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学会百年会址探寻
1
作者 章其华 詹庚申 +4 位作者 詹徐昊 黄倩 赵倩 陈彦瑾 李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7-960,共4页
202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1922年1月27日,章鸿钊等26人在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开会,讨论了学会章程,成立了由章鸿钊、翁文灏、王烈、李四光、葛利普组成的筹备委员会,负责推举学会职员候选人。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 2022年是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1922年1月27日,章鸿钊等26人在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开会,讨论了学会章程,成立了由章鸿钊、翁文灏、王烈、李四光、葛利普组成的筹备委员会,负责推举学会职员候选人。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召开会员大会,宣告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地质调查所 筹备委员会 章鸿钊 翁文灏 兵马司 图书馆 李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与娄公楼
2
作者 詹庚申 詹徐昊 +4 位作者 赵倩 黄倩 章其华 张为 李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41-1343,共3页
20世纪初叶,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由章鸿钊、丁文江和翁文灏三位中国地质学创始人创立的地质调查所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成果最丰富的国家级地质调查和研究机构。地质调查所的新生代研究室在北京人化石发掘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 20世纪初叶,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由章鸿钊、丁文江和翁文灏三位中国地质学创始人创立的地质调查所是民国时期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成果最丰富的国家级地质调查和研究机构。地质调查所的新生代研究室在北京人化石发掘和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国古脊椎和古人类研究领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新生代研究室位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娄公楼,也因此成为地标性建筑。1986年娄公楼被拆掉,着实令人扼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所 新生代研究室 北京协和医学院 翁文灏 地标性建筑 中国地质学 中国近现代历史 丁文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年前轰动世界的惊天发现
3
作者 詹庚申 章其华 +3 位作者 陈彦瑾 赵倩 黄倩 李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1-674,共4页
2019年12月2日恰逢震惊中外的北京猿人第一枚头盖骨发现9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本期《科海钩沉》栏目特邀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詹庚申研究员等撰写此文。作者以其所收集的大量历史资料以及专访相关人员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这一为... 2019年12月2日恰逢震惊中外的北京猿人第一枚头盖骨发现9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本期《科海钩沉》栏目特邀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詹庚申研究员等撰写此文。作者以其所收集的大量历史资料以及专访相关人员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这一为中国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学研究开启了一扇通往世界大门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原了中国地质学这一重要科学发现的原貌。文稿突出介绍了时任中央地质调查所两任所长丁文江先生和翁文灏先生对此事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裴文中先生和贾兰坡先生做出的特殊贡献。应该说,周口店发掘工作的成功先例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中国古生物学家在这里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开展了真正的国际合作,因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发掘及化石研究而成立的新生代研究室及其后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于1960年正式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从中先后走出了9位院士,是我国唯一专门从事古脊椎动物学、古人类学及相关生物地层学研究的学术机构。除本文外,本刊近期还将陆续刊发作者相关中国地质学史的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质调查所 古脊椎动物 中国科学院 北京猿人遗址 古人类学 古生物学家 中国地质学 地质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人”命名者步达生办公室及其他
4
作者 詹庚申 詹徐昊 +3 位作者 赵倩 黄倩 张为 李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71-874,共4页
继本刊2020年第3期登载的“90年前轰动世界的惊人发现”一文追述了著名北京猿人发现历史后,作为续集,本期又安排刊发詹庚申研究员等有关在北京猿人化石研究及中国古人类学初期起过重要作用的加拿大人步达生教授的纪念文章,以飨读者。191... 继本刊2020年第3期登载的“90年前轰动世界的惊人发现”一文追述了著名北京猿人发现历史后,作为续集,本期又安排刊发詹庚申研究员等有关在北京猿人化石研究及中国古人类学初期起过重要作用的加拿大人步达生教授的纪念文章,以飨读者。1919年应北京协和医院之邀来华担任解剖学教授的步达生,根据1926年周口店发现的一枚下臼齿,在次年论文中给北京人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主持研究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的第一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并在日后从当年裴文中采集的周口店出土堆积物里整理拼接出第二具“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继后应中央地质调查所翁文灏所长之邀,出任新建立的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为纪念步达生教授的历史功绩,北京协和医院于2006年专门建立了“步达生展室”。北京猿人发现及研究的历史正是裴文中先生、贾兰坡先生等中国学者与步达生教授等国外学者共同努力开展中外合作的范例,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在我国解剖学及古人类学初创时期步达生教授的杰出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地质调查所 新生代研究室 裴文中 加拿大人 纪念文章 古人类学 翁文灏 步达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