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银山铅锌矿床闪锌矿与石英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国光 倪培 +4 位作者 赵葵东 刘家润 解国爱 徐积辉 张志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7-1396,共10页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银山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是赣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型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银山铅锌矿发育有闪锌矿-方铅矿-石英脉,前人研究认为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为伴生关系,但是没有强调它... 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银山铅锌(银)铜(金)多金属矿床是赣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型次火山热液型多金属矿床。银山铅锌矿发育有闪锌矿-方铅矿-石英脉,前人研究认为金属矿物与脉石矿物为伴生关系,但是没有强调它们的成因上的联系。本次研究开展了矿石矿物中闪锌矿和伴生脉石矿物中石英的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通过详细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显微激光拉曼探针工作,对伴生石英脉和闪锌矿内原生包裹体,伴生石英脉中的晚期微细石英脉和闪锌矿内部次生包裹体进行流体特征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伴生石英脉原生流体包裹体比闪锌矿的原生包裹体的平均均一温度高约30℃,明显富集CH4、N2、CH4、CO2等挥发份,伴生石英脉中的晚期微细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比闪锌矿次生包裹体的平均均一温度高23℃。闪锌矿原生包裹体与想伴生的早期石英脉在平均均一温度有所差别,气相成分差异明显,均表明矿石矿物与伴生脉石矿物可能形成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具有不同的温度和流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闪锌矿 石英 银山 赣东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H_2O-CO_2体系人工合成流体包裹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管申进 张辉 +2 位作者 丁俊英 唐勇 王天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7,共7页
NaCl-H2O-CO2体系流体是热液成矿系统中最常见的流体之一,针对该体系相关特征的研究对理解热液矿床的成矿机制和过程、成矿流体特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愈合人工水晶裂隙的技术,开展100MPa、800℃条件下NaCl-H2O-CO2... NaCl-H2O-CO2体系流体是热液成矿系统中最常见的流体之一,针对该体系相关特征的研究对理解热液矿床的成矿机制和过程、成矿流体特征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利用愈合人工水晶裂隙的技术,开展100MPa、800℃条件下NaCl-H2O-CO2体系流体的人工合成包裹体实验,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合成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以及喇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压条件下合成的包裹体捕获了既定组成的流体;人工合成NaCl-H2O-CO2体系流体包裹体与天然流体包裹体具有相似的特征,可以作为天然包裹体的参照物应用于流体包裹体及地质流体的研究,特别是在评价CO2在热液矿床成矿过程中的作用方面,NaCl-H2O-CO2体系人工合成包裹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包裹体 NaCl-H2O-CO2体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乡铜矿地质流体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蔡逸涛 倪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东乡铜矿 花岗斑岩 微量元素 矿区地质 地质流体 形成过程 石炭系 成矿物质 层状矿体 岩浆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漂塘钨矿锡石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旭东 倪培 +1 位作者 袁顺达 吴胜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0-859,共10页
漂塘钨矿床是赣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钨锡共生是该矿床的重要特征。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研究方法,对该矿床锡矿化显著的(绿柱石)、锡石、黑钨矿-石英脉阶段石英脉中锡石及与... 漂塘钨矿床是赣南地区一大型石英脉型钨多金属矿床,钨锡共生是该矿床的重要特征。在详细的岩相学观察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FIA)的研究方法,对该矿床锡矿化显著的(绿柱石)、锡石、黑钨矿-石英脉阶段石英脉中锡石及与其共生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拉曼探针的分析。结果表明,锡石与共生石英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并不一致,两类矿物中流体包裹体揭示的流体演化过程也明显不同。锡石中原生的流体包裹体反映了锡石形成时真实的温压条件,与锡矿化相关的流体为高温、中—低盐度的NaCl-H2O流体体系。研究认为,锡石中流体可能主要来自于岩浆的结晶分异,流体体系的冷却是锡在流体中沉淀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锡石 石英 漂塘钨矿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在流体包裹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倪培 Jean Dubessy +2 位作者 丁俊英 王天刚 张婷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3-180,共8页
国外学者自80年代起利用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地质领域感兴趣的几种盐水化合物研究以来,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对人工合成和自然界盐水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在流体相中盐类的鉴定、低温相平衡及盐度研究... 国外学者自80年代起利用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在国际上首先开展地质领域感兴趣的几种盐水化合物研究以来,原位低温拉曼测定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对人工合成和自然界盐水体系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在流体相中盐类的鉴定、低温相平衡及盐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该方法是对传统的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的重要补充,正在成为国际上流体包裹体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在地质流体研究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低温拉曼光谱 盐水化合物 相平衡 盐度 流体包裹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东乡铜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蔡逸涛 倪培 +4 位作者 沈昆 朱筱婷 黄苏锦 张秀昌 徐积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75-1386,共12页
本文主要对江西东乡铜矿成矿流体进行研究,探讨其成矿机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通过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和显微测温可以发现,第一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介于144~195℃,流体盐度0.35%~4.95%NaCleqv,第二... 本文主要对江西东乡铜矿成矿流体进行研究,探讨其成矿机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通过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研究和显微测温可以发现,第一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温度介于144~195℃,流体盐度0.35%~4.95%NaCleqv,第二阶段的流体温度有所升高,均一温度193~298℃,盐度1.40%~6.59%NaCleqv。第三阶段属于成矿期流体,捕获了富气相、富液相和含子晶三相包裹体,其端员均一温度主要在300~340℃和280~320℃之间,盐度介于0.35%~5.86%NaCleqv和29.4%~41.9%NaCleqv之间。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拉曼探针分析反映了前两个阶段流体挥发份主要为水蒸气。第三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含有H2O、CO2和CH4。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东乡铜矿第三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发生了明显的沸腾作用,因此,减压沸腾可能是导致流体中金属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同时,第三阶段流体的H-O同位素特征显示东乡铜矿具有岩浆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 东乡铜矿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兴斑岩铜矿田黄铁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利 倪培 +1 位作者 王国光 朱安冬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8-1178,共11页
德兴斑岩铜矿田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斑岩铜矿系统,一直以来,德兴铜矿的成矿过程和成因机制都是矿床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人在德兴铜矿的围岩蚀变、矿化期次、流体特征、成岩年代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其成矿时代仍争议较大。文... 德兴斑岩铜矿田是中国东部最大的斑岩铜矿系统,一直以来,德兴铜矿的成矿过程和成因机制都是矿床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前人在德兴铜矿的围岩蚀变、矿化期次、流体特征、成岩年代等方面取得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但其成矿时代仍争议较大。文章首次对矿田内与黄铜矿密切共生的黄铁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10件样品中的4件w(Re)极低,模式年龄变化范围大,且误差较大,故不对其进行讨论;其余6件的w(Re)为10.58×10^(-9)~102.59×10^(-9),普通w(Os)较低(0.0054×10^(-9)~0.0113×10^(-9)),w(^(187)Os)较高(0.019×10^(-9)~0.177×10^(-9)),Re/Os比值较高(4406~73 422),为低含量高放射性Os成因硫化物。研究获得黄铁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165.3±2.3)Ma(MSWD=1.04)。因此,德兴铜矿的铜成矿年龄为中侏罗世,综合前人资料,德兴铜矿最可能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远程效应影响下的陆内伸展的地质背景,为陆内环境斑岩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黄铁矿 RE-OS同位素 成矿时代 德兴斑岩铜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陆再造与钦杭带北东段多期铜金成矿作用 被引量:31
8
作者 倪培 王国光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373-3394,共22页
大陆再造与铜金成矿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矿床学前沿领域。钦杭成矿带是我国21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也是扬子与华夏地块的拼贴带。近年,对钦杭带北东段一系列铜金矿床的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富铜金大陆地壳形成和随后的多期再造过程... 大陆再造与铜金成矿系统的研究是当前国际矿床学前沿领域。钦杭成矿带是我国21个重点成矿区带之一,也是扬子与华夏地块的拼贴带。近年,对钦杭带北东段一系列铜金矿床的系统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富铜金大陆地壳形成和随后的多期再造过程密切相关。晚中元古代-早新元古代,在被动大陆边缘的伸展环境,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铁砂街岩群细碧岩和VMS型铁砂街铜矿。之后新元古代的洋壳俯冲,岛弧环境的俯冲板片部分熔融形成双溪坞岩群岛弧火山岩和VMS型平水矿铜矿体,其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深循环海水,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平水组幔源火山岩。随后发生的扬子与华夏地块的陆陆碰撞造山作用,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基底地层发生强烈再造,形成了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金山造山型金矿,富CO2变质流体的不混溶作用是金富集沉淀的最重要机制。早古生代,华南陆内造山作用导致新元古代双溪坞岩群和陈蔡岩群发生再造,形成了早古生代韧性剪切带及相应的造山型金矿(璜山、平水金矿等),金的富集沉淀与富CO2变质流体的演化密切相关。韧性剪切带及特征的富CO2变质流体,可以作为加里东期造山型金矿的找矿标志。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开始向华南大陆东南缘俯冲,位于华南内陆的德兴地区受到俯冲作用远程效应,导致德兴地区新元古代富铜金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低镁埃达克质岩及与其相关的银山和建德铜金多金属矿床,当部分熔融过程受到岩石圈地幔影响,则形成高镁埃达克质花岗闪长斑岩及超大型德兴斑岩铜矿。因此,钦杭成矿带北东段先后发生晚中元古-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晚中生代多期铜金成矿。新元古代江南造山事件和稍早的板内岩浆作用形成了富铜金的新生地壳,为钦杭带北东段多期铜金成矿作用以及燕山期金属巨量堆积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是该成矿带产出的关键控制要素。新元古代富铜金大陆再造是大型、超大型铜金矿床形成的一种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金成矿 大陆再造 江南造山事件 钦杭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钦杭带北东段平水铜矿找矿预测新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辉 倪培 +3 位作者 陈仁义 吕志成 庞振山 耿林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2,共2页
浙江平水铜矿是浙江省最大的铜矿床,为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其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平水铜矿已连续开采了30余年,目前属于危机矿山。前人对平水铜矿在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矿床成因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等方面已... 浙江平水铜矿是浙江省最大的铜矿床,为典型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其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浙西北地区。平水铜矿已连续开采了30余年,目前属于危机矿山。前人对平水铜矿在地质特征、成矿流体、矿床成因及成岩成矿年代学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详细的研究(Chen et al.,2015),但主要集中在矿床成因等方面;而在矿床勘查方面研究依旧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水铜矿 矿床成因 铜矿床 成矿流体 成岩成矿 矿体产状 危机矿山 铜矿体 于钦 新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