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地铁盾构隧道纵横断面结构安全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永 孙俊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4,70,共6页
南京地铁河西地区盾构隧道长期运营后,因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超载、周边基坑土方开挖、列车振动荷载等各种外部因素,造成了隧道纵断面不均匀沉降、横断面变形、管片错台及开裂、管片间渗漏等病害,基于纵断面曲率半径、横断面收敛、防水... 南京地铁河西地区盾构隧道长期运营后,因地下水位变化、地面超载、周边基坑土方开挖、列车振动荷载等各种外部因素,造成了隧道纵断面不均匀沉降、横断面变形、管片错台及开裂、管片间渗漏等病害,基于纵断面曲率半径、横断面收敛、防水极限及螺栓强度极限的理论推算,结合与实测数值的对比,判断隧道防水性能及结构状态,为隧道的安全运营维护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铁 盾构隧道 横断面 纵断面 曲率半径 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扰动双液注浆纠偏技术在南京地铁盾构隧道病害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永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112,129,共5页
因南京与上海两地的地铁盾构隧道拼装方式不一致,且南京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隧道埋设更深,通过对试验段采用微扰动双液注浆的结果数据分析,验证了在上海地铁隧道纠偏取得成功的微扰动双液注浆技术适用于南京地铁,并对注浆孔距离、注浆顺... 因南京与上海两地的地铁盾构隧道拼装方式不一致,且南京地质条件更为复杂、隧道埋设更深,通过对试验段采用微扰动双液注浆的结果数据分析,验证了在上海地铁隧道纠偏取得成功的微扰动双液注浆技术适用于南京地铁,并对注浆孔距离、注浆顺序及注浆终止条件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以指导后期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病害治理 微扰动注浆 纠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河西地区地铁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书丰 高永 孙泽信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57,74,共7页
依托实测资料,发现南京河西地区某盾构隧道已经形成多个不均匀沉降槽、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软土层、2-4土体地下水位具有呈现正弦函数规律的季节性波动,通过构建的盾构隧道沉降计算公式及典型案例,解释了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是由不均匀分... 依托实测资料,发现南京河西地区某盾构隧道已经形成多个不均匀沉降槽、地面沉降主要发生在软土层、2-4土体地下水位具有呈现正弦函数规律的季节性波动,通过构建的盾构隧道沉降计算公式及典型案例,解释了盾构隧道不均匀沉降是由不均匀分布的下卧软土与外部影响因素共同作用所造成,明确了地下水位的下降对盾构隧道沉降影响最为显著,外部基坑施工影响次之,地表堆载影响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隧道沉降 下卧层软土 地下水位 外部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陈凌轩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29,63,共6页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 阐述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总结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发展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创新点主要有建立轨道交通专项土地储备制度、开展场站周边“五个一体化”的城市设计、在地铁车站确权及划拨用地转商业性质上获得突破、以带方案或带条件挂牌方式进行一二级联动开发、探索南京首例综合评议的股权转让模式、发行ABS进行市场化直接融资、尝试零星地块用于停车场和加油站开发等。结合南京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面临的难题和瓶颈,从规划审批、土地政策、开发模式、技术规范等方面,提出城市轨道交通上盖物业开发策略与建议,探索地铁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块详细性规划和线路融资规划等多规合一;完善划拨、协议、作价等多种土地供给方式,构建多方利益共享协调新机制,加快研究行业规范和创新技术,以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铁 轨道交通 上盖物业 轨道+物业 一体化设计 物业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裂力学的横隔板弧形切口CFRP加固参数研究
5
作者 宋旭明 罗祥威 +1 位作者 季苏瑶 唐冕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6-1055,共10页
横隔板弧形切口疲劳开裂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主要疲劳病害之一。为研究该部位的疲劳性能,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首先,建立钢梁节段模型,在弧形切口应力幅最大处引入初始... 横隔板弧形切口疲劳开裂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主要疲劳病害之一。为研究该部位的疲劳性能,分析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首先,建立钢梁节段模型,在弧形切口应力幅最大处引入初始裂纹,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得到疲劳荷载作用下横隔板弧形切口处的开裂模式及疲劳寿命;然后,建立CFRP板加固模型,改变各加固参数,对比不同初始裂纹条件下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探究CFRP板长度、宽度、厚度、弹性模量以及胶层剪切模量等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最后,给出推荐加固参数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横隔板弧形切口处疲劳裂纹为I型裂纹,疲劳寿命约为576.42万次;CFRP板加固能有效降低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但是CFRP板长度与宽度存在加固的临界尺寸,当尺寸大于这一临界值时,其对加固效果影响极小;CFRP板厚度、胶层剪切模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随参数增大而逐渐减弱;采用长×宽×厚为45.0 mm×30.0 mm×2.0 mm、弹性模量为460 GPa的CFRP板进行加固后,裂纹将不再扩展,疲劳寿命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 弧形切口 断裂力学 疲劳性能 CFRP加固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乘务舱半物理环境模拟下的调温调湿材料性能分析
6
作者 张雪武 方从严 +1 位作者 潘骏 张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8-230,共3页
车辆乘务舱半物理环境模拟系统,以环境测试舱作为车辆乘务舱的模拟环境,研究石膏基双壳微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调温性能和调湿性能。结果表明,石膏基双壳微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吸放湿效果和吸放热效果,其性能随双壳微米相变胶... 车辆乘务舱半物理环境模拟系统,以环境测试舱作为车辆乘务舱的模拟环境,研究石膏基双壳微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的调温性能和调湿性能。结果表明,石膏基双壳微米相变胶囊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吸放湿效果和吸放热效果,其性能随双壳微米相变胶囊掺入量的增加而增强。研究可为调温调湿材料在车辆乘务舱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乘务舱 模拟环境 双壳微米相变胶囊 调温调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