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感染控制督导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王金金 李珊珊 +4 位作者 姜文迪 吕红利 方红梅 干振华 齐晓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9-1201,共3页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文中通过人员队伍组织、岗位制度设定、工作流程建立、感染控制培训、视频督导监控、常态化检查落实等方面对于提升疫情管控质量,降低院内传染风险所发挥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 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局部暴发。文中通过人员队伍组织、岗位制度设定、工作流程建立、感染控制培训、视频督导监控、常态化检查落实等方面对于提升疫情管控质量,降低院内传染风险所发挥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以期为方舱医院院内感染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方舱医院 医院感染 感控督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与自身消化在炎症性肠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与启示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慧敏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61-56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系原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与消化性溃疡(PUD)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与治疗策略方面均有相似之处,故胃蛋白酶在PUD的作用值得IBD借鉴。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特别是胰蛋白... 炎症性肠病(IBD)系原因未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IBD与消化性溃疡(PUD)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与治疗策略方面均有相似之处,故胃蛋白酶在PUD的作用值得IBD借鉴。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特别是胰蛋白酶)所致的“自身消化”在IBD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文章重点阐述胰蛋白酶与自身消化导致的黏膜屏障损伤在IBD溃疡形成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并提出消化道溃疡性疾病的新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消化性溃疡 蛋白酶 自身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脑功能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宇霖 刘畅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5-759,共5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既往研究表明,IB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这可能与脑结构和功能受损及肠道菌群变化相关,因此,脑-肠-肠道菌群轴在IBD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 炎症性肠病(IBD)是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既往研究表明,IB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这可能与脑结构和功能受损及肠道菌群变化相关,因此,脑-肠-肠道菌群轴在IBD的发生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能够客观、精确地定位具有特殊反映的脑功能区,为探索IBD患者脑功能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带来帮助。文章将基于脑-肠-肠道菌轴,对IBD脑功能变化的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肠道菌群轴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脑功能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便钙卫蛋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筛查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逸飞 杨雅蓉 +2 位作者 杨钊 杨妙芳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2,共5页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我国以及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伴有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明显增高。文中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检测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我国以及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伴有肝纤维化的NAFLD患者进展至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明显增高。文中研究粪便钙卫蛋白(FC)检测在NAFLD患者肝纤维化风险筛查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于东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脂肪肝联合专病门诊按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版)》确诊NAFLD的111例患者。自体检人群中按照年龄和性别匹配健康对照组155人。采用肝纤维化指标纤维化-4(FIB-4)区分NAF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分析FC与FIB-4的相关性。结果NAFLD组患者FC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2.18±43.49)μg/g vs(29.61±21.03)μg/g,P<0.01]。NAFLD纤维化患者FC浓度显著高于NAFLD无纤维化患者(82.34±57.74 vs 58.54±39.69,P=0.037)。FC浓度与FIB-4指数呈正相关(r=0.31,P<0.0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3,cut-off值为101.5μg/g,敏感度为82.98%、特异度为41.18%。结论NAFLD患者FC浓度高于健康对照人群。当FC浓度大于101.5μg/g时,NAFLD患者存在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最高。FC可能成为NAFLD患者进行肝纤维化风险筛查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钙卫蛋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筛查 FIB-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细胞瘤的诊治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勇 陈春燕 +2 位作者 樊友武 王汉东 朱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3-525,共3页
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垂体细胞瘤的临床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垂体细胞瘤的治疗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 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垂体细胞瘤的临床报道较少。文中旨在探讨垂体细胞瘤的治疗方式、病理结果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8年7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肿瘤全切除6例,次全切除4例。统计分析患者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病理见肿瘤组织结构紧密,由伸长的双极梭形细胞构成,呈纤维束状交叉或席纹状排列;细胞梭形、卵圆形,细胞质红染嗜酸性,细胞核中等大小,圆形、卵圆形、梭形,异型性小,细胞核分裂,可见微囊形成,间质血管丰富。术后无患者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尿崩8例、低钠血症4例,术后视力较术前下降、垂体功能低下、颅内感染分别为3、2、1例。随访9例患者均存活,其中1例患者术后2年复发,再次手术,截止2018年7月肿瘤未复发。结论垂体细胞瘤明确诊断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是其主要治疗方式,术后应注意尿崩和低钠血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细胞瘤 手术切除 低钠血症 垂体后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