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修行人类学:中国人类学家的话语构建--修行人类学访谈录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德睿 陈进国 +1 位作者 黄建波 刘秀秀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0-128,共9页
近几年来,国内宗教学和人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进路,即所谓"修行人类学"。修行人类学敏锐地捕捉到宗教世界中研究热点的变化,乃至更广大的社会领域中由于人群分异而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回应了社会研究较少关注的制度... 近几年来,国内宗教学和人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研究进路,即所谓"修行人类学"。修行人类学敏锐地捕捉到宗教世界中研究热点的变化,乃至更广大的社会领域中由于人群分异而带来的精神层面的追求,回应了社会研究较少关注的制度、结构、框架以外的"内在世界"的现状,从宗教人类学领域的对话讨论中独辟蹊径,提出了"修""文""化"等内涵丰富的概念,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观察视角、反思路径与分析方法,并成为汇聚宗教学、人类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思潮与方法的学术公共话题。近日,《新视野》编辑部采访了修行人类学的三位发起人杨德睿、陈进国和黄剑波,请他们就修行人类学的缘起、基本关怀、研究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和说明,相信会有助于学界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新的学术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行人类学 宗教学 人类学 心理学 话语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人类学——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被引量:13
2
作者 范可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论证体育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之下的研究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对社会理论家对体育的论述和体育人类学迄今为止的一些成就作扼要梳理,强调作为一个分支领域,体育人类学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还论证体育人类学&qu... 论证体育人类学作为社会文化人类学学科之下的研究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对社会理论家对体育的论述和体育人类学迄今为止的一些成就作扼要梳理,强调作为一个分支领域,体育人类学已有自身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积累。还论证体育人类学"何以可为"的问题。鉴于当下体育已经在国家社会政策里列入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门,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来发展体育人类学并进一步完善这一领域,就此提出了十大我国体育人类学应予关注的方面。认为,如果加强理论建设和方法论研讨,并在研究实践中扩大我们的视野,体育人类学在我国学界必然有着美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全球化 体育 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者眼里的旅游 被引量:1
3
作者 范可 《旅游学刊》 CSSCI 2012年第12期17-18,共2页
旅行与人类学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最早的人类学叙事或者民族志来自旅行者,无论他们是学者、传教士,或者军人。他们带回来的大量的、有意义的关于异族与异文化的纪录,以及后来出版的书籍,引起了18世纪和19世纪许多学者的关注,也刺... 旅行与人类学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最早的人类学叙事或者民族志来自旅行者,无论他们是学者、传教士,或者军人。他们带回来的大量的、有意义的关于异族与异文化的纪录,以及后来出版的书籍,引起了18世纪和19世纪许多学者的关注,也刺激了人文主义者试图对人类的文化多样性进行理解的尝试。于是,人类学有了它的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学者 旅游 文化多样性 人文主义者 19世纪 18世纪 旅行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的问题及其学科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范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1期1-10,共10页
人类学起源于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本体论意义的追寻。发展至今,人类学形成了四个分支,涵盖了人类起源与进化、考古、语言、社会文化等课题。人类学的主要问题既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也有许多认识论意义上的。这些课题的存在与发展表明了人类... 人类学起源于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本体论意义的追寻。发展至今,人类学形成了四个分支,涵盖了人类起源与进化、考古、语言、社会文化等课题。人类学的主要问题既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也有许多认识论意义上的。这些课题的存在与发展表明了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所具有的基本取向,那就是全面综合地理解人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化加剧步伐的今天,人类学面临着许多过去很难想像到的问题。人类学也将因此而改变,而且甚至是最基本作业方式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学科 进化 社会文化 考古学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范式与学科意识的自觉 被引量:17
5
作者 葛兆光 杨念群 +1 位作者 徐杰舜 范可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2,共12页
关键词 学术史 王国维 陈寅恪 学科意识 研究范式 胡适 大师 自觉 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民与“离散”:迁徙的政治 被引量:20
6
作者 范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移民与"离散"在近些年再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讨论,这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直接关系。移民现象早已有之,人类的历史可谓是迁徙的过程,但移民现象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后有了不同的意涵。而"离散"则是一种认同... 移民与"离散"在近些年再度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与讨论,这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有直接关系。移民现象早已有之,人类的历史可谓是迁徙的过程,但移民现象在民族国家出现之后有了不同的意涵。而"离散"则是一种认同政治现象,它是移民对故土的眷念和认同的表达。今天的"离散"则成为一种政治诉求的隐喻,运用该隐喻的现象说明,在认可多元族裔和文化贡献的社会条件下,少数族裔通过对移民历史境遇的追忆来参与所在国政治的行动,反映的绝不是对所居国的疏离感而是相反。所谓的"离散化"其实与真正意义上的"离散"没有多少关系,它也是一种隐喻,反映的是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某种吊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迁徙 离散 离散化 跨国 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政治”与女性农民工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4-90,共7页
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制度性因素实际上无视女性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致使她们在劳务市场这一制度性空间里遭受各种歧视与侵犯。但女性农民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政府治理术里不公平的部分和男权主义宰制... 南京安德门农民工就业市场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一些制度性因素实际上无视女性农民工的公民权利,致使她们在劳务市场这一制度性空间里遭受各种歧视与侵犯。但女性农民工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与政府治理术里不公平的部分和男权主义宰制下的"身体政治"进行周旋与反抗。她们成为"身体的政治"之典型场所的同时,又进一步转变成"政治的身体"之积极行动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农民工 制度性因素 身体政治 抗争 户籍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山地文明” 被引量:7
8
作者 范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5-11,共7页
文明、文化及其相关分类背后都有着权力关系。文明与文化反映的是外在与内在的成就,二者应该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如果将山地文明视为一个新的概念和范畴,在援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屏蔽一些与之虽不契合却必须考虑的条件。在传统的密集农... 文明、文化及其相关分类背后都有着权力关系。文明与文化反映的是外在与内在的成就,二者应该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如果将山地文明视为一个新的概念和范畴,在援用的过程中就可能会屏蔽一些与之虽不契合却必须考虑的条件。在传统的密集农业社会里,山民往往被视为另类。在历史上,因其生活方式之故,国家难以驱使山民服徭役或者从他们身上取得税赋,山地因此成为统治者的心病。这些均为政治经济因素使然,并不说明山地文明或者文化的独特性。应当尽量避免建构一些可能会引导人们产生新的思维定式的概念,山地文明只是一个话题,而不是某种新的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文明(文化) 文明 平地 “左米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的共同体”及其困境--兼及不同国家的应对策略 被引量:5
9
作者 范可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7,共8页
民族国家理念隐含着内在的紧张。这一紧张在境内不同于主流人群进入"自为"状态之后体现出来。今天,这一紧张与全球化时代的条件结合,使民族国家处于困境之中。对此,不同的国家有其自身的应对策略。总体而言,弱化各类涉及民族... 民族国家理念隐含着内在的紧张。这一紧张在境内不同于主流人群进入"自为"状态之后体现出来。今天,这一紧张与全球化时代的条件结合,使民族国家处于困境之中。对此,不同的国家有其自身的应对策略。总体而言,弱化各类涉及民族、族群的话语已经在许多国家的社会与政治生活中成为主流,这符合当今不同文化或者民族背景者的往来前所未有地增加的全球化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国家 全球化 自在 自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宗教变迁与华人社会——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乐博 宋寒昱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8-55,共8页
20世纪的宗教变迁带来了一些影响全球社会生活并在今天持续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四个趋势就是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这些发展趋势也影响了华人社会,通过考察两个相当不同的华人地区——中国江苏和中国台湾,... 20世纪的宗教变迁带来了一些影响全球社会生活并在今天持续产生重要作用的新发展,这其中最重要的四个趋势就是世俗化、宗教化、理性化与躯体化。这些发展趋势也影响了华人社会,通过考察两个相当不同的华人地区——中国江苏和中国台湾,我们可以看出这两地在全球化宗教变迁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通过观察与研究可以看出,两地的相似性显示出在不同政治背景下,两地共享的文化传统和共同受到的全球影响的相对重要。与此同时,一些明显的差异性也在两地宗教生态上表现出来,尤其重点表现在地方寺庙崇奉状况,以及佛教和基督教发展的各自特点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俗化 宗教化 理性化 躯体化 江苏 台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多民族国家语境里的族别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5-11,共7页
族别划分存在于许多国家,虽然它作为政府治理术的重要部分而承付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也引发了认同政治的问题。现代国家之所以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族别确认或者划分,自然是由于族群多样性所导致的。族群和族裔的多样性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上... 族别划分存在于许多国家,虽然它作为政府治理术的重要部分而承付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但也引发了认同政治的问题。现代国家之所以要进行不同形式的族别确认或者划分,自然是由于族群多样性所导致的。族群和族裔的多样性在许多国家的历史上一直存在,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大量跨国移民的到来,使得许多国家重新思考境内的多族裔问题,这对原先业已存在的族别认同带来了挑战。族别划分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治理术,民族国家理念和原则本身可能刺激境内的少数群体——无论他们被类别化与否——自我意识的觉醒而进入"自为"状态。如何在现有的国家框架里处理族群问题,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别 多民族国家 自在 自为 人口政治 治理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