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金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6期121-124,共4页
目的 探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激进康复,根据是... 目的 探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4年9月-2016年3月收治的72例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资料,患者均采用激进康复,根据是否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6例。对照组仅采用激进康复训练,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均进行为期6周的治疗,随访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关节活动度,关节功能和治疗及随访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6周,两组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联合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及随访期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安全性好。结论 激进康复联合神经肌肉刺激可以帮助更快获得满意的功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进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关节活动度 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月乔 《浙江临床医学》 2010年第12期1376-1377,共2页
脑卒中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自悲自责,甚至对生活绝望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临床上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直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 脑卒中后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兴趣减低、自悲自责,甚至对生活绝望等一系列精神症状,临床上称之为脑卒中后抑郁。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对治疗和康复缺乏信心,直接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很有必要。本科由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心理治疗师 临床观察 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恢复 生活质量 情绪低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磊 王芳 +5 位作者 狄恒丹 柏晓燕 季翠玲 张珍 赵春霞 陈璐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1-74,共4页
目的构建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并实施胸腰椎管内患者术... 目的构建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非同期对照试验设计,将80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构建并实施胸腰椎管内患者术后运动康复方案。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疗效量表(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胸腰椎管内患者运动康复方案的应用,有利于加快神经恢复、增强活动能力、减轻疼痛、缓解负性情绪,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肿瘤 脊髓肿瘤 脊髓损伤 运动障碍 运动康复 神经功能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振动训练对膝骨关节炎有效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刘珂 陈光 +2 位作者 黄月乔 徐鑫亚 孙翠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下肢肌力、肌肉状态及功能表现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0~65...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训练(WBVT)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疼痛、下肢肌力、肌肉状态及功能表现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于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疗的KOA患者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50~65岁,平均年龄57.35岁。以1∶1比例按随机数字进入WBVT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男女例数相同,WBVT组采用传统治疗+多频振动仪干预,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治疗。疼痛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下肢肌力采用徒手肌力评定法(MRC分级法),肌肉状态采用Myoton-3设备检测,膝关节功能状态采用WOMAC评定。干预时间为1个月。结果组间基线一致。干预1个月后,WBVT组肌力和肌肉状态有提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MMT)=6.07,t(Freq)=3.43,t(Stiff)=2.79,t(Decr)=8.97,P〈0.05];VAS和WOMAC数值两组均有下降趋势,WBVT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VAS)=3.19,t(WOMAC)=2.26,P〈0.05]。结论 WBVT可以减轻KOA患者疼痛,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改善肌肉状态和膝关节功能,是一种可推荐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训练 膝骨关节炎 疼痛 肌力 肌肉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韩丽娟 李政 +2 位作者 黄嵘 徐运 陈燕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期117-120,125,共5页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 目的分析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17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31.06±12.84)岁,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癫痫、意识障碍、头痛及视物模糊,癫痫持续状态少见。绝大多数患者发病时血压增高。子痫/子痫前期、产褥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使用、系统性红斑狼疮、输血反应和肾病综合征是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常见发病诱因。白质病变以顶叶、枕叶为主,其次为额叶及颞叶,小部分病变累及基底节、小脑及脑干。病灶信号提示血管源性水肿,强化少见。患者总体预后良好,在1周内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明显改善,大部分病灶可明显吸收。共随访14例患者,最长随访时间为发病后39个月,无再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无癫痫发作。结论多种疾病可合并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其临床表现多样,有影像学特征。及时治疗可获得较好预后,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长期癫痫概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高血压 子痫/子痫前期 输血 癫痫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3期103-104,共2页
目的 :分析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弓步... 目的 :分析腰肌劳损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方法 :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康复医学科近年来收治的40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指导观察组患者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腰肌劳损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指导其进行弓步转体步行训练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腰部酸痛、胀痛及压痛等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肌劳损 弓步转体步行训练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