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的多模态MRI研究进展
1
作者 吕子寒 崔杰 +1 位作者 钟业鸣 车子刚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9-134,共6页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例总数的80%以上,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关于mTBI的诊断及创伤后的认知功能改变所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确切,影响mTB...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例总数的80%以上,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然而目前关于mTBI的诊断及创伤后的认知功能改变所潜在的神经生理机制尚不确切,影响mTBI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应用于mTBI的诊断,包括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灌注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扩散张量成像(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并基于不同的角度增进了对mTBI神经病理学机制的理解。本文综述上述多模态MRI技术在mTBI上的应用进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为今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动脉自旋标记示踪法灌注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的动态列线图模型
2
作者 陈晨阳 朱义杰 余理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目的 探讨影响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成年患者391例,按照7∶3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n=273)和验证集(... 目的 探讨影响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PRAE)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行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的成年患者391例,按照7∶3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训练集(n=273)和验证集(n=118)。依据训练集的数据,采用LASSO回归方法探究发生PRAE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使用验证集数据对列线图模型进行验证。通过绘制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评估其性能表现。结果 训练集中有103例(37.7%)发生PRAE,验证集中有42例(35.6%)发生PRAE。经LASSO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非零变量: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将这些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是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PRAE的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患者发生PRAE的列线图模型,训练集与验证集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1(95%CI 0.817~0.945)和0.832(95%CI 0.779~0.885)。校准曲线显示,训练集与验证集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拟合良好。结论 基于年龄、BMI、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吸烟史、术中气道压峰值等预测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预测PRA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 围术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
3
作者 仲雪娇 吕新云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ACI患者。依据病情分为严重组(NIHSS评分>10分,n=... 目的探究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评估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于南京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ACI患者。依据病情分为严重组(NIHSS评分>10分,n=28)、中度组(NIHSS评分5~10分,n=30)、轻度组(NIHSS评分<5,n=21);根据疾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68)、预后良好组(n=12)。对比不同严重程度及预后间血清NSE水平和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情况,分析血清NSE水平与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ROC分析血清NSE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老年ACI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结果严重组血清NSE水平[(15.53±3.84)ng/L]较中度组、轻度组[(26.26±6.53)、(41.35±8.42)ng/L]明显降低(P<0.05);轻度组较中度组明显升高(P<0.05)。严重组无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中度组、轻度组;中度组短暂性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严重组、轻度组;轻度组持续性ST-T变化占比高于严重组、中度组(P<0.05)。预后不良组NSE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持续性ST-T变化占比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无ST-T变化占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SE水平、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是导致ACI患者病情严重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NSE、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老年ACI严重程度的AUC分别为0.845、0.805,两者联合的AUC为0.924;血清NSE、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评估患者不良预后的AUC分别为0.852、0.834,两者联合的AUC为0.981。结论血清NSE水平结合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有利于老年ACI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可作为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 老年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如何制备优质病理切片 被引量:10
4
作者 司明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1-222,共2页
优质的病理切片是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关键,许多所谓的"疑难病理案例"大多数是由于制片质量差所造成的。制作出质量合格的病理切片是医院病理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虽已有许多辅助检查手段和工具帮助诊断,如免疫组化和... 优质的病理切片是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关键,许多所谓的"疑难病理案例"大多数是由于制片质量差所造成的。制作出质量合格的病理切片是医院病理科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虽已有许多辅助检查手段和工具帮助诊断,如免疫组化和电镜等,但在做这些辅助检查之前,要对该病例有一初步的病理诊断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切片 质量控制 技术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病理诊断实践中的医学道德原则 被引量:4
5
作者 司明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118,共2页
病理诊断直接影响临床治疗,错误的病理诊断可导致重大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国内大多数基层医院的病理工作起步较晚,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多数病理科室存在建制不全、人员素质低、设备落后,无法实行病理诊断“三级复查制”。在... 病理诊断直接影响临床治疗,错误的病理诊断可导致重大医疗差错或事故发生。国内大多数基层医院的病理工作起步较晚,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的发展,多数病理科室存在建制不全、人员素质低、设备落后,无法实行病理诊断“三级复查制”。在日常病理诊断工作中,如何对待诊断困难的病例,规避和减少病理诊断的质量安全风险,是每个病理科医师无法逃避和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病理诊断 医学道德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引入PF医师费制度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永军 陈黄慧 陈玉 《中国医院》 2020年第4期13-14,共2页
PF医师费制度是以医师贡献为导向,综合发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绩效分配制度。从PF医师费制度的内涵入手,介绍了目前实施PF医师费制度较为成功的两所医院的经验,分析了医院引入PF医师费制度面临的分配模式转变、工作理念转变、医疗... PF医师费制度是以医师贡献为导向,综合发展医院医疗、教学、科研的绩效分配制度。从PF医师费制度的内涵入手,介绍了目前实施PF医师费制度较为成功的两所医院的经验,分析了医院引入PF医师费制度面临的分配模式转变、工作理念转变、医疗服务项目收费合理性、工资总额设定4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4个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今后医院引入PF医师费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医师费制度 人力资源 绩效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正宇 朱成立 +3 位作者 车子刚 嵇洪波 王策 陈晓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2-326,共15页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 为揭示秸秆粉碎还田后,不同腐解进程下土壤孔隙演化及其对水分和溶质穿透特征的影响机理,设置不同秸秆还田量(0、5、10、15 t/hm^(2))和还田时间(0、30、60 d)处理,采用CT断层扫描技术,视觉量化了土壤孔隙结构特征演变,并基于溶质穿透试验,分析了水分-溶质迁移优先流规律。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引起土壤孔隙/喉道特征变化,抑制水分-溶质迁移过程,田间持水率和土壤含水率上升,溶质穿透变慢,优先流现象减少,土壤水肥有效持留;随秸秆腐解至60 d,孔隙/喉道特征改变,优先流开始发育,但土壤水肥持留能力增强。秸秆还田5、10、15 t/hm^(2)初期,和CK组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减少7%、14%、50%,连通孔隙减少11%、39%、66%,表层含水率增加1%、3%、6%。腐解60 d后,和0 d相比大孔隙体积占比分别增加331%、200%、357%,连通孔隙增加33%、84%、195%,表层含水率增加6%、5%、5%,完全穿透试样所需溶质减少55%、76%、67%。基于Green-Ampt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估算了不同秸秆初始投入量在不同腐解时间下的导水特征,发现饱和导水率在秸秆还田后减小,且随秸秆腐解增大。研究可为控制大孔隙流和无效灌溉提供依据,进一步为秸秆科学还田提供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解 孔隙结构 三维特征 大孔隙优先流 计算机断层扫描 穿透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危险因素分析以及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波 张钺 +3 位作者 杨佳强 刘永东 焦阳 王贝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2-449,共8页
目的筛查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77例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 目的筛查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在东南大学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行去骨瓣减压术的77例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并发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25例)和无脑积水组(52例),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并基于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并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脑积水组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分(t=2.178,P=0.032)、术后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术比例(χ2=8.675,P=0.003)、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t=11.146,P=0.000)低于无脑积水组,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χ2=5.901,P=0.015)、双侧手术(χ2=6.441,P=0.011)、术中未缝合硬脑膜(χ2=9.759,P=0.002)、术后脑室积血(χ2=8.938,P=0.003)、术后中线移位>10 mm(χ2=7.589,P=0.006)、术后并发颅内感染(χ2=4.519,P=0.034)比例以及术后昏迷时间(t=2.709,P=0.008)高于无脑积水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OR=1.885,95%CI:1.432~2.240;P=0.012)、术中未缝合硬脑膜(OR=1.468,95%CI:1.215~1.930;P=0.006)、术后昏迷时间长(OR=1.574,95%CI:1.358~1.926;P=0.007)、术后脑室积血(OR=1.550,95%CI:1.254~1.768;P=0.010)和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OR=1.622,95%CI:1.165~1.840;P=0.004)是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危险因素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95%CI:0.823~0.925,P=0.00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760,P=0.232),表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准确性。结论术前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术中未缝合硬脑膜、术后昏迷时间长、术后脑室积血、术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升高是颅脑创伤后脑疝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积水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5项危险因素构建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对术后并发脑积水风险具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创伤性 脑膨出 减压颅骨切除术 脑积水 手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贝叶斯定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R和ALK基因异时性突变非小细胞肺癌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孔晓艳 王明娟 +2 位作者 汤巧云 孙梦雨 胡建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59-564,共6页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指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PLC,sMPLC)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PLC,mMPLC)。近年来,MPL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 多原发肺癌(multiple primary lung cancer,MPLC)指患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原发病灶的肺癌,根据发生时间的不同分为同时性多原发肺癌(synchronous MPLC,sMPLC)和异时性多原发肺癌(metachronous MPLC,mMPLC)。近年来,MPLC的检出率逐渐升高,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在鉴别MPLC和肺内转移(intrapulmonary metastasis,IM)上存在许多争议,特别是病理组织学类型相同时。考虑到目前二者在临床治疗策略及预后上的显著差异,对于MPLC和IM的精确诊断是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关键。分子遗传学及测序技术为检测肿瘤的克隆性起源提供了有效的策略,其中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突变共存的病例陆续有报道,但ALK基因突变后再发EGFR突变的案例未见提及。本文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准确诊断并回顾性分析了1例ALK突变型男性肺腺癌患者术后4年再发EGFR突变合并多发转移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期加深对mMPLC的认识,为该类病例的诊疗提供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时性多原发肺癌 肺内转移 EGFR AL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双侧颈部外科处理方式探讨 被引量:9
10
作者 于振坤 黄志刚 +3 位作者 倪鑫 房居高 范尔钟 韩德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lylymph node negative,cN0)患者双侧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年间32例声门上型喉癌(尤其是位于中线者)临床cN0患者采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颈部Ⅱ、Ⅲ区清扫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linical lylymph node negative,cN0)患者双侧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处理方法。方法对4年间32例声门上型喉癌(尤其是位于中线者)临床cN0患者采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颈部Ⅱ、Ⅲ区清扫术,术中送冰冻病理检查,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对侧是否手术治疗。实施手术侧术中冰冻检查证实淋巴结转移阳性者,同时实施对侧手术;阴性者,对侧颈部随访观察。结果32例患者中11例术中冰冻检查阳性而行对侧清扫术,双侧手术的实施率为34.4%(11/32);对侧有6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有效率为54.5%(6/11)。结论声门上型喉癌cN0患者Ⅱ、Ⅲ区手术可解决大部分早期病变,应用一侧或病变主体侧的诊断治疗性颈清扫手术来决定对侧手术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达到微创和有的放矢的双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声门上型 淋巴转移 外科治疗 颈淋巴结转移 转移淋巴结 清扫术 选择性颈清扫 术中冰冻 手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感染在咽喉部鳞癌及喉乳头状瘤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慧英 于振坤 +3 位作者 何双八 张庆翔 龚单春 张海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被推测为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病因。文章旨在研究咽喉部鳞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于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咽喉部鳞癌及喉... 目的人乳头瘤病毒(HPV)被推测为头颈部鳞癌发生、发展的病因。文章旨在研究咽喉部鳞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HPV感染型别分布状况及其意义。方法收集自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间于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手术治疗的67例咽喉部鳞癌及喉乳头状瘤患者新鲜组织标本,其中喉癌、下咽癌、口咽癌26例,喉乳头状瘤41例;以同时期手术的良性病变声带息肉20例为对照组。用PCR法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受检者HPV肿瘤组感染型别及分布状况。结果研究组67例标本中,HPV阳性者(HPV+)44例(65.7%)。其中喉乳头状瘤的感染型别为HPV11(36/41)和HPV6(4/41),喉癌、下咽癌、口咽癌为HPV16型(6/26),对照组声带息肉HPV均为阴性。结论 HPV16可能是部分喉癌、口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喉乳头状瘤的HPV感染率较喉癌、下咽癌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喉乳头状瘤 喉癌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16
12
作者 余理想 徐福涛 邱承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60例 OSAS 患者,年龄26~58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FD 组:氟...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60例 OSAS 患者,年龄26~58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术后患者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FD 组:氟比洛芬酯1 mg/kg+地佐辛0.4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D 组:地佐辛0.8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S 组:舒芬太尼2μg/kg+阿扎司琼共100 ml;背景剂量2 ml/h,锁定时间15 min,单次剂量0.2 ml,负荷剂量5 ml。观察术后1、2、6、12、24、48 h 的 VAS 疼痛评分及恶心呕吐、嗜睡、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各时点 VAS 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D 组总的不良反应只有1例(5%),D 组有2例(10%),S 组有6例(30%),FD 组明显低于 S 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地佐辛用于 UPPP 术后镇痛,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腭咽成形术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评估钩突上附着点分型及引流途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车子刚 嵇洪波 +3 位作者 邹彩云 徐柏林 于振坤 储成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通过MSCT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钩突上附着点(Superior attachment of uncinate process,SAUP)的解剖变异及其引流路径改变,并探讨其对额窦炎引流的影响。方法:收集拟行鼻内镜手术并行MSCT扫描的鼻窦炎患者111例222侧。通过MSCT观察确... 目的:通过MSCT分析慢性鼻窦炎患者钩突上附着点(Superior attachment of uncinate process,SAUP)的解剖变异及其引流路径改变,并探讨其对额窦炎引流的影响。方法:收集拟行鼻内镜手术并行MSCT扫描的鼻窦炎患者111例222侧。通过MSCT观察确定SAUP各型的发生率,及其与钩突内、外引流的相关性;比较内、外引流组发生额窦炎的差异。结果:222侧SAUP分型中,最常见的分别是Ⅰ型(55%)、Ⅳ型(19.8%)、Ⅴ型(12.6%)。在额窦炎的评估方面,88侧(39.6%)有额窦炎,钩突内引流中57侧(46.7%)有额窦炎,外引流中31侧(31.0%)有额窦炎。慢性鼻窦炎患者中,与外引流相比,额窦炎更常见于SAUP的内引流中(46.7% vs 31.0%,P<0.05)。结论:鼻内镜术前需明确SAUP的解剖变异,SAUP分型所致额窦流出道的位置改变影响额窦炎的发生。慢性鼻窦炎患者中,当额窦引流的区域在内侧时,明显比外侧引流更容易发生额窦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额窦炎 引流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聋预后相关因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金霞 张庆翔 +3 位作者 李光飞 刘亚群 葛文彤 于振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8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干预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82耳中,痊愈33耳,显效10耳,有效12耳,...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8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干预时间、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82耳中,痊愈33耳,显效10耳,有效12耳,总有效率为67.07%。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眩晕与预后相关:35岁以下组总有效率为85.19%,明显高于35岁以上组;发病1周内干预组总有效率较高为76.47%;轻、中度听力损失组疗效明显好于重度以上组;不伴眩晕组总有效率(74.58%)高于伴眩晕组(47.83%)(P<0.05)。而性别、听力曲线类型等对预后无明显影响。结论年龄、病程、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眩晕影响突发性聋的预后,性别与突发性聋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脂肪及筋膜植入犬声门旁间隙及固有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慧英 徐文 +1 位作者 范尔钟 张丽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犬喉自体脂肪及筋膜植入后植入组织生长特性、填充机制及影响填充效果的因素。方法 16只犬32侧声带,除2侧声带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手术处理外,其余30侧声带通过切断喉返神经建立声带麻痹动物模型后,分为以下4组:脂肪注射组(1... 目的探讨犬喉自体脂肪及筋膜植入后植入组织生长特性、填充机制及影响填充效果的因素。方法 16只犬32侧声带,除2侧声带作为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手术处理外,其余30侧声带通过切断喉返神经建立声带麻痹动物模型后,分为以下4组:脂肪注射组(10侧)、脂肪填充组(5侧)、筋膜注射组(8侧)、筋膜填充组(7侧),除筋膜填充组填充于犬声带的固有层外,其余三组脂肪和筋膜注射分别注射于犬喉的声门旁间隙,于术后第1周、1、3、6、12个月对犬喉植入的脂肪、筋膜分别进行大体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及比较。结果脂肪植入组在脂肪植入部位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于术后第3个月后消失,术后3月时开始有新生血管形成,12月时脂肪植入部位仍可见团状的成活脂肪细胞。筋膜植入组无明显炎性细胞反应,在筋膜植入部位,筋膜组织以密度较高的纤维组织形式存在,均于第1个月时观察到纤维母细胞,筋膜填充组术后第3个月后筋膜组织呈均匀排列,第6个月后椭圆形纤维母细胞密度增大,填充部位新生血管形成,术后12个月其密度与周围组织趋于一致。脂肪植入组纤维母细胞出现比例(4/15)小于筋膜植入组(9/15),而新生血管比例(7/15)大于筋膜植入组(3/15)。结论自体脂肪及筋膜作为声带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术后12月时仍在植入部位存活。填充物周围纤维包膜的形成及植入后纤维组织、纤维母细胞、自体血管等的生长,对保持填充效果长期稳定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 筋膜 脂肪 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庆翔 胡慧英 +2 位作者 何双八 孙国燕 于振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手术治疗的成人声带小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的病例为单纯手术组,共40例,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手术治疗的成人声带小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2年8月~2014年8月的病例为单纯手术组,共40例,均在全麻支撑喉镜下行喉显微手术切除声带小结;2014年9月~2016年3月的病例为联合注射组,共36例,均在喉显微手术同时行A型肉毒毒素0.25~0.5U双侧甲杓肌注射。两组均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进行频闪喉镜及电子喉镜检查,采用嗓音主观感知GRBAS评估系统的G分级及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进行嗓音评估,记录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和嗓音障碍严重程度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单纯手术组痊愈5例,好转28例,无效7例,有效率82.50%(33/40);联合注射组痊愈30例,好转6例,有效率100%(36/36)。单纯手术组术后声门闭合良好22例,闭合不全18例;联合注射组声门闭合良好30例,好转但仍闭合不全6例,两组术后声门闭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注射组术后VHI、MPT、jitter、shimmer及DSI改善明显,两组之间比较,除了G分级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手术切除联合A型肉毒毒素甲杓肌注射治疗成人声带小结在恢复声带形态的同时调节甲杓肌肌张力,改善声带振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小结 喉显微手术 A型肉毒毒素 甲杓肌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90刀头行薄瓣LASIK中角膜瓣形态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长斌 郝颖娟 +3 位作者 易省平 刘娟 张晶 周跃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0-774,共5页
背景 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法,越来越多的薄瓣LASIK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傅里叶眼前节OCT角膜瓣厚度及形态的测量为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层厚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但应用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 背景 薄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是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方法,越来越多的薄瓣LASIK应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傅里叶眼前节OCT角膜瓣厚度及形态的测量为角膜瓣和角膜基质层厚度的控制提供了依据,但应用眼前节OCT测量法对FS200飞秒激光和Moria 90刀头行薄瓣LASIK中角膜瓣形态进行比较的研究较少. 目的 利用傅里叶频域OCT测量法比较应用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和传统微型角膜刀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形态及其厚度,评价两种方法制作角膜瓣的特点.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FS200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Moria 90刀头行LASIK的患者各30例30眼,于术后1个月应用傅里叶频域OCT(OPTOVUE RTVue-100)测量和比较两种方法所制的中央角膜瓣厚度以及角膜0°和90°径线所在截面上特定10个点的角膜瓣厚度. 结果 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术眼中央角膜瓣厚度值为(112±3)μm,全角膜瓣平均厚度值为(112±3) μm,分别低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的(121±7) μm及(128±11)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1、0.030),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角膜瓣厚度的变异范围也明显小于Moria 90刀头制瓣组.FS200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形态规整、均一,形状近似规则的平面,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Moria 90刀头制作的角膜瓣中间薄,周边厚,近似弯月形透镜,其中央、旁中央、周边区角膜瓣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FS200飞秒激光制瓣组各测量点角膜瓣厚度与预期角膜瓣厚度(110 μm)的平均差为(3±4)μm,而Moria 90刀头制瓣组为(17±10) 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傅里叶眼前节OCT测量表明,Wavelight FS200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精确度高,可控性强,稳定性好,且操作更安全,是薄瓣LASIK的首选.傅里叶眼前节OCT是评价LASIK术后角膜瓣形态和厚度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飞秒激光 角膜 屈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 膜瓣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切片HE染色发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德望 彭丽红 +2 位作者 刘梦 欧阳聪 葛亚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95-1396,共2页
2014年8月~2017年5月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出现组织切片HE染色细胞核模糊,细胞质偏紫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度差,颜色不鲜艳现象,严重时部分区域(如子宫内膜腺体、胃镜活检标本的黏膜上皮)出现灰色云雾状现象,影响病理诊断。针对这种现象... 2014年8月~2017年5月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出现组织切片HE染色细胞核模糊,细胞质偏紫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对比度差,颜色不鲜艳现象,严重时部分区域(如子宫内膜腺体、胃镜活检标本的黏膜上皮)出现灰色云雾状现象,影响病理诊断。针对这种现象,本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并查阅相关资料,决定从影响组织切片染色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原因查找,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切片 HE染色 组织固定 组织脱水 脱钙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对外中耳畸形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的诊断及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车子刚 孟玮 +6 位作者 彭新桂 杨小庆 储成凤 葛洪 徐柏林 张庆翔 于振坤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外中耳先天性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畸形MSCT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颞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8例32耳,均行MPR、CPR重建显示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结果:... 目的 :探讨外中耳先天性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畸形MSCT影像表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信息。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我院行颞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的外中耳先天性畸形18例32耳,均行MPR、CPR重建显示听骨链及相关结构异常。结果:听骨链畸形中:锤骨畸形30耳,砧骨畸形28耳,镫骨畸形8耳,锤砧关节融合22耳,砧镫关节异常3耳,听小骨与鼓室壁融合15耳,镫骨足板固定前庭窗1耳;听小骨未显示2耳。听骨链相关畸形中:外耳道闭锁32耳,乳突硬化18耳,小鼓室畸形13耳,前庭窗畸形1耳。结论:MSCT能准确显示外中耳先天畸形听骨链及相关解剖结构畸形,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疾病 畸形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固定法对冷冻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德望 彭丽红 +4 位作者 龚金梅 司明远 刘梦 欧阳聪 张梦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3-865,共3页
冷冻切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术中病理诊断,高质量的冷冻切片技术对确保术中病理诊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1-2]。目前,国内外对于术中冷冻制片的研究较多,有关冷冻后组织处理的研究较少。冷冻后组织行常规制片常常会出现形态学失真性改变,这... 冷冻切片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术中病理诊断,高质量的冷冻切片技术对确保术中病理诊断的可靠性至关重要[1-2]。目前,国内外对于术中冷冻制片的研究较多,有关冷冻后组织处理的研究较少。冷冻后组织行常规制片常常会出现形态学失真性改变,这是临床病理工作中普遍性难题[3]。作者发现冷冻后的组织经常规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24 h左右或更长时间后制片,易发生组织收缩过度,细胞间或组织间出现人工裂隙,细胞核过度收缩,腺源性组织尤为明显,增加了诊断难度。尤其是术中行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的组织标本小,病变不典型,术中诊断较困难,且冷冻后对应石蜡组织(以下简称:冷对组织)为唯一组织块时,因组织过度收缩,比术中快速冷冻切片更不易观察、诊断。作者近3年通过反复实践后发现,改良冷冻后组织的固定方法可有效缓解组织过度收缩的问题,现将经验分享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组织 石蜡切片 固定方法 切片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