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辅助冲洗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
作者 戴丽 宋玉梦 +4 位作者 卫峥 张旺 袁琴 苗雷英 邢向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0,共5页
评估激光辅助消毒方法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儿童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5.0%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 评估激光辅助消毒方法在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45例儿童牙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5.0%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毒;实验组25例,在根管冲洗后采用Er:YAG激光照射辅助消毒。基于细菌活性实验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灭菌效果差异,采用VAS量表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反应和满意度。与常规次氯酸钠消毒液冲洗消毒相比,激光辅助照射消毒可以有效杀灭和清除细菌,其杀菌率为89.06%±0.10%(P<0.0001);实验组严重疼痛反应患者占比为8%,低于对照组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明激光辅助根管消毒可以提高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杀菌效果,其术后疼痛反应较轻,患者满意度较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辅助照射 年轻恒牙 杀菌效果 疼痛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通畅锉疏通上颌磨牙MB2的根管偏移及效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俊亮 杨卫东 +3 位作者 文珊辉 黎景景 陈苏蕾 周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16-1319,共4页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 目的:比较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上颌磨牙MB2根管偏移及效率。方法:120颗离体上颌磨牙,CBCT筛选出具有MB2的牙齿63颗,开髓后探查MB2,纳入42颗上颌磨牙,随机分别用ProGlider和PathFile疏通,记录每颗牙疏通时间。CBCT评价疏通前后距根尖3mm、5mm、7mm及根管偏离中心第一点(b点)处的偏移量及轴中心率。结果:ProGlider组疏通时间显著短于PathFile。在距根尖3mm、7mm处根管偏移量无显著差异;在距根尖5mm处和b点处,ProGlider组少于PathFile组。在距根尖3mm、5mm、7mm处轴中心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b点处,ProGlider组显著优于PathFile组。结论:ProGlider及PathFile均能高效疏通上颌磨牙MB2,均有较好中心定位能力,ProGlider在根管弯曲处成形能力优于PathF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畅锉 上颌磨牙 根管偏移 根管疏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双双 禹怡君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90-991,共2页
本文报道罕见近中3根管,远中双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1例。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根管治疗 根管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裂纹宽度对CBCT检出率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古丽比热·艾合买提 曹雅 +5 位作者 谢思静 王铁梅 梁家豪 高安天 王从跃 林梓桐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 目的:探讨裂纹宽度对使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检测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vertical root fracture,VRF)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9年3月期间26例根管治疗后怀疑隐匿性牙根纵裂患牙,所有患牙均行CBCT扫描并进行术前CBCT评价裂纹有无,所有患牙均因折裂或明显骨吸收拔除,拔除后的离体牙在显微镜下确认裂纹有无,并将拔除后的VRF患牙立即进行micro-CT扫描,使用ImageJ对micro-CT图像检测出的裂纹进行宽度测量。将VRF患牙中CBCT裂纹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裂纹宽度使用t检验比较裂纹宽度的差异。结果:26个患牙拔除后确认24个为VRF患牙,24个患牙共有49条裂纹,CBCT术前诊断VRF患牙11颗,CBCT评价VRF牙的灵敏度为45.8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50%,micro-CT扫描VRF牙检出的准确率为100%,裂纹检出的准确率为95.92%。对micro-CT图像上检测出的裂纹使用ImageJ测量CBCT阴性组的裂纹宽度在15~99μm之间,阳性组的裂纹宽度在62~288μm之间,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的裂纹宽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隐匿性牙根纵裂牙在体CBCT检测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裂纹宽度是影响CBCT检测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根纵裂 锥体束CT MICRO-CT 裂纹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裂牙诊疗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5-698,共4页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 近年来,隐裂牙的发病率逐渐增加,已经成为成年人后牙缺失的第三大病因。隐裂牙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不易及时发现,就诊时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从而累及牙髓,严重者还可导致牙体劈裂拔除;即使裂纹可明确诊断,由于临床医生无法准确判断裂纹深度,为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造成了诸多困扰。为了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隐裂牙的诊疗进展,本文对隐裂牙诊疗技术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诊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功培 俞青 +2 位作者 杨卫东 杨亚萍 华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2-835,共4页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 背景:评估光导荧光技术辅助诊断隐裂牙的可行性,探讨隐裂牙诊断新技术。方法:37例通过咬诊、显微镜等检查确诊为隐裂牙的患牙纳入本实验,使用DIAGNOdent 2190对患牙进行光导荧光检查,记录荧光指数。用相同方法检测对照牙。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结果:隐裂组和对照组荧光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隐裂组患牙的荧光指数均位于早期龋范围。结论:光导荧光技术可以用于辅助诊断隐裂牙;隐裂牙裂纹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早期龋,荧光指数可以作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计划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裂牙 光导荧光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二磨牙根管变异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梅 倪璨 +3 位作者 任双双 李雯 禹怡君 苗雷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26-1227,共2页
根管系统复杂多样,具有不同的数目和形态,特别是上颌第二磨牙。本文报道1例关于成功治疗上颌第二磨牙5条根管的罕见案例。
关键词 上颌第二磨牙 根管变异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对渗透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浩 孙卫斌 +1 位作者 苗雷英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1-584,共4页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中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后对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脱矿液建立人工龋模型,分别使用渗透树脂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对龋模型进行渗透,使用显微硬度测试仪计算努氏硬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 目的:探讨渗透树脂中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后对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脱矿液建立人工龋模型,分别使用渗透树脂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对龋模型进行渗透,使用显微硬度测试仪计算努氏硬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釉质抛光表面探究无定形磷酸钙加入渗透树脂后对树脂显微硬度及抛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微硬度测试后发现,渗透树脂组(C组)与脱矿组(B组)相比,显微硬度提高(P<0.05),但较正常釉质组(A组),硬度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纳米无定型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与正常釉质组(A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扫描电镜观察显示,渗透树脂组(C组)及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经过相同步骤的抛光后,渗透树脂组(C组)表面光滑,孔隙小而少,有少量细滑痕,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D组)表面不规整,孔隙较大,较C组显粗糙。结论:渗透树脂虽然可以较好恢复脱矿釉质表面的显微硬度,但与正常釉质存在差异,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加入,可以较好弥补渗透树脂这一缺点,但是会影响树脂的抛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磷酸钙 渗透树脂 显微硬度 抛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透性材料对早期釉质龋渗透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浩 孙卫斌 +1 位作者 苗雷英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渗透性材料治疗人工早期釉质龋的渗透性能。方法:利用脱矿液建立人工龋病模型,使用渗透树脂(A组)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B组)对模型进行渗透,并将临床中常用的粘接剂Single Bond2(C组)作为对照,通过激光共聚焦... 目的:研究不同渗透性材料治疗人工早期釉质龋的渗透性能。方法:利用脱矿液建立人工龋病模型,使用渗透树脂(A组)及加入纳米无定形磷酸钙的渗透树脂(B组)对模型进行渗透,并将临床中常用的粘接剂Single Bond2(C组)作为对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渗透深度,探究早期釉质龋的渗透治疗。结果: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组(B组)和Single Bond2组(C组)相比,渗透深度显著提高,但较渗透树脂组(A组)较弱,组与组之间在渗透深度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纳米无定形磷酸钙渗透树脂可以较好的渗透釉质空隙形成良好的表面封闭,但与渗透树脂相比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定形磷酸钙 渗透树脂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渗透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超填及封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黎景景 陈苏蕾 +3 位作者 李俊亮 钱雅洁 高雅凡 杨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比较4种根管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超填及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88颗离体椭圆形单根管前牙于颈部截冠,Mtwo镍钛锉预备根管至35#04锥度,取80颗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20颗,分别进行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GuttaFlow组),热... 目的:比较4种根管充填方法对椭圆形根管根尖超填及封闭性能的影响。方法:88颗离体椭圆形单根管前牙于颈部截冠,Mtwo镍钛锉预备根管至35#04锥度,取80颗标本随机分为4组,每组20颗,分别进行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GuttaFlow组),热牙胶连续波根管充填(热牙胶组),冷牙胶侧方加压根管充填(冷侧压组),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iRoot SP单尖组),记录根管充填过程中每组每颗牙的根管超填情况,取每组恰填12颗,采用透明牙染色法检测各组根尖微渗漏情况。结果:常温流动牙胶组和iRoot SP单尖组根管超填率较高。染料渗入长度常温流动牙胶组<热牙胶组<冷侧压组<iRoot SP单尖组。常温流动牙胶组与冷侧压组及iRoot SP单尖组间,热牙胶组与冷侧压组及iRoot SP单尖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椭圆形根管中,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及热牙胶连续波根管充填具有较好的根尖封闭能力,但GuttaFlow常温流动牙胶根管充填超填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封闭性 超填 根管充填 椭圆形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婷 黄叶全 +2 位作者 杨卫东 王文梅 朱雅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评价“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原则,将29例成人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颗患牙行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 目的:评价“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患者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原则,将29例成人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纳入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颗患牙行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即采用Vitapex连续封药3月,待根尖形成钙化屏障后,再经根管iRoot BP Plus封闭根尖。对照组15颗患牙直接实施根尖屏障术,采用iRoot BP Plus封闭根尖。观察两组术后根管充填情况、根尖周指数(old-periapical index,O-PAI)、根尖透射区面积、根管下段1/3操作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15颗患牙均恰填,对照组15颗患牙10颗恰填,5颗超填。研究组术后12个月的O-PAI、根尖透射区面积、根管下段1/3操作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12个月随访成功率,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根尖诱导成型术联合根尖屏障术”治疗成年根尖开敞慢性根尖周炎的患牙,降低了O-PAI指数和根尖透射区面积,提高了成功率,且操作相对简单,可用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诱导成型术 根尖屏障 根管治疗 iRoot BP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