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美网络安全政策比较研究——基于“演进-工具-主题”的三维框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宇鹏 陆小文 +1 位作者 卢明欣 石进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5,共12页
[研究目的]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针对中美网络安全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并揭示两国在网络安全战略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我国安全战略体系的优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运用政策工具理论、主题模型、比较分析法、内容... [研究目的]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针对中美网络安全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并揭示两国在网络安全战略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为我国安全战略体系的优化提供建议。[研究方法]运用政策工具理论、主题模型、比较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法,将定性与定量结合,构建“演进-工具-主题”三维分析框架,通过选取1994-2024年间中美共105篇国家层面的网络安全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政策具有先发优势,其演进融合继承与创新,工具应用均衡健全,主题侧重治理与应对;而中国则强调系统规划战略构建,工具运用不够均衡,主题更偏向基础建设与产业应用。基于此,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强化规划、完善立法、优化工具结构以及关注安全可控技术等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我国网络安全战略体系的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政策 中美对比 政策演进 政策工具 政策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碳化活性氧化镁技术抑制土体干缩开裂的试验研究
2
作者 郑宏扬 王瑞 +1 位作者 刘宇佳 唐朝生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5-713,共9页
在干燥环境下,土体表面裂隙的产生能够极大弱化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而引发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文章研究了基于喷洒法处理的生物碳化活性氧化镁技术在抑制土体干缩开裂方面的可行性,并探究了材料组分、尿素浓度、活性氧化镁用量和喷洒顺序... 在干燥环境下,土体表面裂隙的产生能够极大弱化土体的力学性质,进而引发各类工程地质问题。文章研究了基于喷洒法处理的生物碳化活性氧化镁技术在抑制土体干缩开裂方面的可行性,并探究了材料组分、尿素浓度、活性氧化镁用量和喷洒顺序对土体抗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活性氧化镁生物碳化产物水合碳酸镁的形成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胶结,并在土体表面形成生物碳化防护层,通过降低土体中水分的蒸发速率和提高土体的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抑制土体的干缩开裂行为;(2)尿素浓度的升高能够显著促进活性氧化镁的生物碳化。当尿素浓度为2.0 mol/L时,经三轮干湿循环后,处理试样的最大贯入阻力相较于未处理试样提升了195.5%;(3)高的活性氧化镁用量和活性氧化镁溶液后喷洒的处理方式均会降低活性氧化镁在土体内部的入渗能力,从而显著影响土体的胶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开裂 活性氧化镁生物碳化 胶结作用 蒸发速率 贯入阻力 抗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土振动信号分布式光纤监测的离散元建模研究
3
作者 王艺澄 闵寅通 +1 位作者 刘春 李万翀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分布式光纤传感(DAS)可获取实时的工程事件振动信号,识别这些信号的特征有利于预警和规避工程灾变风险。为系统地探究不同条件下的DAS信号特征,基于高性能离散元软件MatDEM,建立了岩土体振动信号DAS监测模型,采用弹性Clump模型构建光纤... 分布式光纤传感(DAS)可获取实时的工程事件振动信号,识别这些信号的特征有利于预警和规避工程灾变风险。为系统地探究不同条件下的DAS信号特征,基于高性能离散元软件MatDEM,建立了岩土体振动信号DAS监测模型,采用弹性Clump模型构建光纤结构体并实时记录相对应变数据,并结合外场重锤下落试验的DAS振动信号数据,从信号的时域特征、频域特征以及信号在振源参数影响下的变化规律三个方面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拟和试验的信号特征具有一致性:信号波形都呈现出单个峰值并快速衰减的特征;信号频率集中,并随着频率增加,振幅逐渐降低;随着重锤下落高度、质量的增加,信号的振幅提高,相应的信噪比增强。模型可用于振动特性机理研究和振动信号大数据生成,有利于进一步的DAS信号解译和人工智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数值模拟 分布式监测 振动信号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兵 卢毅 +2 位作者 刘春 顾凯 舒荣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8-974,共7页
对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提取,有利于认识其在压缩变形和破坏中的微观机制。为实现对砂土压缩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提取和量化,本文设计了一种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其主要由环氧树脂胶注入装置和改进的固结仪砂样... 对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提取,有利于认识其在压缩变形和破坏中的微观机制。为实现对砂土压缩固结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提取和量化,本文设计了一种砂土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提取技术,其主要由环氧树脂胶注入装置和改进的固结仪砂样采集盒两部分组成。在砂土压缩固结试验中,采用步进电机推动注射器中蓝色环氧树脂胶,通过预设的硅胶软管,从透水石底部进入压缩中的砂样。待环氧树脂胶固结后,制作薄片,并用光学显微镜拍摄得到其微观结构图像。应用该技术,能实现砂土在压缩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固定和提取。本文对3种不同粒径和级配的石英砂进行压缩和固化试验,以介绍该提取技术。在获取其微观图像后,进一步采用PCAS软件对微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微观结构 提取技术 图像处理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 被引量:20
5
作者 刘晓青 曹卫红 +4 位作者 周卫红 邹萌萌 姬如松 孙政国 李建龙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80-85,共6页
近年来,重金属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农田土壤中,危害作物生长,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减轻重金属的危害。生物修复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代谢活动,将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与转化,从而修... 近年来,重金属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进入农田土壤中,危害作物生长,并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土壤,减轻重金属的危害。生物修复是通过植物、微生物等的生命代谢活动,将有毒物质进行分解与转化,从而修复受污染环境。本文综述了农田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主要原理、现状和进展,阐述了生物修复对周边环境扰动小、不产生二次污染、经济有效、绿色环保等优势,并对我国目前微生物修复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做了深入分析,针对微生物修复的研究现状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合理地利用生物修复技术修复农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进一步完善了生物修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 生物修复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监测方案和地温分布特点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天生 刘春 +1 位作者 李济琛 施斌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6-664,共9页
浅层地温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有效地监测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的时空演化,针对4种温度传感器:DTS、FBG、Pt100和iButton,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进行分析对比,从测温精度、适用范围、工作特性等方面展开研究。结合试验结果... 浅层地温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有效地监测南京市浅层地温场的时空演化,针对4种温度传感器:DTS、FBG、Pt100和iButton,通过野外和室内试验进行分析对比,从测温精度、适用范围、工作特性等方面展开研究。结合试验结果和目前的实际应用情况,总结出四种传感器在浅层地温场监测方面的优缺点和特性,并制定出一套较为完善的监测方案,为浅层地温场的长期时空监测提供参考:在所有钻孔中埋设分布式测温光纤,并根据地温钻孔的土层分布和所获取的地温分布数据,选取两个较为典型的地温钻孔布设FBG测温串;在所有钻孔点距地表5 cm处布设iButton,并使用Pt100监测地表以下25 m内的精确地温。根据已获得的监测数据,可总结出南京地区浅层地温在垂向上的大体分布规律,发现其分布在空间上具有差异性,浅地表地温与地表覆盖层、大气及太阳辐射有关,深部地温受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地温场 DTS FBG PT100 IBUTT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稻田冬绿肥培肥增产效应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俊海 杨瑞雪 +4 位作者 吴桂成 谢勇 娄丽娟 沈益新 孙政国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20,共10页
以中国南方为研究区域,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76篇相关文献中的1031个观察研究,定量分析南方稻田冬绿肥的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冬闲田,绿肥翻压还田可使水稻产量增加11.65%,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 以中国南方为研究区域,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76篇相关文献中的1031个观察研究,定量分析南方稻田冬绿肥的培肥增产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冬闲田,绿肥翻压还田可使水稻产量增加11.65%,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7.45%、16.73%、13.11%、6.88%、9.40%和12.27%,土壤容重降低5.48%,土壤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分别提高42.93%、34.87%,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18.92%~59.24%,土壤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分别提高18.81%、22.31%和3.39%。不同种类绿肥中,紫云英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多花黑麦草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因此,我国南方稻茬种植冬绿肥可明显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后茬作物水稻产量,提高稻田生态效应并兼顾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稻田 绿肥还田 水稻产量 土壤生物学特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蜀土降雨入渗光纤感测及渗透系数估算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杰 朱鸿鹄 +4 位作者 吴冰 刘喜凤 王家琛 曹鼎峰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1-611,共11页
下蜀土中裂隙较为发育,在降雨时入渗能力强,因此容易诱发浅层滑坡等灾害。为了研究下蜀土的降雨入渗特征,本文采用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开展了地基土水分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原位监测研究。基于监测数据,掌握了冬季和夏季土体体积... 下蜀土中裂隙较为发育,在降雨时入渗能力强,因此容易诱发浅层滑坡等灾害。为了研究下蜀土的降雨入渗特征,本文采用主动加热光纤光栅(AH-FBG)法开展了地基土水分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原位监测研究。基于监测数据,掌握了冬季和夏季土体体积含水率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计算得到降雨事件的降雨入渗量及入渗补给系数。在此基础上,通过稳态法计算获取了原位下蜀土的非饱和渗透系数,并与间接法估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将AH-FBG法应用于下蜀土含水率的原位监测具有可行性,其中5 cm深度的均方根误差较大,为0.0252 m^(3)·m^(-3),主要受到浅层土体和空气的热量交换作用以及土体裂隙的影响,其余深度均不超过0.01 m^(3)·m^(-3)。原位监测系统对降雨入渗和蒸发作用引起的含水率变化均具有良好的响应。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由稳态法计算得到的原位非饱和渗透系数均大于间接法估算值,表明下蜀土中的裂隙为降雨入渗提供了优先渗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蜀土 主动加热光纤光栅 水分迁移 体积含水率 非饱和渗透系数 降雨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坡滑带摩擦热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朱晨光 刘春 +2 位作者 许强 胡伟 张晓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1-658,共8页
高速远程滑坡具有较强的灾害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型滑坡滑动过程中滑带剧烈摩擦和生热,使得局部温度升高,改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等性质、以及产生气垫效应等,可能促进高速远程滑坡运动。为了定量地研究滑坡滑... 高速远程滑坡具有较强的灾害性,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地质灾害领域研究的热点。大型滑坡滑动过程中滑带剧烈摩擦和生热,使得局部温度升高,改变岩土体的抗剪强度等性质、以及产生气垫效应等,可能促进高速远程滑坡运动。为了定量地研究滑坡滑带中热量的生成和温度场分布规律,本研究改进自主开发的MatDEM离散元软件,建立了约23万单元的二维边坡模型,对滑坡的启动、高速滑动和堆积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MatDEM较为准确地模拟了滑坡典型特征,同时展示了边坡模型的热量生成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滑带附近形成明显的“核形”高热量带,100m高的边坡滑带单元热量增加值最高达3×10^5J,理想条件下造成比热容为550J/kg·℃的1kg土体升高545.5℃左右;高热量带依附于滑带并随着滑体最厚处向前扩展;MatDEM单元连接状态图和热量场图直观地展现了滑体和滑床中的裂隙发育过程。本研究为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DEM 离散元法 能量 热量 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大规模滑坡离散元建模与模拟研究——以茂县新磨村滑坡为例 被引量:32
10
作者 刘春 范宣梅 +1 位作者 朱晨光 施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62-1370,共9页
数值模拟是研究高速远程滑坡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茂县新磨村滑坡为例,提出一种三维大规模滑坡离散元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离散元法宏微观转换公式和数值模拟测试,快速得到与滑坡体砂岩力学性质类似的离散元堆积模型。并结合滑坡数字... 数值模拟是研究高速远程滑坡的重要手段。本文以茂县新磨村滑坡为例,提出一种三维大规模滑坡离散元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法。基于离散元法宏微观转换公式和数值模拟测试,快速得到与滑坡体砂岩力学性质类似的离散元堆积模型。并结合滑坡数字高程数据和地层信息,建立起符合滑坡实际地层条件和岩体力学性质的三维离散元薄壳模型,模拟了新磨村滑坡启动、高速下滑和堆积的全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际的滑坡堆积体在形态和分布上非常相似,并且模拟的滑坡速度场变化特点和时间范围与理论估算与实测地震信号较为一致,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和方法的有效性。论文共享了数值模拟源代码,可快速构建三维滑坡数值模型,为高速远程滑坡的数值模拟研究和相应灾害范围评估提供一个可选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滑坡 三维 数值模拟 Mat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变形光纤光栅监测可行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李飞 朱鸿鹄 +1 位作者 张诚成 施斌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4-211,共8页
针对传统地基变形监测存在的监测效率低、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光纤光栅(FBG)技术监测地基应变分布、掌握地基变形规律的新方法.开展基于埋入式FBG应变传感器的平面应变砂土地基加载模型试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取模... 针对传统地基变形监测存在的监测效率低、误差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通过光纤光栅(FBG)技术监测地基应变分布、掌握地基变形规律的新方法.开展基于埋入式FBG应变传感器的平面应变砂土地基加载模型试验,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取模型箱侧壁地基土体的应变分布规律.监测结果表明,采用FBG技术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土体在逐级荷载下的内部应变累积过程,获得的应变分布特征与PIV结果较吻合,真实反映了模型地基的变形和破坏模式,初步证明了FBG光纤监测技术应用于地基变形监测的可行性.该研究说明,PIV技术可以作为检验、标定FBG应变监测结果的辅助工具.两种监测方法在具体应变量值上有一定的差异,原因可以归结为试验误差、传感器变形耦合程度以及照相质量好坏等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变形 光纤光栅(FBG) 粒子图像测速(PIV) 应变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结合生物保鲜剂处理对水蜜桃常温保鲜与贮藏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艳珍 李建龙 +4 位作者 李卉 陈奕兆 何正岳 潘斌 罗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50,共7页
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结合不同保鲜剂的单一或复合涂膜处理对水蜜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以期发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20 W的紫外灯进行处理(照射剂量:1 k J/m... 旨在研究常温条件下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结合不同保鲜剂的单一或复合涂膜处理对水蜜桃果实的保鲜效果,以期发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延长其货架期。以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凤凰水蜜桃为试验材料,采用20 W的紫外灯进行处理(照射剂量:1 k J/m^2,照射距离:25 cm,照射时间:3 min),UV-C处理后的桃果实分组分别进行溶菌酶、抗坏血酸、海藻酸钠以及这3种保鲜剂复合共4种溶液涂膜处理,常温(28±3)℃条件保存,试验跨度为14 d,每隔2 d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UV-C处理结合保鲜剂涂膜均能有效减少果实腐烂,明显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趋势,并保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单一保鲜剂处理之间效果差异不明显;"UV-C+抗坏血酸+海藻酸钠+溶菌酶"复合处理的水蜜桃保鲜效果最好,腐烂指数、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在第14天分别低于对照组73.02%,67.16%,27.97%,呼吸高峰由4 d推迟至10 d,硬度、MDA增长和PPO活性增强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69.37%,45.06%,19.65%。UV-C处理结合抗坏血酸、海藻酸钠和溶菌酶复合保鲜剂处理的方法在常温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桃果实的腐烂程度,延缓丙二醛(MDA)、多酚氧化酶(PPO)的上升,明显推迟呼吸高峰,可作为一种新型水蜜桃果实常温保鲜方法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水蜜桃 短波紫外线 涂膜处理 天然保鲜剂 常温保鲜 水果食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三峡库区特大滑坡变形关联规则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朱鸿鹄 王佳 +3 位作者 李厚芝 叶霄 施斌 张勤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7-1527,共11页
从实测数据中分析滑坡灾害的成因机理,对于准确识别潜在危险区与及时制定防治措施十分重要。由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数量庞大、来源多样,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进而对滑坡变形演化趋势作出正确评价和预... 从实测数据中分析滑坡灾害的成因机理,对于准确识别潜在危险区与及时制定防治措施十分重要。由于现场监测数据的数量庞大、来源多样,常规的数据处理方法难以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进而对滑坡变形演化趋势作出正确评价和预测。本文基于经典数据挖掘方法中的两步聚类法与关联规则分析,提出了滑坡变形行为的关联分析挖掘技术,并以长江三峡库区新铺滑坡为例,对库水位波动及降雨影响下的特大滑坡位移速率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的变形受库水位高程水平、库水位波动速率与降雨强度等因素的多重影响,水位下降、强降雨与滑坡变形密切相关;滑坡不同空间位置处的变形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由坡脚至坡顶,库水位波动的影响水平依次降低,降雨强度的影响水平逐渐增强。本文提出的数据挖掘方法可定量分析滑坡变形的控制因素,并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相关规则的可靠性,这对于海量监测数据条件下滑坡灾害的成因分析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规则 滑坡变形 数据挖掘 库区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中水平锚板抗拔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泳 朱鸿鹄 +2 位作者 李飞 施斌 朱少华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68-1774,共7页
运用改装的试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对锚板在砂土中的抗拔特性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砂土密实度条件下锚板抗拔力和位移的关系曲线特征,研究不同埋深比下抗拔力、破坏系数和破坏位移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破坏力与破坏位移随埋深比... 运用改装的试验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对锚板在砂土中的抗拔特性进行系统的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砂土密实度条件下锚板抗拔力和位移的关系曲线特征,研究不同埋深比下抗拔力、破坏系数和破坏位移的变化规律,并根据破坏力与破坏位移随埋深比的变化趋势得到不同密实状态下的临界埋深比。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密实度对锚板的抗拔性能有非常大的影响,增加砂土的密实度可以大幅度提高锚板的抗拔承载力,并显著减小锚板的位移变形;增加锚板的埋置深度同样可以大幅度提高锚板的抗拔承载力,但抗拔承载力的增加幅度受临界埋深比的限制,临界埋深比随密度增加有增大的趋势。以上试验结果可为建立锚板上拔预测模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板 抗拔特性 破坏模式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埋入长度效应的应变传感光纤-土体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冬冬 朱鸿鹄 +1 位作者 张诚成 程刚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27-1034,共8页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和岩土变形监测,理解应变传感光纤与周围岩土体之间的变形耦合机理成为监测结果分析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相关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埋入长度对传感光纤-土体界面特性及应变传递过程的影响尚未...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质灾害和岩土变形监测,理解应变传感光纤与周围岩土体之间的变形耦合机理成为监测结果分析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相关的研究较少,尤其是有关埋入长度对传感光纤-土体界面特性及应变传递过程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的认识。本文通过拉拔试验,研究了不同埋入长度条件下纤-土界面的力学性质,并采用一个数学模型对拉拔曲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拉拔力-拉拔位移曲线;有效拉拔位移和最大拉拔力均随着埋入长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而传感光纤-土体界面抗剪强度则随着埋入长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此基础上,采用布里渊光时域分析技术(BOTDA)获取了传感光纤与土体界面逐渐脱离过程中光纤的应变分布情况,并计算了纤-土界面剪应力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进一步证实界面破坏有高度的渐进性。这些结果为掌握应变传感光纤与周围土体之间的协调变形机制提供了参考,为促进光纤传感技术应用于岩土变形监测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传感光纤 应变分布 拉拔特性 土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黄蕾 黄雨佳 +2 位作者 刘朋辉 王刚 毕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468-5474,共7页
为准确识别环境事故风险因子扩散规律及环境风险主导因素,本研究将环境风险的3个主体“风险源-介质-受体”作为系统层,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与时序加权平均算子(TOWA)建立动态模型计算标准层指标贡献率,最后基于空间地理特性确定指标层,... 为准确识别环境事故风险因子扩散规律及环境风险主导因素,本研究将环境风险的3个主体“风险源-介质-受体”作为系统层,结合层次分析法(AHP)与时序加权平均算子(TOWA)建立动态模型计算标准层指标贡献率,最后基于空间地理特性确定指标层,加权计算单项风险,进而建立区域综合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体系,并以南京市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综合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南京市整体呈现一般风险水平,风险水平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靠近长江的江北新区核心区、南京主城区.该方法在保证指标体系评估完整性的同时,引入了区域时空特征,提高了区域环境风险管理的精细化与空间可视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环境风险 动态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稳定性温度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晨光 刘春 +1 位作者 施斌 汤强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气候变化引起环境温度改变,岩土体的性质随之产生相应变化。文章分析了温度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于不同温度状况下开展粘性土直剪试验,探究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温度变化的特征。进一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结合实测地温数据模拟边坡温... 气候变化引起环境温度改变,岩土体的性质随之产生相应变化。文章分析了温度对边坡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于不同温度状况下开展粘性土直剪试验,探究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温度变化的特征。进一步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结合实测地温数据模拟边坡温度场演变过程,基于试验结果将温度场推导出粘聚力场,利用瑞典条分法结合粘聚力分布特征求得边坡安全系数。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发现,下蜀土粘聚力受温度影响变化规律较为明显;土体含水量和密度不同使土体随温度升高相应的产生热软化或热固结现象。通过ANSYS模拟南京城郊边坡夏季高温期间温度场的演变,推算出了边坡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高含水量的土体,在夏季高温环境下边坡稳定性降低,而城区温度更高相应边坡的安全系数通常更低,高温对边坡稳定性具有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 温度场 数值模拟 粘聚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温度测试和重建的浅表土体含水率反演
18
作者 王勇 顾凯 +2 位作者 张博 姜霖 施斌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31-540,共10页
准确掌握浅层土体含水率及其变化过程对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地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温度信息反演含水率是一种适用于长距离、大范围含水率监测的新方法。针对常规自然温度信息法中土体温度测试及重建精细程度低导致含水... 准确掌握浅层土体含水率及其变化过程对于岩土工程、环境工程地质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自然温度信息反演含水率是一种适用于长距离、大范围含水率监测的新方法。针对常规自然温度信息法中土体温度测试及重建精细程度低导致含水率估算精度低等问题,以分布式光纤测温(fiber optic 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ing,简称FO-DTS)技术为基础,引入显式有限差分算法和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简称MCMC)算法,提出了浅表土体温度重建及含水率反演的新方法,并开展了原位试坑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基于FO-DTS的高时空分辨率温度,显式有限差分算法可以有效重建土体不同深度的温度分布,重建温度场拟合残差约为0.2℃。(2)MCMC反演优化算法能准确估算土体热扩散系数,由此土体含水率的估算误差仅为7%;(3)浅表土体含水率估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天气变化导致的土体水分迁移变化。新方法实现了土体含水率的精细化估算,适用场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测温 显式有限差分 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垃圾填埋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惠娟 陈泽智 +2 位作者 王梦秋 樊杨梅 马怡雯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4-607,共4页
兆瓦级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是垃圾填埋气发电中所采用的主要机型,为了了解其烟气NOx排放状况,分别对两个不同型号和制造商的填埋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填埋气发动机的NOx排放浓度较高,但随着发电功率负荷的增加呈现... 兆瓦级燃气内燃机发电机组是垃圾填埋气发电中所采用的主要机型,为了了解其烟气NOx排放状况,分别对两个不同型号和制造商的填埋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填埋气发动机的NOx排放浓度较高,但随着发电功率负荷的增加呈现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NO2所占比重较大,且NO2/NO比值随发电负荷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在所测试的负荷工况中,烟气NOx浓度均高于500 mg/m3的排放限值,因此,对填埋气发电机组进行脱硝治理成为需要关注的一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填埋气 燃气内燃机 N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硫酸铵浓度对亚硫酸铵氧化速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樊杨梅 龚惠娟 +2 位作者 王梦秋 陈泽智 刘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0-133,共4页
亚硫酸铵氧化是铵法脱硫的一个重要步骤,针对工程上主要采用的空气氧化方法,开展了在空气氧化条件下亚硫酸铵浓度对亚硫酸铵氧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试验采用空气鼓泡氧化反应器,在控制空气流量和反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亚硫酸铵... 亚硫酸铵氧化是铵法脱硫的一个重要步骤,针对工程上主要采用的空气氧化方法,开展了在空气氧化条件下亚硫酸铵浓度对亚硫酸铵氧化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试验采用空气鼓泡氧化反应器,在控制空气流量和反应温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了亚硫酸铵氧化速率随亚硫酸铵浓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中、高浓度范围(〉0.1 mol/L)内,氧化速率受浓度影响不大,可认为无变化,在此过程中空气曝气流量是氧化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在较低浓度范围(0.01~0.1 mol/L)内,氧化速率与浓度为斜率较小的线性关系;而在极低浓度(〈0.01 mol/L)下,氧化速率与浓度为斜率较大的线性关系,即当浓度低于0.1 mol/L时,亚硫酸铵氧化反应速率明显受亚硫酸铵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氨法脱硫 亚硫酸铵浓度 氧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