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拥塞理论与高分子力反应器
1
作者 李林玲 滕超 薛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文中简介了凝聚态物理中新兴的拥塞理论,并讨论了其在高分子体系中的作用。在拥塞体系中,影响拥塞-去拥塞转变的3个变量,分别为温度、施加的应力和体系的堆积密度。无定形高分子链在剪切作用下的低温流动可看作是去拥塞转变的一种形式... 文中简介了凝聚态物理中新兴的拥塞理论,并讨论了其在高分子体系中的作用。在拥塞体系中,影响拥塞-去拥塞转变的3个变量,分别为温度、施加的应力和体系的堆积密度。无定形高分子链在剪切作用下的低温流动可看作是去拥塞转变的一种形式。高分子在剪切作用下的低温流动现象为理解徐僖先生创建的"磨盘研磨力反应器"作用原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拥塞理论 去拥塞转变 高分子链低温流动 磨盘力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成型技术中的锚栓效应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赵彬 纪华剑 +3 位作者 陈葳 周东山 王晓亮 薛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229,共7页
纳米成型技术(NMT)是一种将聚合物直接注射于预先经纳米化处理的金属表面,使2种材料牢固结合的新技术。使用NMT制备的聚合物/金属一体化制品质量轻、界面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便携式电子器件等领域。文中... 纳米成型技术(NMT)是一种将聚合物直接注射于预先经纳米化处理的金属表面,使2种材料牢固结合的新技术。使用NMT制备的聚合物/金属一体化制品质量轻、界面强度高、结构稳定性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便携式电子器件等领域。文中系统介绍了NMT中金属表面纳米化处理方法、可用于NMT的金属和聚合物材料的种类及特点,以及注射成型加工中各项工艺参数的选择。结合受限态聚合物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造成NMT制品高界面结合强度的锚栓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失效机制。从NMT原理出发,在总结现有纳米成型技术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预测了NMT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成型技术 金属表面纳米化 锚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侧链盘状苯并菲和棒状偶氮苯的二嵌段液晶共聚物的可控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昭永 李谦 +2 位作者 王大霖 方江邻 谌东中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0-1352,共13页
分别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合叠氮-端炔基大分子点击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合度和不同嵌段比例的基于侧链苯并菲TP盘状液晶基元和偶氮苯Azo棒状液晶基元的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 分别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结合叠氮-端炔基大分子点击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聚合度和不同嵌段比例的基于侧链苯并菲TP盘状液晶基元和偶氮苯Azo棒状液晶基元的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正交偏光分析(POM)对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和液晶相行为进行了表征。偶氮苯嵌段较短的共聚物P(TP_(6))_(40)-b-P(Azo)_(10),主要表现出占优势嵌段TP盘状液晶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与相行为。而偶氮苯嵌段较长的共聚物P(TP_(6))_(10)-b-P(Azo)_(40)和P(TP_(6))_(40)-b-P(Azo)_(40)则更多体现出类似Azo棒状侧链液晶聚合物的相行为和光响应特性。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SAXS/WAXS)分析证实了Azo嵌段较长的嵌段共聚物薄膜尤其经退火处理后呈现层状结构,倾向于平行基底取向排布的苯并菲诱导偶氮苯平躺沿着平行基底方向排列而显著减少了光吸收,经紫外及可见光的辐照后光吸收显著增大,其中盘状嵌段较长的P(TP_(6))_(40)-b-P(Azo)_(40)对比响应增幅尤其明显。这种盘棒杂化二嵌段共聚物薄膜所表现出的特殊光物理性质及其快速光响应-回复特性,加深了对其相互作用的理解,可望为设计合成新的光响应材料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棒液晶杂化二嵌段共聚物 可控自由基聚合 点击反应 光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