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转换至他克莫司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季曙明 陈劲松 +3 位作者 孙启全 文吉秋 程东瑞 刘志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sA)都是很强的钙神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防治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文中对使用Cs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FK506后的临床和病理进行... 目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和环孢素(CsA)都是很强的钙神经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抑制淋巴细胞活化,防治早期急性排斥反应。文中对使用CsA的慢性移植肾肾病(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CAN)患者转换为FK506后的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观察,旨在探讨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61例首次接受尸肾移植1年以上、肾功能异常、经移植肾活检诊断为CAN的患者,对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CsA组(n=30):采用原治疗方案CsA+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泼尼松;FK506组(n=31):由CsA转换至FK506+MMF+泼尼松方案治疗。至少随访12个月,以血肌酐(Scr)值倒数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作图,通过曲线回归分析计算转换前后肾功能的下降率。治疗有效的定义为肾功能改善或稳定。肾功能改善:血肌酐斜率<-5%;肾功能稳定:血肌酐斜率介于-5%和5%之间;肾功能恶化:血肌酐斜率>5%。结果随访12个月时,FK506组平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otal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均明显降低,分别为(5.14±1.02)mmol/Lvs(6.61±1.37)mmol/L,P<0.001;(2.01±0.91)mmol/Lvs(2.44±1.35)mmol/L,P<0.05;(2.03±0.99)mmol/Lvs(4.11±1.21)mmol/L,P<0.01;而CsA组血TC、TG、LDL水平无明显改变,甚至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10±1.13)mmol/Lvs(6.60±1.22)mmol/L,P<0.05;(2.49±1.32)mmol/Lvs(2.47±1.48)mmol/L,P=NS;(5.11±1.21)mmol/Lvs(4.01±0.99)mmol/L,P<0.05。2组之间的肾功能改善率(64.5%vs23.3%,P<0.01)、肾功能稳定率(12.9%vs33.3%,P<0.01)和肾功能恶化率(22.6%vs43.3%,P<0.01)均存在明显的差异。FK506转换治疗后病理上也得到明显改善:肾小管萎缩(58.1%vs46.2%,P<0.05)、间质纤维化(51.6%vs30.8%,P<0.01)和动脉透明变性(54.8%vs38.5%,P<0.01)。随访期间无一例死亡。FK506组移植肾失功率低于CsA组,分别为6.5%和23.3%,P<0.01;移植肾1年存活率分别为93.5%和76.7%,P<0.01。FK506组患者高血压、多毛症、齿龈增生、肝功能异常和肺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CsA组,分别为63.8%vs84.6%(P<0.01)、22.4%vs53.8%(P<0.01)、8.6%vs51.3%(P<0.01)、6.5%vs16.7%(P<0.01)和6.5%vs10.0%(P<0.0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与CsA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CsA转换至FK506治疗CAN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改善CAN患者的脂质异代谢,而且能有效地改善移植肾功能,延缓CAN患者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他克莫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在慢性肾病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希燃 王庆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肾功能减退的表现之一,在慢性肾病(chron ic k idney d isease,CK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最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在CKD进展中的作用,文中对此作一综述,旨在指导临床通过改善高尿酸...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肾功能减退的表现之一,在慢性肾病(chron ic k idney d isease,CK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最近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其在CKD进展中的作用,文中对此作一综述,旨在指导临床通过改善高尿酸水平,从而延缓CKD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慢性肾病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预防和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贾忠辉 谢红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糖尿病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极易并发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与糖尿病患者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厌食、反复感染以及长期控制饮食等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早期腹膜透析、合理的营养配方、有效控制血糖、适时纠正并发症,并应用氨基酸营养透析液... 糖尿病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极易并发严重的营养不良,这与糖尿病患者严重的胃肠功能障碍、厌食、反复感染以及长期控制饮食等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早期腹膜透析、合理的营养配方、有效控制血糖、适时纠正并发症,并应用氨基酸营养透析液等,可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腹膜透析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肾损害尿蛋白性质的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杨秀 王庆文 +5 位作者 王金泉 陈惠萍 曾彩虹 刘志红 黎磊石 金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90-294,309,I0004,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损害患者小分子蛋白尿(LWP)和肾病性蛋白尿(N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LWP和NP在骨髓瘤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该研究所住院,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的MM合并肾损... 目的:分析比较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肾损害患者小分子蛋白尿(LWP)和肾病性蛋白尿(NP)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LWP和NP在骨髓瘤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该研究所住院,经临床、病理明确诊断的MM合并肾损害患者46例,分成LWP组29例和NP组17例,比较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两组患者流行病学和免疫学分型无明显差异,LWP组D-S分期Ⅲ期的比例较NP组高,贫血的程度LWP组较NP组重。肾损害方面,LWP组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NP组高;反映近端肾小管损伤指标的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尿渗量LWP组较NP组低。肾组织病理上,LWP组以管型肾病最常见,而NP组主要表现为轻链沉积病和肾淀粉样变性。结论:尿蛋白性质的分析能作为判断骨髓瘤肾损害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和肾组织病理特点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管型肾病 尿蛋白性质 本周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急性肾损伤诊断标准的沿革 被引量:27
5
作者 张凯悦 季大玺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定义和分期标准不断被更新并趋于统一,从ARF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从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丧失期、终末期肾病(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RIF...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定义和分期标准不断被更新并趋于统一,从ARF到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从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丧失期、终末期肾病(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RIFLE)标准到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分期,这2种分期标准在进行诊断时各有利弊。文中对AKI的定义、诊断标准等问题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风险期 损伤期 衰竭期 丧失期 终末期肾病标准 急性肾损伤网络分期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