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凝换热表面超疏水复合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1
作者 吴俐俊 韦增志 +2 位作者 王骏 李方舟 汪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4-804,共11页
针对目前促成滴状冷凝换热的超疏水表面造价昂贵、热导率低和综合性能差等问题,以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改性石墨烯(C)、气相二氧化硅等为原料,通过共混法在不锈钢基材上制备了用于冷凝传热表面的高导热超疏水复合涂层,并对其耐腐蚀能力、... 针对目前促成滴状冷凝换热的超疏水表面造价昂贵、热导率低和综合性能差等问题,以可溶性聚四氟乙烯、改性石墨烯(C)、气相二氧化硅等为原料,通过共混法在不锈钢基材上制备了用于冷凝传热表面的高导热超疏水复合涂层,并对其耐腐蚀能力、导热系数、强度和蒸汽冷凝传热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的耐酸腐蚀性能、导热性能强于304不锈钢,当含3%的C时,导热系数为18.188W·(m·K)^(-1),在20%硫酸浓度恒温30℃条件下腐蚀速率为0.201mg·(cm^(2)·h)^(-1),和基材结合强度达38MPa。SEM分析表明,涂层疏水性能与气相二氧化硅含量有关,且质量分数为10%时接触角达155°。冷凝实验表明常压蒸汽在涂层表面冷凝时传热系数达120kW·(m2·K)^(-1),大于不锈钢表面近10倍,并得出其滴状冷凝不持久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导热 超疏水 滴状冷凝传热系数 石墨烯 耐腐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的超疏水涂层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苑昭阔 吴俐俊 +2 位作者 王骏 张萍 韦增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40-246,271,共8页
目的探究超疏水涂层各成分的含量对涂层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的影响,找到最优成分组合,使涂层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同时获得最大值。方法根据设计的L_(25)(5^(5))正交试验,制作和测试涂层试样,借助Matlab软件建立结构为5-8-2的BP神经网络,... 目的探究超疏水涂层各成分的含量对涂层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的影响,找到最优成分组合,使涂层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同时获得最大值。方法根据设计的L_(25)(5^(5))正交试验,制作和测试涂层试样,借助Matlab软件建立结构为5-8-2的BP神经网络,通过正交试验结果训练和测试神经网络,得到涂层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的预测模型。调用训练好的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涂层各成分含量进行全局寻优。使用寻优得到的参数和调整后的参数进行试验,检验寻优计算结果。结果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水接触角的最大误差为0.06198,导热系数的最大误差为0.06577。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结果,涂层成分(质量分数)为纳米SiO_(2)10.1%+TiO_(2)6.4%+碳粉5%+纳米石墨烯0.6%+MTES 1.8%时,涂层的水接触角达到164.24°,导热系数达到14.19 W/(m·K),其误差分别为3.80%和2.31%。采用调整后的参数进行试验,测试得到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55.02°,导热系数为13.25 W/(m·K),其误差分别5.64%和5.58%。结论通过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和遗传算法寻优,可以使涂层的水接触角和导热系数都获得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涂层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水接触角 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