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失灵: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选择的困境解析 被引量:7
1
作者 仲兵 周义程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24-228,共5页
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单纯地依靠政府或完全地依赖市场均存在着供给主体自身难以排解的困境。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困境和市场困境的同时存在昭示了政府和市场双失灵现象在该领域出现的必然性。为了有效地探寻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选择的解困之... 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单纯地依靠政府或完全地依赖市场均存在着供给主体自身难以排解的困境。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困境和市场困境的同时存在昭示了政府和市场双失灵现象在该领域出现的必然性。为了有效地探寻公共服务供给主体选择的解困之道,需要摒弃简单地在亲政府的哲学和亲市场的哲学之间做出非此即彼式选择和急躁地寻求替代性选择的盲动主义倾向,并以善治理论为参照,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供给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供给主体 双失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后工业化进程中社会治理的变革指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桐 《党政研究》 2017年第6期108-114,共7页
本文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议题。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一个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要实现治理体系在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转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旧结构的突破,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提... 本文基于中心—边缘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后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变革议题。工业社会的治理体系是一个不平等的中心—边缘结构,要实现治理体系在后工业社会的结构性转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旧结构的突破,因此,我们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明确提出打破中心—边缘结构的要求。在谋求这一变革的道路上,我们需要重新关注和评估边缘的价值,以此来弥补边缘在工业社会被结构及其中心的长期压制,并为我们寻求变革之道提供新的思路。在概念上,"社会治理"应当重回"社会",即政府与其他治理主体一样都来源和服务于社会,应当融于社会之中,而非凌驾于社会之上或脱离于社会之外。关于后工业社会的治理形态,20世纪后期的网络给我们提供了部分想象:在某时某地,也许仍然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划分,但就整个体系而言,中心与边缘都处在随时的流变之中,整个体系将呈现出一种"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边缘结构 后工业社会 社会治理 治理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经济研究的两个逻辑及必要拓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宁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共4页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存在的合理性既来自学科间的交叉,也来自教育对于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国教育经济研究沿着传统的教育经济知识逻辑和现实的教育经济工具逻辑展开。但是,这两种逻辑认知都忽略教育活动自身及自身蕴含的要素,仅仅... 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教育经济存在的合理性既来自学科间的交叉,也来自教育对于社会的现实需要。我国教育经济研究沿着传统的教育经济知识逻辑和现实的教育经济工具逻辑展开。但是,这两种逻辑认知都忽略教育活动自身及自身蕴含的要素,仅仅把教育活动当成一个"黑箱"。教育经济研究应关注教育活动这一"黑箱"中的主体、组织以及制度,通过对教育活动的相关要素的研究,拓展自己的学科领域和研究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经济 知识逻辑 工具逻辑 “黑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