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颌骨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铁梅 林梓桐 +1 位作者 葛久禹 林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1-854,共4页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颌骨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对80例健康对照组和4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数字曲面体层片的颌骨骨密度及相关指标测量: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下颌...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下颌骨相关指标的差异,探讨颌骨骨密度和全身骨密度相关性。方法:应用计算机处理软件对80例健康对照组和40例骨质疏松患者的数字曲面体层片的颌骨骨密度及相关指标测量:牙槽骨骨密度、骨高度、下颌骨下缘皮质厚度(CW)、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anoramic man-dibular index,PMI)、牙槽骨吸收指数(mandible resorption index,MRI)进行测量分析,并用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骨质疏松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CW(3.8vs4.27)、PMI(0.30vs0.33)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骨高度(10.64vs10.56)、牙槽骨骨密度、MRI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下颌骨骨形态改变明显,全身骨代谢和颌骨骨质的改变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 骨高度 牙槽骨骨密度 曲面体层下颌指数 牙槽骨吸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维数对骨质疏松症颌骨骨微结构检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澍 王铁梅 +3 位作者 林梓桐 林华 戴超 刘晶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初步探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下颌骨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摄制了45名女性骨质疏松患者,27名女性骨量减少患者及52例对照组的全景片,并应用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的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软件计算了这些全景片... 目的:通过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初步探讨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患者下颌骨骨微结构的改变。方法:摄制了45名女性骨质疏松患者,27名女性骨量减少患者及52例对照组的全景片,并应用与合作单位共同开发的计算机分形维数分析软件计算了这些全景片兴趣区的分形维数。结果:骨质疏松组测得的兴趣区的FD值高于骨量减少组测得的FD值(P<0.05),而骨量减少组测得的FD值高于对照组测得的FD值(P<0.05)。但是,无论是骨量减少组还是骨质疏松组,FD与椎骨L1-L4平均骨密度之间都没有很明显的相关性(|r|<0.3)。Fisher线性判别分析显示,FD<1.28判断为正常人,FD在1.28~1.35之间判断为骨量减少,而FD>1.35者判断为骨质疏松。诊断效果良好。结论:骨质疏松症及骨量减少患者下颌骨兴趣区域的FD值增大较正常人增大。利用兴趣区FD值可以较好地诊断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曲面断层片 骨质疏松 骨量减少 计算机分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