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多元主体协作为特征的美国文化发展模式及其历史演进 |
刘超
董鑫
|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美国区域研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脉络 |
刘超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
3
|
明代南京海上丝绸之路史迹研究综述 |
殷洁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4
|
认知武器化与人工智能认知战——一项机器学习与行为实验研究 |
曾庆鸣
毛维准
|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5
|
|
|
5
|
反思政治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趋势、挑战与展望 |
祁玲玲
|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流动中的小镇青年:心怀远方还是惦念故乡——基于CMDS 2016数据的实证研究 |
郭未
鲁佳莹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
7
|
唤起的空间——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记忆伦理 |
孙江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8
|
党史和革命史研究的旧与新 |
李里峰
|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
9
|
加密数字货币治理对策探析——以安全与发展的统筹为视角 |
王迎春
曹强
|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
2021 |
2
|
|
|
10
|
战略研究、安全研究与和平研究——概念内涵、研究范式与学科议题 |
崔建树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1
|
胡适何以“暴得大名”?——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史研究的再思考 |
张仲民
|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
12
|
特朗普政府重整核军备动因研究 |
崔建树
|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
|
|
|
13
|
“印太战略”视域下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太空合作:逻辑、实践与掣肘 |
黄硕
|
《南洋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4
|
“为承认而斗争”:黑格尔的战争动力学说研究 |
崔建树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
15
|
发展——安全互动中的全球基础设施议题 |
毛维准
|
《国际安全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25
|
|
|
16
|
叙述的伦理——如何叙述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 |
王楠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
17
|
全球化视野中的安全与发展 |
马赟菲
毛维准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
18
|
“延伸威慑”架构内美国的联盟约束机制研究 |
曹鹏鹏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
19
|
寻找证据——1984年日本调查团的南京之行及其意义 |
王楠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
20
|
青春摇曳:家庭、学校、侪辈及互联网对中学生性价值观的影响——以中国西部一所县城中学为个案 |
郭未
田鸽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