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标《溧水区晶桥镇发展概念规划》
1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4-144,共1页
2016年7月14日,在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政府召开的《溧水区晶桥镇发展概念规划》竞标会上,由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完成的“探索新田园乡村发展,构建大慢城服务小镇”方案获得专家一致认可,成功中标。
关键词 城市规划设计 概念规划 南京市 中标 乡村发展 竞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2018学术年会顺利举行
2
作者 罗震东(图/文) 张国华 +10 位作者 邹军 郑德高 夏铸九 陈绪冬 张希煜 王红扬 徐逸伦 魏立华 武前波 张京祥 王兴平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3期132-133,共2页
2018年6月2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 2018年6月23日,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共同主办,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阿里研究院新乡村研究中心、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浙江城市空间建筑规划设计院、《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和《凤凰品城市》编辑部参与协办的"e城镇化与规划创新"学术研讨会暨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2018学术年会顺利举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义安书记与崔功豪教授分别致辞。上午专家分享了《产业·互联网+交通网·空间》等6个主题报告。下午圆桌讨论围绕《新自下而上城镇化:中国淘宝村的发展与治理》进行探讨。现将部分专家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南京大学 学术研讨会 学术年会 城镇化 创新 城市规划学会 城市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园区存量型城市设计——以江宁高新园区二次开发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晶晶 石峰 +1 位作者 叶冬黎 陈眉舞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伴随我国城市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推进,产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规划应运而生。文章从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切实需求出发,以南京江宁高新园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存量型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难点与技术工具,提出尊重特定产权、激励产权人自... 伴随我国城市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推进,产业园区存量用地更新规划应运而生。文章从产业园区二次开发的切实需求出发,以南京江宁高新园区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分析存量型城市设计的核心问题、难点与技术工具,提出尊重特定产权、激励产权人自主更新的有效设计模式,同时针对市场体制下的多元利益主体提出容积率奖励、协商式规划和地块开发导控等适应性策略,以期为类似园区的二次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园区 二次开发 存量用地 产权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整合:文化的可能角色及其实现--关中城市群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春燕 刘洋 王红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9,共6页
区域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内部条件、问题、需求差异性都很大的不同空间单元,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被联合成为一个协调共赢的整体。既有研究和实践最终归结到管治体制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空间的协调利用则是上述两方面手段的结... 区域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内部条件、问题、需求差异性都很大的不同空间单元,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被联合成为一个协调共赢的整体。既有研究和实践最终归结到管治体制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空间的协调利用则是上述两方面手段的结果。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共享",理论上应该可以对促进区域整合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文化如何在区域整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文章作者参与完成的对关中城市群规划进行的相关探索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进行整合的区域内部单元大都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其次,文化对区域内部和外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内在于建立认同,形成整合的基础,对外则是凸显差异,成为区域的象征;两个方向共同作用,把区域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品质的单一整体单元进行营销,文化成为区域整合的有效手段;第三,文化载体的空间特征使文化成为区域整合的可操作手段;第四,文化由于无界限、长久性等特征,成为整合区域的可持续的关键要素。这一案例部分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区域规划中对文化因素的理解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整合 文化 角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北部湾城市群都市圈识别与发展规划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毛蒋兴 韦统 张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59,共7页
2017年,国家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新规划的城市群横跨了粤桂琼三省区,共15个市县。因学术意义、行政意义上的都市圈存在异同,文章采用经济社会数据、人口迁徙大数据及夜间灯光数据,结合断裂点模型、首位联系法和核密度分析... 2017年,国家批复了《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新规划的城市群横跨了粤桂琼三省区,共15个市县。因学术意义、行政意义上的都市圈存在异同,文章采用经济社会数据、人口迁徙大数据及夜间灯光数据,结合断裂点模型、首位联系法和核密度分析对北部湾城市群南宁市、海口市、湛江市进行了都市圈识别。在对比三类数据方法的基础上,选用三类识别结果取交集进行都市圈综合界定。结果显示,三大都市圈远小于规划范围,城市群发育程度较低。因此,文章从优化发展格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发展和体制机制创新四大方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识别 都市圈规划 人口迁徙大数据 夜间灯光数据 北部湾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用地布局模式探讨——以天津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8
6
作者 韩涛 杜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67,共7页
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用地布局指导思想包括形成生长性城市、复合性城市、均好性城市和构建市民农园的设想。在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天津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探索了在宏观层面基于大尺度城市生态骨架的有机生长模式,在中观层... 基于共生理念的城市用地布局指导思想包括形成生长性城市、复合性城市、均好性城市和构建市民农园的设想。在共生理念的指导下,天津市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探索了在宏观层面基于大尺度城市生态骨架的有机生长模式,在中观层面片区土地利用的圈层模式、组团模式、廊道模式和串珠模式,在微观层面基于弹性边缘的地块均好模式,力图创造出兼顾效率与环境的用地布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理念 用地布局模式 产业示范区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和《南京市东山副城总体规划(2010~2030)》通过专家评审
7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6-126,共1页
2010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召集南京市多个规划编制单位,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为依据,开展全市13个区、县的总体规划,以及3个规划副城的总体规划工作。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 2010年3月,南京市规划局召集南京市多个规划编制单位,以“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7—2020)》为依据,开展全市13个区、县的总体规划,以及3个规划副城的总体规划工作。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京城理人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联合承担了其中的《南京市江宁区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和《南京市东山副城总体规划(2010-2030)》的编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总体规划 南京市 江宁区 专家评审 城乡 城市规划设计 编制工作 设计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准入”的开发区产业布局规划研究--以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兴平 钱德福 齐文 《规划师》 2008年第3期37-41,共5页
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空间规划应以"理性约束"为理念,引入空间准入的规划方法。基于空间准入的控制性规划方法对于城市开发区规划更具有针对性,也符合国家目前对开发区发展政策的需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以产业空间适宜... 立足于科学发展观,空间规划应以"理性约束"为理念,引入空间准入的规划方法。基于空间准入的控制性规划方法对于城市开发区规划更具有针对性,也符合国家目前对开发区发展政策的需要。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以产业空间适宜评价为基本思路,确定空间效益准入门槛、环境准入门槛、开发强度准入指标、综合分区空间准入条件,以此形成综合的产业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方法 空间准入 开发区 产业布局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众创时代城市传统商业街区的困境与转型 被引量:8
9
作者 马国强 张青 刘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8-112,共5页
伴随互联网商业的迅猛冲击,由于自身产业固化、功能陈旧、定位迷失及转型缓慢,城市传统商业街区面临进退两难的现实困境,如何引入众创理念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改造更新,成为规划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南京珠江路商业街区的现状及困境的... 伴随互联网商业的迅猛冲击,由于自身产业固化、功能陈旧、定位迷失及转型缓慢,城市传统商业街区面临进退两难的现实困境,如何引入众创理念对传统商业街区进行改造更新,成为规划关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南京珠江路商业街区的现状及困境的分析,指出其发展困境的具体表现和深层次原因,并根据众创时代下商业街区的转型方向,从定位、产业、空间、景观和实施保障等多个方面提出传统商业街区转型的路径,以期为类似街区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创 传统商业街区 转型规划 珠江路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益分析的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以福建长汀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绪冬 李剑 +1 位作者 陈眉舞 宗跃光 《规划师》 2008年第7期86-90,共5页
传统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存在所选因子不够全面、权重确定随意性大、结果欠缺科学性等问题。应将环境经济学中的损益分析方法引入到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当中,通过建立"潜力—阻力"模型,系统构建评价... 传统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多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存在所选因子不够全面、权重确定随意性大、结果欠缺科学性等问题。应将环境经济学中的损益分析方法引入到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当中,通过建立"潜力—阻力"模型,系统构建评价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的综合指标体系,利用AHP法综合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以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应用GIS技术,定量化揭示和反映城市用地的生态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与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生态分区。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损益分析的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合理有效,实用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益分析 “潜力-阻力”模型 生态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地区再生的复合型规划编制框架与案例——从系统管控到空间行动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绪冬 陈眉舞 潘春燕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00,共7页
在国家步入新常态发展轨道和城乡统筹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美丽乡村"规划为代表的乡村地区复兴工程正得到广泛认可与迅速推广。但我国乡村地区规划因为法理基础薄弱、规划编制技术不成熟及部门多头管理等因素,其实施面临... 在国家步入新常态发展轨道和城乡统筹理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以"美丽乡村"规划为代表的乡村地区复兴工程正得到广泛认可与迅速推广。但我国乡村地区规划因为法理基础薄弱、规划编制技术不成熟及部门多头管理等因素,其实施面临诸多困难,急需在实践层面构筑全新策略以促成乡村地区资源统筹、价值提升和有效管理。本文基于乡村地区再生理念,以南京美丽乡村高淳示范区规划为例,系统论述与展示了一种复合战略规划、整合规划与行动规划的乡村地区综合性规划编制框架,以期为我国类似地区发展提供思路与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再生 复合型规划 系统管控 空间行动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的南京市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卞融 吴晓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3-120,共8页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显著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5个主因子分别为迁居特征、住房条件、职... 基于"居住—就业"视角,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和空间聚类分析方法,对南京市主城区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存在显著的流动人口空间分异现象,影响居住空间分异的5个主因子分别为迁居特征、住房条件、职业状况、来源地和经济地位,影响就业空间分异的5个主因子分别为职业状况、集聚方式、迁居特征、住房条件和经济地位。其中,居住空间分异受迁居特征影响较多,而就业空间分异与职业状况相关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空间分异 “居住—就业”视角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运营导向的休闲旅游型村庄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震 赵秀玲 +1 位作者 潘春燕 陈绪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3-117,共5页
文章通过分析休闲旅游型村庄建设的总体状况与存在问题,从可持续运营的角度出发,提出休闲旅游型村庄规划应跳出传统规划重资源、重空间的模式,更多地关注市场的需求与投资的需求,整合市场、投资和空间,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内容。同时,... 文章通过分析休闲旅游型村庄建设的总体状况与存在问题,从可持续运营的角度出发,提出休闲旅游型村庄规划应跳出传统规划重资源、重空间的模式,更多地关注市场的需求与投资的需求,整合市场、投资和空间,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规划内容。同时,以南京市四园村为例,从乡村空间价值的发现与规划利用、乡村休闲产品的打造及可实施的建设预控指导方面展开实证研究,以期构建政企共建、城乡共融、持续共生的休闲旅游型村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运营 规划设计 休闲旅游型村庄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的城市生态廊道保护研究
14
作者 尹然 葛幼松 刘晶晶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85-189,193,共6页
该文引入博弈论的相关理论,深入探讨了现状博弈存在的问题,将其概括为博弈各方地位不平等、封闭零和博弈导致冲突加剧、博弈规则缺失导致非合作均衡状态3个方面,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期为城市生态廊道问题走出困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生态廊道 保护 土地利用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城建设的历史演变及其新发展——以南京江宁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晖 刘晶晶 潘春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81-186,共6页
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 通过回顾我国新城发展的历史演变,结合南京市江宁区从工业新城向综合新城转变的典型案例,重点研究了近几年新城发展的内部功能组织、外部区域联系及宏观城市化过程,指出当前我国新城具有城市功能综合化、外部联系区域化和城乡关系复杂化的特征,并对开发中的不理性、城乡统筹的误区等新问题进行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 历史演变 特征 问题 江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业布局的新趋势、新分类及新模式——交通视角下的服务业布局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绪冬 潘春燕 黄际恒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1-104,共4页
在影响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诸多因素中,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服务业自身的不断演化,现有的服务业经典布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指导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下,服务业布局日益呈现出... 在影响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诸多因素中,交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交通体系的快速发展和服务业自身的不断演化,现有的服务业经典布局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和指导未来服务业的发展。在现代城市交通体系下,服务业布局日益呈现出节点化、扁平化和网络化的新趋势,因此研究提出基于交通视角对服务业布局进行分类,并以南京为例,探讨新的服务业布局模式,为服务业的空间布局规划、政府引导和培育服务业发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交通 服务业布局 趋势 分类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