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1
作者 翁艺菲 戚荣丰 卢光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917-919,931,共4页
急性应激反应是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短期(1个月)内生理和心理上所表现出的应激反应。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神经影像学技术有利于观察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相关脑区及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 急性应激反应是个体在亲历、目击或面临一个对自己具有死亡威胁、严重伤害的创伤事件后短期(1个月)内生理和心理上所表现出的应激反应。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神经影像学技术有利于观察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相关脑区及神经网络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文章主要对创伤后急性应激反应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反应 创伤后应激障碍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在肾移植术后评价移植肾功能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吉蘅山 张龙江 +4 位作者 朱虹 吴江 杨桂芬 王永生 刘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5-1058,共4页
目的如何更加准确、敏感地反映移植肾的功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文中旨在探讨^(99)Tc^m-DTPA肾动脉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评估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南京... 目的如何更加准确、敏感地反映移植肾的功能是临床关注的焦点,文中旨在探讨^(99)Tc^m-DTPA肾动脉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评估肾移植术后移植肾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74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的^(99)Tc^m-DTPA肾动态显像法所测GFR值,根据血清肌酐值的范围分2组:正常组(17例)、异常组(57例),分析2组间移植肾GFR值,并分析GFR值与血清肌酐的相关性,55例患者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术,分析其病理结果并比较GFR值。结果正常组的平均GFR值较异常组升高[(61.7±15.6)vs(37.7±15.4)m L/min,P<0.001]。74例核素测量移植肾平均GFR值(43.2±18.4)m L/min,平均血清肌酐值(1.84±0.82)mg/d L,两者呈负相关(r=-0.673,P<0.001)。病理正常者平均GFR值高于异常者[(59.2±8.5)vs(39.6±16.5)m L/min,P=0.040]。结论^(99)Tc^m-DTPA肾动态显像能敏感的反应移植肾功能的变化,是监测移植肾功能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滤过率 血清肌酐 放射性核素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磁共振T1Mapping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祁丽 张龙江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50-655,共6页
T1 mapping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技术,可直接测量心肌组织的T1值,从而评估心肌局部及弥漫性病变。T1 mapping具有多种扫描序列,如LL序列、MOLLI序列及Sh MOLLI序列等。T1 mapping分为平扫T1 mapping和增强T1 mapping,另外,通过平扫T1值及增... T1 mapping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技术,可直接测量心肌组织的T1值,从而评估心肌局部及弥漫性病变。T1 mapping具有多种扫描序列,如LL序列、MOLLI序列及Sh MOLLI序列等。T1 mapping分为平扫T1 mapping和增强T1 mapping,另外,通过平扫T1值及增强T1值的测定,还可以计算得到心肌细胞外容积(extracellular volume,ECV),在评估心肌细胞水肿及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文中对心肌磁共振T1 mapping的扫描序列、技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磁共振 T1mapping 细胞外容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抵抗导致颈动脉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治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志良 陈昕 +6 位作者 俞书红 何松清 季学满 时永辉 孙文 李华 朱武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0引言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少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发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威胁生命。现将1例CAS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此类疾病的及... 0引言 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是颈动脉支架术(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少见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会发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威胁生命。现将1例CAS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的诊断、治疗及经验教训进行分析讨论,以期为此类疾病的及时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抵抗 支架内血栓 颈动脉 血栓弹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脑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柯俊 戚荣丰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19-1222,共4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神经影像学技术为揭示PTSD的异常神经环路,提供了一种无创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寻找诊断和疗效评估相关的有效生物学指标。文中综述PTSD脑结...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由严重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一种精神障碍。神经影像学技术为揭示PTSD的异常神经环路,提供了一种无创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寻找诊断和疗效评估相关的有效生物学指标。文中综述PTSD脑结构磁共振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结构磁共振 海马 前扣带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技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血流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蒋小露 程震 +5 位作者 张龙江 周岩 柯俊 罗松 郑罡 张宗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95-499,共5页
目的神经精神性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脑血管病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早期评估SLE患者脑血流改变具有重要价值。文中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 目的神经精神性狼疮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脑血管病学说"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早期评估SLE患者脑血流改变具有重要价值。文中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技术研究无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脑血流情况。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就诊的28例无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SLE组)和30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MRI和ASL数据采集及精神心理学量表检查,包括数字连接试验-A(number connection test-A,NCT-A)、数字符号试验(digital symbol test,DST)、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2组受试者脑灰质、白质及全脑平均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值进行比较;运用SPM8软件对受试者CBF图进行基于体素的统计学分析,观察SLE患者脑血流变化的主要脑区,将差异脑区的CBF值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组的灰质(40.5±3.7 vs 37.3±6.5,P=0.028)、全脑(38.0±3.5 vs 35.1±6.1,P=0.032)平均CBF值降低,其中显著降低的区域主要位于辅助运动区及邻近的扣带回中部、前扣带回、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额下回及左侧岛叶(P<0.05,FWE校正)。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NCT-A值与左侧额内侧回CBF值(r=-0.402,P=0.032)及左侧额下回CBF值(r=-0.382,P=0.045)呈负相关。结论利用ASL-MR灌注成像技术显示无明显神经精神症状的SLE患者存在CBF降低,且与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性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血流 动脉自旋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kV管电压全脑CT灌注成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方晓堃 张龙江 +4 位作者 周长圣 程晓青 陈国中 李建瑞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CT灌注成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定量评估脑血流状态,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一直受到关注。文中联合扫描方案改良,探讨70 k V管电压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南京军区... 目的 CT灌注成像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定量评估脑血流状态,但其较高的辐射剂量一直受到关注。文中联合扫描方案改良,探讨70 k V管电压在全脑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CTP)中的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于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疑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或因眩晕症状就诊,并行CTP的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30例。其中单数日采用80 k V、10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21期者为80 k V组;双数日采用70 k V、120 m As的扫描参数行CTP检查,扫描次数为17期者为70 k V组。评估并比较2组间的灌注参数、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70 k V组尾状核头部、额叶白质及颞枕叶白质的血流量分别为(67.12±6.44)、(30.11±4.39)和(29.69±3.24)m L/(100 m L·min),血容量分别为(4.04±0.37)、(1.90±0.24)和(1.90±0.19)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分别为(3.74±0.64)、(4.79±0.98)和(5.35±1.09)s;与80 k V组同部位血流量(66.46±7.48)、(28.48±3.77)、(29.34±2.84)m L/(100 m L·min),血容量(3.99±0.47)、(1.82±0.23)、(1.82±0.26)m L/100 g,平均通过时间(3.54±0.47)、(4.54±0.89)、(4.95±1.18)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 k V组血流量与血容量的灰白质对比度评分[(1.93±0.25)、(1.93±0.25)]高于80 k V组[(1.73±0.45)、(1.70±0.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总体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70k V组的辐射剂量较80 k V组降低37%(P<0.05)。结论结合扫描方案改良,70 k V管电压在全脑灌注成像具有可行性。与80 k V的CTP扫描方案相比,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全脑灌注 扫描方案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I调节管电压的前瞻性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惠娟 祁丽 +3 位作者 赵艳娥 周长圣 张龙江 卢光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2-276,共5页
目的: CT冠状动脉成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它的高辐射剂量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降低CT冠状动脉检查的辐射剂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中探讨基于患者BMI调节管电压的前瞻性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 目的: CT冠状动脉成像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它的高辐射剂量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降低CT冠状动脉检查的辐射剂量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中探讨基于患者BMI调节管电压的前瞻性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 CT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02例患者并行CTCA检查,其中实验组(72例)采用基于BMI调整管电压,BMI<23 kg/m2者选择70 kV,BMI 23~25 kg/m2之间者选择80 kV,BMI>25 kg/m2者行自动管电压选择技术;对照组(30例)采用120 kV前瞻性序列心电门控技术行CTCA。评估并比较2组的主观和客观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结果实验组右冠状动脉CT值高于对照组[(562.2±152.3)HU vs (399.6±61.3)HU];实验组左冠状动脉主干CT值高于对照组[(571.1±159.5)HU vs (380.3±46.2)HU];实验组前降支CT值高于对照组[(559.4±140.9)HU vs (356.0±39.7)HU];实验组回旋支的CT值高于对照组[(553.0±168.6)HU vs (348.9±52.3)H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实验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回旋支的对比噪音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观图像质量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604)。实验组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5±0.5)mSv vs (4.5±1.3)mSv, P<0.001]。实验组相比于对照组120 kV前瞻性序列扫描CTCA辐射有效剂量降低了88.9%。结论基于患者BMI调节管电压的前瞻性大螺距CTCA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冠状动脉成像 体重指数 管电压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