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在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潘璠 黄桂春 +1 位作者 陈巍魏(综述) 王锐(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5-651,共7页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依赖于宿主来源的新生血管生成。该过程中,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和可溶性因素的组合进行持续交流,最终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仅限于检... 肿瘤的生长及转移依赖于宿主来源的新生血管生成。该过程中,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多种细胞之间通过直接接触和可溶性因素的组合进行持续交流,最终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仅限于检测每个组织切片的单个标记,而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可实现同一组织切片的多达6~8个单个靶标的同时染色,适用于揭露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复杂细胞组成及各类型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细胞间相互作用。文章主要就多重免疫荧光技术在肿瘤血管生成研究的具体应用,包括评估肿瘤血管生成的特征及机制、识别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特定细胞亚群、衡量并探索肿瘤转移微环境、肿瘤血管共选择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机制,以及促进对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免疫的交互研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多重免疫荧光技术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薛飞 张婷(综述) +1 位作者 王锐 王志颐(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13-1218,共6页
我国南方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以鼻咽癌最为常见,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隐蔽,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在起病初期被发现,一旦确诊多数患者已是肿瘤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手段多样,有放疗、化疗、手术、生物靶向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组合,... 我国南方地区头颈部恶性肿瘤以鼻咽癌最为常见,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隐蔽,鼻咽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易在起病初期被发现,一旦确诊多数患者已是肿瘤中晚期。鼻咽癌的治疗手段多样,有放疗、化疗、手术、生物靶向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组合,其总治疗周期长,且涉及多学科合作,需医患双方共同决策制订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文章就目前鼻咽癌的流行状况、临床特征、诊治现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特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生物靶向及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薛飞 吴明海(综述) +1 位作者 王锐 王志颐(审校)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82-986,共5页
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我国华南诸省以及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早发现早治疗,多数鼻咽癌患者预后良好,但对于局部晚期和复发鼻咽癌患者,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特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恶性肿瘤的生物分子靶向和免疫... 鼻咽癌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我国华南诸省以及东南亚地区最为常见。早发现早治疗,多数鼻咽癌患者预后良好,但对于局部晚期和复发鼻咽癌患者,由于鼻咽部解剖位置特殊,治疗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恶性肿瘤的生物分子靶向和免疫治疗发展迅速,针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也日新月异。文章就目前鼻咽癌生物靶向及免疫治疗的种类、机制、疗效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患者血清IL-11的表达水平及其预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陶累累 陈平 +3 位作者 戴夕超 黄桂春 刘小北 陈龙邦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中IL-11与肺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检测肺腺癌患者血清中IL-1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32例肺... 目的目前关于血清中IL-11与肺腺癌患者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研究仍相对较少。文中旨在检测肺腺癌患者血清中IL-11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治疗的232例肺腺癌初诊,且未经治疗的患者血清标本。采集患者清晨空腹外周血,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IL-11的浓度,并分析其表达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选取健康体检人群的血清标本作为对照。根据随访资料分析IL-11表达与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肺腺癌患者血清IL-11表达浓度[33.49(23.34,42.36)pg/mL]显著高于对照者[6.39(3.24,1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1的高表达(>38.15 pg/mL)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联,而与临床分期有关联(χ^(2)=12.02,P<0.05)。TNM分期Ⅲ+Ⅳ期的肺腺癌患者血清IL-11表达水平[39.47(33.59,52.58)pg/mL]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33.05(28.96,39.5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1低表达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较高表达组显著延长(11.72±0.53个月vs 8.33±0.40个月,Log-rankχ^(2)=25.499,P<0.05)。经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IL-11的表达情况是肺腺癌独立预后因素(HR=0.592,95%CI:0.446~0.785,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血清IL-1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肺腺癌患者IL-11的高表达与患者临床分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血清IL-11 表达水平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淋巴结活检方式对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薛飞 许莉 +5 位作者 程友 季俊峰 张勇 王志颐 江满杰 王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6-299,共4页
目的 多数鼻咽癌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文中观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诊治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94例鼻咽癌患者,并按照是否行颈淋巴结活检及活检方式分为淋巴结穿刺活检组、切开活检组、原发灶活... 目的 多数鼻咽癌患者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文中观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伴颈淋巴结转移者的诊治策略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访94例鼻咽癌患者,并按照是否行颈淋巴结活检及活检方式分为淋巴结穿刺活检组、切开活检组、原发灶活检组3组,分析各组患者的最终结局转归。结果 所有94例鼻咽癌患者总随访时间为16~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84个月。穿刺活检组、切开活检组、原发灶活检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72.4%、80.6%;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44.8%、67.7%;94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59.6%。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3组间的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对鼻咽癌患者的最终结局转归影响有限,但切开活检者预后相对较差。早发现、早治疗以及原发灶活检确诊是鼻咽癌诊治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特征 淋巴结转移 活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内镜下外耳道湿疹诊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薛飞 许莉 +4 位作者 吴明海 刘厚军 施涛 程友 王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外耳道炎治疗较为棘手。文中观察外耳道湿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52例外耳道湿疹患者,并根据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情况分为单纯外耳道湿疹组、外耳道湿疹合并细菌感染组、外耳道湿... 目的外耳道炎治疗较为棘手。文中观察外耳道湿疹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不同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52例外耳道湿疹患者,并根据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情况分为单纯外耳道湿疹组、外耳道湿疹合并细菌感染组、外耳道湿疹合并真菌感染组。所有患者均按照至少每周1次的频率复诊,予以耳内镜清理外耳道及局部涂药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单纯外耳道湿疹组64例(105耳)中看,35例治愈、13例好转、7例复发,9例失访;外耳道湿疹合并细菌感染组47例(51耳)中,30例治愈、12例好转、1例复发、4例失访;外耳道湿疹合并真菌感染组41例(56耳)中,15例治愈、17例好转、6例复发,3例失访。3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耳内镜随访频次及总就诊时间比较,合并真菌感染组随访频次较多,治疗时间亦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耳道湿疹患者治疗周期较长,易复发,合并真菌感染者治疗更为困难,坚持定期耳内镜下彻底清理外耳道,方便实用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耳道 湿疹 治疗 耳内镜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