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德治学 从我做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纵论净化学术风气 被引量:1
1
作者 方延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16,共3页
学术界的学风不正问题,日渐严重,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南京大学是一所学风严谨、淳厚的高等学府,近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整顿学风的措施。不久前,该校16位博士生导师发出了关于整顿学风问题的倡议书,倡导以德治... 学术界的学风不正问题,日渐严重,它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南京大学是一所学风严谨、淳厚的高等学府,近年来相继推出一系列整顿学风的措施。不久前,该校16位博士生导师发出了关于整顿学风问题的倡议书,倡导以德治学,校长蒋树声教授亲自主持召开了由这16位倡议人参加的学风座谈会,诸位博士生导师发言恳切,学术忠诚洋溢于言语间。在此,我们刊登由方延明同志整理的这其中部分博士生导师的发言摘要,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德治学 学术风气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社会影响 制度建设 无精品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接受美学与传播学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祁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科学史证明,一门科学生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这门科学的需要程度。由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渊源流长和纷繁复杂.因此,传播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 科学史证明,一门科学生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这门科学的需要程度。由于人类传播活动的渊源流长和纷繁复杂.因此,传播学一开始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各种实际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它超越了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在伽达默尔的新解释学和哈贝马斯的交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在美学家们日益意识到“读者之维”在审美过程中重要地位的产物。时至本世纪下半叶,接受美学和传播学在理论上获得了长足进展。此时,信息时代悄然逼进,大众文化勃然兴起。一方面,传播学的触角延伸至各种学科领域,政治传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传播学 “期待视野” 大众传媒 审美距离 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记忆 研究对象 文艺理论 受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视野中的接受美学 被引量:4
3
作者 祁林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6期10-13,共4页
传播学视野中的接受美学祁林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是被文艺理论家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举耀而出的。M·H·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叶维廉的“文艺理论的六个不同导向”、以及刘若愚的“循环艺术过程”,都将... 传播学视野中的接受美学祁林文艺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往往是被文艺理论家从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举耀而出的。M·H·阿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叶维廉的“文艺理论的六个不同导向”、以及刘若愚的“循环艺术过程”,都将文艺审美过程确定为“宇宙、作者、读者”等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学 “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 大众传媒 审美距离 选择性注意 文艺理论 研究对象 大众传播 选择性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学研究的中国化──第五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2
4
作者 宋新桂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传播学研究 中国化 大众传媒 大众传播 组织传播 研讨会 媒介权力 信息高速 经济机制 受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发展:建构新世纪的传播学——全国第七次传播学学术研讨会述评
5
作者 李晓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2-124,共3页
关键词 传播学 新闻传播 学术研讨会 网络传播 新世纪 传播全球化 南京大学 传统媒体 信息传播 全球化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传播加剧知识沟扩散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艾华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55,共2页
网络本身并无扩大或合拢“知识沟”的倾向 ,但由于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将传统大众媒介影响下业已形成的“知识沟”数倍放大。首先 ,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网络接触率各不相同 ;其次 ,网络在受众的阅读、语言... 网络本身并无扩大或合拢“知识沟”的倾向 ,但由于众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其快速、高效、便捷的媒介优势将传统大众媒介影响下业已形成的“知识沟”数倍放大。首先 ,经济水平的差异造成网络接触率各不相同 ;其次 ,网络在受众的阅读、语言、专业技术操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 ,受众摄取的信息也与自身的知识结构相吻合。而且 ,网络作为一个多元化社区 ,信源、信宿分散 ,很难具备合拢“知识沟”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网络传播 “知识沟” 文化壁垒 信息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的叠加与干涉 被引量:9
7
作者 祁林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1期181-185,共5页
叠加与干涉是大众传播媒介新旧交替时必然经历的阶段。即在新媒介刚刚诞生 ,它自身的媒介逻辑、传播规律、适宜的传播对象以及稳定的受众群落都不成熟或者还根本没有成型时 ,此时新媒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老媒介的影响。老媒介的传播方法... 叠加与干涉是大众传播媒介新旧交替时必然经历的阶段。即在新媒介刚刚诞生 ,它自身的媒介逻辑、传播规律、适宜的传播对象以及稳定的受众群落都不成熟或者还根本没有成型时 ,此时新媒介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老媒介的影响。老媒介的传播方法和技巧、传播内容、传播机制等等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新生媒介的运作。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媒介的干涉。随着各方面的发展 ,新媒介日渐成熟 ,它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媒介个性和媒介逻辑 ,以及独特的发展轨迹 ,并且对老媒介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媒介的叠加。世纪之交 ,英特网正咄咄逼人地崛起 ,由于技术和机制等方面的不成熟 ,本文认为它目前正处在媒介发展的干涉阶段 ,它和传统媒介正在相互借鉴和影响。一旦独立之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 叠加 大众传播媒介 发展 成熟 新老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丁柏铨 胡菡菡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2-17,共6页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 ,对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具体考察和理性分析。主要考察内容为 :经济环境 (包括工业部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 )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新闻传播业的内外竞争所呈现的新的态势 ;法治环境的变... 本文通过翔实的资料 ,对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具体考察和理性分析。主要考察内容为 :经济环境 (包括工业部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 )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新闻传播业的内外竞争所呈现的新的态势 ;法治环境的变化推动新闻传播业管理工作的变革 ;传媒受众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世” 新闻传播业 生存环境 经济环境 法治环境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杜骏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152-157,共6页
本文从过程性出发,研究艺术行为与作品的本质特点。其个,第一书从主体需求角度阐发了传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规定了艺术过程的总体解说;二至四节则分别给出了同情的慰藉效果、小我与大我、艺术的表现性等重要命题在传播学中的论证与... 本文从过程性出发,研究艺术行为与作品的本质特点。其个,第一书从主体需求角度阐发了传播的自我意识,并由此规定了艺术过程的总体解说;二至四节则分别给出了同情的慰藉效果、小我与大我、艺术的表现性等重要命题在传播学中的论证与意义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传播 艺术家 小我与大我 受众 传播者 舞蹈 自我理论 人的需要 独创性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与我国文化传播策略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175-181,共7页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层面考察了全球化语境的形成过程 ,指出了跨国垄断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化全球化活动中出现的新特点 ,即交流的加深和文化冲突的加剧并存、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本土化吁求对峙共生的格局 ...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层面考察了全球化语境的形成过程 ,指出了跨国垄断资本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文化全球化活动中出现的新特点 ,即交流的加深和文化冲突的加剧并存、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本土化吁求对峙共生的格局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对文化全球化挑战的开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语境 跨国垄断资本 交流 冲突 开放 平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播的经济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翼青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传播的“四功能”说是目前绝大多数传播学教科书沿用的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理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传播革命的迫近,大众文化的形成.信息传播的经济功能正不断显现。信息传播的投资功能、分配功能、交换功能与消费功能... 传播的“四功能”说是目前绝大多数传播学教科书沿用的关于传播社会功能的经典理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传播革命的迫近,大众文化的形成.信息传播的经济功能正不断显现。信息传播的投资功能、分配功能、交换功能与消费功能正在不断拓展,从而使传播的作用贯穿了整个经济生产过程。因此将传播的经济功能作为传播的第五大社会功能来加以研究,完全是必须的和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的经济功能 知识经济 信息传播 传播革命 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闻学的理论创新与传播维度的建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文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3-208,共6页
本文就90年代以来新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传播学理论成果的趋势进行了检讨和分析,提出传播学范畴、理论观点以及方法的引入是当代新闻学理论创新的突出表现,也是当代新闻理论创新的方向和途径。同时,也分析了这一理论借用和吸收过... 本文就90年代以来新闻理论研究越来越多地借鉴传播学理论成果的趋势进行了检讨和分析,提出传播学范畴、理论观点以及方法的引入是当代新闻学理论创新的突出表现,也是当代新闻理论创新的方向和途径。同时,也分析了这一理论借用和吸收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学 传播学 创新 媒介 受众 把关人 传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研究现状述评——以中国大陆传播类期刊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芳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6-99,共4页
互联网自 2 0世纪 6 0年代诞生 ,但是它的传播研究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本文评述互联网传播研究现状 ,以中国大陆主要的传播类期刊为例 ,对 2 0 7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 ,结论是在目前互联网传播中 ,一般性的、综述性的研究多 ,涉及具体层面... 互联网自 2 0世纪 6 0年代诞生 ,但是它的传播研究却是近十年的事情。本文评述互联网传播研究现状 ,以中国大陆主要的传播类期刊为例 ,对 2 0 7个样本进行内容分析 ,结论是在目前互联网传播中 ,一般性的、综述性的研究多 ,涉及具体层面的研究少 ;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 ,定量研究少 ;主要是依据传统的传播理论研究互联网 ,而互联网理论创新少 ;研究局限在新闻传播视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 中国 传播类期刊 新闻传播 传播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验的模糊──再论艺术传播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骏飞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153-157,共5页
本文从对艺术传播信息量的分析出发,阐释了经典信息理论在解释艺术传受过程时的矛盾;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揭示,演绎出了艺术传播学理论的崭新概念:信息质。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艺术语言才以本质上的模糊而表情达意;也正是由于... 本文从对艺术传播信息量的分析出发,阐释了经典信息理论在解释艺术传受过程时的矛盾;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揭示,演绎出了艺术传播学理论的崭新概念:信息质。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艺术语言才以本质上的模糊而表情达意;也正是由于信息质的存在,受众才得以在受传时跳出文本而产生主体化的阅读。由此本文推论,从必然性和充要性来看,艺术作为传播,具有先验性的模糊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量 信息质 艺术传播 先验的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舆论传播与引导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夏文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1期140-145,共6页
舆论的传播过程包括了舆论的完整流程.即在社会变动中产生的某种信息从信源 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扩散开来,获得一定范围的信息接受者,形成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意见.并对社 会事件产生影响.直至问题解决。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受到多种... 舆论的传播过程包括了舆论的完整流程.即在社会变动中产生的某种信息从信源 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扩散开来,获得一定范围的信息接受者,形成大多数人所公认的意见.并对社 会事件产生影响.直至问题解决。舆论的形成和扩散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舆论传播有其自身 规律。研究表明.舆论扩散过程要经过知晓、说服、决策、确定诸环节并通过反馈机制对舆论传播 过程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舆论传播 形成 扩散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大众传媒的挑战与机遇──21世纪大众传播媒介竞争新格局学术研讨会
16
作者 赵曙光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大众传播媒介 挑战与机遇 大众传媒 学术研讨会 21世纪 新格局 新世纪 大众传播研究 网络媒体 媒介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形象的建立与传播
17
作者 蒋旭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1期183-187,共5页
关键词 企业形象 消费者 大众传播媒介 产品特性 电子媒介 CIS设计 金融机构 印刷媒介 传播对象 人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二)
18
作者 邓利平 《当代传播》 2001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负面新闻 信息传播 新闻信息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特网与三大传播媒介:竞争、合作、共同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春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21,共4页
因特网已逐渐成为一部分都市人生活的重心。作为一个新媒体,本文认为因特网是三大媒介面对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它们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竞争又合作的共存关系中,三大媒介必须找到自己在新形势下的坐标。本文从一些西... 因特网已逐渐成为一部分都市人生活的重心。作为一个新媒体,本文认为因特网是三大媒介面对的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时它们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竞争又合作的共存关系中,三大媒介必须找到自己在新形势下的坐标。本文从一些西方著名报纸的实践出发认为因特网是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商机,三大媒介宜极早计划,以免延误商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特网 三大媒介 对手 伙伴商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活:书信离我们有多远 被引量:2
20
作者 毛颖颖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2003年第3期78-80,共3页
今天,书信这种古老的人际传播方式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其实,书信并没有远去,只是被我们更深层次地接受。在一个数码与图像充斥的时代,这种传统但充实、简单但厚重的人际交流方式被人看重的已不仅仅在于数量,而更在于其背后的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 书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