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治理中的“中心工作”:学术进展与理论争辩
1
作者 刘灵 肖唐镖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5,共12页
作为学术概念的“中心工作”,并不是指某一项具体的中心工作或其内容、方法,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即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类为基础,集中主要的治理资源于重要领域并驱动各类治理主体协同推进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方式。“中... 作为学术概念的“中心工作”,并不是指某一项具体的中心工作或其内容、方法,而是指一种特定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即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类为基础,集中主要的治理资源于重要领域并驱动各类治理主体协同推进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方式。“中心工作”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治理实践,近10年来已为国内学界高度关注,从概念建构到生成机制的解释,再到其实际效应的分析,研究的面向日益扩张,系统化的学术工作业已展开。但作为一个值得深耕的学术议题,其既有研究仍存在概念建构不力、体制机制与效应的描述和解释各说各话等不足,系统化的理论贡献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其后续研究应强化理论自觉,努力扩展理论与经验的视野和议题,改善经验数据的质与量,积极应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工作” 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情境 治理 社会科学自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信任”的概念框架再建构——基于733位农民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唐镖 鲁津妤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8,共14页
通过对733位农村居民抽样田野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研究,可以提炼出中国农民政府信任的基本要素,即政府的权威、动机、能力、品德、绩效、可及性和回应性。它们构成政府信任概念的基本框架与维度。按照“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的政府... 通过对733位农村居民抽样田野访谈资料的扎根理论研究,可以提炼出中国农民政府信任的基本要素,即政府的权威、动机、能力、品德、绩效、可及性和回应性。它们构成政府信任概念的基本框架与维度。按照“输入—转换—输出—反馈”的政府过程逻辑,政府的动机属于输入环节的特质,能力和品德属于转换环节的特质,绩效属于输出性特质,可及性和回应性可看作反馈环节的互动性特质,而政府的权威则是其核心特质。在那些信任政府的农民中提及次数最多的是政府的绩效,而不信任政府的农民提及最多的却是政府的可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信任 概念建构 政府信任要素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尊、受尊与尊他:民众尊严观的概念建构与量表编制 被引量:9
3
作者 庞康 肖唐镖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7,共13页
尊严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获国际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从普通民众视角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我国民众的尊严观念,分析其变迁机理,却一直未获令人满意的进展。其障碍,主要在于缺失有效而获公认的尊严观之概念建构与量表编制。... 尊严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价值,长期以来获国际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从普通民众视角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我国民众的尊严观念,分析其变迁机理,却一直未获令人满意的进展。其障碍,主要在于缺失有效而获公认的尊严观之概念建构与量表编制。基于系统性的概念梳理,尊严观乃是基于尊严价值的态度与行为取向,具有自尊、受尊和尊他三重维度。据此,结合中国情境、吸收国际学界的成果,编制了适用于中国民众的尊严观念量表,并对自尊和尊他两个维度进行科学检验,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和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严观 自尊 尊他 概念建构 量表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