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弹性成像在慢性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1
作者 蒋卓儒 张海龙 +4 位作者 朱正阳 张鑫 张冰 李婕 陈俊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0-195,共6页
慢性肝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常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及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分期对慢性肝病的诊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因其无创性和... 慢性肝脏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患病率,常进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导致肝衰竭及肝癌等严重并发症。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与分期对慢性肝病的诊疗至关重要。近年来,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因其无创性和高准确性,已成为肝纤维化评估的重要工具。随着MRE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其在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范围显著扩大。最初,MRE主要应用于病毒性肝炎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等常见病因的肝纤维化评估,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临床需求的增加,MRE逐渐被应用于酒精性肝病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多种病因的肝纤维化评估。此外,MRE在评估肝炎及肝纤维化进展、监测治疗效果以及预测临床结局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研究。这些进展不仅丰富了MRE的临床应用场景,还为不同病因慢性肝病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支持。本文基于慢性肝病的不同病因及常见并发症,综述MRE在慢性肝病评估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其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弹性成像 慢性肝脏疾病 肝纤维化 生物力学特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已知与未知 被引量:1
2
作者 耿楠 倪文婧 +1 位作者 芮法娟 李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5,共5页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代谢因素而非病毒因素是慢性HBV感染... 慢性HBV感染是全球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代谢因素而非病毒因素是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主要原因。在疾病发展进程中,炎症、纤维化而非脂肪变性是合并患者发展为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慢性HBV感染和MAFLD同时存在的患者,抗病毒和代谢因素的联合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慢性HBV感染合并MAFLD的相互作用、预后转归和临床管理等热点话题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型肝炎 慢性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预后 临床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3
作者 孟彤彤 段维佳 +18 位作者 李昕宇 牛俊奇 丁惠国 韩莹 谢雯 周璐 王邦茂 郭丽萍 李婕 贾蓓 张岭漪 王亮 徐小倩 王宇 欧晓娟 赵新颜 尤红 贾继东 孔媛媛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7-1343,共7页
目的基于全国多中心患者队列,描述我国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疗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出明确诊断为PSC的患者,并提取研究数据。... 目的基于全国多中心患者队列,描述我国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基于全国7家三级甲等医疗中心的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出明确诊断为PSC的患者,并提取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无肝移植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特征PSC患者生存率的统计学差异。采用Cox回归模型识别影响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关键因素的交互作用。结果共纳入107例PSC患者,其中55.6%(55/99)为大胆管型,29.0%(31/107)合并炎症性肠病(IBD),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为32.9%(24/73),50.0%(40/80)伴有免疫球蛋白(Ig)G/Ig M升高,症状出现至确诊的中位时间(症状-确诊间隔时间)为1年(<1~4.0),38.3%(41/107)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总体中位无肝移植生存期为114(95%CI:62~166)个月,5年累积生存率为6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胆汁酸(TBA)水平升高(HR=1.006,95%CI:1.002~1.010,P=0.001)和症状-确诊间隔时间延长(HR=1.252,95%CI:1.059~1.480,P=0.009)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分析结果显示,与TBA<50μmol/L的女性患者相比,TBA≥50μmol/L的男性患者(HR=16.563,95%CI:2.103~130.449)和女性患者(HR=17.009,95%CI:2.113~136.934)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P值均<0.001);与<45岁且TBA<50μmol/L的患者相比,年龄≥45岁且TBA≥50μmol/L的患者(HR=10.729,95%CI:1.325~86.859)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显著增加(P=0.026)。与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女性患者相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男性患者(HR=4.825,95%CI:1.725~13.644)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增加(P=0.003);与<45岁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患者相比,<45岁且症状-确诊间隔时间>2年的患者(HR=4.983,95%CI:1.366~18.173)的肝移植或死亡风险增加(P=0.015)。结论与西方报道相比,我国PSC亦以大胆管型为主但占比相对较低,合并IBD者和ANCA阳性比例亦低。TBA水平升高和症状-确诊间隔延长是独立预后危险因素,且与年龄、性别存在显著交互作用。提示需加强早期筛查和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临床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欧洲肥胖症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管理》摘译 被引量:4
4
作者 倪文婧 耿楠 +1 位作者 白雪 李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7-1574,共8页
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肥胖症学会于2024年6月联合发布最新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定义、患病率、自然疾病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推出33项声明和72项推... 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肥胖症学会于2024年6月联合发布最新版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管理临床实践指南,该指南对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的定义、患病率、自然疾病史、筛查、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推出33项声明和72项推荐意见,本文对指南要点进行摘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5
作者 陈倩倩 芮法娟 +1 位作者 倪文婧 李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37-642,共6页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人群归因分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本文详述了目前我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情况、人群归因分值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本文通过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发现,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仍是原发性肝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接种以及抗病毒治疗,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略有下降,但代谢性因素如糖尿病、肥胖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引起的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正逐步上升;吸烟、饮酒等也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可为制订原发性肝癌防控措施提供切实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肝癌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人群归因分值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管理创新实践:糖肝全-专管理新模式
6
作者 白雪 陈倩倩 李婕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2841-2845,共5页
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到如今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诊断名词的不断规范,意在突出“代谢紊乱”在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作为全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目前也被认为是MAFLD最常见的合并症,两者... 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到如今的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诊断名词的不断规范,意在突出“代谢紊乱”在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2型糖尿病作为全球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目前也被认为是MAFLD最常见的合并症,两者相互影响,加速疾病进展,导致肝内肝外不良结局。面对此状况,亟需充分发挥“整体医学观”,探索基于糖尿病的脂肪肝全周期、全方位管理新模式对于改善糖尿病和脂肪肝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MAFLD和T2DM共病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分享基于“糖肝共管”理念提出的全-专管理新模式的创新实践,旨在为MAFLD和T2DM的共同管理提供更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2型糖尿病 全专结合 慢病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导: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评估和管理》意见简介 被引量:12
7
作者 倪文婧 李婕 范建高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9-1055,共7页
2023年2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线发表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导意见(Guidance)[1]。该指导意见不受推荐级别、评估发展和评估系统的约束,提供的是可操作的要点声明和指导意见而不是正式的建议,这与既... 2023年2月美国肝病学会(AASLD)在线发表了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临床评估和管理实践的指导意见(Guidance)[1]。该指导意见不受推荐级别、评估发展和评估系统的约束,提供的是可操作的要点声明和指导意见而不是正式的建议,这与既往指导NAFLD的指南(Guideline)有所不同。AASLD根据最新的最高级别证据来制定这些指导意见,如果缺乏高级别证据就采用专家意见制定指导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而“要点”主要是一些有助于理解疾病及其临床管理的重要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 治疗学 美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14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邹君惠 杨玥 +2 位作者 刘婷 李楠楠 张贤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了解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2020年9月确诊为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2&... 目的了解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的类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5年1月—2020年9月确诊为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5.2±11.8)岁;5例(35.7%)患者为社区感染,9例(64.3%)患者为医院感染。13例患者(92.9%)入院时存在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8例,57.1%)最为多见。14例患者中,5例(35.7%)为血流感染,4例(28.6%)为腹腔内感染,3例(21.4%)为泌尿道感染,2例(14.3%)为起搏器囊袋感染。检出细菌的药敏试验显示,乌尔新不动杆菌均不是多重耐药菌,但对头孢菌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14例患者确诊后均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13例临床治愈,1例自动出院无法评价。结论乌尔新不动杆菌是临床罕见的条件致病菌,容易侵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其导致的感染形式多样,以血流感染最为常见。尽管目前多重耐药的乌尔新不动杆菌检出率不高,但治疗仍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尔新不动杆菌 临床特点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价值分析
9
作者 陆素芳 黄睿 +3 位作者 赵红利 王丹丹 丁玉珍 周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3-619,共7页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84例,其中并发VTE组患者41例,未并发VTE患者(对照组)...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人工肝治疗的肝衰竭患者184例,其中并发VTE组患者41例,未并发VTE患者(对照组)14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及风险分级。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prini量表评分、多因素预测模型及二者联合对VTE的预测价值。结果并发VTE组患者Caprini量表评分为(4.39±1.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12±1.04)分(t=6.805,P<0.001)。两组患者Caprini量表危险度分级存在明显差异(Z=-4.872,P<0.001),并发VTE的患者中,高危、极高危组占比更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并发VTE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t=6.400,P<0.001)、置管方式(χ^(2)=14.413,P<0.001)、人工肝治疗次数(Z=-4.720,P<0.001)、活动情况(Z=-6.282,P<0.001)、合并感染(χ^(2)=33.071,P<0.001)、D-二聚体(t=8.746,P<0.001)、28 d死亡率(χ^(2)=5.524,P=0.02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肝治疗次数(X1)(OR=0.251,95%CI:0.111~0.566,P=0.001)、活动情况(X2)(OR=0.122,95%CI:0.056~0.264,P<0.001)、D-二聚体(X3)(OR=2.921,95%CI:1.114~7.662,P=0.029)为影响肝衰竭人工肝治疗患者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个体预测概率方程为P=1/[1+e(-(7.425-1.384X1-2.103X2+1.072X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prini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802(95%CI:0.721~0.882,P<0.001),多因素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8(95%CI:0.685~0.851,P<0.001),二者联合运用曲线下面积为0.957(95%CI:0.930~0.984,P<0.001)。结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VTE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联合多因素预测模型后可更为显著地提高对VTE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功能衰竭 静脉血栓栓塞 人工 危险因素 模型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