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空肠营养应用于口腔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丽 许勤 +5 位作者 姚志清 王增香 王蓓 张媛 武月华 胡小庆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024-2026,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方法将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不同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50例采用鼻...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可行性和临床效果,为口腔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选择安全有效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方法将10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按照不同途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50例采用鼻空肠管,对照组50例采用鼻胃管,比较两种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开始实施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蛋白值的变化、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的开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P<0.01);术后体重、肌酐/身高系数、前白蛋白降低的幅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癌患者早期经鼻空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空肠管 胃管 肠内营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董迎春 邵云 +2 位作者 吴蔚媚 苏荣祥 李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腮腺肿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52例,年龄65~8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和芬太尼组(F),每组26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方法一致。术...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腮腺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拟行腮腺肿瘤手术的高血压患者52例,年龄65~82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成雷米芬太尼组(R)和芬太尼组(F),每组26例。2组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诱导方法一致。术中R组持续泵入雷米芬太尼0.05~0.2μg/kg.min-1,F组间断给予芬太尼,最大用量不超过8.0g/kg。2组均以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维持麻醉。记录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恢复情况及早期不良反应。结果:R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出血量少,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F组显著缩短(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躁动、疼痛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行腮腺手术时,采用雷米芬太尼麻醉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术野出血,提高患者苏醒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腮腺肿瘤 面神经解剖 雷米芬太尼 控制性降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组织缺损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李丽 姚志清 +4 位作者 王增香 王蓓 武月华 胡小庆 施玮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4期349-351,共3页
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缺损已成为修复和重建患者颌面部功能和外形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1],而对于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相对报道较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 采用腓骨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的缺损已成为修复和重建患者颌面部功能和外形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广泛[1],而对于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相对报道较少。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 , OCS )是一种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相当严重的并发症,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因为可导致小腿大面积软组织坏死缺损,一旦发生,后果严重,有些患者最后不得不进行截肢,带来终身残疾。如何修复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造成的大范围软组织缺损是挽救小腿的重要措施。我科采用股前外侧肌皮瓣,对2例腓骨肌皮瓣制备术后发生的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致小腿大范围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并在围手术期进行系列护理,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肌皮瓣 腓骨肌皮瓣 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组织缺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渗透术治疗邻面早期龋病的体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宁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2,共3页
早期釉质白垩色病变(white spot lesions)是早期釉质龋[1],临床表现为白垩色改变,无光泽,略粗糙,表面尚完整,未形成实际意义上的龋洞或缺损。对于此类病变的预防和治疗,通常提倡氟化法和改善口腔卫生的方法达到再矿化的效果。
关键词 早期龋病 体外研究 治疗 早期釉质龋 渗透 临床表现 口腔卫生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eFill^(TM) 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根管封闭性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宁 葛久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BeeFill 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对扁形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将20颗根管的近远中径与颊舌径之比小于0.5的单根管前磨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别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和BeeFill 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行根管充填。充填... 目的:研究BeeFill 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对扁形根管的充填效果。方法:将20颗根管的近远中径与颊舌径之比小于0.5的单根管前磨牙,根管预备后,随机分别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和BeeFill 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行根管充填。充填后的样本自根尖向冠方垂直于牙体长轴每间隔1mm制备横切片。体视显微镜下观测各横截面中是否存在空隙并计算空隙面积。结果:BeeFill TM2in1组空隙发生率、空隙面积的百分比均低于冷牙胶侧压组并存在统计学差异性;BeeFill TM2in1组在各层次横截面的空隙面积百分比平均值均低于冷牙胶侧压组并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和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术相比,BeeFill TM2in1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在封闭扁形根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牙胶根管充填系统 根管充填 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例舌下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田 孙国文 +4 位作者 卢明星 杨旭东 王志勇 胡勤刚 唐恩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探讨舌下腺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11年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35例舌下腺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舌下腺肿瘤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1∶2.5;年龄19~71岁,平均48.... 目的:探讨舌下腺肿瘤的发病情况、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8~2011年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35例舌下腺肿瘤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舌下腺肿瘤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25例,男女比例1∶2.5;年龄19~71岁,平均48.8岁,恶性肿瘤28例,占80.0%,其中腺样囊性癌是主要的病理类型,有22例;良性肿瘤7例,占20.0%。恶性肿瘤患者中有23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占82.1%。而舌下腺良性肿瘤患者,均采取局部切除肿瘤及舌下腺。结论:舌下腺肿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好发年龄为48.8岁;腺样囊性癌和粘液表皮样癌是舌下腺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形性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对于舌下腺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扩大切除及相应的颈淋巴结清扫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对于舌下腺良性肿瘤,将肿瘤及舌下腺完整切除是足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腺 肿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群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郝静 赵丹 邓润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9-701,共3页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应用CT进行下颌管的三维定位测量研究,为牙种植术等提供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对50例正常人下颌骨进行螺旋CT扫描,在预定截面上测量下颌管至颊、舌、牙槽嵴顶以及下颌骨下缘的距离,测量结果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骨左右两侧各组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下颌管至舌侧骨板的距离比下颌管外缘至颊侧骨板距离小,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下颌管上缘至牙槽嵴顶的距离较下颌管下缘至下颌骨下缘的距离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管在下颌骨后牙区走行中偏向舌侧骨板,而且距离下颌骨下缘较近。当下颌骨的垂直高度不足时,下颌管的颊舌向位置就十分重要,第二磨牙区种植一般伤及下牙槽神经的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管 下牙槽神经 牙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恒磨牙牙冠的三维几何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陆鹏斐 俞青 +2 位作者 钟艺诚 余念 陈功培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9-72,共4页
目的:运用三维几何形态学方法研究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外形,量化与比较牙冠间的三维形态差异。方法:三维激光扫描100对中国青少年牙齿石膏模型,男、女各50对。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磨牙的形状参数进行评估,借助薄板样条(TPS)变形网格探... 目的:运用三维几何形态学方法研究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外形,量化与比较牙冠间的三维形态差异。方法:三维激光扫描100对中国青少年牙齿石膏模型,男、女各50对。运用主成分分析对磨牙的形状参数进行评估,借助薄板样条(TPS)变形网格探寻各个主成分所代表的牙冠解剖学意义。结果: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前5个主成分贡献了70%~80%形状变异,前2个最重要的主成分与牙冠的大小和牙尖点的相对位置有关。其大小显著相关(r2=0.703),男性的磨牙比女性更大(上、下颌分别为2.68%和1.66%),但无明显的两性分化。结论: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形状变化主要表现在牙冠大小、尖窝高度和牙尖点的相对位置。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尖的变异度最高。两性分化仅限于牙冠的大小,形状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形态学 普氏距离 牙冠 形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