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淑萍 金鑫鑫 +3 位作者 路又可 万海军 袁柏思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文中总结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研究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恶性腹膜... 目的恶性腹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差的特点。文中总结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诊治经验,以期提高研究人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7例经病理证实的恶性腹膜间皮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7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男6例、女11例,出现症状的年龄多超过40岁(14例,82.4%),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7例(41.2%)、腹胀8例(47.1%),主要体征为腹水8例(47.1%)、腹部包块7例(41.2%),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多在3月内。结果血清糖原抗原CA125在所检测的7例患者中有5例升高;确诊前B超或CT检查发现腹水和(或)腹部包块(结节)者15例(88.2%);确诊的方式主要为开腹手术(11例,64.7%);病理类型中最主要为上皮型(15例,88.2%),肉瘤型和混合型各1例;术后行腹腔局部灌注化疗7例(41.2%),全身化疗5例(29.4%),减瘤术5例(29.4%);中位随访时间为13.5月(1月~12年),其中3例患者死亡。结论影像学及血清CA125水平在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确诊须依据病理诊断;并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和食管腺癌发生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戴结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7-312,共6页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在西方人群中显著增加,且其预后较差。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两者均与食管鳞状上皮炎症密切相... 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的发病率在西方人群中显著增加,且其预后较差。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和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两者均与食管鳞状上皮炎症密切相关。然而,促进EAC发展的细胞作用机制却知之甚少。BE中的慢性炎症建立了一个适于细胞DNA损伤和改变与细胞增殖和凋亡抑制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微环境。炎症级联反应中的关键因素包括产生自由基,活化激酶通路和转录因子,生成细胞因子和炎性酶类。文中重点阐述反流诱导的炎症和EAC发生之间的联系。了解参与炎症相关的EAC发生的分子途径,可为EAC提供一个更好的靶向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食管腺癌 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病 核因子 KB 环氧合酶-2 非甾体类抗炎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的基因突变 被引量:1
3
作者 潘键 陈春燕 +3 位作者 李玫 张晓梅 朱明 刘炯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33-937,共5页
目的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唇黑斑和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LKB1/STK11基因胚系突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文中探讨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LKB1/STK11基因... 目的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患者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口唇黑斑和肠道多发错构瘤性息肉。LKB1/STK11基因胚系突变与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发病有密切关系。文中探讨1例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LKB1/STK11基因的病理性突变。方法收集家系成员外周血,提取DNA,采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DNA测序等方法分别检测LKB1/STK11基因大片段缺失、碱基突变、碱基插入和缺失。同时收集250名正常人外周血,提取DNA,用PCR-DHPLC筛查验证突变位点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突变位点对编码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家系中2名受累成员均携带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导致Trp308Cys错义突变。结论 LKB1/STK11基因c.924G>C位点的病理性胚系突变是此家系的致病性因素。Peutz-Jeghers综合征家系中LKB1/STK11基因的胚系突变筛查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来预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UTZ-JEGHERS综合征 LKB1/STK11基因 胚系突变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与炎性肠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瑛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属于凝集素家族,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的重要成分,有激活补体系统、调理吞噬等作用,并与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有关。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损害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属于凝集素家族,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的重要成分,有激活补体系统、调理吞噬等作用,并与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有关。炎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损害密切相关。近年研究表明,MBL基因的多态性导致了其血清水平的个体差异,且与炎性肠病的发病率、临床症状、病程等具有相关性。文中综述了MBL及其与炎性肠病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 炎性肠病 甘露糖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功能性肠病伴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研究
5
作者 许卫君 季洪赞 +4 位作者 陈树 嵇君俊 钟勇 潘士勇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78-380,共3页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ACE)具有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文中观察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und disorder,FBD)高血压病的中国汉族老年男性ACE基因多态性,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FBD伴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73例...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verting enzyme,ACE)具有调节机体机能的作用。文中观察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und disorder,FBD)高血压病的中国汉族老年男性ACE基因多态性,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FBD伴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73例中国汉族老年男性FBD作为观察组(伴高血压组29例、不伴高血压组44例),44例正常中国汉族老年男性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各组ACE基因第16内含子中长度为287 bp碱基片段的插入/缺失(I/D)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ACE基因D型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P<0.05),FBD伴高血压病亚组的DD基因型频率ACE基因显著升高(P<0.05)。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FBD伴高血压病相关,推测DD基因型为老年FBD伴高血压病的重要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基因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功能性肠病 高血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甲基转移酶诱导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文辉 汪芳裕 +2 位作者 沈芸竹 王颖超 袁俊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5-908,共4页
目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7在结肠癌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文中探讨CpG甲基转移酶(CpG methyltransferase)又称M.SssI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的凋亡诱导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紧密连接蛋白-7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7在结肠癌中表达上调,并与肿瘤的发生转移密切相关。文中探讨CpG甲基转移酶(CpG methyltransferase)又称M.SssI在体外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细胞的凋亡诱导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对紧密连接蛋白-7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50U/ml M.SssI为过甲基化组,10μmol/L氮杂胞苷(5-azacytidine)为甲基化酶抑制组干预培养HT-29细胞,只加PBS为对照组。24 h后用流式细胞术观察3组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观察紧密连接蛋白-7的细胞学定位和表达程度在3组细胞中的差异。结果过甲基化组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而甲基化酶抑制组早期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ssI显著抑制HT-29细胞增殖,P<0.05,抑制率达32.1%,而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可促进细胞增殖,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和甲基化酶抑制组相比,紧密连接蛋白-7在过甲基化组表达明显下降,P<0.05,而5-氮杂胞苷组中紧密连接蛋白-7的表达量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CpG甲基转移酶可诱导HT-29细胞的凋亡、抑制增殖,可能与CpG甲基转移酶促使紧密连接蛋白-7基因启动子发生过甲基化,导致相应蛋白表达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甲基转移酶 HT-29细胞 细胞凋亡 紧密连接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编码蛋白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春燕 刘炯 汪芳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溶瘤病毒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死亡,除病毒的大量复制、突破细胞膜而直接破坏肿瘤细胞以外,病毒产生的某些特殊蛋白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如腺病毒编码的E4orf4、自主性细小病毒NS1、鸡贫血病毒编码的凋亡素(apoptin)等。不同的... 溶瘤病毒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死亡,除病毒的大量复制、突破细胞膜而直接破坏肿瘤细胞以外,病毒产生的某些特殊蛋白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如腺病毒编码的E4orf4、自主性细小病毒NS1、鸡贫血病毒编码的凋亡素(apoptin)等。不同的病毒编码蛋白所具有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不尽相同。进一步了解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病毒蛋白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有助于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文中就病毒编码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特点及相关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4orf4 NS1 凋亡素 肿瘤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