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莫昔沙星与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德平 曹敏 +2 位作者 黄妹 肖永龙 周贤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7期630-634,共5页
目的:评价莫昔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入选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患者。试验组莫昔沙星400mg静脉滴注,1次/d,7—14d;对... 目的:评价莫昔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入选患者均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或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AECB)患者。试验组莫昔沙星400mg静脉滴注,1次/d,7—14d;对照组左旋氧氟沙星200mg静脉滴注,2次/d,7~14d。结果:入选患者54例(CAP29例和AECB25例),随机分为莫昔沙星实验组26例和左旋氧氟沙星对照组28例,作意向性分析(ITT)。可进行符合方案集(PP)分析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19例。在治疗结束后第1d,ITT人群分析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6.2%和53.6%,PP人群分析其临床有效率分别为45.O%和68.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4.7%和93.3%;在治疗结束后第7d,ITT人群分析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57.7%和53.6%。PP人群分析临床有效率分别为60.0%和63.2%,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3%和73.3%。试验组26例中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为6例8起,对照组28例中有7例9起。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莫昔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治疗CAP和AECB具有相似和肯定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昔沙星 左旋氧氟沙星 随机对照 社区获得性肺炎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X线和CT表现 被引量:10
2
作者 蔡后荣 陈明 +2 位作者 张古田 严晓敏 张英为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 :提高X线胸片和CT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的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肾移植后CMV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肾移植后CMV肺炎 8例X线胸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 ,3例胸片正常 ;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 目的 :提高X线胸片和CT诊断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 (CMV)肺炎的水平。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例肾移植后CMV患者的X线胸片和CT表现。结果 :肾移植后CMV肺炎 8例X线胸片表现为磨玻璃影和实变影 ,3例胸片正常 ;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病变 ,磨玻璃影最为常见 ,并与其它影像学表现合并存在 ,主要与实变影和多发性小结节样影合并存在 ;磨玻璃影在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两侧肺分布。 10例患者有多发性小结节样影 ;8例患者有多发实变影 ;5例并发有少量胸腔积液和小叶间隔增厚。结论 :肾移植后CMV肺炎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 ,结合临床可提示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CT表现 患者 X线胸片 巨细胞病毒肺炎 CMV 多发性 并存 并发 提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蔡后荣 周贤梅 +3 位作者 侯杰 戴令娟 张德平 曹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2期1892-1894,共3页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 PAP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 ,自肺门向外放射 ,可...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 (pulmonaryalveolarproteinosis ,PAP)的X线、CT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经病理证实的PAP患者的胸部X线和CT表现。结果 PAPX线表现为两肺对称或不对称分布磨玻璃样影和实变影 ,自肺门向外放射 ,可形成“蝶翼征”。胸部CT呈多样化改变 :①从弥散分布的模糊结节影到弥漫性斑片状磨玻璃影与气腔实变影 (6例 ) ,呈地图样分布 (5例 ) ;②蝶翼征 (2例 ) ;③支气管充气征 (3例 ) ;④铺路石征 (5例 )。结论 肺泡蛋白沉积症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 ;纤支镜肺活检是本病确诊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高蔚 张德平 华云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393-2396,共4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肺成纤维细胞(NLF)和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MLF)分别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中孵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大鼠肺成纤维细胞(NLF)和肺纤维化大鼠肺成纤维细胞(MLF)分别于不同浓度的姜黄素中孵育;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变化;MTT法检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姜黄索对MLF有抑制作用,存在剂量依赖(r=0.723;P<0.01)与时间依赖性(r=0.625,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姜黄素处理组MLF凋亡率较阴性对照组(4.29%)显著升高(P<0.01),并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姜黄素不能抑制NLF增殖,对其凋亡影响无显著性。结论:姜黄素在体外对MLF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凋亡的作用;而对NLF无明显影响。提示姜黄素可以通过诱导肌成纤维细胞的凋亡而起到抗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姜黄素 细胞凋亡 肺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6
5
作者 蔡后荣 侯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33-1136,共4页
在美国,现在认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是替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更好的术语。COP是罕见的独立的疾病实体,现包括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之中。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为肺泡内和小气道管腔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的息肉样的肉芽组织... 在美国,现在认为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是替代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的更好的术语。COP是罕见的独立的疾病实体,现包括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之中。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为肺泡内和小气道管腔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的息肉样的肉芽组织。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呼吸困难和咳嗽;典型的胸部X线表现是多发的,双侧肺分布或局灶实变影;胸部CT主要表现为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周围或胸膜下实变影或不规则形条索影。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细支气管炎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后期干预对大鼠肺纤维化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邱慧 张德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0期888-891,894,共5页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IFN-γ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LM组和IFN-γ组。一... 目的:观察γ干扰素(IFN-γ)对博莱霉素(BLM)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IFN-γ可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BLM组和IFN-γ组。一次性气管内注入BLM造模后,于第15 d开始给药,分别于第17、21和28 d处死,对苏木精-伊红染色(H-E)病理结果行半定量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BALF中TNF-α、IFN-γ和IL-10的含量;用消化法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结果:①IFN-γ组和BLM组于造模后第17 d起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的程度及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重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IFN-γ组BALF中TNF-α含量于造模后第17 d起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BLM组(P<0.01);IFN-γ于造模后第21和28 d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IL-10于造模后第17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IFN-γ在BLM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形成阶段增加BALF中的TNF-α、IFN-γ和IL-10含量,对肺纤维化无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Γ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0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SF1A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赵军 张义胜 +1 位作者 王永生 赵国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0-92,共3页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RASSF1A在胃癌细胞株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SSF1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胃癌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在低分化BGC-823细胞...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RASSF1A在胃癌细胞株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RASSF1A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胃癌及癌旁组织中RASSF1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RASSF1A在低分化BGC-823细胞中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中分化SGC-7901细胞,在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43.48%)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5.51%),且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低于中高分化,Ⅲ、Ⅳ期胃癌中的表达低于Ⅰ、Ⅱ期(P<0.05)。结论: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RASSF1A的表达明显缺失或低下,且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SF1A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胸部CT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蔡后荣 曹敏 +3 位作者 黄妹 张德平 肖永龙 孟凡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1-27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隐球菌病的临床与胸部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7例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痛和低热。CT主要表现单发结节影1例;多发结节影5例,其中4例与斑片状实变影混合存在;多发的段或叶实变影1例。2例在结节影和实变影有厚壁空洞。上述病灶多位于肺外带及胸膜下。结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肺部异常影像表现多样性,CT表现也缺乏特异性。当肺部阴影诊断不明时在鉴别诊断上应考虑此病,是早期诊断的关键;确诊主要依赖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隐球菌病 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和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后荣 孙春洪 +1 位作者 戴令娟 陈载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0-593,共4页
通过检测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胸液及血清的干扰素-γ和腺苷脱氨酶(ADA),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水疾病的鉴别意义.对37例结核性胸膜炎及25例癌性胸液患者和8例漏出液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液的干扰素-γ,Giusti’s比色法... 通过检测不同病因引起的胸腔积液患者胸液及血清的干扰素-γ和腺苷脱氨酶(ADA),探讨其对良恶性胸水疾病的鉴别意义.对37例结核性胸膜炎及25例癌性胸液患者和8例漏出液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胸液的干扰素-γ,Giusti’s比色法测定ADA.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的干扰素-γ水平(490.83±384.67)pg/mL,明显高于癌性胸液(36.40±90.85)pg/mL和漏出液组患者胸液(14.87±5.96)pg/mL(P<0.001),且重叠性很小.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液中.ADA明显高于癌性胸液患者(P<0.001).干扰素-γ诊断结核性胸液的敏感性81%,特异性97%,正确率90%,阳性似然比27;ADA诊断结核性胸液的敏感性89%。特异性97%,正确率93%,阳性似然比29.6.提示胸液的干扰素-γ在局部抗分枝杆菌感染中起了一定的作用,检测胸液中干扰素-γ和AD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血清检测 干扰素—γ 腺苷脱氨酶 诊断手段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芽征在诊断支气管肺疾病中的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代静泓 蔡后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62-365,共4页
关键词 树芽征 HR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γ对实验性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干扰素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德平 庄谊 +1 位作者 孟凡青 殷凯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31-1034,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实验模型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纤维化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和干扰素γ组(R组),每组各20只大鼠。于造模后3... 目的:研究干扰素γ(IFN-γ)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实验模型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肺纤维化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对照组(M组)和干扰素γ组(R组),每组各20只大鼠。于造模后3、7、14、28天分批处死动物,留取肺组织,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测定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IFN-γmRN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表达。结果:M组、R组大鼠肺泡炎3、7、14、28天均较N组严重,7天时最重,R组14天时肺泡炎显著高于M组;M组、R组肺纤维化评分及肺羟脯氨酸含量14、28天均高于N组,于28天最重;R组肺组织IFN-γmRNA表达3、7、14、28天均显著高于M组;R组肺组织中TGF-βmRNA表达在3天显著高于M组(P<0.05)。结论:在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早期给予干扰素γ并不能减轻肺部炎症和肺纤维化,可能与其促进肺组织IFN-γ、TGF-β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肺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血气分析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德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741-743,748,共4页
动脉血气分析是严重心肺疾病和许多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下 ,动、静脉血气的CO2 气体含量和酸碱参数非常接近 ,但在循环功能衰竭等情况下 ,动、静脉血气出现分离现象 ,此时可能需同时作静脉血气。静脉血气分... 动脉血气分析是严重心肺疾病和许多代谢性疾病的重要检测手段 ,在血流动力学稳定状态下 ,动、静脉血气的CO2 气体含量和酸碱参数非常接近 ,但在循环功能衰竭等情况下 ,动、静脉血气出现分离现象 ,此时可能需同时作静脉血气。静脉血气分析对危重患者特别是循环衰竭的患者可以提供组织氧合和酸碱状态更切实的评价 ,并可能对有效复苏提供更好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气 动脉血气 循环衰竭 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黏附分子L1对肿瘤诊断的意义及在抗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英为 朱琳 张德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细胞黏附分子L1(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1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可引起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近年发现,L1CAM也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等过程。文中就L1CAM在肿瘤中的表达,参... 细胞黏附分子L1(L1 cell adhesion molecule,L1CAM)在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基因突变可引起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近年发现,L1CAM也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等过程。文中就L1CAM在肿瘤中的表达,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途径及抗L1CAM单克隆抗体的抗肿瘤效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黏附分子L1 肿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胸壁针刺活检与吸引对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的比较
14
作者 张德平 肖永龙 +2 位作者 曹敏 周贤梅 蔡后荣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579,共4页
为了比较经胸壁针刺肺活检(TTNB)与经胸壁针刺肺吸引(TTNA)在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对同一病例,在CT引导下,先采用弹簧式半自动切割针对肺部肿块行TTNB获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再用腰穿针行TTNA针吸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3... 为了比较经胸壁针刺肺活检(TTNB)与经胸壁针刺肺吸引(TTNA)在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对同一病例,在CT引导下,先采用弹簧式半自动切割针对肺部肿块行TTNB获取活检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再用腰穿针行TTNA针吸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37例病人均获得满意的标本。经TTNB确诊者34例,确诊率为91.9%,经TTNA确诊25例,确诊率为67.6%,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37例病人中,共有并发症6例,发生率为16.2%,其中术后出现气胸2例,发生出血(咯血或肺内出血)4例.提示TTNB与TTNA均是肺部孤立性肿块诊断安全、可靠的方法,但TTNB的诊断率明显高于TTNA,尤其有利于肺部良性病变的诊断,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孤立性肿块 肿瘤诊断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经胸壁针刺肺活检 经胸壁针刺肺吸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四例报告
15
作者 蔡后荣 侯杰 许景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诊断 治疗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潴留征在诊断肺弥漫性疾病中的价值
16
作者 张英为 蔡后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51-453,共3页
关键词 诊断 肺弥漫性疾病 病理对照 肺间质 HRCT 肺实质 高分辨CT 阴影 网状 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