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8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大学化学基础性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
1
作者 姚天扬 《中国大学教学》 1993年第6期7-8,共2页
关键词 南京大学 人才培养 教学实验室 实验室管理 学生工作处 综合实验室 科研实验室 教学研究成果 学习计划 戴安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太平门地段雪松树年轮及其根土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钱君龙 柯晓康 +3 位作者 尹卓思 柯善哲 何海军 唐劲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1994年在南京市太平门街道采集了五株雪松的年轮样及其根部土壤(黄棕壤pH=6.68),分别测定了Li、Al、P、K、Mn、Co、Cu、Zn、Cd、Ba和Pb等11种化学元素含量,实测结果验证了雪松年轮与其根部当年土... 1994年在南京市太平门街道采集了五株雪松的年轮样及其根部土壤(黄棕壤pH=6.68),分别测定了Li、Al、P、K、Mn、Co、Cu、Zn、Cd、Ba和Pb等11种化学元素含量,实测结果验证了雪松年轮与其根部当年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满足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Z,t)=a(Z)+b(Z)lgC(Z,t)。根据年轮元素含量C(Z,t)可以重建过去根土中元素含量C′(Z,t),即反映环境(土壤)中元素含量的逐年演变的年份序列。利用C(Z,t)中最低含量可估算该地段黄棕壤的土壤元素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雪松年轮 黄棕壤 元素含量 相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球形和树枝状纳米银的超声电化学制备 被引量:31
3
作者 廖学红 朱俊杰 +2 位作者 邱晓峰 赵小宁 陈洪渊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在配位剂EDTA存在下 ,用AgNO3溶液以超声电化学方法成功地制备出两种不同粒径的类球形和树枝状的纳米银 ,并用X射线衍射 (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对该纳米银进行表征 ;
关键词 类球形 树枝状 纳米银 超声电化学制备 表征 纳米粒子 可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低温合成定向碳纳米管阵列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新 胡征 +4 位作者 王喜章 吴强 陈懿 杨绍光 都有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31-733,共3页
Well aligned nanotubes with diameter of 30—50 nm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a porous alumina template by 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W PECVD). By this means, the control over either diameter o... Well aligned nanotubes with diameter of 30—50 nm have been synthesized on a porous alumina template by microwave 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W PECVD). By this means, the control over either diameter or length of the nanotubes could be realized. The hollow structure and vertically aligned features have been verif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ic imag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ported fabrication methods, lower synthesis temperature (below 520 ℃) and simpler process (no negative dc bias applied) have been achieved, which could be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both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阵列 微波等离子体 化学气相沉积 低温合成 孔性氧化铝模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B超细非晶合金的化学制备、反应机理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沈俭一 李智渝 陈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NiCl2与KBH4的反应及其产物Ni-B超细非晶合金的性质,详细探讨了反应的电化学基础和反应过程及机理.发现Ni(2+)与的反应由三个独立的基本反应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分解即与H2O的反应,... 本文研究了水溶液中NiCl2与KBH4的反应及其产物Ni-B超细非晶合金的性质,详细探讨了反应的电化学基础和反应过程及机理.发现Ni(2+)与的反应由三个独立的基本反应组成,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的分解即与H2O的反应,Ni-B则产生于Ni(2+)的还原(被)和离子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反应液的pH值可自动恒定在3.18左右.在总包反应中,完全还原1molNi(2+)需要消耗1.84mol,其中的分解反应约占48%.根据反应机理可计算产物的组成,计算结果与实际测定值完全一致.电镜测定表明,反应产物呈非晶态,粒径约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玻璃 超细粒子 反应机理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铁(Ⅲ)配合物的电化学特征及其与DNA结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宏飞 杨频 +1 位作者 李青山 邬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71-675,共5页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 采用示波极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了3公铁离子Fe(Ⅲ)与阿霉素(ADM)配合物的电化学特性.在生理pH条件下,Fe(Ⅲ)与ADM形成2:1的稳定配合物,Fe(Ⅲ)的配位使ADM在更负的电势下才能还原,这与其心脏毒性减轻密切相关.采用线性扫描、吸收光谱和凝胶电泳法研究了ADM-Fe(Ⅲ)配合物与DNA的结合作用,ADM-Fe(Ⅲ)配合物仍保留了ADM插入结合的特征,并形成一种稳定的DNA-Fe(Ⅲ)-ADM的三元结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铁配合物 心脏毒性 DNA 结合反应 A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的电化学合成 被引量:59
7
作者 廖学红 朱俊杰 +1 位作者 赵小宁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837-1839,共3页
Spherical or dendritic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in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L cysteine or citric acid.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 ray... Spherical or dendritic silver nanoparticl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an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 in an aqueous solution containing L cysteine or citric acid. The silver nanoparticl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owder X ray diffraction(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and UV Vis absorption spectrum. A typical XRD pattern of the as prepared silver nanoparticles shows the presence of the diffraction peaks corresponding to the (111), (200), (220), (311) planes. All the peaks in the XRD pattern can be indexed as a fcc structure(JCPDS, No.4 0783). The TEM image in the presence of L cysteine shows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But the TEM image in the presence of citric acid shows dendritic nanoparticles. [WT5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合成 纳米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青I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对血红蛋白的电催化还原 被引量:15
8
作者 赫春香 俞爱民 +1 位作者 韩吉林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847-1850,共4页
天青I修饰电极在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0.3~-0.7V电位范围内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其表面式量电位E0'=-0.21V,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69s ̄(-1),该电极对血红蛋白... 天青I修饰电极在pH=5.5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在0.3~-0.7V电位范围内表现出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其表面式量电位E0'=-0.21V,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ks'=0.69s ̄(-1),该电极对血红蛋白的还原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由电沉积构成的修饰电极较吸附法制备的修饰电极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青Ⅰ 修饰电极 血红蛋白 电催化还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衍生物与DNA之间相互作用的光谱和电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功俊 徐静娟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235-1239,MJ02,共6页
用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儿茶酚胺衍生物与小牛胸腺 DNA之间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多巴酚丁胺和肾上腺素与 DNA之间主要为静电作用 ;而在高浓度时 ,则主要为插入作用 .对于多巴胺 ,在 5 .0 0×1 0 - 5~ 9.0 0× 1 0 ... 用光谱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儿茶酚胺衍生物与小牛胸腺 DNA之间的作用机制 .结果表明 ,低浓度的多巴酚丁胺和肾上腺素与 DNA之间主要为静电作用 ;而在高浓度时 ,则主要为插入作用 .对于多巴胺 ,在 5 .0 0×1 0 - 5~ 9.0 0× 1 0 - 4mol/L范围内 ,它与 DNA之间主要为插入作用 .同时 ,采用电化学方法测得多巴胺、肾上腺素和多巴酚丁胺与 DNA之间的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 1 .5 5× 1 0 3,9.77× 1 0 3和 1 .74× 1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酚胺衍生物 DNA 相互作用 光谱 电化学 插入作用 静电作用 溴化乙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新体系NaIO_4-H_2O_2-痕量环己烷-多羟基酚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蕾 张国芳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9-61,共3页
The chemiluminescence (CL) generated from the hydrogen peroxide oxided by periodate could be enhanced differently by polyhydrophenols, such as pyrogallol, phloroglucinol, pyrocatechol, resorcinol and parodioxybenzene.... The chemiluminescence (CL) generated from the hydrogen peroxide oxided by periodate could be enhanced differently by polyhydrophenols, such as pyrogallol, phloroglucinol, pyrocatechol, resorcinol and parodioxybenzene. Furthermore, the CL could be improv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 trace non-polar organic solvent, the possible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which a sensitive CL method for polyhydrophenols has been built. The linear ranges of determination for pyrogallol, phloroglucinol, pyrocatechol, resorcinol and parodioxybenzene were 1×10-5~2×10-7 mol/L, 1×10-3~1×10-5 mol/L, 1×10-4~6×10-6 mol/L, 1×10-3~2×10-5 mol/L and 1×10-3~6×10-5 mol/L, respectively, and their detection limits were 7.2×10-8 mol/L, 6.8×10-6 mol/L, 2.1×10-6 mol/L , 7.1×10-6 mol/L and 2.2×10-5 mol/L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多羟基酚 环己烷 高碘酸钾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直立型安培电化学检测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许丹科 华林 +1 位作者 陈洪渊 朱叔韬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07-709,共3页
报道了一种新的用于毛细管电泳检测的直立式微型安培电化学检测器。以束状碳纤维盘状电极为工作电极,分离并测定了儿茶酚胺类物质,平均柱效为220000,最小检测量达25amol,且结构紧凑,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儿茶酚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堇衍生化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静娟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07-710,共4页
将硫堇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制成了衍生化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图显示其在pH=7.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45~+0.50V(vs.SCE)范围内有2对氧化... 将硫堇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制成了衍生化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循环伏安图显示其在pH=7.7的磷酸盐缓冲液中,于-0.45~+0.50V(vs.SCE)范围内有2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1=214mV。Epc1=82mV,Epa2=-75mV,Epc2=-160mV(vs.SCE).pH在5.0~9.0范围内,峰1有2个质子参与反应,峰2有1个质子参与反应.它的表面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0.02S-1.此膜对抗坏血酸的氧化有催化作用,其氧化过电位较在裸金电极上降低了约250mV.催化电流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在1.0x10-6~4.0x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抗坏血酸催化氧化的异相速率常数为2.68x10-3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电催化氧化 硫堇 化学修饰电极 抗坏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分子筛上的蛋白质直接电化学 被引量:19
13
作者 戴志晖 鞠熀先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62-1266,共5页
将介孔分子筛用于不同含血红素蛋白质的直接电子传递研究,分别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六方介孔硅(HMS)上的直接电化学,探讨了介孔分子筛与这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过氧化氢和亚硝酸根的新型的生物传感器.这... 将介孔分子筛用于不同含血红素蛋白质的直接电子传递研究,分别研究了辣根过氧化物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在六方介孔硅(HMS)上的直接电化学,探讨了介孔分子筛与这些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过氧化氢和亚硝酸根的新型的生物传感器.这些工作扩展了HMS在蛋白质固定、直接电子传递研究和无试剂生物传感器制备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蛋白质 直接电化学 辣根过氧化物酶 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乳酸脱氢酶毛细管电泳在线反应电化学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杨文初 俞爱民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47-551,共5页
以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与 NAD+反应生成丙酮酸与 NADH和安培法检测 NADH为基础 ,利用电泳中介微分析 (EMMA)技术 ,研究了超微量乳酸脱氢酶的毛细管电泳在线反应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并从理论上对 EMMA电泳图中的平台宽度和高度作了初步探... 以乳酸脱氢酶催化乳酸与 NAD+反应生成丙酮酸与 NADH和安培法检测 NADH为基础 ,利用电泳中介微分析 (EMMA)技术 ,研究了超微量乳酸脱氢酶的毛细管电泳在线反应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并从理论上对 EMMA电泳图中的平台宽度和高度作了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 ,在 EMMA的恒高压和零高压两种模式下 ,使用直径为 1 50 μm和束状碳纤维电极 ,在 +0 .8V检测电位下 ,对 LDH活性检测灵敏度分别为 1 .1 n U和 0 .6n U;所导出的平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乳酸脱氢酶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单糖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叔韬 肖其昌 +3 位作者 陈洪渊 许丹科 李子曼 华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12,共4页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直立式安培电化学检测方法分离和测定单糖。考察了电解质溶液的pH和浓度对单糖分离的影响,适量加入氯化钠可改善分离条件。所列单糖的浓度至少在002~02mmol/L范围内与检测电流峰高呈线性关系。检...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直立式安培电化学检测方法分离和测定单糖。考察了电解质溶液的pH和浓度对单糖分离的影响,适量加入氯化钠可改善分离条件。所列单糖的浓度至少在002~02mmol/L范围内与检测电流峰高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5×10-6mol/L。应用该法进行了乳糖的组成和人血中葡萄糖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单糖 电化学检测 测定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化学制备单分散金属纳米钯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邱晓峰 朱俊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66-770,共5页
A simple sonochemical technique is used to synthesiz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n a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based on chemical reduction of PdCl2 by ascorbic acid (AA). The ... A simple sonochemical technique is used to synthesize palladium nanoparticles in a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solvent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reaction based on chemical reduction of PdCl2 by ascorbic acid (AA). The as prepared Pd nanoparticles are highly dispersed and uniform in size (with average size of ~ 20nm). The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 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化学 制备 单分散 金属钯 聚乙二醇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 被引量:14
17
作者 侯士峰 方惠群 陈洪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9-42,共4页
研究了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在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为+0.23V,较其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220mV.在1.0×10 ̄(-1)... 研究了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在水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及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作用,实验表明抗坏血酸在聚乙撑二氧噻吩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为+0.23V,较其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峰电位负移220mV.在1.0×10 ̄(-1)~1.0×10 ̄(-1)mol/L浓度范围内,峰电流和抗坏血酸的浓度有线性关系,可用于水果等样品中抗坏血酸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撑二氧噻吩 修饰电极 电催化 维生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配位化学反应研究LXVII.金属铜表面M-S(M=Mo,W)簇合物膜的组成 被引量:6
18
作者 叶向荣 侯红卫 忻新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5-8,共4页
采用FTIR、XPS和AES研究了金属铜表面M-S(M=Mo,W)簇合物膜。结果表明,Mo(W)与铜表面的Cu_2O反应,形成了Mo(W)-S-Cu键;簇合物膜由Mo(W)、S、Cu、O元素组成,分别呈+6、-2、+... 采用FTIR、XPS和AES研究了金属铜表面M-S(M=Mo,W)簇合物膜。结果表明,Mo(W)与铜表面的Cu_2O反应,形成了Mo(W)-S-Cu键;簇合物膜由Mo(W)、S、Cu、O元素组成,分别呈+6、-2、+1、-2价,膜为多分子层结构并保持MoS_4,或WS_2单元,膜表面只有Cu、O而不存在Mo(W)、S.膜层厚度与反应时间有关,时间越长,膜越厚。膜为多组分的复杂体系,其颜色是各组分统计分布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表面 簇合物膜 固相反应 配位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小分子次黄嘌呤在银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广超 王雪梅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本文研究了银电极上次黄嘌呤的电化学特性。在含次黄嘌呤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pH37),在0350V电位区间内,银电极上出现一个还原峰,扫速50mV/s时,其峰电位约在015V。该电极过程为单电子单质子过程。... 本文研究了银电极上次黄嘌呤的电化学特性。在含次黄嘌呤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pH37),在0350V电位区间内,银电极上出现一个还原峰,扫速50mV/s时,其峰电位约在015V。该电极过程为单电子单质子过程。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结果表明:这是由于次黄嘌呤与银形成难溶性化合物吸附于银电极表面而造成的。实验测得此难溶化合物的组成为1∶1,其溶度积为310×10-7。用DPSV作阴极溶出分析,峰电流与次黄嘌呤浓度在80×10-71.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此法可用于嘌呤类碱基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嘌呤 次黄嘌呤 银电极 电化学 光谱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红壤地区马尾松的年轮与其根部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钱君龙 柯晓康 +2 位作者 柯善哲 陈逸君 唐劲松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8-353,共6页
对采自江西红壤地区的六株马尾松的圆盘年轮样及它们当年的根部土壤,进行Al,P,Fe,Co,Cu,Zn,Ba,Pb等元素含量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年轮元素含量的分布平均值C(Z)与当年根部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分布平均值C(Z)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 对采自江西红壤地区的六株马尾松的圆盘年轮样及它们当年的根部土壤,进行Al,P,Fe,Co,Cu,Zn,Ba,Pb等元素含量分析。实测结果表明年轮元素含量的分布平均值C(Z)与当年根部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分布平均值C(Z)之间存在统计相关性,并满足对数线性相关模式:其中Z是元素原子序数,用以表征不同化学元素;统计回归系数a、b和元素、树种、气候因子以及土壤类型有关。因此,年轮元素含量时间(年份)序列C(Z,t;)可反映根部土壤中元素含量C’(Z,ti)的逐年变化,即再现环境的历史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土壤 化学元素含量 相关模式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