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评估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华斌 李苏建 卢光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CT评估 临床研究 多层螺旋 PULMONARY 5年生存率 医学影像学 早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屈光不正型弱视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志强 卢光明 +2 位作者 梁平 周文珍 张承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439-442,F003,共5页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弱视的视觉运动功能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组块设计方式 ,5例单眼屈光不正型弱视患者与 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两侧单眼的旋转光栅刺激 ,1 .5T磁共振扫描 ,SPM软件离线处理。分别比较弱视样本两单眼间... 目的 :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弱视的视觉运动功能进行研究。 方法 :采用组块设计方式 ,5例单眼屈光不正型弱视患者与 8例健康志愿者分别进行两侧单眼的旋转光栅刺激 ,1 .5T磁共振扫描 ,SPM软件离线处理。分别比较弱视样本两单眼间及两组样本间不同的反应水平。 结果 :弱视患者弱视眼的反应体素数目及反应强度均较正常眼低 (tAN=3.2 8,P <0 .0 5 ;tAT=3.77,P <0 .0 5 ) ;正常人双眼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 (tNN=1 .2 8,P >0 .1 ;tNT=- 0 .0 2 ,P >0 .5 ) ;比较两眼间反应水平差 (IDA) ,弱视组 (0 .6 93± 0 .2 5 8)较正常组 (0 .1 4 3± 0 .35 7)大。结论 :屈光不正型弱视对视觉运动刺激反应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视觉运动 视觉皮质 功能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强直阵挛癫痫发作间期的静息态fMRI低频振幅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茂雪 张志强 +2 位作者 王正阁 沈连芳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85-1989,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 MRI(rs-f 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活动水平的改变。方法对36例GTCS患者(GTCS组)与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 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 目的采用静息态f MRI(rs-f MRI)低频振幅(ALFF)方法观察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发作间期脑活动水平的改变。方法对36例GTCS患者(GTCS组)与36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采用3.0T超导MR仪采集rs-f MRI数据,计算并对比GTCS组相比正常对照组ALFF改变的脑区,观察ALFF改变的脑区与患者发作频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GTCS患者发作间期ALFF增加区域呈对称性分布,以双侧丘脑、基底核区、岛叶、小脑及前扣带回为主(P<0.05);ALFF减低的区域主要包括双侧楔前叶、内侧前额叶及后扣带回。GTCS患者的发病频率与双侧丘脑、小脑的ALFF呈正相关(r=0.510,P=0.001),与内侧前额叶、左侧楔前叶、后扣带回及双侧部分枕叶皮层的ALFF呈负相关(r=-0.351,P=0.036)。结论 GTCS患者发作间期丘脑皮层脑区神经自发活动异常,与GTCS患者的癫痫发作相关。ALFF有助于进一步揭示GTC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强直阵挛性 发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脐带绕颈的MRI、彩超及分娩结果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中秋 陈自谦 +3 位作者 卢光明 秦志宏 扬帆 许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脐带绕颈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中、晚期孕妇进行磁共振成像及彩超对照,并和分娩时胎儿的脐带状况作对照分析。结果:48例胎儿出生时,14例脐带绕颈被发现。其CDFI表现均为胎...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脐带绕颈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中、晚期孕妇进行磁共振成像及彩超对照,并和分娩时胎儿的脐带状况作对照分析。结果:48例胎儿出生时,14例脐带绕颈被发现。其CDFI表现均为胎儿颈部红蓝相间的螺旋状脐血管;产前彩超诊为脐带绕颈者14例,其正确诊断率为92.8%,假阳性率7.1%,漏诊率7.1%。脐带绕颈的典型MRI表现为T1和T2加权图像上,呈类圆形或“品”字形低信号结节。产前MRI诊为脐带绕颈者13例,其正确诊断率为85.7%,假阳性率7.1%,漏诊率14.2%。结论:彩超及磁共振成像能较好地揭示胎儿脐带绕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脐带绕颈 MRI 彩超 分娩结果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华斌 李苏建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5例均为年轻女性。5例CT表现为胰腺区巨大囊实性肿块,其中肿瘤位于胰尾3例、胰体...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5例均为年轻女性。5例CT表现为胰腺区巨大囊实性肿块,其中肿瘤位于胰尾3例、胰体1例、胰头1例,1例肿块内伴有点状钙化,增强扫描肿块实性成分动脉期呈轻度增强,门静脉期肿块囊壁及实性成分均增强明显,囊性部分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其中1例伴有胰管轻度扩张,5例均未见肝内外胆管扩张。1例肿块MRI表现T1WI、T2WI高低混杂信号,邻近结构受压移位,包膜完整,增强扫描肿块实性成分明显增强,囊变坏死区无增强。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临床,可与其它胰腺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振幅分析及EEG-fMRI对局灶性癫痫活动定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龙柳 张志强 +2 位作者 张宗军 许强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95-1799,共5页
目的对比低频振幅(ALFF)分析技术与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技术对局灶性癫痫活动检测的能力,评估ALFF分析技术在局灶性癫痫活动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4例有明确病理灶存在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分别利用GE 1.5T MRI仪(17例)... 目的对比低频振幅(ALFF)分析技术与脑电联合功能磁共振成像(EEG-fMRI)技术对局灶性癫痫活动检测的能力,评估ALFF分析技术在局灶性癫痫活动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4例有明确病理灶存在的局灶性癫痫患者,分别利用GE 1.5T MRI仪(17例)及Siemens 3.0T MRI仪(7例)行同步EEG-fMRI数据采集。以广义线性模型(GLM)方法对间期痫样发放(IEDs)相关fMRI活动的检测为基础;再采用ALFF分析技术,对个例患者与大样本正常受试者基线数据进行两样本t检验(P<0.05,Alphasim校正),检测局灶性癫痫脑区ALFF改变的位置。最后以临床或手术癫痫定位结果为标准,对比分析两种fMRI技术对癫痫活动的检测能力。结果 36次有效癫痫EEG-fMRI数据中,两种分析技术均检出明显的BOLD结果。EEG-fMRI定位结果与临床定位结果相关者15次(15/36,41.66%);ALFF结果与临床定位结果相关者24次(24/36,66.67%)。两者定位结果一致且均与临床定位结果相关者9次(9/36,25.00%),两者定位结果均与临床定位结果不符者6次(6/36,16.67%)。结论 EEG-fMRI能有效检出癫痫活动相关脑区;基于ALFF的fMRI技术可在不须同步EEG信息的情况下更好地检测癫痫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局灶性 脑电图 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钙化对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雨蒙 王莉 +7 位作者 曹立平 郑玲 张治中 张宗军 蔡必扬 刘新峰 卢光明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登记的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CT平扫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工作站,采用相同的... 目的探讨颈动脉钙化与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卒中注册系统2009年12月—2012年10月登记的首发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检查。CT平扫原始数据传入西门子工作站,采用相同的重建条件,应用Agat—stonCMciumScore系统进行钙化积分的测量。根据积分将患者分为无钙化(0分)、轻度钙化(0分〈积分〈100分)和重度钙化组(≥100分)。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随访卒中后2年内主要终点事件(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的发生情况。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价颈动脉钙化积分对主要终点事件的影响,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钙化程度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522例患者颈动脉钙化积分中位数为11.9分(四分位数:0,107.9分),其中无钙化组183例(35.1%),轻度钙化组200例(38.3%),重度钙化组139例(26.6%)。随访至2年时,共52例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1.034,95%CI:1.006~1.062,P=0.017)、颈动脉钙化积分(HR=1.001,95%CI:1.000~1.001,P=0.037)是影响缺血性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分析显示,无钙化组2年累积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5%(10例),轻度组为9.7%(16例),重度组为15.0%(26例)。重度钙化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钙化组(HR=1.612,95%CI:1.106—2.350,P:0.013)。结论颈动脉钙化可能是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卒中 颈动脉粥样硬化 预后 动脉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氟-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裕效 朱虹 +5 位作者 张宗军 常林凤 吴江 王新刚 黄红丽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 目的:评价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PET/CT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8例患者被分成3组。第一组为未经相关治疗的HCC组,共13例;第二组为肝脏良性病变组,共9例;第三组为HCC治疗后疗效观察组,共6例。18FDGPET/CT影像学表现结合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计算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标准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组患者Ⅰ型表现7例,Ⅱ型表现5例,Ⅲ型表现1例;第二组患者Ⅰ型表现0例,Ⅱ型表现4例,Ⅲ型表现5例;18FDGPET/CT对HCC诊断的灵敏度为:53.8%,其suv值的大小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有关。第三组患者Ⅰ型表现5例,Ⅱ型表现0例,Ⅲ型表现1例,其suv值的大小与肿瘤残留有关。结论:18FDGPET/CT显像在HCC生物学特性评估及HCC治疗后疗效监测方面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18氟-脱氧葡萄糖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连接密度图观察内侧颞叶癫痫 被引量:2
9
作者 龙柳 张志强 +4 位作者 许强 林玉娇 项蕾 卢光明 张宗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1-504,共4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密度(FCD)方法观察内侧颞叶癫痫(mTLE)脑功能活动改变的分布模式。方法分别采集47例mTLE患者与32名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通过两样本t检验,观察mTLE患者相对正常对照组的FCD活动改变,并采... 目的采用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密度(FCD)方法观察内侧颞叶癫痫(mTLE)脑功能活动改变的分布模式。方法分别采集47例mTLE患者与32名正常志愿者(正常对照组)的静息态fMRI数据,通过两样本t检验,观察mTLE患者相对正常对照组的FCD活动改变,并采用基于体素的相关分析观察mTLE患者FCD改变脑区与癫痫病程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TLE患者发作间期FCD降低区域以双侧内侧颞叶、后扣带回、外侧颞叶和顶叶区为主;FCD增高区域主要分布于双侧感觉运动区(P<0.05,FWR多重校正)。基于体素的相关性分析显示,mTLE病程与双侧内侧颞叶、后扣带回及顶叶区的FCD值呈负相关(P<0.05,FDR多重校正)。结论 mTLE表现为默认网络及感觉运动区的功能连接异常;这些区域功能异常可能与mTLE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 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观察额叶癫痫患者静息态局域一致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玉姣 张志强 +3 位作者 许强 陈光辉 杨昉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85-1588,共4页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额叶癫痫(FLE)患者局域一致性(ReHo)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6例常规结构MRI阴性FLE患者及性别年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比较ReHo改变脑区,观察ReHo改变脑区与FLE病程长短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FLE患... 目的探讨静息状态下额叶癫痫(FLE)患者局域一致性(ReHo)的变化特点。方法对46例常规结构MRI阴性FLE患者及性别年龄无差异的正常对照组行静息态fMRI,比较ReHo改变脑区,观察ReHo改变脑区与FLE病程长短的相关性。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FLE患者ReHo值升高的脑区包括前、中扣带回,双侧岛叶、丘脑及右侧基底核区,ReHo降低脑区包括左侧额上回,左侧颞中、下回及小脑。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LE患者前、中扣带回,额上回ReHo值与病程长短呈正相关,双侧辅助运动区、右侧枕叶ReHo值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 FLE患者静息态下脑功能异常,扣带回、岛叶、丘脑及基底核区等区域存在ReHo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癫痫 局域一致性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参照加工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翠平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82-2384,共3页
随着神经功能影像学的发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已被应用于感知觉、语言、记忆等多个认知领域的研究。近十年来对于自我参照加工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fMRI在自我参照加工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自我参照加工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的计算机辅助检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碧云 陈自谦 卢光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8-150,153,共4页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受检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肺部直径约9~30mm单发结节的病例为试验组。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50个年龄、性别构成与受检组相仿的...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检测系统(CAD)对肺内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从受检病人中随机抽取150例肺部直径约9~30mm单发结节的病例为试验组。所有肺结节病灶均经病理证实。另从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150个年龄、性别构成与受检组相仿的病例作为对照组。两组胸片均经CT证实,并由多位放射学专家共同诊断。所有胸片均通过数字化放射成像(DR)获得。由5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和5位低年资影像诊断医生作为观测者分别对不用和用CAD输出图像的胸片进行诊断。观察者积分用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来衡量。结果:平均ROC曲线下面积从不用CAD输出图像的0.766到用CAD输出图像的0.833,两者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CAD输出图像时,低年资影像诊断医生比高年资影像诊断医生的平均ROC曲线下面积增加的更多。结论:运用DR所配置的CAD系统能帮助影像诊断医生提高对肺结节性病灶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币病变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抗癫痫药物对原发全面性癫痫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
13
作者 黄育斌 张志强 +3 位作者 许强 杨昉 魏渭 卢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93-696,共4页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对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9例服用AEDs治疗的GTCS患者(服药组)及19例未服药患者(未服药组)纳入本研究。采集3DT1数据,并采用VBM方法将患者脑... 目的运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VBM)分析方法,探讨抗癫痫药物(AEDs)对全面强直阵挛癫痫(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9例服用AEDs治疗的GTCS患者(服药组)及19例未服药患者(未服药组)纳入本研究。采集3DT1数据,并采用VBM方法将患者脑灰质结构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灰质结构进行两样本t检验。针对服药患者,分2次分别纳入及不纳入病程作为协变量,将服药时间与全脑灰质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未服药组比较,服药组GTCS患者脑灰质体积增加的区域以双侧额叶、顶叶、颞叶、尾状核及小脑半球为主。无论是否将病程纳为协变量,双侧壳核、丘脑灰质体积与服药时间呈正相关。结论 VBM可显示AEDs对脑灰质结构造成的微细改变;AEDs对GTCS患者脑灰质结构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原发全面性 磁共振成像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腹股沟及盆腔多发神经鞘瘤1例
14
作者 吴正参 王中秋 刘珍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24-92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鞘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对肾细胞癌分型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胡海燕 赵艳娥 +2 位作者 魏淑萍 马思懿 张宗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三种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在肾细胞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104例)和三期增强CT(108例)检查,对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 目的:分析三种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探讨两种方法在肾细胞癌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117例肾细胞癌患者分别行超声造影(104例)和三期增强CT(108例)检查,对不同亚型肾细胞癌的超声造影和增强CT表现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上37例透明细胞癌表现为"快进快出",14例"同进同出",高于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52例透明细胞癌呈高增强,高于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P<0.01)。在增强CT动脉期上,透明细胞癌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嫌色细胞癌和乳头状细胞癌(P<0.01);肿瘤肾皮质比分别为74.7%、44%和24.5%。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鉴别透明细胞癌和非透明细胞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5.36%和85.51%,特异性为65.71%和64.10%。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肾细胞癌亚型鉴别上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亚型 超声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