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空间开发中的“反增长政治”研究——基于南京“老城南事件”的实证 被引量:48
1
作者 陈浩 张京祥 林存松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26,共8页
以曾广受关注的"南京老城南事件"作为实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开发中的"反增长政治"的参与者、组织和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指出,中国城市开发中"反增长政治"的认同基础较为多元,一方面决定了当前城市"... 以曾广受关注的"南京老城南事件"作为实证,分析了当前中国城市开发中的"反增长政治"的参与者、组织和作用机制等理论问题,指出,中国城市开发中"反增长政治"的认同基础较为多元,一方面决定了当前城市"反增长政治"具有广泛的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其松散性和碎片化的组织缺陷,从而制约了其实效。不同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地方性"的特征,跨层级与超地点的参与者互动成为当前中国城市"反增长政治"的作用方式。最后,讨论了"反增长政治"兴起对城市治理与城市规划变革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增长政治 增长联盟 空间开发 城市更新 南京老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演化机制研究:以南京江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7
2
作者 李禕 沈晓艳 +1 位作者 龚海涵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2,共5页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 我国城市边缘的开发与发展受到政府的强力干预和影响。本文通过追踪南京江北经济发展及其开发管理机制的变化,旨在从管治的角度揭示城市边缘从传统城市边缘区到相对独立的边缘城市背后的微观驱动机制。文章认为南京江北地区撤县设区的行政区划调整、开发区与行政区融合发展的模式、以及市属开发项目在城市边缘区的强力推进,促进了江北地区开发主体的整合与统筹,提升了边缘区开发主体和项目的行政管理层级,进而推动了江北经济和空间结构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边缘区 演变 机制 管治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开发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沈志翔 汤爽爽 张建新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9,共4页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绿色"发展理念也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本文以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湿地保护利用为基础的滨江开发的意义,提出江北滨江的开发策略,以...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经被列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绿色"发展理念也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本文以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以湿地保护利用为基础的滨江开发的意义,提出江北滨江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开发以及国内的其他滨江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江开发 湿地保护 开发策略 江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48
4
作者 吕晓 黄贤金 张全景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5-112,共8页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土地利用转型视角将城乡建设用地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综合研究途径,合理评判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的时空变化,探寻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互...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土地利用转型视角将城乡建设用地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综合研究途径,合理评判区域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的时空变化,探寻其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互馈机理与动力机制,成为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从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视角、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研究呈现出了研究视角多元化、研究内容广泛化、研究方法实证化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将城乡建设用地作为一个整体开展多种分析尺度下的转型过程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关系的综合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城乡建设用地 耦合 管控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昂扬 汤爽爽 徐静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26,共4页
国家级城市新区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其设立的背景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战略布局的认识。本文从区域分布和战略类型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设立对我国经济地理... 国家级城市新区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其设立的背景有助于深化对我国战略布局的认识。本文从区域分布和战略类型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设立对我国经济地理格局的影响。最后研究认为,国家级城市新区与政治经济、国家战略紧密相连,其设立过程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从"沿海开放"向"内陆开放"、从"沿海经济"向"海洋经济"拓展的战略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新区 时空分布 战略类型 经济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郊区化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初探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雨泽 李禕 李焕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7,共7页
城市郊区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城市人口、资源、经济活动等向郊区转移的过程。本文从人口、产业和商业三个角度,对南京市1983年以来的郊区化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了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在人口聚集度、产业结构和商业... 城市郊区化是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是城市人口、资源、经济活动等向郊区转移的过程。本文从人口、产业和商业三个角度,对南京市1983年以来的郊区化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着重对比了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在人口聚集度、产业结构和商业活动密集度上的差异,以期为南京市未来城市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化 人口 产业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Fi Logs大数据下的城市综合体空间规划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民子 甄峰 罗桑扎西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19年第1期138-140,共3页
规划师与建筑师在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复杂性问题,通常的处理手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运用简化后的结构强加于复杂性的问题中。消费者行为大数据是人自发行为生成的自下而上数据的集合,其出现及应用为城市综合体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 规划师与建筑师在设计中经常会遇到复杂性问题,通常的处理手法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设计过程,运用简化后的结构强加于复杂性的问题中。消费者行为大数据是人自发行为生成的自下而上数据的集合,其出现及应用为城市综合体规划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和方法。本文以南京虹悦城室内空间为例,通过Wi-Fi logs的信息处理提出空间规划的优化趋势,探讨面向大数据Wi-Fi logs指纹定位映射后的点空间地图综合分析,生成虹悦城内部双休日午间时段主要空间的商铺人流密度图及众源轨迹图,通过图学可视化分析,能够直观反映空间上的布局问题和供求矛盾,进而通过优化的空间改造调整达到空间要素资源的高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Fi LOGS 大数据 城市综合体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析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基于国家空间选择变化的视角 被引量:27
8
作者 李禕 吴缚龙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共5页
文章运用国家空间选择的分析框架,从政策作用的地域和空间尺度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与特征。研究认为近期在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密集出台的区域政策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平均主义有本质区别,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点轴开发模式... 文章运用国家空间选择的分析框架,从政策作用的地域和空间尺度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区域政策的演变与特征。研究认为近期在区域协调发展理念下密集出台的区域政策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平均主义有本质区别,实际是改革开放以来点轴开发模式和不均衡发展战略的延续。虽然经济增长极的培育从城市内部开发区转向了特定城市或城市群,有助于其内部的整合发展,但也将加剧竞争,拉大主要城市和城市群与其他城市区域的发展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政策 演变 国家空间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静 汤爽爽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10,17,共5页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陆续设立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本文在研究各城市新区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对其现行政策及规划理念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自1992年国务院批复设立上海浦东新区以来,我国已陆续设立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本文在研究各城市新区规划文本的基础上,对其现行政策及规划理念做了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意图为今后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和申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城市新区 区域规划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关系——以江苏省不同发展程度地区为例 被引量:18
10
作者 汤爽爽 黄贤金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8,共7页
研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间的关系。以江苏省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三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江苏省针对城镇暂住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和解释了不同地区农村流动... 研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定居城市意愿与农村土地间的关系。以江苏省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三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0年江苏省针对城镇暂住人口情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和解释了不同地区农村流动人口在定居城市时考虑因素的异同。研究发现,稳定的工作、合适的住房和社会保障是农村流动人口愿意以农地换城市定居的关键因素;在不同发展水平地区的土地功能也同样影响着农村流动人口的定居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农村土地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关系视角下乡村政策的演进:基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法国光辉30年的解读 被引量:10
11
作者 汤爽爽 孙莹 冯建喜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7-22,29,共7页
本文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解读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法国光辉30年间的乡村政策。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乡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伴随着城乡关系背景的变化和人们对"城"与"乡"认识的改变。其演化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性特征,延续... 本文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解读中国改革开放40年和法国光辉30年间的乡村政策。通过分析,本文发现乡村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伴随着城乡关系背景的变化和人们对"城"与"乡"认识的改变。其演化过程具有相似的规律性特征,延续着"城乡分离"—"城乡统筹"—"城乡互惠"的脉络。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中国未来的乡村政策还需要考虑发展的阶段性、乡村功能的复杂性和不同地域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政策 中国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供应侧的中国商品住宅空置效应分析--以35个大中城市为例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晓艳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17,共6页
正确厘清土地供应与商品住宅的关系,探知其对住宅空置的影响,是合理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我国供给侧改革去库存任务的重要问题。基于三类影响渠道的机理分析,利用2004-2014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置模型,解析土地供应数... 正确厘清土地供应与商品住宅的关系,探知其对住宅空置的影响,是合理运用土地供给政策,实现我国供给侧改革去库存任务的重要问题。基于三类影响渠道的机理分析,利用2004-2014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计置模型,解析土地供应数置与价格对商品住宅空置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地供给数置在当年与住房空置存在负向关系,而在3年后则为显著正向关系,土地供应价格则始终呈负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供给政策对住房空置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城市差异。实证表明,"预期渠道"在短期对高房价城市更为有效,而"生产函数渠道"在长期对低房价城市更为有效。最后,就土地供应政策对去库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供给侧 土地供给价格 商品住房空置 去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城乡规划的边界观——对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回应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浩 周晓路 张京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0,共6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深化改革一揽子方案的一系列决定,开启了中国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的进程,作为政府干预机制的城乡规划也面临着从"无限规划"向"有限规划"转型的问题。研究指出,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及深化改革一揽子方案的一系列决定,开启了中国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的进程,作为政府干预机制的城乡规划也面临着从"无限规划"向"有限规划"转型的问题。研究指出,中国城乡规划的边界与政府未来的权力边界具有同一性,中国城乡规划要顺应政府边界重新划定的改革浪潮,及早构建城乡规划干预的边界观。据此,中国城乡规划应该着重划定三条边界,确立"作为""可为""不可为"三个明确的行为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城乡规划 权利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期聚焦:国家级城市新区发展路径与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小龙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共1页
自1992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浦东新区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开放程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特别是2005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号召下,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通过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的方式作为地方... 自1992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浦东新区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开放程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特别是2005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号召下,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通过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的方式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引擎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设立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另外还有南京、杭州等诸多城市正在酝酿和申报。可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空间的选择,我们可以预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将在引领未来国家战略实施、区域发展和城市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国家级 路径 聚焦 改革开放 国家战略 浦东新区 机制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城市新区发展及转型展望--基于城乡土地制度演进的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2-6,共6页
40年来,中国城乡经历了从城乡割裂、二元发展及融合发展的关系转型。而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是推动这一转型的原动力,以美好生活为特征的人类发展指数是这一转型的根本追求,乡村政策以及城市连通性不断适应了这一转型发展的需要,从... 40年来,中国城乡经历了从城乡割裂、二元发展及融合发展的关系转型。而城市新区、工业开发区是推动这一转型的原动力,以美好生活为特征的人类发展指数是这一转型的根本追求,乡村政策以及城市连通性不断适应了这一转型发展的需要,从而促进了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进入全球化新时代,全球竞争对于城市、区域以及城市群、城市带的影响不断加强,由此引致区域城乡发展竞争业已从低成本竞争转为可增长生产力的竞争,城乡关系尤其是城乡土地关系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与全球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新区 土地制度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城发展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政策耦合机制创新 被引量:8
16
作者 戴垠澍 黄贤金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0-37,43,共9页
我国城市总体上面临主城区用地指标不足、用地功能紊乱、土地生态格局失衡等问题,同时外围小城镇发展薄弱,加剧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分立的形势。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主城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选取重庆"地票"制度... 我国城市总体上面临主城区用地指标不足、用地功能紊乱、土地生态格局失衡等问题,同时外围小城镇发展薄弱,加剧了城乡土地二元结构分立的形势。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主城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存在的3个主要问题,选取重庆"地票"制度、上海"198"区域建设用地减量化政策、无锡太湖流域土地退生态化机制作为案例,通过构建耦合机制模型为我国城市制定土地政策提供理论参考和创新依据;同时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基于融合发展视角从土地综合开发模式角度探索特色小镇的土地政策耦合创新,将南京江北新区主要街镇耦含为3种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分别是城乡融合型、产城融含型和乡村融合型,并在此基础上对各土地综合开发模式下的特色小镇建设提出土地政策建议,为我国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及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发展 特色小镇 土地政策 耦合机制 土地综合开发模式 南京江北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