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向电泳分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对人牙髓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郭世梁 张颖丽 +1 位作者 张影杰 柏祥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29-1031,1035,共4页
目的:观察rhIL-1β对培养的HDPCs产生蛋白质的影响,揭示rhIL-1β与牙髓炎的关系。方法:在HD-PCs的培养液中加入rhIL-1β,用2-DE分离HDPCs全蛋白,获得对照组和诱导组HDPCs蛋白质图谱,ImageMaster2DElit 5.0软件分析确认差异表达蛋白。结... 目的:观察rhIL-1β对培养的HDPCs产生蛋白质的影响,揭示rhIL-1β与牙髓炎的关系。方法:在HD-PCs的培养液中加入rhIL-1β,用2-DE分离HDPCs全蛋白,获得对照组和诱导组HDPCs蛋白质图谱,ImageMaster2DElit 5.0软件分析确认差异表达蛋白。结果:比较对照组和诱导组蛋白质图谱,发现了39个蛋白质点差异明显。其中15个蛋白质点在诱导组高表达,新增13个蛋白质点,7个蛋白质点低表达,4个蛋白质点仅在对照组中表达。结论:HDPCs对rhIL-1β的应答反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多种蛋白质分子涉及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β(rhIL-1β) 双向电泳(2-DE) 蛋白质组 人牙髓细胞(HDP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促人牙髓干细胞成骨/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 被引量:5
2
作者 马兰 禹怡君 +2 位作者 刘含笑 刘超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9-64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增殖及成骨/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为促进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提供新思路。方法:分离培养hDP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诱导染色评估多向分化潜能。用不同浓度黄连素(0、1、3、10、30μmol...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增殖及成骨/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的影响,为促进年轻恒牙牙根继续发育提供新思路。方法:分离培养hDP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型,诱导染色评估多向分化潜能。用不同浓度黄连素(0、1、3、10、30μmol/L)刺激hDPSCs,通过CCK-8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成骨/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能力。结果:改良组织块酶消化法成功分离hDPSCs并对其鉴定。CCK-8结果显示培养7 d内,0~10μmol/L浓度的黄连素对hDPSCs增殖无影响,30μmol/L组在第7天时抑制细胞增殖。黄连素浓度为1、3μmol/L时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升高。q-PCR结果也显示黄连素能上调成骨和成牙本质相关基因mRNA表达,且促进效果在浓度为1和3μmol/L时最显著。结论:黄连素在1~3μmol/L浓度范围内能促进hDPSCs成骨/成牙本质细胞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人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成牙本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利用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比较 被引量:5
3
作者 崔迪 张杨珩 +2 位作者 张婷 魏挺力 闫福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方法结扎小鼠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离其右侧上颌骨后进行micro-CT扫描。由3名医师分别采用重建法(R法)和改良的断层测量法(T法)进行牙槽... 目的比较两种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方法。方法结扎小鼠右侧上颌第二磨牙建立牙周炎模型,分离其右侧上颌骨后进行micro-CT扫描。由3名医师分别采用重建法(R法)和改良的断层测量法(T法)进行牙槽骨测量,分析比较两种测量方法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不同测量者采用R法进行测量的标准差(SD)为35.67μm,采用T法的SD为14.2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测量者采用R法测量3次所得结果之间的SD为34.87μm,采用T法的SD为7.82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法测量小鼠牙周炎模型牙槽骨吸收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均优于R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吸收 牙周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渗透术治疗邻面早期龋病的体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宁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
早期釉质白垩色病变(white spot lesions)是早期釉质龋[1],临床表现为白垩色改变,无光泽,略粗糙,表面尚完整,未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龋洞或缺损。对于此类病变的预防和治疗,通常提倡氟化法和改善口腔卫生的方法达到再矿化的效果。
关键词 早期龋病 体外研究 治疗 早期釉质龋 渗透 临床表现 口腔卫生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A充填对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健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研究MTA充填后对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颗猪尖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去牙冠、在距釉牙骨质界30 mm处截去根尖,制备成统一长度标本并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在根管内充填不同药物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导致牙根折裂时所需的最小压力... 目的:研究MTA充填后对牙根抗折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32颗猪尖牙,在釉牙骨质界处截去牙冠、在距釉牙骨质界30 mm处截去根尖,制备成统一长度标本并随机等分为4组,分别在根管内充填不同药物后,在不同时间检测导致牙根折裂时所需的最小压力,得到牙本质的三点弯曲强度。结果:各组牙根折裂时的三点弯曲强度分别为:167.86-i-9.83MPa、154.99-i-11.30MPa、173.87-i-13.85MPa、150.45-i-9.40MPa。单因素方差分析,F=8.66(P<0.05)。结论:无髓牙随着时间增加,牙根抗折性降低;MTA充填后牙根的三点弯曲强度增强,MTA增强了牙根的抗折性;Viatapex糊剂长时间对牙根的三点弯曲强度的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 三点弯曲强度 抗折性 VITAPEX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技术用于口腔微生物的初步鉴别 被引量:3
6
作者 蔡叶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健康青年口腔微生物进行初步的鉴别。方法: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30个健康青年口腔分离提取到的50株典型菌株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采用求平均、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处理图谱后进行聚类分析与标准菌... 目的: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FT-IR)对健康青年口腔微生物进行初步的鉴别。方法: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30个健康青年口腔分离提取到的50株典型菌株进行指纹图谱数据采集,采用求平均、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处理图谱后进行聚类分析与标准菌株进行比较。结果:在特征谱区:3000~2800,1500~1400,1200~900cm^(-1)下,分离菌株与各标准菌株相比得到很好地归类。结论: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具有准确,快速,方便,时效等优点,可以为口腔微生物的初步鉴别提供一个可靠地的方法,对临床许多可能由微生物引发的感染性疾病具有指导意义,以便建立口腔微生物群落疾病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 口腔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机用不锈钢锉Gentlefile根管成形能力的体外研究
7
作者 陈细雄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2-726,共5页
目的:比较一种独特的机用不锈钢旋转系统———Gentlefile(GF)和Protaper(PT)在J形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将33个带有J形模拟根管的树脂块根据尖端直径分成3组,分别将其预备至GF Red(#23)、PT F2(#25)、GF Blue(#26)。使用牙科手... 目的:比较一种独特的机用不锈钢旋转系统———Gentlefile(GF)和Protaper(PT)在J形模拟根管中的成形能力。方法:将33个带有J形模拟根管的树脂块根据尖端直径分成3组,分别将其预备至GF Red(#23)、PT F2(#25)、GF Blue(#26)。使用牙科手术显微镜以及相关软件采集并处理预备前后图像。比较根管偏移量及中心比,同时记录根管台阶和器械分离情况。使用扫描电镜观察预备前后器械的表面变化。结果:本次实验共发生了2例GF器械分离。相比于PT F2,GF系统在根尖和根中段表现出更强的定心能力和更少的根管偏移。而GF Red和GF Blue间均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预备后GF器械在根尖段发生不同程度地损坏,而PT器械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GF器械表现出更好的抗偏移能力,但也易发生器械磨损甚至分离,建议一次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tlefile PROTAPER 根管预备 根管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根管充填糊剂的根管封闭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俊亮 葛久禹 +1 位作者 危薇 张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16-718,共3页
目的:比较5种根管充填糊剂的根管封闭能力。方法:选择75个直根管的恒牙,经开髓拔髓,Mtwo镍钛根管器械预备后反复冲洗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实验组1: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实验组2:Endomethasone根管充填糊剂,实验组3:Cortisomol根管充填糊... 目的:比较5种根管充填糊剂的根管封闭能力。方法:选择75个直根管的恒牙,经开髓拔髓,Mtwo镍钛根管器械预备后反复冲洗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采用实验组1: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实验组2:Endomethasone根管充填糊剂,实验组3:Cortisomol根管充填糊剂,实验组4:Vitapex糊剂,实验组5:AH-plus糊剂,加牙胶尖严密充填。将所有离体牙置于37℃,100%湿度的恒温箱3d后选用透明牙染色法测量微渗漏深度。结果:实验组1:(2.35±0.768)mm,实验组2:(1.78±0.548)mm,实验组3:(1.54±0.322)mm,实验组4:(3.22±0.452)mm,实验组5:(0.98±0.536)mm。各组微渗漏深度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实验组4的微渗漏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实验组5的微渗漏值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实验组2的微渗漏值稍高于实验组3,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在Mtwo镍钛器械预备下,AH-Plus糊剂充填根管可有效的减少根管微渗漏的发生,但长远疗效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wo镍钛器械 Endomethasone糊剂 CORTISOMOL糊剂 VITAPEX糊剂 AH-PLUS糊剂 微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松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军 葛久禹 +1 位作者 陈燕 李俊亮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7-208,213,共3页
目的:比较美松糊剂和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OE)根充后的效果。方法:选择96位病人双侧均有牙髓病变的牙齿192颗,且两侧病牙为相对应的牙齿或为相对应牙齿的邻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根管充填时,一侧牙齿用美松糊剂加牙胶尖充填,另... 目的:比较美松糊剂和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ZOE)根充后的效果。方法:选择96位病人双侧均有牙髓病变的牙齿192颗,且两侧病牙为相对应的牙齿或为相对应牙齿的邻牙,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根管充填时,一侧牙齿用美松糊剂加牙胶尖充填,另一侧用ZOE加牙胶尖充填根管,通过观察根充术后牙齿疼痛情况及持续时间来比较两组的根充效果。结果:美松糊剂组术后轻、中和重度疼痛的牙齿分别为85、10、1颗,而ZOE组分别为34、50、12颗,两组经χ2检验,P<0.05;术后疼痛时间3、5、7d以内的美松糊剂组牙齿分别为91、5、0颗,而ZOE组分别为37、43、16颗,两组比较,亦为P<0.05。结论:美松糊剂根充的效果要明显优于Z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松糊剂 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根管充填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中一次法和多次法对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俊亮 葛久禹 危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探讨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12例患者的212例患牙,随机分为2组,A组为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B组分次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 目的: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观察一次法根管治疗和多次法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探讨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12例患者的212例患牙,随机分为2组,A组为一次性完成根管治疗,B组分次完成根管预备和根管充填,所有组内患牙均使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并于每次术后询问治疗后的疼痛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两组间疼痛情况的比较。结果: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6.88%)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15.08%)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Mtwo根管预备系统进行根管预备后,一次法完成根管治疗和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相同,2组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均表现为无疼痛或轻度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一次法 多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化学法根管预备中的玷污层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健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微波是否能增强EDTA在联合次氯酸钠对根管玷污层的作用。方法:9个离体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编号,分为A、B、C 3组,去冠后沿牙体长轴将牙根一分为二劈开,暴露根管,将牙的每一半再各编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各组依次17%EDTA和1%NaOC l... 目的:研究微波是否能增强EDTA在联合次氯酸钠对根管玷污层的作用。方法:9个离体的单根管前磨牙随机编号,分为A、B、C 3组,去冠后沿牙体长轴将牙根一分为二劈开,暴露根管,将牙的每一半再各编为微波组和对照组,各组依次17%EDTA和1%NaOC l冲洗,微波组另增加不同时间的微波照射。结果: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在去除根管玷污层效果上微波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波能促进EDTA在联合次氯酸钠对根管玷污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次氯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根管玷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粘接剂应用于银汞合金粘接修复的临床应用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静 王文梅 江卫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57-158,共2页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80颗有后牙龋坏者,其近中及远中均有邻牙存在,充填物在1年内有脱落史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进行充填,随访1年,观察其临... 目的:比较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的粘接效果。方法:选择80颗有后牙龋坏者,其近中及远中均有邻牙存在,充填物在1年内有脱落史者,随机分为A、B组(A组: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B组:树脂型银汞粘接剂组)进行充填,随访1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卡方检验2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用2种粘接剂粘接银汞合金修复在1年内达到了同样的效果,而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组较树脂粘接剂组操作简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汞合金粘接修复 粘接剂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静磁场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禹怡君 孙卫斌 +2 位作者 任双双 刘超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3-89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寻求合适的静磁场作用强度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置于0Gs,300Gs、1400Gs、2000Gs不同磁场强度的静磁场中作用。在1、3、5、7d用CCK-8法检测成骨... 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为寻求合适的静磁场作用强度提供实验基础。方法:体外培养Wistar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置于0Gs,300Gs、1400Gs、2000Gs不同磁场强度的静磁场中作用。在1、3、5、7d用CCK-8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磁场强度下48h时细胞所处的周期,q-PCR检测磁场作用下7d成骨细胞内成骨因子OPN,Runx2表达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各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促增殖作用,尤以300Gs组作用7d时显著。300Gs磁场作用组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比显著增加,推测一定磁场强度可促使静止态的G0/G1期细胞活跃向S期转变,细胞增殖加速。在300Gs磁场作用7d后,成骨因子OPN,Runx2表达都显著增高。结论:实验采用的300Gs强度磁场可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静磁场 细胞增殖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