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逻辑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明 《毛泽东研究》 2019年第2期23-34,共12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复杂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互结合的理论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视角理解中国特色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在复杂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相互结合的理论产物,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结合的视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其显著的理论特色。它继承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特点加强与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地位,锚定中国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航向。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外,还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发展主线以及发展理念出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筑了完整的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思想 理论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四个自信”与意识形态安全——坚定“四个自信”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逻辑关系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明生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0-77,共8页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是夯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和把握坚定"四个...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条重要经验,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键。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首先是夯实"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正确处理和把握坚定"四个自信"与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逻辑关系,充分认识坚定"四个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是应对各种敌对意识形态挑战,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个自信 两个巩固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明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19,共6页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前赴后继地寻找救国方案,却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救国方案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政党和组织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在历...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前赴后继地寻找救国方案,却屡遭挫折和失败。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救国方案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没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政党和组织作为凝聚力量的领导核心。在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没有辜负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经过百年奋斗创造了光耀千秋的伟大历史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奋斗 民族复兴 伟大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批判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峰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21,共10页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断主要从表现形态与内在方法两方面展开。从表现形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关于新民主主...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性意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虚无主义论断主要从表现形态与内在方法两方面展开。从表现形态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虚无化命题主要为革命阴谋观、告别革命观以及枭雄革命观。从内在方法来看,历史虚无主义构建虚无化论断的三种方法表现为历史的时空错置、历史的主观移情以及历史的断章取义。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关于中国革命性质以及中国革命道路的科学论断,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基础与特征。重新思考与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就在于从实践的高度上出发,在根本上分析与辨清历史虚无主义论断的深层结构,准确清晰地把握与认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性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科学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 历史虚无主义批判 中国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示教育何以不流于形式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明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37,共2页
针对性不足、实效性欠缺、仪式感不强等问题,会导致警示教育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触及党员干部灵魂深处。要提升警示教育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让党员干部积极主动接受警示教育,在经常性的思想洗礼中立根固本、补钙铸魂。
关键词 警示教育 不良心态 党员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
6
作者 王明生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26-27,共2页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转变,校正了国家前进与发展的航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 改革开放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转变,校正了国家前进与发展的航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伟大觉醒 初心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