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多元主体协作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发展模式及其历史演进
1
作者 刘超 董鑫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3,共10页
本文在对美国19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从历史底色、法律保障、生产模式、海外推广等方面入手,综合考察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文化事业的总体演进脉络及当前所呈现的多元主体特征,旨在揭示其以国家、社会、市场、利... 本文在对美国19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模式进行历史性梳理的基础上,从历史底色、法律保障、生产模式、海外推广等方面入手,综合考察美国在崛起过程中文化事业的总体演进脉络及当前所呈现的多元主体特征,旨在揭示其以国家、社会、市场、利益群体、个人等主体协调互动为基础的文化生产机制,以期为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开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文化发展模式 多元主体 文化强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区域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脉络 被引量:9
2
作者 刘超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61,共6页
在当前的全球学术语境下,一提到所谓“国别区域研究”,通常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国或美国式的区域研究(area studies)。美国的区域研究不但出现时间最早,成果最为丰硕,其理论方法和研究框架还主导了这一学科世界通行的知识生产范式。
关键词 生产范式 学术语境 发展脉络 研究框架 美国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南京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研究综述 被引量:4
3
作者 殷洁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7-161,共5页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南京作为明王朝的兴国之所在,皇权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决定了南京成为中外交往的核心地带,现存的造船厂、郑和墓、洪保墓、淳泥国王墓等多处遗迹也印证了南京...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更达到史无前例的规模。南京作为明王朝的兴国之所在,皇权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决定了南京成为中外交往的核心地带,现存的造船厂、郑和墓、洪保墓、淳泥国王墓等多处遗迹也印证了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受海上丝绸之路影响最直接、显著、深远的一座城市。郑和团队七下西洋共访问国家三十多个,带去大批中国的丝绸、瓷器、铜铁器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也带回到访国家的宝石、特产、香料等,不仅开辟了中国到东南亚直至非洲十万余里的航线,更为重要的是打开了与亚非各国文化、贸易交往的大门,横贯东西的海上丝绸之路为沟通东西方文明、促进不同民族相互交流和合作做出过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 海上丝绸之路 郑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武器化与人工智能认知战——一项机器学习与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曾庆鸣 毛维准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80,158,159,共34页
作者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针对1950—2024年173例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构造以ChatGPT为对象的行为实验与对照研究,涵盖美国制裁禁运、安理会否决、军事干涉、政权更迭、海外作战等五类事件。虽然目前大语言模型未在明面上被用于... 作者基于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针对1950—2024年173例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构造以ChatGPT为对象的行为实验与对照研究,涵盖美国制裁禁运、安理会否决、军事干涉、政权更迭、海外作战等五类事件。虽然目前大语言模型未在明面上被用于谋杀、军事破坏或系统性认知攻防与渗透,也没有大语言模型认知攻防作战公开明确的战略政策执行或文本宣示,但OpenAI的ChatGPT模型展现出显著的认知安全风险。这种认知威胁具有长期性、隐蔽性、精准性等特点,其潜在认知杀伤与认知“殖民”能力不容忽视。ChatGPT能够选择性呈现信息与伪造事实,并塑造、扭转用户认知与思维模式,引导用户产生对美国对外政策与行为正当性的积极情感,进而实现认知操纵。ChatGPT生成的内容在文本、叙事与情感等三个层面表现出正负面极化情感动员趋势,通过“言过其实”“无罪推定”“以退为进”等方式放大己方正当性、美化自身形象,通过“栽赃陷害”“无中生有”“有罪推定”污名化、妖魔化竞争对手形象。基于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认知战成为一种隐蔽、精准、低成本、高收益的非动能作战工具。人工智能认知战利用人类的认知弱点和思维偏差,潜移默化地实施思维诱导与认知操纵,实现了“认知武器化”,对认知域国家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ChatGPT 认知战 算法 机器学习 行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政治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趋势、挑战与展望
5
作者 祁玲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120,216,共12页
政治学研究有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本分野,政治学方法论是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关键支撑。从20世纪90年代政治学方法论(political methodology)发展成为独立而稳定的研究领域以来,经历了定量方法全面融入、政治学方法多元化、因果机制... 政治学研究有着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基本分野,政治学方法论是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关键支撑。从20世纪90年代政治学方法论(political methodology)发展成为独立而稳定的研究领域以来,经历了定量方法全面融入、政治学方法多元化、因果机制革命以及大数据的全面冲击等阶段。政治学方法论日趋专业化、复杂化,其不断更迭、日新月异的态势给政治学实证研究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争论,如何在理论驱动、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博弈与融合,在跨学科视野以及方法论多元化的趋势中进行具有“政治学”气质的知识生产对政治学实证研究构成了持久的挑战。对于政治学方法论的教研体系仍然欠缺的中国政治学界,如何通过进一步给予定量研究更多空间,从而推动政治学方法论整体进步是政治学发展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方法论 实证研究 定量研究 方法论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中的小镇青年:心怀远方还是惦念故乡——基于CMDS 2016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郭未 鲁佳莹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7-73,99,共8页
本文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年的数据,使用MNLM、SELMLOG等计量模型,探究社会发展及其变迁背景下,流动中的小镇青年的定居意愿及其背后存在的可能解释机制这样一个社会学议题。计量结果发现,小镇青年心怀远方抑或惦念故乡与... 本文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年的数据,使用MNLM、SELMLOG等计量模型,探究社会发展及其变迁背景下,流动中的小镇青年的定居意愿及其背后存在的可能解释机制这样一个社会学议题。计量结果发现,小镇青年心怀远方抑或惦念故乡与否在空间上呈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住房、社会资本、累计流动时间对于小镇青年的流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城镇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及其福利政策建构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镇青年 流动人口 定居意愿 返乡意愿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唤起的空间——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记忆伦理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9-156,共8页
随着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的"记忆转向",记忆伦理这一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该文截取两个断面进行探讨,即死者的记忆与伤者的记忆。死者的记忆是生者代理表象的产物,伤者则可以借助自身的回忆和"共享记忆"... 随着南京大屠杀事件研究的"记忆转向",记忆伦理这一基础理论问题的重要性愈发明显。该文截取两个断面进行探讨,即死者的记忆与伤者的记忆。死者的记忆是生者代理表象的产物,伤者则可以借助自身的回忆和"共享记忆"来证明受害事实。由于关于死伤者的事件不在场,加上事后回忆或他者表象的局限性,特别是历史修正主义对历史书写的暴力,所谓死伤者的记忆,于是转化为历史学之外为何记忆/忘却、谁在记忆/忘却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者的记忆 伤者的记忆 记忆伦理 南京大屠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旧与新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里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0,共5页
在著名的“年代四部曲”中,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半个多世纪(1789-1848)称为“革命的年代”,西方世界在此期间经历了一场新旧交替的巨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由主义政治携手,推动欧洲进而全世界走向... 在著名的“年代四部曲”中,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将法国大革命爆发后的半个多世纪(1789-1848)称为“革命的年代”,西方世界在此期间经历了一场新旧交替的巨变,资本主义经济与自由主义政治携手,推动欧洲进而全世界走向现代之路①。百余年后,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也在内外交困中步人自己的“革命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史 党史 资本主义经济 西方世界 霍布斯鲍姆 法国大革命 历史学家 自由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密数字货币治理对策探析——以安全与发展的统筹为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迎春 曹强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加密数字货币是一项饱含无政府主义思想色彩的技术实验,它的设计初衷实质上是要取代政府在货币发行领域的垄断性权力。尽管现阶段这一目标还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加密货币的出现的确给网络金融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对全球网络治理提出了... 加密数字货币是一项饱含无政府主义思想色彩的技术实验,它的设计初衷实质上是要取代政府在货币发行领域的垄断性权力。尽管现阶段这一目标还不太可能实现,但是加密货币的出现的确给网络金融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对全球网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出于金融安全方面的考虑,目前我国政府和央行采取的是较为严厉的监管政策。然而,在关注安全的同时,现有政策对于加密货币可能带来的发展机遇似未予以足够重视。如何在确保金融安全和网络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网络金融创新和网络新经济的发展,是政府决策部门需要直面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货币 数字货币 比特币 网络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研究、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学科议题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建树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6-118,共23页
战略、安全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均或多或少地涉及国家及其军事力量的运用,学科边界较为模糊。笔者认为,上述三个概念的内涵各有侧重。战略研究关注军事力量的运用,安全研究侧重"已获得价值的保护程度",和平研... 战略、安全与和平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核心概念,均或多或少地涉及国家及其军事力量的运用,学科边界较为模糊。笔者认为,上述三个概念的内涵各有侧重。战略研究关注军事力量的运用,安全研究侧重"已获得价值的保护程度",和平研究关心包括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在内的暴力的消除。在研究议题方面,战略研究关注武力运用、核威慑、理性、战略文化等;安全研究涉及安全的主体、外部威胁类型和需要保护的价值;和平研究探讨缔造与维持和平。在研究范式方面,战略研究一般从现实主义理论切入;安全研究则多种范式竞风采,但自由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平研究在范式运用方面与安全研究有颇多相似之处,但建构主义范式风头强劲。战略、安全与和平问题研究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补充的关系:战略研究的一端讨论如何实施和赢得战争,和平研究的一端探究如何缔造与维持和平,这两端之间是安全研究,它构成一道长长的频谱,这个频谱从接近冲突与战争状态的极度不安全到接近和平状态的绝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 安全 和平 概念内涵 学科议题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何以“暴得大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仲民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6-126,共11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仍有四个面向值得关注和重视:第一是民国初年基督教会发起的反孔教运动,以及该运动的反孔教表述同之前章太炎及之后陈独秀、吴虞等的关联异同;第二是关于基督教青年会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特... 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的研究成果虽然丰硕,但仍有四个面向值得关注和重视:第一是民国初年基督教会发起的反孔教运动,以及该运动的反孔教表述同之前章太炎及之后陈独秀、吴虞等的关联异同;第二是关于基督教青年会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特别是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杂志及其所鼓吹的论述对于《新青年》和五四一代青年的影响情况;第三是胡适与新文化同人如何利用媒体制造话题,炒作、夸大新旧之争的问题;第四是关于吴宓和《民心周报》针对新文化运动的批评,开启了之后《学衡》派立论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教杂志》 青年会 吴宓 胡适 夏特里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政府重整核军备动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建树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7-155,160,共20页
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后致力于重整核军备,大力推进美国核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其奉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动力有:美国认为,俄罗斯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迅猛发展,其他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重回大国地缘政治竞... 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后致力于重整核军备,大力推进美国核武器系统的现代化。其奉行这一政策的主要动力有:美国认为,俄罗斯积极谋求世界大国地位,中国经济与军事实力迅猛发展,其他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世界政治重回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美国世界霸权地位面临严峻挑战;俄罗斯在冷战结束后把核力量作为追求世界大国地位的基石,不仅大力推进战略核武器的研制与部署,还重建战术核力量,中国的核力量现代化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朝鲜和伊朗在核力量建设方面也取得进展,美国对上述国家核力量发展高度疑虑;美国战略核力量因受精确打击威慑等军事学说的影响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降低,长期投入不足,核武器库老化严重;美国核力量部队因冷战后爆发核战争可能性降低,战备松懈,管理混乱。特朗普政府的重整核军备政策固然可以进一步提升美国战略核力量的优势地位,但它也会相对削弱美军常规力量优势,甚至会出现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的情况。美国重整核军备必定会引发核军备竞赛,从而动摇全球战略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朗普政府 重整核军备 核武器系统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太空合作:逻辑、实践与掣肘
13
作者 黄硕 《南洋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9,共17页
太空领域正日益成为影响全球权力格局的关键战略变量。在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基于大国竞争的战略认知,美方通过太空合作谋求双重目标:既巩固其全球主导地位,又削弱战略竞争对手的影响力。东南亚国家则秉持“战略自主”原则,以提升... 太空领域正日益成为影响全球权力格局的关键战略变量。在美国“印太战略”框架下,基于大国竞争的战略认知,美方通过太空合作谋求双重目标:既巩固其全球主导地位,又削弱战略竞争对手的影响力。东南亚国家则秉持“战略自主”原则,以提升地区话语权和促进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参与合作。这种合作通过政府间机制与商业渠道双轨推进,呈现出3个显著特征:一是合作路径的网络化整合,形成多层次协作体系;二是合作内容的安全化转向,将技术议题战略化;三是合作领域的发散性拓展,实现跨领域协同联动。这种多维互动模式正在重塑印太地区的太空地缘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太战略” 太空合作 美国 东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承认而斗争”:黑格尔的战争动力学说研究
14
作者 崔建树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72,共15页
战争是国际政治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对战争动力问题的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黑格尔以思辨哲学为工具,并引入了"承认的政治"这一概念,探讨战争动力问题,从而在哲学层面上深化了对战争动力的认识。黑格尔战争动力问... 战争是国际政治史上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对战争动力问题的研究是国际政治研究的重要领域。黑格尔以思辨哲学为工具,并引入了"承认的政治"这一概念,探讨战争动力问题,从而在哲学层面上深化了对战争动力的认识。黑格尔战争动力问题的基本逻辑是:国家是有机体,就如同个人的自我意识必须得到其他人的自我意识的承认一样,国家也需要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由于在国家之上没有一个更高的权威,国家对"承认"的寻求导致了国际战争,直到精神进展到绝对精神阶段,"永久和平"方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格尔 承认 战争动力 永久和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安全互动中的全球基础设施议题 被引量:25
15
作者 毛维准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118,159,160,共29页
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与战略工具双重功能的议题,全球基础设施具有明确的发展与安全含义,因此,该议题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嵌入"发展—安全联结"的基本态势。当前,在大国战略竞争结构之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社会"发... 作为一种兼具公共产品与战略工具双重功能的议题,全球基础设施具有明确的发展与安全含义,因此,该议题在国际政治中呈现出嵌入"发展—安全联结"的基本态势。当前,在大国战略竞争结构之下,全球基础设施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安全联结"都具备议题拓展的政治动力,两者互动推动着安全与发展两大议题领域在不同层次上展开更为复杂化的聚合,扩展了当前"发展—安全联结"在国际政治中的适用范围,也强化了基础设施对安全与发展的依赖程度。基础设施与"发展—安全联结"互动呈现出螺旋圈层的架构,即主要通过议题维度的立体配置逻辑、制度方面的双重建构逻辑和演变方面的系统嵌合逻辑等方式,更紧密地与"发展—安全联结"发生互动关联。一个"发展—基建—安全联结"正在浮现。全新的联结也在重新塑造安全与发展两大议题,并在议题设定、行为逻辑、国际制度、全球治理和运作环境方面影响着当前的国际秩序。这种正在出现的"发展—基建—安全联结"可能对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基建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安全 发展—安全联结 全球基础设施 螺旋圈层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2-189,共8页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反伦理的历史灾难,引入伦理视角,有助于我们反思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困境,如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存在的局限——现代中心观和对个人记忆的轻视,在分析大屠杀记忆时,这种局限很容易为历史修正主义者所利用。基于记忆的伦理... 南京大屠杀是一场反伦理的历史灾难,引入伦理视角,有助于我们反思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困境,如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存在的局限——现代中心观和对个人记忆的轻视,在分析大屠杀记忆时,这种局限很容易为历史修正主义者所利用。基于记忆的伦理,玛格利特提出了"共享的记忆"概念,这为分析个体的责任以及宽恕的问题提供了借鉴。理论深化了南京大屠杀的研究,也受到了这一特殊历史事件的挑战,研究者的职责在于尊重叙述的伦理,避免理论先行的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哈布瓦赫 共享的记忆 叙述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视野中的安全与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赟菲 毛维准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4-163,共10页
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球化蕴含的跨国化与本地化、一体化与碎片化之间的张力为安全和发展议题的变动提供了动力。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安全和发展问题日趋全球化,具体体现为安全威胁的跨国化、安全治理的多元化、安全机制的趋同化以... 作为一个历史进程,全球化蕴含的跨国化与本地化、一体化与碎片化之间的张力为安全和发展议题的变动提供了动力。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变化使安全和发展问题日趋全球化,具体体现为安全威胁的跨国化、安全治理的多元化、安全机制的趋同化以及发展的西方化和发展困境的多源流;另一方面,全球化塑造着“发展—安全”联结,使国际社会步入安全与发展相向而行的“政治化”时代和“安全化”时代。前者意味着国内的、低政治领域的发展问题因具有了跨国属性而被赋予政治价值,并服务于安全目的;后者则意味着国家安全的对象和内容受全球化影响日益泛化,发展问题面临被普遍安全化的困境。伴随全球化与反/逆全球化张力结构的深入,安全与发展的关系还将进一步复杂化,倾向于塑造一种全新的全球议题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国家安全 国家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伸威慑”架构内美国的联盟约束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鹏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4-46,共23页
“延伸威慑”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文献研究聚焦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对内保证和对外威慑功能,却忽视了延伸威慑的对内控制功能。本文认为联盟约束是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主要的对内控制机制,对此从两个维度加以... “延伸威慑”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大战略研究的重要课题。传统文献研究聚焦于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对内保证和对外威慑功能,却忽视了延伸威慑的对内控制功能。本文认为联盟约束是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主要的对内控制机制,对此从两个维度加以讨论:一是核牵连约束机制,二是核扩散约束机制。核牵连约束机制主要基于盟国追随核部署造成的被牵连风险,美国采取修改部署计划、裁撤部署武器等约束手段,降低被盟国牵连的风险;核扩散约束机制则主要基于盟国自助政策造成的核扩散风险,美国采取保证和胁迫相结合的约束策略,阻止盟国发展核武器。文章着重分析美国撤出部署在土耳其“朱庇特”导弹的整个决策过程(1959—1964年)和美国挫败韩国朴正熙政府导弹开发计划(1970—1979年)两个案例。研究发现,美国延伸威慑战略的本质是确保美国战略利益优先,意在达到对联盟进行有效控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伸威慑 联盟约束 核扩散 联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证据——1984年日本调查团的南京之行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71,共8页
1984年12月,日本民间学术团体"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派出调查团访问南京,旨在获取更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以应对日本国内的争论。在"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下,调查团一行除收集史料、... 1984年12月,日本民间学术团体"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派出调查团访问南京,旨在获取更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证据,以应对日本国内的争论。在"南京大屠杀编史建馆立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下,调查团一行除收集史料、会见幸存者、参观遗迹外,还同南京的研究者、南京大学的学生们进行了交流。此次南京之行不仅进一步将日本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争议传播到中国,也开创了中日合作研究南京大屠杀的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南京事件调查研究会” 日本调查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春摇曳:家庭、学校、侪辈及互联网对中学生性价值观的影响——以中国西部一所县城中学为个案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未 田鸽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63,共7页
基于作者在中国西部一所县城中学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获取的数据,运用OLS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家庭、学校、侪辈以及互联网对中学生群体摇曳的性观念与态度,以及性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与学校对于中学生性观念、性态度以及性... 基于作者在中国西部一所县城中学以简单随机抽样方式获取的数据,运用OLS线性回归模型,本文考察了家庭、学校、侪辈以及互联网对中学生群体摇曳的性观念与态度,以及性价值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与学校对于中学生性观念、性态度以及性价值观均未呈现显著作用。而侪辈对中学生的性态度,互联网对中学生的性观念与性价值观呈现显著影响。从扩展个案方法的理路来看,本文的研究发现可以在更广阔的西部地区县域中学生群体中呈现出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价值观 性教育 青少年 个案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