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非标防酸洁净室竣工评审鉴定报告
1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384-384,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大学 现代分析中心 非标防酸洁净室工程 评价 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不同功能区街道路面积尘重金属污染评价与源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云 张宇峰 胡忻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以南京不同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交通区、风景区、文教区、工业区和城乡结合区)的街道路面积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w(Cd),w(Cr),w(Cu),w(Ni),w(Pb),w(Zn),w(Mn),w(As),w(V),w(Fe)和w(Ti).通过富集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 以南京不同功能区(商业区、居住区、交通区、风景区、文教区、工业区和城乡结合区)的街道路面积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w(Cd),w(Cr),w(Cu),w(Ni),w(Pb),w(Zn),w(Mn),w(As),w(V),w(Fe)和w(Ti).通过富集因子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重金属污染水平,采用主因子分析法分析重金属可能的污染源.富集因子法评价结果表明,Cr和Ni为中度富集,其中Cr在商业区的富集程度最大,Ni在工业区的富集程度最大.Cd,Cu,Pb,Zn和As为显著富集,其中Cd在居住区的富集程度最大,Cu,Pb,Zn和As在商业区的富集程度最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Cr在警戒限内,属于尚清洁;Cu,Ni和Zn属于轻度污染;Cd为重度污染.不同功能区的内梅罗污染指数各不相同,如商业区、居住区和交通区的Pb,Zn,Ni和Cd的内梅罗污染指数较高.主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污染可能来自3个方面:Ni,Mn,Fe,Ti和V可能来自于当地的土壤;Cd,Cu,Pb,Zn和As可能来自于混合源;Cr可能来自于石化工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路面积尘 重金属 主因子 富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居宁生 杨伯苗 陈强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7-119,共3页
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针对高校如何主动融入社会,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发挥高校分析测试中心的自身优势和职能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社会服务 联合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分析测试中心发展方向的探讨 被引量:11
4
作者 居宁生 董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9-152,共4页
针对高校分析测试中心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中心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提出了分析测试中心应当发挥的职能,并对中心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发展方向 资源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 把分析中心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科技条件大平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伯苗 曹密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11期5-9,共5页
本文通过总结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成立22年来的历史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分析中心的发展方向问题,认为按照"一个平台,两个中心"的思路来建设分析中心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并就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析中心 资源共享 科技条件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分析测试中心业务室的管理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密 杨伯苗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2年第4期104-106,共3页
本文针对分析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论述了成立业务室进行分析测试业务的统一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建立检测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工作,确保了分析测试的质量.
关键词 分析测试中心 业务室 统一管理 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共建是高校分析中心发展的成功之路 被引量:3
7
作者 杨伯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8年第6期7-9,共3页
成立分析测试中心的目的是打破部门所有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但是,怎样使中心日益发展壮大起来,本文从内联、外联的办法,走与校内、与社会联合共建的新路子,是分析中心的一条发展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联合共建 分析测试 实验室 高校 仪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联合共建是高校分析中心发展的成功之路 被引量:6
8
作者 杨伯苗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提出了高校分析中心应该具备三个功能 ,解决两大问题 ,推进分析中心与学科和社会的联合共建 ,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心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是分析中心发展的成功之路。
关键词 大型仪器 高校分析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天然水中铝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练鸿振 康玉芬 +9 位作者 艾尔肯·牙森 毕树平 李丹妮 梅思竹 吴小江 陶仙聪 陈逸珺 戴乐美 干宁 田笠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91-1394,共4页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 基于衍生试剂与天然水中原生有机质之间对铝的竞争配位,建立了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区分天然水中铝形态的方法。以铬蓝黑R和桑色素为分析试剂可以测定无机单核铝,而以8羟基喹啉为分析试剂则可以测定总单核铝,实验结果与用Driscoll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为有目的地选择分析试剂,在天然水自身pH条件下进行铝形态的直接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选择。相对来说,荧光分光光度法操作更加简单,条件温和,对原始样品几乎没有扰动,天然水中铝形态分析的结果更符合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单核 形态分析 方法选择 分析 实验结果 天然水 配位 桑色素 衍生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羊尿结石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小龙 陆天水 +3 位作者 汤艾非 高金宝 林承毅 张根娣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69-478,480,共11页
对水牛、黄牛、绵羊和山羊的24份尿石样品应用化学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进行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2份颗粒样尿结石样品主要成分为方解石(Calcite),占样... 对水牛、黄牛、绵羊和山羊的24份尿石样品应用化学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等进行化学组成和显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12份颗粒样尿结石样品主要成分为方解石(Calcite),占样品总数的50%;7份粉砂样尿结石主要成分为鸟粪石(Struvite),占29.2%。对以上两类结石的显微结构特征予以描述,对其成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对棺盖形斜方柱状晶体含多量钾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有一种与磷酸铵镁物相类似的晶体存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结石 方解石 鸟粪石 结构 牛病 羊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Ⅲ)──茶叶中茶多酚的测定 被引量:30
11
作者 王吉德 田笠卿 王连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研究了间接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原子吸收法。用甲基异丁酮和丁醇的混合溶剂萃取茶汤中的茶多酚,与氨基酸分离后,加入碱性Cu_3(PO_4)_2悬浮液反萃取并同茶多酚作用,离心沉降未作用的Cu_3(PO_4)_2后,用原子吸收法测... 研究了间接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原子吸收法。用甲基异丁酮和丁醇的混合溶剂萃取茶汤中的茶多酚,与氨基酸分离后,加入碱性Cu_3(PO_4)_2悬浮液反萃取并同茶多酚作用,离心沉降未作用的Cu_3(PO_4)_2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Cu,可求得茶多酚的含量。本法可消除茶叶中共存氨基酸的干扰,测定结果同标准方法一致。回收率范围为94%~104%,平均标准偏差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茶多酚 茶叶 有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168的质量控制分析及杂质鉴定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丹妮 刘雯雯 +1 位作者 练鸿振 朱劲松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516,共6页
建立了测定抗氧剂168及其中有害杂质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确定了0~5min,V(甲醇)∶V(水)为95∶5~100∶0,5~25min,V(甲醇)∶V(水)=100∶0的流动相条件进行梯度洗脱的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150... 建立了测定抗氧剂168及其中有害杂质2,4-二叔丁基苯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确定了0~5min,V(甲醇)∶V(水)为95∶5~100∶0,5~25min,V(甲醇)∶V(水)=100∶0的流动相条件进行梯度洗脱的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5μm,150mm×4.6mm(i.d.),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5nm。抗氧剂168与2,4-二叔丁基苯酚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0-6~1.0×10-3g/mL和1.0×10-7~1.0×10-4g/mL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94和0.99995,检出限分别为1.0×10-7g/mL和1.0×10-8g/mL,实际样品中抗氧剂168和2,4-二叔丁基苯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和1.8%;并将2,4二叔丁基苯酚的测定结果与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分光光度法并不能用于测定抗氧剂168中的2,4二叔丁基苯酚;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紫外可见光谱和色谱保留规律,分别定性鉴定了抗氧剂168工业产品中3种脱叔丁基杂质;在0~20min,V(甲醇)∶V(水)=100∶0等度洗脱的流动相条件下,本方法还可应用于复合抗氧剂中抗氧剂168的测定,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7%,回收率为1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168 二叔丁基苯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可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沥青的热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谢鸿峰 戴杰 +3 位作者 刘承果 袁钻如 王治流 程镕时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5-117,共3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环氧沥青的固化行为,玻璃化转变和热稳定性,并与纯沥青进行了比较。DSC研究表明,环氧沥青的121℃等温固化反应属于自催化反应,自制的环氧沥青要比进口的环氧沥青固化速度快。经过环氧...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失重分析仪(TGA)研究了环氧沥青的固化行为,玻璃化转变和热稳定性,并与纯沥青进行了比较。DSC研究表明,环氧沥青的121℃等温固化反应属于自催化反应,自制的环氧沥青要比进口的环氧沥青固化速度快。经过环氧树脂固化后,沥青的玻璃化温度升高,在高温时出现的熔融峰消失。TGA结果表明,在热失重达到1%时,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要高于纯沥青的热稳定性,并且自制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要高于进口环氧沥青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沥青 聚合物改性沥青 差示扫描量热 热失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X射线荧光光谱法用于中太平洋富钴结壳中锰价态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杰 叶瑛 +3 位作者 张孟群 刘笛 张维睿 邬黛黛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2期97-100,104,共5页
应用普通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合PeakFit谱峰处理软件,对不同比例的MnO和MnO_2的人工混合样品的谱峰参数进行了研究,用数学方法将实测的谱峰分解为各个单一的谱峰参数(峰位、峰高、半高宽、子峰积分面积),找出了各个谱峰参数与不同价态锰... 应用普通X射线荧光光谱仪,结合PeakFit谱峰处理软件,对不同比例的MnO和MnO_2的人工混合样品的谱峰参数进行了研究,用数学方法将实测的谱峰分解为各个单一的谱峰参数(峰位、峰高、半高宽、子峰积分面积),找出了各个谱峰参数与不同价态锰含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确定了中太平洋海山区大量富钴结壳样品中Mn^(4+)的相对含量,主要集中在80%~100%。总结了富钴结壳中中层和表层Mn^(4+)的含量高、核心层Mn^(4+)的含量低的变化规律,认为这与该区第四纪以来南极底流活动的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锰化学价态 富钴结壳 南极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富集磷酸化/糖基化蛋白质/肽的磁固相萃取新材料
15
作者 鲁艳 张森 +4 位作者 张锋 葛鸿延 庄琬月 乔俊琴 练鸿振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蛋白质磷酸化和糖基化是蛋白质两种主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质在细胞的各个生命周期内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它们在实际生物样品中含量低、基质干扰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 蛋白质磷酸化和糖基化是蛋白质两种主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质在细胞的各个生命周期内起着关键的作用,对于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它们在实际生物样品中含量低、基质干扰大,选择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离富集成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决定性的步骤之一。磁固相萃取(MSPE)是以磁性纳米颗粒为吸附剂的固相萃取技术(SPE),较之常规SPE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材料易于回收利用等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肽段等分析前的分离富集。该文对近5年文献中用于磷酸化和糖基化蛋白质分离富集的MSPE材料进行系统的归纳和评述,并对此类分离富集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蛋白质 糖基化蛋白质 磁固相萃取 磁性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法分析环境中铝形态的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康玉芬 练鸿振 +1 位作者 艾尔肯.牙森 田笠卿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8-43,共6页
综述了色谱法在环境体系铝形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比较了离子交换色谱、体积排阻色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快速蛋白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以及流路中嵌入色谱小柱的流动注射分析法的优缺点。引用文献55篇。
关键词 形态分析 色谱法 土壤溶液 天然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蔬菜中重金属污染和铅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胡忻 曹密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2-104,共3页
采集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附近农田中6种蔬菜和相应的根际土壤,测定了蔬菜(根系和茎叶)和根际土壤样品铅、镉、铜和锌含量和铅稳定同位素比率。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铅、镉和锌污染,其中镉是最重要污染物;蔬菜根系和茎叶铅、镉、铜和锌含量... 采集南京市栖霞山铅锌矿附近农田中6种蔬菜和相应的根际土壤,测定了蔬菜(根系和茎叶)和根际土壤样品铅、镉、铜和锌含量和铅稳定同位素比率。结果表明,土壤受到铅、镉和锌污染,其中镉是最重要污染物;蔬菜根系和茎叶铅、镉、铜和锌含量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与《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食品中铜限量卫生标准》(GB15199—1994)和《食品中锌限量卫生标准》(GB13106—1991)中阈值相比,蔬菜中铅、镉和锌含量超标严重。铅稳定同位素比率表明,蔬菜的铅稳定同位素比率与土壤铅稳定同位素比率明显不同,因而土壤不是蔬菜富集铅的全部来源,大气可能是其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区 蔬菜 重金属 铅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悬浮颗粒物的扫描电镜与X射线能谱显微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盛东 胡忻 刘锡尧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9-682,共4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在厦门湾采集的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形态观察和X射线能谱微区元素分析。用扫描电镜研究不同深度采集的悬浮颗粒物,表明悬浮颗粒物形貌主要由硅藻及其碎片、块状结构、粒状结构、片层结构等形状规则结...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在厦门湾采集的水体悬浮颗粒物进行形态观察和X射线能谱微区元素分析。用扫描电镜研究不同深度采集的悬浮颗粒物,表明悬浮颗粒物形貌主要由硅藻及其碎片、块状结构、粒状结构、片层结构等形状规则结构和无定形结构组成。X射线能谱微区元素分析表明,氧、硅和铝是颗粒物的主要组成元素。硅、铝的含量一般分别在20%和10%,无明显的有机颗粒存在。表层细粒径(<63μm)沉积物的组成与悬浮颗粒物相似,具有相同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X射线能谱 水体 颗粒物 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萜类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维发 谭仁祥 +2 位作者 刘志礼 杨际红 包燕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6年第4期706-712,共7页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 以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分析了蒙古蒿、矮蒿、毛莲蒿(蒿亚属)以及牛尾蒿无毛变种、牛尾蒿原变种、猪毛蒿、南牡蒿及华北米蒿(龙蒿亚属)石油醚提取物中的萜类成分,共鉴定出123种萜类化合物,其中单萜57种,倍半萜66种。从萜类化合物结构来看,这八种蒿属植物石油醚提取物中,双环萜(单萜,倍半萜)结构类型比较相似。三种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含有多种链状单萜,而三环萜类(倍半萜)仅有5种类型;五种龙蒿亚属植物的石油醚提取物中链状单萜类型单调,而三环萜类(主要是倍半萜)达11种类型之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亚属 龙蒿亚属 石油醚提取物 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吉德 田笠卿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4-79,共6页
本文将各种用于有机化合物分析的AAS方法按其所用的化学反应分为七类,并按类介绍和评述了AAS在有机分析中的部分重要工作和近期发展、就间接AAS的优缺点、主要研究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 有机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应用 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