由阳性转为阴性,转阴时间为病程(5.76±1.95)周;15例(25.4%)患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发生转阴,转阴时间为病程(6.73±1.48)周;无患者在9周病程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转阴。CD4细胞计数减低、IL-2R水平增高是IgM抗体转阴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特异性IgM、IgG抗体检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特异性IgM、IgG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有助于病程判断,而IgG抗体留存时间较长,对于至少9周以上的感染者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 IGM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不同患者及设施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分析
10
作者 刘勇 沈黎 +2 位作者 姜亦虹 周锦勇 周乙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76-477,共2页
目的鉴定自不同患者及医院设施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确定是否存在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收集在同一时期自不同患者及医院设施分离的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包含65个等位基因位点及163个多态性位点,将... 目的鉴定自不同患者及医院设施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确定是否存在院内交叉感染。方法收集在同一时期自不同患者及医院设施分离的1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片段包含65个等位基因位点及163个多态性位点,将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及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结果 16株鲍曼不动杆菌均为ST41型,序列比对显示10株序列完全相同,另外6株序列完全相同,而在这两种序列间仅存在2个碱基的差异。结论 16株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同源性,存在鲍曼不动杆菌院内交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陆素芳 潘宏癸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S1期61-62,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称"慢乙肝")患者的效果,为慢乙肝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有效的临床护理及延伸服务,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35例慢乙... 目的:分析讨论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称"慢乙肝")患者的效果,为慢乙肝患者提供更为专业的、有效的临床护理及延伸服务,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的35例慢乙肝患者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的35例慢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专业化个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焦虑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好所占比例、焦虑发生率及满意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专业化个案管理模式不仅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也增强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了焦虑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模式 慢性乙型肝炎 发生率 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 慢乙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2019冠状病毒病的系统认知与思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蓓 吴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3-677,共5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威胁。随着研究的深入,对COVID-19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文中针对COVID-19病原学及传播特点、临床特点及诊治进展进行阐述,并分享在此次疫情防治过程中的体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临床表现 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