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超声在脑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
作者 孔文韬 张炜炜 +5 位作者 邱君斓 黄玉杰 王斌 杨咏波 蒋智明 沈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3902-3903,共2页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颅脑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11例颅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了术中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结果:术中超声... 目的:采用术中超声观察颅脑肿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其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11例颅脑肿瘤患者在手术中接受了术中超声检查,以确定肿瘤的位置、手术切除范围及切除术后是否有肿瘤残余。结果:术中超声清晰地显示了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回声,11例患者全部经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均未损伤颅脑功能区。术后病理提示星形胶质细胞瘤5例、胶质增生1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转移性肿瘤2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术中超声作为一种实时、无创、简便的辅助检查方法,可帮助手术医师确定肿瘤的部位及边界,避开功能区,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外科手术 术中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炜炜 邵宁一 +1 位作者 孔文韬 徐寒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冷循环射频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1例肝癌患者在开腹手术时行术中超声检查,并以超声作为射频针穿刺的引导手段,动态观察手术进程。结果:31例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完成治疗。其中7例术前未发现小病灶。1例排除术前MR I诊断的1处假阳性病灶。结论:术中超声可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遗漏的小病灶,避免胆管、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实时观察射频治疗过程并优化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超声 冷循环射频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诊断患病率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3
作者 朱澄妍 秦怡 +4 位作者 张炜炜 邱君斓 蒋智明 沈祎 冉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168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病程中接受下肢血管彩超筛查的1697例... 目的:探讨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与季节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纳入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病程中接受下肢血管彩超筛查的1697例老年患者,观察不同季节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超声结果,分析不同季节的老年创伤性骨折患者下肢DVT患病率的差异。结果:共1697例患者,DVT患病人数在1年内呈周期性变化,根据南京地区季节划分,秋冬季(10月—次年3月)经超声诊断下肢DVT的发病率为37.2%(337例),春夏季(4—9月)的发病率为30.5%(24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下肢DVT的发生与季节因素有一定关联性,秋冬季因创伤性骨折入院的老年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风险相较于春夏季可能更高,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季节因素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早期诊断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 老年创伤性骨折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孔文韬 张炜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95-699,共5页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BI-RADS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 目的评价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根据BI-RADS规范,分析202例患者共234个肿瘤的形态、方向、边缘、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及钙化情况,并将病灶定义为3级(可能良性)、4级(可能恶性)和5级(高度可疑恶性)。计算每个病灶特征的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结果 49个(20.9%)为BI-RADS3级,47个(20.1%)为BI-RADS4级,138个(59.0%)为BI-RADS5级,BI-RADS3级对乳腺肿瘤的阴性预测值为98.0%(48/49),BI-RADS4级与5级对乳腺肿瘤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0%(16/47)和92.8%(128/138)。BI-RADS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为99.3%,特异性为53.9%,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8.0%。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不完整的边缘(100.0%)、微钙化(100.0%)、不清晰的边界(97.3%)、后方回声衰减(97.0%);对良性肿瘤的诊断有较高阳性预测值的超声特征包括后方回声增强(100.0%)、形态规则(98.0%)、病灶方向平行于皮肤长轴(98.0%)、边缘完整(98.0%)、边界清晰(98.0%)与无钙化(98.0%)。结论 BI-RADS可帮助分析影响诊断的因素,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疾病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超声检查 乳房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