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锐 陈光辉 荣沪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08-610,共3页
通过对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的分析,以探讨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采用丹麦丹迪公司Neuromatic2000C型双导神经肌电位诊断仪及DantecKeypoint四导电生理诊断仪检测110例运动神经... 通过对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的分析,以探讨电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采用丹麦丹迪公司Neuromatic2000C型双导神经肌电位诊断仪及DantecKeypoint四导电生理诊断仪检测110例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变化,对所记录图像进行了分析。运动单元电位时限增宽(95.4%),运动单元数量减少(92.7%),波幅增高(77.3%),巨大电位(25.4%)。纤颤、正相电位与病程有关。束颤电位不是前角细胞病变的敏感指标。萎缩肌异常程度重于未萎缩肌。胸锁乳突肌阳性率(82.3%)高于舌肌(23.5%)。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数正常,传导速度减慢(18.4%),表明部分病例前角细胞呈退行性变,并累及粗纤维的轴索。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性神经原性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肌电图 神经电图 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的血管内再通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海峰 许德兵 +4 位作者 练学淦 葛树勇 刘玲 刘新峰 张仁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586-591,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DM),且起病时间≥24h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BAO)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ERT)的可行性。方法共纳入11例起病时间≥24 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未发现脑干网状结... 目的探讨临床症状与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CDM),且起病时间≥24h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BAO)患者行血管内再通治疗(ERT)的可行性。方法共纳入11例起病时间≥24 h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弥散加权成像(DWI)未发现脑干网状结构和双侧丘脑有损害的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脉内接触溶栓(IAT)、球囊血管成形术(PTA)和支架置入术。同时,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标准(TIMI)评价血管再通程度,观察并发症,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估。结果①11例患者的平均起病时间和昏迷时间分别为42(25~73)h和11(2~24)h。入院时平均GCS评分为6(3~7)分,出院时为14(3~15)分。②9例成功行ERT(2例TIMI 2级,7例TIMI 3级),2例治疗失败(TIMI0级);无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在9~27 h内恢复意识。③3个月后随访,7例患者转归良好(mRS评分为0~2分),2例(mRS评分为3分)转归不良;ERT失败2例,分别于术后5 d和21d死亡。死亡患者均无侧支循环。结论对CDM、≥24 h时间窗的基底动脉急性闭塞患者,行ERT治疗可能获得较高的血管再通率和相对良好的临床转归,存在侧支循环的患者转归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成形术 超时间窗 症状与体征 弥散加权成像 不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1
3
作者 张文婷 陈茂刚 +3 位作者 张敏 王启章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年复发率及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根据2年随访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06例)和无复发组(754例)。并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年复发率及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共纳入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0例,根据2年随访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106例)和无复发组(754例)。并按照TOAST标准进行病因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261例,小动脉闭塞型(SAO)186例、心源性栓塞型(CES)191例、其他明确病因或不明原因型(UND)222例,随访2年,观察不同病因分型脑卒中复发率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相关因素。结果复发组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无复发组明显升高(P<0.05,P<0.01);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较无复发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脑卒中106例,其中LAA 29例,SAO 22例,CES 36例,UND 19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纤维蛋白原、TOAST分型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相关。结论不同病因型脑卒中2年复发率存在差异;纤维蛋白原、TOAST病因分型及抗血小板药物依从性也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复发 高血压 吸烟 纤维蛋白原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过度灌注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尧 李永坤 +6 位作者 蔡乾昆 包元飞 孙文 刘文华 殷勤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4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同时行双侧CAS,共计行467次CAS。根据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15例和无CHS组404例。采用分层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4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同时行双侧CAS,共计行467次CAS。根据是否发生CHS分为CHS组15例和无CHS组404例。采用分层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CHS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无CHS组比较,CHS组糖尿病、术后高血压比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术后高血压与CHS相关(P<0.05)。经分层分析显示,术前糖尿病(OR=3.168,95%CI:1.008~9.222,P=0.025)及术后高血压(OR=5.033,95%CI:1.733~14.646,P=0.001)为术后发生CHS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CAS术前糖尿病及术后伴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出现CHS。临床上对于术前有糖尿病史及术后出现高血压的CAS患者必须加以重视,尽早发现和处理CH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支架 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敏 岳炫烨 +1 位作者 殷勤 徐格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0-192,共3页
脑徽出血(CMBs)足腑内做小血管病变所致的、以微小出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脑实质亚临床损害。近年来,由于新的MRI序列对CMBs检测率提高,使我们对微出血的认识进一步加深。目前,CMBs日益受到重视。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含铁血黄素 认识障碍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年龄分布特征 被引量:23
6
作者 裴咏桢 徐格林 +1 位作者 朱武生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442-445,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年龄分布特征,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观察行连续性主动脉弓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2例,将其中存在脑动脉狭窄的108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44岁)、中年组(45...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年龄分布特征,以指导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方法:观察行连续性主动脉弓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42例,将其中存在脑动脉狭窄的108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5-44岁)、中年组(45-59岁)及老年组(≥60岁),并分析脑动脉狭窄随年龄变化的分布特点。结果:108例脑动脉狭窄患者中颅内、外动脉狭窄分别为69.4%和66.7%。青年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 中年组及老年组颅内、外动脉狭窄并存的比例较高。青年组与中、老年组间狭窄类型比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颅外动脉病变数目与年龄有关,而且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加(P<0.01)。,颅内动脉病变数目与年龄无关。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腩动脉狭窄的分布有年龄特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颅外动脉狭窄数目逐渐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吴波娜 刘文华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0,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以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气流消失但呼吸运动仍然存在等症状。其定义为口鼻呼吸气流停止均〉10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OSAS表现为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反复出现低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是以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上气道塌陷、气流消失但呼吸运动仍然存在等症状。其定义为口鼻呼吸气流停止均〉10s,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OSAS表现为睡眠时打鼾伴呼吸暂停、反复出现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晨起口干、头痛、夜尿增多及个性改变等。最近匈牙利的研究者调查了1.2万成年人,发现严重打鼾能增加高血压、心肌梗死及脑卒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卒中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钙化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雨蒙 王莉 +7 位作者 曹立平 郑玲 张治中 张宗军 蔡必扬 刘新峰 卢光明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登记的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CT平扫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工作站,采用相同的...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登记的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CT平扫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工作站,采用相同的重建条件,应用Agat—stonCMciumScore系统进行钙化积分的测量。根据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0分)、轻度钙化(0分〈积分〈100分)和重度钙化组(≥100分)。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随访卒中后2年内主要终点事件(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颈动脉钙化积分对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钙化程度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522例患者颈动脉钙化积分中位数为11.9分(四分位数:0,107.9分),其中无钙化组183例(35.1%),轻度钙化组200例(38.3%),重度钙化组139例(26.6%)。随访至2年时,共52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4,95%CI:1.006~1.062,P=0.017)、颈动脉钙化积分(HR=1.001,95%CI:1.000~1.001,P=0.037)是影响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无钙化组2年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5%(10例),轻度组为9.7%(16例),重度组为15.0%(26例)。重度钙化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HR=1.612,95%CI:1.106—2.350,P:0.013)。结论颈动脉钙化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磁共振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杨松 张军 +6 位作者 殷勤 周志明 翟登月 岳炫烨 朱武生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0-682,共3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常规MR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经SWI检测存在脑微出血的脑血管病患者21例,通过多序列对比研究,分析脑微出血在各序列中的影像学表现、分布及检出敏感性。...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常规MR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对脑微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经SWI检测存在脑微出血的脑血管病患者21例,通过多序列对比研究,分析脑微出血在各序列中的影像学表现、分布及检出敏感性。结果脑微出血在各序列上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信号缺失。SWI序列检出脑微出血总数目261个,平均每例患者(12.4±9.4)个,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各序列检出情况依次为96、55、66个,平均每例患者依次为(4.6±4.0)个、(2.6±2.8)个、(3.1±3.1)个。以SWI为金标准,各序列脑微出血检出敏感性依次为36.8%,21.1%和25.3%。SWI序列较弥散加权成像、T_1WI、T_2WI序列脑微出血检出数目明显增多(P<0.01)。SWI序列上脑微出血分布以皮质-皮质下区最多,其次是基底节、丘脑、脑干和小脑区。结论 SWI序列是诊断脑微出血的理想方法。常规序列对脑微出血的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磁共振成像 序列比对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德志 葛颂 +4 位作者 周广怡 胡伟 徐格林 张仁良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359-363,共5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1只)、阿托伐他汀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至...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9只)、高脂饮食组(11只)、阿托伐他汀组(10只)。后两组给予高胆固醇饲料建立主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至第9周始,高脂饮食组同时服用1.5mg.kg-1.d-1淀粉,阿托伐他汀组服用阿托伐他汀1.5mg.kg-1.d-1。处死兔后,对主动脉大体标本进行观察,发现内膜增生合并粥样斑块形成者视为模型建立成功。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斑块近心端的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率以及MMP-9的表达。结果①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可见新生内膜形成,内-中膜厚度比值分别为1.41±0.34、0.63±0.12。②斑块中巨噬细胞分布部位正是MMP-9阳性表达区域,均聚集于斑块近心端。高脂饮食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主动脉斑块近心端巨噬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26.5±4.3)%、(12.4±1.5)%,MMP-9吸光度(A值)分别为0.081±0.014、0.022±0.00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高脂饮食组与阿托伐他汀组平滑肌细胞阳性面积百分比分别为(47.2±12.3)%、(50.4±1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及MMP-9表达主要位于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近心端,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此区域巨噬细胞聚集及MMP-9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明胶酶B 主动脉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大鼠脑梗死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兆露 殷勤 +4 位作者 成松明 徐格林 马敏敏 杨冀萍 刘新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对照组(n=12)、bFGF组(n=12)。对照组和bFGF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 目的探讨经鼻给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2)、对照组(n=12)、bFGF组(n=12)。对照组和bFGF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第1-6天,分别经鼻给予等渗盐水(30μl)或bFGF(每天30μg,30μl)。在术前及术后第1、7、14、21、28天对脑梗死后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进行改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采用苏木素染色法测定脑梗死大鼠在术后第7、28天的脑梗死体积;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术后第7和28天缺血侧室管膜下区(SVZ)及纹状体5-溴脱氧尿核苷(BrdU)阳性细胞数;激光共聚焦观察第7天时BrdU与doublecortin(DCX)的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FGF组从术后第7天开始,大鼠神经功能就显著恢复,术后第1、7、14、21、28天,对照组mNSS评分分别为8.7±1.0、7.2±0.8、6.7±1.0、6.2±0.8、5.8±1.2;bFGF组分别为8.8±0.8、6.2±0.8、5.3±0.8、5.0±0.6、4.3±0.8。两组间各时间点相比,P值分别为0.756、0.044、0.033、0.016、0.028,显示了其明显的正性干预作用。而对照组与bFGF组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差异无显著性。假手术组大鼠无梗死灶。BrdU免疫组化显示,术后第7和28天,经鼻给予bFGF组大鼠在SVZ和纹状体区域BrdU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增高,第7天时,SVZ的大部分BrdU阳性细胞共标不成熟神经元标记物——DCX。假手术组大鼠无明显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论经鼻给予bFGF,能够诱导脑梗死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经鼻腔给予bFGF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脑梗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干细胞 脑梗塞 大鼠 投药 鼻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微出血预测颅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露露 杜娟 朱武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00-603,共4页
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作为脑小血管疾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广泛存在于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认知障碍患者以及正常老年人群中。CMBs是微观的病理变化,反映了小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积状态,合并CMBs的患... 脑微出血(cerebralmicrobleeds,CMBs)作为脑小血管疾病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广泛存在于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认知障碍患者以及正常老年人群中。CMBs是微观的病理变化,反映了小血管周围含铁血黄素的沉积状态,合并CMBs的患者是否更容易发生出血性脑血管病,如脑出血或者急性脑梗死后的出血转化,以及是否增加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治疗的风险仍不明确,这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MRI技术的发展,CMBs越来越受到神经科学界的关注。现就CMBs及其相关临床问题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脑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对颈动脉狭窄后侧支循环的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洪震 岳炫烨 +5 位作者 魏宁 翟登月 高海宁 翟其金 刘新峰 徐格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2-144,共3页
目的采用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sBSI)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程度。方法选取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患者61例,根据代偿程度分为1级、2级和3级,并依次分为1组(6例)、2组(22例)和3组(33例)。在DSA前行16导联脑电图常规检查,计算... 目的采用脑电图空间对称指数(sBSI)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侧支循环代偿程度。方法选取拟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患者61例,根据代偿程度分为1级、2级和3级,并依次分为1组(6例)、2组(22例)和3组(33例)。在DSA前行16导联脑电图常规检查,计算脑电图sBSI。根据DSA结果,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和侧支代偿程度。对各组患者脑电图sBSI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所有颈动脉轻度狭窄患者代偿程度均为3级,2级代偿程度出现在部分颈动脉中、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中,1级代偿程度出现在部分重度狭窄和闭塞患者中。与3组比较,1组和2组脑电图sBSI明显升高(P<0.01)。1组与2组脑电图sB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电图sBSI与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541,P<0.01),与代偿程度呈负相关(r=-0.770,P<0.01)。多重回归分析显示,侧支代偿程度为脑电图sBSI独立影响因素(β=-0.029,P<0.01)。结论脑电图sBSI检查作为一项无创的检查方法,在评估患者颈动脉狭窄后侧支代偿程度方面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术 脑电描记术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反应性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朱慧敏 周志明 +1 位作者 徐格林 刘新峰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2期1001-1007,共7页
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iar reactivity,CVR)的评估对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CVR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氙计算机断层扫描(Xenon cormputed tomography,氙CT)、灌注成像、经颅多普... 脑血管反应性(cerebrovascuiar reactivity,CVR)的评估对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CVR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单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氙计算机断层扫描(Xenon cormputed tomography,氙CT)、灌注成像、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及近红外光谱分析等。常用的激发试验包括吸入混合浓度的CO_2和静脉注射乙酰唑胺以及改进的屏气等。本文对脑血管反应性的主要检测方法做一简单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反应性 脑血流量 氧摄取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观察额叶癫痫患者静息态局域一致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玉姣 张志强 +3 位作者 许强 陈光辉 杨昉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额叶癫痫(FLE)患者局域一致性(ReHo)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6例常规结构MRI阴性FLE患者及性别年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比较ReHo改变脑区,观察ReHo改变脑区与FLE病程长短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FLE患...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额叶癫痫(FLE)患者局域一致性(ReHo)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6例常规结构MRI阴性FLE患者及性别年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比较ReHo改变脑区,观察ReHo改变脑区与FLE病程长短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FLE患者ReHo值升高的脑区包括前、中扣带回,双侧岛叶、丘脑及右侧基底核区,ReHo降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下回及小脑。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LE患者前、中扣带回,额上回ReHo值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枕叶ReHo值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FLE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异常,扣带回、岛叶、丘脑及基底核区等区域存在ReHo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局域一致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脑微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文 刘文华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53-1054,共2页
烟雾病是一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大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且在颅底伴有异常新生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随着功能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联用乙酰唑胺等相关技术,能精确... 烟雾病是一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大分支血管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且在颅底伴有异常新生血管网形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分为出血和缺血两大类.随着功能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联用乙酰唑胺等相关技术,能精确评估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状态和脑血管储备能力,为无症状烟雾病患者手术的入选提供了依据,从而能有效降低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脑出血 流行病学 磁共振成像 年龄因素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脑血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染色体3q22.3区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
17
作者 白文 曹立平 +7 位作者 张治中 孙文 李壮丽 蔡乾昆 蔡必扬 张雨蒙 刘新峰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3q22.3区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卒中组为2012年6-12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连续注册的37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将患者分类;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染色体3q22.3区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亚型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卒中组为2012年6-12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连续注册的377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将患者分类;对照组为246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采用改良多重连接酶反应技术确定基因型。分析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SNP)包括rs2293252、rsl2631438及rsl0935282。应用Haploview4.2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采用Phase软件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①rs2293252和rsl0935282位点基因型均为GG、GA、AA。rsl2631438位点基因型为CC、CT、TT。②卒中组与对照组比较,3个SNP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卒中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LAA)卒中患者rs12631438位点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7.7%(25/141)与9.3%(23/246)]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1.1%(116/282)与32.5%(160/492)]均高于对照组;其他卒中亚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C基因型与LAA卒中相关(OR=2.03,95%CI:1.08~3.91,P=0.040)。③对3个位点的单倍型分析发现,LAA卒中患者rs2293252-rsl2631438位点的A-C单倍型频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7%(47/282)与10.4%(51/492);OR=1.81,95%CI:1.16~2.80,P=0.008],rsl0935282.rsl2631438位点的A-C单倍型频率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9%(28/282)与4.5%(22/492);OR=2.56,95%C/:1.41~4.64,P=0.001]。结论中国汉族人群染色体3q22.3区的rsl2631438位点多态性可能与LAA卒中相关。rs2293252-rs12631438和rsl0935282-rsl2631438位点A—C单倍型可能是发生LAA卒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单倍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抗癫痫药物对原发全面性癫痫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
18
作者 黄育斌 张志强 +3 位作者 许强 杨昉 魏渭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对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9例服用AEDs治疗的GTCS患者(服药组)及19例未服药患者(未服药组)纳入本研究。采集3DT1数据,并采用VBM方法将患者脑...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对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9例服用AEDs治疗的GTCS患者(服药组)及19例未服药患者(未服药组)纳入本研究。采集3DT1数据,并采用VBM方法将患者脑灰质结构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灰质结构进行两样本t检验。针对服药患者,分2次分别纳入及不纳入病程作为协变量,将服药时间与全脑灰质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GTCS患者脑灰质体积增加的区域以双侧额叶、顶叶、颞叶、尾状核及小脑半球为主。无论是否将病程纳为协变量,双侧壳核、丘脑灰质体积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VBM可显示AEDs对脑灰质结构造成的微细改变;AEDs对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原发全面性 磁共振成像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葛树勇 张仁良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603-606,共4页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约5%-10%的缺血性卒中由ICAD所致。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亚洲大陆世系人群、日本人、西班牙裔和非洲裔...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ICAD)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约5%-10%的缺血性卒中由ICAD所致。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亚洲大陆世系人群、日本人、西班牙裔和非洲裔美国人ICAD的发病率较高,而高加索人种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高。在亚洲,约33%~56%的缺血性卒中归因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 支架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对球囊拉伤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俞书红 蓝文雅 +6 位作者 李壮丽 刘玲 郭志良 叶瑞东 陈昕 赵玲玲 张仁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新西兰大白兔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C组)、安慰剂对照组(PC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AT组)、黄芩苷预防组(BP组)和黄芩苷治疗组(BT组),每组6只。后4组均在高脂饮食后,进行右侧颈动脉球囊拉伤,构建AS模型。在第2周末和第10周末测定各组血脂水平。第10周末处死大白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5-脂氧合酶(5-LO)、5-脂氧合酶活化蛋白(FLAP)和白三烯B4受体(BLT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HE染色测量颈动脉内膜变化情况。结果与NC组比较,PC组TC、TG、LDL-C、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AT组、BP组和BT组较PC组TC、TG、LDL-C水平、内膜与中膜厚度比值(1.76±0.97,1.04±0.11,1.83±0.17 vs 2.54±0.18)及5-LO、FLAP和BLTR 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芩苷可以通过调脂、抑制5-LO炎症途径,发挥抗AS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甙 颈动脉疾病 花生四烯酸盐5-脂氧合酶 受体 白三烯B4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