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比较
1
作者 卜黎静 程飞儿 +2 位作者 张爱琴 赵敏燕 张议丹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究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查找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各ICU符合纳排标准... 目的:探究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性能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查找现有的危重症病人肠内营养不耐受的风险预测模型。选取2023年3月至2023年8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医学科及各ICU符合纳排标准的病人应用于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H-L检验)评价模型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共纳入两种模型,收集了395例病人,161例发生不耐受(40.8%)。模型1 AUROC为0.838(95%CI:0.798~0.873),模型2 AUROC为0.744(95%CI:0.698~0.786),采用Delong法比较两种模型的AURO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模型1 AUROC值优于模型2。模型1的H-L检验结果一般(χ^(2)=61.116,P<0.001),模型2的H-L检验结果较好(χ^(2)=3.659,P=0.887)。结论:模型1的区分能力优于模型2,模型2的校准度优于模型1。模型1适用于病人病情变化时动态预测,模型2适用于病人进行肠内营养后初始预测。医护人员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联合使用两种模型,提高预测效能,也可开展高质量研究,构建新的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肠内营养 重症监护室 预测模型 发生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