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81
1
作者 董雅文 周雯 +1 位作者 周岚 周慧 《现代城市研究》 1999年第2期6-8,10,共4页
关键词 生态防护体系 城市化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 城市生态 生态用地 高等级公路 城市规划 生态区 生态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INFO的企业级GIS的实现研究──以南京市房产测绘系统研究与实现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朝 戴锦芳 +2 位作者 冯学智 刘正军 陈奇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2000年第10期22-24,共3页
企业级GIS是GIS技术和应用走入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介绍了一个基于ARC/INFO和ORACLE的南京市房产测绘系统设计与实现,深入探讨了其中若干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房产测绘系统的一个企业级GIS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企业级GIS 房产测绘系统 ARC/IN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地图集》的特点及对湖泊制图理论的探讨
3
作者 苏守德 周维功 姚福成 《海洋测绘》 1994年第2期48-51,共4页
鄱阳湖是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大型连河浅水湖泊。洪水期最高水位(圩堤外)面积达3210.22km^2,容积为252亿立方米,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鄱阳湖汇集了江西省境内的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之水。
关键词 湖泊流域 鄱阳湖 地图集 制图理论 制图区域 邻近地区 地图符号 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经济生态系统 信息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太湖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永兴 吴庆龙 +2 位作者 孔志明 臧宇 陈开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太湖部分区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质监测 蚕豆根尖细胞 微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6
5
作者 吴泓 顾朝林 +1 位作者 马荣华 徐晓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5-761,共7页
运用西方旅游者研究理论,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旅游结构特征,通过江苏国内旅游问卷调查,首次对江苏国内旅游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社会经济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认为江苏国内旅游表现出... 运用西方旅游者研究理论,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旅游结构特征,通过江苏国内旅游问卷调查,首次对江苏国内旅游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社会经济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认为江苏国内旅游表现出工业社会初期与中后期交错叠合的阶段特征,产业结构正处在明显转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 结构特征 旅游行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柳燕 王勤 +3 位作者 史小丽 蒋丽娟 肖琳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6-689,共4页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磷浓度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已不再限制微囊藻的生长。处于延迟期的铜绿微囊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外源性磷,在对数生长初期,藻利用体内的磷进行代谢,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使外界还有较高的磷,铜绿微囊藻中总磷浓度也随着其生长而不断下降;在稳定期的初期微囊藻中可溶性磷含量达到最高值,藻中聚磷含量在对数期末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而铜绿微囊藻中糖原含量在衰亡期显著增高,以细胞内聚磷变化趋势相反,从而与聚磷互补储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总磷 聚磷 可溶性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螺类的实验生态学研究——以环棱螺为例 被引量:21
7
作者 白秀玲 谷孝鸿 张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9-654,共6页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因子及环棱螺对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及进食状况对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均有显著影响.15℃时,环棱螺氨氮的释放速率约为55.60±4.95μg/(g·...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因子及环棱螺对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及进食状况对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均有显著影响.15℃时,环棱螺氨氮的释放速率约为55.60±4.95μg/(g·d),磷酸根的释放速率约为2.073±0.120μg/(g·d);而25℃时,环棱螺磷酸根的释放速率是2 819±0.075μg/(g·d),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棱螺营养盐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进食状态下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速率高于饥饿状态.此外,环棱螺虽在短时间内可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但其释放的营养盐可引起局部水体溶解态氮磷含量的增加,在没有其它初级生产者争夺营养盐和光照等资源的情况下,水体中藻类的再生速率会加快,环棱螺难以对藻类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南此建议在利用螺类进行生态调控的过程中,必须与沉水植物的恢复紧密结合,通过合理的空间搭配,实现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棱螺 悬浮物质 叶绿素A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垂向分布及其水动力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燕文明 刘凌 +4 位作者 钱宝 杨艳青 吴挺峰 王汗 黄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5-349,共5页
为揭示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解析沉积物粒度分布对沉积物物源和水动力的响应,并为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研究提供支撑。利用激光法对里下河地区4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浅水湖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研... 为揭示浅水湖泊表层沉积物粒度组成特征,解析沉积物粒度分布对沉积物物源和水动力的响应,并为浅水湖泊沉积物营养盐分布特征研究提供支撑。利用激光法对里下河地区4个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浅水湖泊沉积物样品的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研究区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随深度增加而减小;(b)面积大的湖泊表层沉积物的中值粒径垂向分布差异较大;(c)面积大且宽的湖泊中的砂粒搬运作用强于面积小且窄的湖泊;(d)对于面积较大的湖泊,湖心区砂粒含量高于湖泊周边区域;(e)粒径的三角分布图显示研究区表层沉积物颗粒大多落入壤粒和砂粒的范畴,表明研究区湖泊水动力活动较强;(f)风浪扰动较大的九龙口沉积物垂向分布连续性较差;(g)蜈蚣湖和得胜湖沉积物平均粒径垂向分布变化不大,表明其水动力条件变化相对较小,与实际调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 表层沉积物 粒度 垂向分布 水动力 里下河地区小型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梅 刘昔 +4 位作者 陈国梁 邓强 童征 杨宏伟 胡细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文章提出了零价铁微电解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质量的废铁屑进行烧杯实验,测定了水样中总磷和总铁等指标,研究了该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总磷去除率与反应时间和废铁屑质量成正比关系...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文章提出了零价铁微电解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质量的废铁屑进行烧杯实验,测定了水样中总磷和总铁等指标,研究了该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总磷去除率与反应时间和废铁屑质量成正比关系;除磷优选条件为废铁屑180 g/L,腐木质量为0.5 g/L,铁铜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 h时,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除磷优选条件下的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系数K=0.247;处理后总磷含量低至0.05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总铁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标准限值0.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微电解 微污染 除磷 一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水域水深遥感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东 王文 张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86-90,共5页
通过对长江口南支水域LandsatTM遥感图像进行水深专题信息的增强处理,选择TM4/TM2波段组合,结合当地同一时期实测水下地形图资料,建立了该水域水深与影像光谱值之间的统计相关关系.分析了影响水深遥感精度的原因并... 通过对长江口南支水域LandsatTM遥感图像进行水深专题信息的增强处理,选择TM4/TM2波段组合,结合当地同一时期实测水下地形图资料,建立了该水域水深与影像光谱值之间的统计相关关系.分析了影响水深遥感精度的原因并采用幂函数形式的修正项对相关模式进行修正加以解决.提出:图像处理质量的高低和相关公式建立的好坏是提高水深遥感精度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遥感 光谱值 水下地形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1
作者 朱广伟 陈英旭 田光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强化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强化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技术研究进展 沉积物 污染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拟条件下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孙慧卿 王平 江和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为。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下有利于磷的释放,且没有扰动条件要比有扰动的释放量大,达到0.297 mg/L;好氧条件不利于磷的释放,经过好氧培养的沉积物中有机磷平均减少了约50%,好氧-厌氧交替使得铁结合态磷提高了0.001 8 mg/g。pH 8.2~8.6有助于沉积物磷的释放,且不同pH值下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时间不同,pH 9.0沉积物磷在1 d时最大释放量达到0.162 mg/L;沉积物中磷在不同pH下的形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变最大。可见扰动、溶解氧、pH对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释放 扰动 好氧 厌氧 太湖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特征研究——以浙江省平湖县为例 被引量:13
13
作者 管驰明 陈干 贾玉连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与发展聚落不属于无标度区 ;在县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不属于无标度 ,大多数发展聚落属于无标度区。定性分析了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形成演化过程 ,表明聚落分形为多重分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群结构 频率曲线 概率累积曲线 形成机制 残遗聚落 发展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尹刚 王宁 +1 位作者 袁星 张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4-710,共7页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利用SWAT模型建立了东北图们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对该流域(中国一侧)划分为5个小流域46个水文单元,分别进行了水文模拟、降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计算。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的发生区在流域中部,海兰河和布尔哈通河交界的区域内。该区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推测认为该区域为延边州首府延吉市所在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也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植被破坏、土地裸露,水保能力下降,因此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另外,通过分析流域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2007年延吉、龙井地区为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最大发生区(有机氮9.76t.a-1,有机磷1.24t.a-1),而2008年除延吉、龙井地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和有机磷非点源污染均有加重的趋势(分别由1.39t.a-1上升到3.82t.a-1,0.17t.a-1上升到0.48t.a-1);氮磷营养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2007年与2008年除了延吉、龙井一带为最大发生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流失有所加重(从1.39t.a-1上升到3.81t.a-1),有机磷流失也有所加重(0.17t.a-1上升到0.48t.a-1),而安图等地区则有所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GIS 非点源污染 图们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丁建中 金志丰 陈逸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6,共7页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个市(区)的空间开发潜力指数以及泰州市极限建设用地容量;(2)建设用地预测建立在供给——需求关系之上,根据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计算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城镇用地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建设用地城乡统筹方案。研究结论:空间开发潜力评价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也是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重要依据;建设用地空间上的拓展与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空间配置 空间开发潜力评价 GIS空间分析法 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流量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向速林 刘占孟 尤本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本文根据地下水流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流量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遵义市海龙坝的地下水流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本研究区的...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本文根据地下水流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流量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遵义市海龙坝的地下水流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流量 预测 降雨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合细菌在盐碱地池塘改良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刘福军 胡文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13-16,共4页
研究了光合细菌(PSB)在低洼盐碱地池塘围隔中对水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SB的施用对水化因子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水体中DO、NO3--N升高,而NH4-N、NO2--N、和COD降低,而对PO43--P影... 研究了光合细菌(PSB)在低洼盐碱地池塘围隔中对水化因子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PSB的施用对水化因子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水体中DO、NO3--N升高,而NH4-N、NO2--N、和COD降低,而对PO43--P影响不明显。当PSB浓度高时,可提高水体的pH值;对浮游生物无明显影响;PSB的一次施用量为10ppm,一次效用时间为6天左右,因而PSB可达到改良水质,进而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在水质恶化时,其作用更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 PSB 光合细菌 水质改良 养殖池 鱼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8
作者 吴建楠 程绍铂 姚士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演化模式、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AT对大沙河水库流域径流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凤欢 罗潋葱 +2 位作者 翟海涛 孙莹蓓 李慧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7-93,共7页
广东开平大沙河水库为开平市主要供水源,其入库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库呈富营养化状态需控制外源营养盐的输入。为了探究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在亚热带地区的适用性,为流域污染管理提供参考,运用ArcSWAT200... 广东开平大沙河水库为开平市主要供水源,其入库河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库呈富营养化状态需控制外源营养盐的输入。为了探究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模型在亚热带地区的适用性,为流域污染管理提供参考,运用ArcSWAT2009对大沙河水库流域进行了径流模拟和评价研究。用LH-OAT方法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找出对径流模拟影响较大的15个参数,采用2003—2012年的水库总入流数据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LH-OAT敏感性分析方法可准确地找出模型的敏感参数;将时间尺度分别为日和月的率定和验证结果进行比较,月模拟效果明显较好,其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84和0.911,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79和0.907;模型的自动率定SCE-UA方法在大沙河水库流域的水量模拟中较适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为水质水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SWAT2009 径流模拟 敏感性分析 自动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锡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杨山 汤君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5-69,共5页
伴随着城镇用地空间范围的迅速扩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 伴随着城镇用地空间范围的迅速扩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人口增长与土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 ,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地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 ,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保护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即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和长远的时间量度内 ,保证城镇在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和功能演进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 ,本文在研究城镇用地空间增长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 ,就城市空间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市 空间扩展 生态环境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