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指(趾)纤维骨性假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志 安晓静 +4 位作者 石群立 陶自坚 马恒辉 章如松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8,共5页
目的探讨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r,F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指(趾)FP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9例FP男女比为7∶2,平均年龄为24.8岁,部位分别为指2例、掌2例、... 目的探讨指(趾)纤维骨性假瘤(fibroosseous pseudotumor,FP)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9例指(趾)FP资料,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观察。结果9例FP男女比为7∶2,平均年龄为24.8岁,部位分别为指2例、掌2例、趾3例和足跟2例。临床上以局部肿胀或肿块伴疼痛为主。镜检:病变主要由增生的梭形细胞及散在的不规则骨组织构成且伴间质胶原化。梭形细胞形态较温和,偶见核分裂象。其中2例梭形细胞丰富,细胞肥胖,轻度异型性,核较大,卵圆形或梭形,见较多核分裂象。免疫表型:梭形细胞及骨母细胞表达vimentin,Ki-67<1%+,α-SMA、actin、S-100、desmin、CK和EMA均阴性。9例FP患者术后随访,一般情况良好,未见复发。结论指(趾)FP是一种罕见的、好发于指(趾)的良性增生性病变。熟悉F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对避免将其误诊为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肿瘤 趾肿瘤 纤维骨性假瘤 诊断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41例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韦玮 郭庆 +4 位作者 涂频 陆珍凤 何燕 李凤山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5-620,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卵巢SBT(经典型28例,微乳头型13例),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经典型和微乳头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绝经状况、肿瘤最大... 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us borderline tumor,SB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卵巢SBT(经典型28例,微乳头型13例),比较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经典型和微乳头型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绝经状况、肿瘤最大径及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微乳头型SBT在高临床分期(FIGOⅡ/Ⅲ)、双侧卵巢发生、腹水中见肿瘤细胞、卵巢表面累及、微浸润、腹膜种植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方面明显高于经典型SBT(P<0.05)。治疗上微乳头型SBT患者多同时行子宫切除术、部分大网膜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且术后常辅以化疗,并采用PT方案。经典型SBT患者常保留卵巢和生育功能。微乳头型SBT常伴乳头状输卵管上皮增生(papillary tubal hyperplasia,PTH)。结论微乳头型SBT与腹膜种植(尤其浸润性种植)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主张进行包括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完整手术分期。两型SBT预后相似,说明微乳头型SBT只是与预后不良因子紧密相关的经典型SBT的形态学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微乳头型 乳头状输卵管上皮增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病理学诊断新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国璋 赵有财 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关键词 淋巴瘤 WHO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声组织处理仪及环保试剂对乳腺癌ER、PR和HER-2染色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程凯 余波 +3 位作者 王海 卢梅英 马恒辉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超声快速石蜡组织标本处理技术(简称超声组织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1]。该技术采用新型的组织标本处理试剂和仪器,可以快速、无污染、较大批量地处理组织标本,且成本低廉,质量可靠[2]。目前已经有多家单位采用该方法... 超声快速石蜡组织标本处理技术(简称超声组织处理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技术[1]。该技术采用新型的组织标本处理试剂和仪器,可以快速、无污染、较大批量地处理组织标本,且成本低廉,质量可靠[2]。目前已经有多家单位采用该方法处理标本以缩短病理报告周期。乳腺穿刺活检技术已成为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ER、PR、HER-2免疫组化染色直接决定乳腺癌的治疗方式[3]和患者预后[4]。因此,有必要探讨超声组织处理技术对ER、PR、HER-2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型超声组织处理仪 组织处理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外周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向春香 涂频 +3 位作者 余波 何燕 夏春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91-1192,共2页
患者男性,68岁。因左小腿瘤块半年人院。半年前发现左小腿长出一肿块,并逐渐增大,就诊时肿块直径已达6cm,肿块固定,无活动度。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左小腿肿块皮肤及其周围皮肤有瘙痒感,患者无发热,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 患者男性,68岁。因左小腿瘤块半年人院。半年前发现左小腿长出一肿块,并逐渐增大,就诊时肿块直径已达6cm,肿块固定,无活动度。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左小腿肿块皮肤及其周围皮肤有瘙痒感,患者无发热,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等其他特殊症状。追问病史,患者3年前发现胸壁多发不规则紫红色皮损,缓慢逐渐增大,现体检发现最大皮损大小5cm×4cm,皮损稍高出皮肤表面,皮肤无破溃。入院后手术切除左小腿瘤块,术中见瘤块位于左小腿外侧皮下,大小6cmX5cm×2.5cm,肿物表面皮肤完整,肿块位于真皮下。切除肿块送病理检查。肿块常规固定、包埋、切片,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和T、B基因重排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 外周T细胞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RT-PCR检测石蜡包埋组织microRNA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凯 余波 +1 位作者 王建东 石群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73-1276,共4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已成为核酸检测的重要方法。microRNA是核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可使用qRT-PCR技术进行检测。由...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是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核酸定量分析技术,因其具有重复性好、定量准确等优点,已成为核酸检测的重要方法。microRNA是核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可使用qRT-PCR技术进行检测。由于microRNA具有其特殊性,与mRNA的检测方法不完全一样,仍需进行深入探讨qRT-PCR技术分析组织中microRNA的表达方式。现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T-PCR MICRORNA 参考基因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