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毛样特征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影像与病理学分析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雷艳 牛丰南 +1 位作者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84,90,共5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563-02)。患者,女,67岁。因“口周偏斜1周余无好转”于2025年1月13日至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关键词 具有毛样特征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病理诊断 脱氧核糖核酸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伴脂肪瘤样分化影像学表现一例
2
作者 李姝影 牛丰南 +2 位作者 周佳南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131,共4页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563-02。患者男,37岁,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为主,间断发作,偶有恶心,无呕吐,有一过性晕倒在...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并经过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3-563-02。患者男,37岁,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侧为主,间断发作,偶有恶心,无呕吐,有一过性晕倒在地,无视物糊、言语不清、肢体运动障碍、四肢抽搐等,于2024年2月来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就诊。头颅CT平扫检查示右侧颞叶囊实性占位,实性部分呈稍高密度(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 脂肪瘤样分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多b值DWI及DCE分布式参数模型辅助诊断放射性坏死一例
3
作者 雷艳 周佳南 +2 位作者 朱正阳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1-183,234,共4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3-563-02,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患者女,36岁。主诉胶质瘤术后3年余。患者于2019年11月12日中午活动后突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无...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23-563-02,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患者女,36岁。主诉胶质瘤术后3年余。患者于2019年11月12日中午活动后突发头晕头痛伴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四肢抽搐,无意识障碍,休息后无缓解,遂送至南京同仁医院,急查头颅CT示右侧额叶脑出血,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至南京鼓楼医院就诊。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同步放化疗 放射性坏死 肿瘤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大流行公众焦虑反应与基线杏仁核亚区体积关系的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军霞 陆加明 +3 位作者 陈钱 张雯 张鑫 张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47-852,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前后个体的焦虑水平变化,以及基线期(COVID-19大流行前)杏仁核亚区体积与大流行前后个体焦虑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纵向随访研究,收集40名健康青年人疫情大流行期间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前后个体的焦虑水平变化,以及基线期(COVID-19大流行前)杏仁核亚区体积与大流行前后个体焦虑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纵向随访研究,收集40名健康青年人疫情大流行期间的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这些被试均具备基线(大流行前)脑影像数据和日常焦虑评分。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基线杏仁核亚区体积与大流行前后焦虑得分及变化率的关系。结果:COVID-19大流行期间个体的状态焦虑水平较大流行之前明显增高(t=-2.584,P=0.014)。基线期杏仁核的左侧中央核(F=6.197,P=0.018)和内侧核(F=6.753,P=0.014)亚区体积越大,大流行前后状态焦虑水平变化率越小,且此相关性在青年女性中更为明显。结论:杏仁核亚区体积与重大压力事件(如当前的全球健康危机)引起的个体焦虑水平变化显著相关。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焦虑易感性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并可能对开发有针对性的心理和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杏仁核 焦虑 神经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在鉴别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相关反应与复发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朱正阳 韩小伟 +3 位作者 叶梅萍 陈思璇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7-153,共7页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放化疗。GBM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出现的相关反应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和假性反应,因其与肿瘤复发的...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最常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常用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及后续的放化疗。GBM患者接受放疗和化疗后出现的相关反应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和假性反应,因其与肿瘤复发的影像学表现相似导致在临床上常易混淆。GBM治疗相关反应与肿瘤复发的准确诊断与鉴别有助于及时评估患者疾病进展、制订治疗方案和提高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预后和远期生存期至关重要。本文简要阐述了磁共振常规成像和高级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弥散峰度成像、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动态对比增强成像、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波谱、酰胺质子转移成像等在鉴别GBM治疗相关反应与复发中的应用进展。本文将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理解GBM复发与治疗相关反应影像学表现的差异以及相关血流动力学、代谢水平及组织微结构的差异,进而提高GBM患者总体预后,也为后续磁共振新技术在该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治疗相关反应 假性进展 放射性坏死 假性反应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